為時代提出紀錄,作群星交會的節點
記2020 DOK Leipzig萊比錫紀錄片暨動畫影展
在紀錄片影展中極為資深、已邁入第63屆的DOK Leipzig(萊比錫紀錄片暨動畫影展),日前於11月初落幕。由於新冠疫情,今年DOK Leipzig採實體跟線上混合的方式舉行,觀眾除親臨影展現場體驗大銀幕的魅力外,影展也允許在德國境內以網路購票線上觀影,過往會出現在影展現場的媒體、紀錄片工作者、與版權銷售、發行商等各路買家們,今年也因疫情改在雲端世界互動。
DOK Leipzig的全新調整及特殊單元
儘管面臨不便,DOK Leipzig仍規畫了豐富內容,而相比過往動輒300部上下的參展影片,今年則明顯地精簡,共有來自45國的141部影片,與來自10國的9件互動式作品參展。同時DOK Leipzig在呈現上也做出調整。首先,將國際長片競賽(41分鐘以上,含紀錄片及動畫片)的評審由3位擴增到5位,原先旨在鼓勵新導演的「Next Master Competition」,被整合到現有的國際長片及短片競賽中,讓他們有機會與前輩同台較勁,並在國際長片競賽的金鴿獎之外,增設獎掖新秀的銀鴿獎(Silver Dove)。
過去由影展策畫、引進各國作品的「International Program」和「Late Harvest」,則合併成分為長片類及短片類、名為Golden Section的兩個競賽單元,這兩個競賽又稱為觀眾競賽(Competition for the Audience Award),評審團是由經申請通過的萊比錫當地觀眾組成,評審需親臨戲院觀看入選作品,並在最後評選出最佳影片。另外,影展單位也新設了「Camera Lucida」單元,專在競賽之外選進形式上創新的獨特作品。
今年的特殊單元裡,其中「Stopping Times, Moving Places. Homage Annik Leroy」是向比利時女導演、攝影師及錄像藝術家Annik Leroy致敬。回顧她從1980年代初期迄今的作品。Annik Leroy創作數量不多,卻呈現出對於地貌及考掘歐洲過往歷史的興趣。1981完成的《Berlin – From Dawn to Dusk》,Annik Leroy來到彼時東西德分立的西柏林,她在這城市中行走,畫外音不時描述她在此感受的氛圍,並沉思柏林背負的沉重歷史,黑白影像中,靜靜浮現出安靜肅穆的旅人身影。在《To the Sea》(1999)之中,她進一步完成了一趟從多瑙河上游順流而下的遊歷,從德國南部黑森林,接連穿過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及巴爾幹半島,最後來到黑海。Annik Leroy訪談路上偶遇的居民,從居民日常言談之間,不僅浮現出個人史與大歷史間的交錯,鏡頭更呈現出地理環境跟人之間的互動。多瑙河一路上地貌多變,棲居其間的居民,亦各自擁有不同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呈現出歐洲這塊土地上的多樣性。
至於《Cell 719》(2015)與《Tremor - Es ist immer Krieg》(2017)這兩部影片,顯露出更多的思辨性格。《Cell 719》以德國赤軍連核心成員邁因霍夫(Ulrike Meinhof)在1972-1973年間於囹圄中寫下的書信為出發點,嘗試以音畫表現她信中紛至沓來的念頭與情緒。Annik Leroy大膽地用字卡與銀幕上的整片黑暗,架構出這部15分鐘的短片,觀眾一面看著字卡,一面從黑暗裡遠遠傳來的聲響,揣想著失去自由、感官受限的處境,直到最後數分鐘,才隱約有一絲光線透進。而在《Tremor - Es ist immer Krieg》一片中,奧地利詩人及作家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義大利導演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等人的聲音,宛如幽魂般從畫外傳來,其言談中論及當代社會的殘酷、暴行,正與畫面中荒涼的風景相互辯證,綿延出對此等不公所發出的深沉憤怒與抗爭勇氣。Annik Leroy的電影一貫對於音畫的分離或搭配,有著細緻操作,這使她的作品往往有著濃厚的主觀意味,而其留白之處,更帶有隨興所至的色彩。
© DOK Leipzig 2020 /《Virtual Void》
|
另外,由於今年適逢DOK Leipzig自1995年新增動畫競賽以來的第25年,因此也策劃了「Re-Visions: animation@DOK 25aus25」單元,回顧25年來的優秀動畫作品,並展現它們多樣的敘事方式及媒材表現。「Animation Perspectives」則邀請Patrick Buhr及Aaron Jablonski這兩位年輕創作者來分享近期的作品,並請他們談談創作上的工作方法。Patrick Buhr結合手繪線條與3D動畫的作品,例如《Something About Silence》(2015),在碎片般的敘事中帶有對於現實生活深刻的戲耍與嘲諷意味;Aaron Jablonski則是專注在寫實性影像中創造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效果,例如《Collective AR Face Filters》(2020),或者擾亂其真實性,像是《Virtual Void》(2019)及《Into Into》(2016),以激發出更多跟觀眾的互動及反思。有趣的是,經常透過程式與演算法來工作的兩人,不約而同地都提到David Lynch對他們創作的影響,而他們作品中的美學取徑,也往往是嘗試穿透影像帶來的現實,探詢背後深刻的覺知。
其他幾個只能現場親炙、無法線上體驗的單元,除了「Extended Reality: DOK Neuland」展出的互動式作品外,尚有「Genius Loci: Train Stations, Films and Progress」。鐵路,從19世紀起便是現代化象徵,伴隨著工業化與都市化的腳步蓬勃發展,一路延伸到20世紀,而於20世紀初期(1909-1915)規劃興建的萊比錫火車總站(Leipzig Central Station),設施與外觀設計更獲得高度讚賞,至今仍擁有文化價值。因此影展單位與薩克森州檔案影像庫(Saxon State Archive)合作,在這單元選進1960-1980年代之間,與火車站或鐵路相關的8部檔案影像,於萊比錫火車總站大廳內進行實體放映。這些影像分別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片段,像是火車總站內的Mitropa餐廳現場、最後一班蒸氣列車從萊比錫往柏林出發、鐵路起重機的工作情景、紓解市內交通的快捷列車首度發車、以及火車總站前神色匆匆的人們、或在鐵軌玩耍或平交道邊觀察火車的少年身影。這些生活影像,帶觀眾感受了濃厚的鄉愁。而影展單位本預計深入介紹東德德發製片廠(DEFA)導演Kurt Tetzlaff的作品,然因疫情影響只得順延到來年,今年改以在「DEFA in Person: Kurt Tetzlaff , Preserver of the Present」單元中,實體放映他的紀錄片《Memories of a Landscape - To Manuela》(1983),讓觀眾先睹為快。
值得一提的優秀之作
今年DOK Leipzig國際長片競賽的最佳影片金鴿獎(Golden Dove),頒給了Dieudo Hamadi的《Downstream to Kinshasa》(2020),這部紀錄片的背景,是第二次剛果戰爭期間,烏干達和盧安達軍隊於2000年夏天在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簡稱Congo-Kinshasa或DR Congo)東部的基桑加尼(Kisangani)發生衝突,造成當地居民大量死傷。多年來,該地遺留的傷殘民眾試圖向政府提出國賠,卻無人聞問,因此他們決定集體前往首都金夏沙,讓訴求被政府官員看見。影片冷靜地捕捉戰爭在這些人身上留下的傷痕,同時也安排了幾幕劇場內的空間,讓居民演出、陳述自身的慘痛記憶,不論是眾人擠在小船上順流而下,國會前的陳情,或首都街上的布條遊行,都展現出他們充滿意志的悲壯情緒。鼓勵新導演的銀鴿獎則授予Laura Citarella與Mercedes Halfon共同執導的《The Poets Visit Juana Bignozzi》(2019),本片起因是詩人、記者及翻譯家Juana Bignozzi,在她過世後將其生前擁有的書與信件雜物,都餽贈給Mercedes這位年輕文友,Mercedes整理遺物的過程中,慢慢察覺曾移居西班牙多年的Juana,尚有許多她過去並不認識的部分。身後留下的物件究竟能架構出多少當事人過往的生命長流?作為一個文人,Juana的寫作與她本人間,又維持著怎樣曖昧的距離?而詩這樣飽富音韻與時間的文體,能夠被記錄嗎?影片在這些疑惑間恣意流轉,沒有給出肯定答案,卻醞釀出細膩的沉思氛圍。
Darío Doria的《Vicenta》(2020),亦是國際長片競賽中值得一提之作。片中的主人翁Vicenta,是一位在阿根廷底層生活的婦人,某日她發現智能障礙的女兒竟被親戚侵犯而懷孕,無法再扶養小孩的她,嘗試向政府申請墮胎許可,卻面對來自官方及醫院基於天主教保守信仰考量的各種阻礙,漫長的上訴甚而讓Vicenta流落街頭。影片以動畫紀錄片形式呈現,特別的是,雖以黏土形塑人物,卻非採用定格動畫(Stop-motion Animation)製作,而是人偶靜放在搭建好的佈景內,輔以畫外音推動敘事,且不時讓鏡頭在其間穿梭移動,然而,這非但不減損影片的力量,反而讓人偶面容隨著情節進展,逐步添加哀戚之情更顯莊嚴。《Vicenta》以靜制動,將這個反映出阿根廷女權從階級、社會突圍而出的故事,說得絲絲入扣、動人不已。
國際短片競賽的部分,Julia Orlik的《I’m Here》(2020)全片以單一鏡位,以偶動畫講述年邁的老先生照顧臥病不起的伴侶,畫面中位於前景病榻的老太太,已是風燭殘年,面對他人只能勉強回應,後方略顯模糊的背景及畫外,則逐漸推動各種情節,像是子女間歇來訪,他們擔憂父親身體、親子間對於照護的爭執、乃至老父心臟病發的意外,這些日常,串起了親人衰老及辭世的濃重感傷與無奈,極易引人共鳴;而《E14》(2020)觸及的,正是此刻我們面臨的疫情,身處封鎖令下的倫敦人,怎麼消磨每日時間?導演Peiman Zekavat拿起攝影機拍攝窗外的左鄰右舍,只見遠方陽台上的各人,各有打發無聊的方式,既古怪又逗趣,影片用某種略帶遊戲跟自嘲的調性,反思這種特殊的生活情狀,並發掘對城市細節的嶄新觀察。
德國長片競賽中的《We Wanted to Kill All Nasty Ones》(2020),源起於導演Jörg Heitmann及Bettina Ellerkamp多年來想將作家Boris Vian的科幻小說(這也是本片片名由來)改編成電影,當Jörg在2003年意外繼承一座位於德國圖林根邦的耶拿(Jena)一帶、在東德時期充當彈藥庫的碉堡,本以為可拋售大筆金額實現電影夢,沒想到十多年來脫手不得,兩人甚至為照顧這筆物業搬到當地。怪的是這座具軍事防護規格、通風極好且占地極廣的碉堡,其實不乏感興趣的買家,然卻因各種變故始終無法成交。影片從碉堡內延伸至地面上的森林,細細道來過去背景,訪談曾於碉堡工作的民眾,甚至還有紅軍士兵集體自殺的傳聞,及一位指稱此處為龍脈的能量師!這故事最後究竟如何收尾,筆者在此賣個關子,只能夠說,現實比小說還離奇。
德國短片競賽中,Deborah Jeromin的《Riven Threads》(2020)別出心裁地以蠶絲養殖這項活動入手,串起了萊比錫與希臘克里特島兩地記憶。二戰時,萊比錫的蠶絲業曾被官方科學改進運用,專司生產降落傘所需的布面,而在克里特島耆老的印象中,也始終記得德軍空降部隊從天而降的畫面,甚而在被占領後,德軍為增加蠶絲產量,從此地把蠶繭大量運往德國。看似民生日常的養蠶紡織,因此承載並訴說著沉重的過往,與戰爭的罪惡及傷痛相連。觀眾短片競賽中,Falk Schuster與Alina Cyranek的作品《Hotel Astoria》(2020)同樣訴說歷史,不過場景來到位於萊比錫火車總站旁、現已歇業的阿斯托里亞酒店,1915年興建的這座建築歷史悠久,在東西德分立期間,因其高雅的古典設計和精緻餐點,更是許多來到東德的商務客最愛。影片從檔案及訪談中,帶領觀眾窺見當時風華,曾在裡頭工作的老員工,透露許多饒富趣味的往事,而在冷戰爾虞我詐的氛圍下,東德情報暨秘密警察單位史塔西(Stasi)也曾在此地派駐人員,趁機取得情報或吸收成員,柏林圍牆倒塌期間,此處也曾見證萊比錫當地大規模的抗議遊行。
觀眾長片競賽裡,Todd Chandler的《Bulletproof》(2020)是由目前美國校園頻繁發生的槍擊事件,進一步記錄各種嘗試因應的方案,例如在校園內設立更多監控裝置及安全措施、師生定期演習、讓警衛配備AR-15半自動步槍、甚至還有人想出防彈白板或防彈風衣這類產品,然而,這也間接反映美國社會解決問題時,偏重技術跟實用主義的盲點,就像片中老師感慨,從未想過從事教師還要學會開槍,又或是有人擔憂孩子在人人自危的校園環境中對心理造成的影響,認為治本的方案應是安排更多的情緒管理課程,並更多留意學生的心理狀態。
而Jindřich Andrš執導的《A New Shift》(2020),把鏡頭放在托馬斯這位中年的前捷克礦工身上,當他工作20多年的礦坑宣告關閉,不同其它人選擇下個礦坑或其他勞力工作,托馬斯加入政府的培訓轉職方案,嘗試變成一位軟體工程師。影片冷靜地帶出他對未來的想像,學習新事物跟隨後求職遭遇的各種困窘。僅短暫學了半年程式語言的他,想踏進偏好雇用年輕人及全球化(所以英語要強)的軟體業簡直難如登天,但或許真是傻人有傻福,他最後竟得以落腳一家捷克本地電子商務公司,可是當他如願成為軟體工程師後,卻也對職場上冰冷的環境感到不適,甚至懷念起以前在礦坑內跟同事一塊勞動,假日一起看足球賽的往事。影片深刻地記錄下托馬斯在這個職業及階級流動當中細微的心理轉變。
「Camera Lucida」單元中的《To the Moon》(2020)堪稱奇片。若以「月亮」為題,你會怎麼拍片?影片導演Tadhg O’Sullivan便以文學作品裡述及月亮的段落,搭配影史中各種與月亮相關的場景,構築出這樣一部散文電影,思索月亮何以如此引人遐思,引發出種種的創意及隱喻。月下雙人也好,月黑風高也罷,月亮,總是領人進入和深層意識相關、神秘又費解的領域,教人神遊物外又可能身陷其中。本片恣意地拆解月亮在各影片中的原先脈絡,重新建立某種對影像本身及觀者自身狀態的思辨,彷彿,也帶領我們進行了一趟性靈之旅;「Kids DOK」單元選入的唯一長片、由Sine Skibsholt執導的《Long, Live, Love》(2020),記錄一位自幼和癌症對抗的少女Rosemarie的生活,透露出疾病如何影響她與母親間的關係。害怕隨時失去Rosemarie的恐懼,在母親心裡投下深刻陰影,令她委靡並刻意在心理上跟女兒保持距離,但又不自覺想要掌控孩子,青春期的Rosemarie也在向外追尋自我與不被愛的感受間掙扎。這個作品以流暢的敘事,細細攤開這對母女間的矛盾與羈絆,問題可能最終仍無法解決,但與關係中的荊棘相處多年,卻因此誕生了諒解。
未來的影像:來自各地的提案
除了影片之外,從2004年開始的產業活動「DOK Industry」,也是DOK Leipzig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作為媒合創作者跟投資方、發行商之間的重要場合,「DOK Industry」中除了「DOK Co-Pro Market」、「DOK Film Market」這些更貼近市場展性質的活動外,也能在「DOK Preview」、「DOK Partner Presentations」裡,聽到來自德國與各地的紀錄片提案,而這些提案,正預告著接下來幾年內極有可能出現的精彩作品。今年由於疫情,提案方難以親臨到場,於是提案改為各組預錄7分鐘左右、內含說明及片花的短片,並於播映後進行視訊會議,由影展單位協調感興趣的投資方或買家,跟創作者做進一步的閉門會談。
這些提案也展現各地關注題材的差異。比方智利外交部附屬單位ProChile與民間聯合組成、負責推廣智利紀錄片的Chiledoc帶來的提案中,《Breaking the Break》嘗試梳理智利現今嚴峻的貧富不均,與過去採行並延續下來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相互勾結;《The Cause》聚焦在曾於皮諾契政權下被政府綁架的異議份子子女,描述這如何在其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而《Relentless Memory》則以一位有智利原住民馬普切人(Mapuche)血統的博士生在德國發現的人類學檔案為契機,爬梳馬普切人在19世紀因為德國侵略、占領土地而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過往。
而波蘭的紀錄片支援計畫Polish Docs Pro與DOC LAB POLAND的提案裡,《@marianfrompoland》涉及洛茲(Lodz)一帶曾經存在、但因二戰屠殺及共黨統治、現今已然消失的猶太社群;《Debut》則記錄擁有波蘭貴族血統的少女Marysia,從英國回到波蘭參加名媛成年舞會(debutante ball),而在兩周準備期內,她重新審視自身的傳統及認同;《The Big Chief》則追索史料,試圖重建曾經領導二戰反納粹間諜組織「紅色管絃樂隊」(Red Orchestra),但傳聞也可能是雙面間諜的Leopold Trepper這個謎樣人物的真實面貌,逗趣的是,這組提案方為增加效果,還特地在黑暗裡把燈輪流打在自己臉上,營造類似審訊般的背景。
而克羅埃西亞的Croatian Audiovisual Centre的提案,如《Discovering Gea》記述二戰後移居美國的克羅埃西亞裔女攝影師Gea Koenig的生命經驗;《Factory to the Workers》關注克羅埃西亞北部一座在共黨政權倒台後、由工人自發管理、營運的工廠ITAS,如何在資本湧入及私有化風潮的現今中求存;《People in My House》描述一位單親媽媽為增加收入,把家中床位短期出租,兩年半來接待279位客人,結果她的人生觀也因各種相遇就此轉變;《The Fighter》則是導演記錄曾為波士尼亞議員、而後流亡克羅埃西亞的父親,如何在其政治生涯裡盡力維繫作為一個異議者的風骨。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位於摩納哥、著重協助新導演的IEFTA(International Emerging Film Talent Association)帶來的《Holy Craft》,記錄在菲律賓製作宗教聖像的工人,其中有人甚至本身屬於LGBT族群。座落捷克、支持中歐及東歐紀錄片製作的IDF(Institute of Documentary Film)及其培訓計畫Ex Oriente Film帶來的《Intensive Life Unit》,探討「臨終關懷」(palliative care)這少有人注意的議題涉及的人性層面。至於里斯本、布達佩斯、布魯塞爾三地聯合成立的電影學校Doc Nomads帶來的提案中,《The Orphan》罕見地嘗試從電影史早期跟遠征(expedition)相關的影像檔案中,辯證電影和殖民主義的關係,並論及比利時於19、20世紀之交對剛果進行的種族滅絕;《T(w)o Work》以6位導演進行6段紀錄的方式,探討疫情肆虐、失業率攀升的當下,那些在歐洲落腳的移民們在尋找工作時面臨的處境。《Marching in the Dark》講述的則是近20年來印度農民自殺數量不斷攀升的態勢中,遺孀透過集體參加心理療程及彼此互助的經驗裡,找到生活下去的動力。
而DOK Leipzig本身的「DOK Preview」,下分為已近完成階段的「DOK Preview Germany」和尚在初期發展的「DOK Preview Training」。這兩組亦有許多精彩提案。如在「DOK Preview Germany」中,《Go Heal Yourself》從導演自身患有癲癇的經驗出發,這令她苦不堪言的病讓她開始主動尋找未經科學驗證的另類療法,同時她也記錄其他患有宿疾的患者嘗試自我治療的歷程,而在過程中,她也對長年與病為伍的自己,有了全新認知;《A Symphony of Noise》歷經10年拍攝,以電子音樂家Matthew Herbert為主題,記錄他嘗試以各種日常聲響作為元素,進行編曲演奏的實驗精神,引導聽眾重新認識「聽」這件事。至於「DOK Preview Training」裡,有《Love Is Not an Orange》講述摩爾多瓦有許多母親為生計遠走他鄉工作,長年和年幼子女分隔兩地的感傷;《Champions》和《God Within Her》則分別記錄LGBT族群在喬治亞和以色列這兩個國家中的社會氛圍、宗教信仰下遭遇的困境;而《3 Kilos of Skin》所說的,則是導演祖父、亦是1997年因內戰流亡的剛果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Congo,簡稱Congo-Brazzaville或Congo Republic)民選總統Pascal Lissouba的故事。
歷時一週的DOK Leipzig,提供紀錄片觀眾豐富的視野及從業人員珍貴的交流機會,同時,觀察各方專業人士今年線上參加DOK Leipzig的程度,與影展方所串連的夥伴單位,亦能看出DOK Leipzig在歐洲紀錄片網絡中的重要性,常是發展中的計畫尋求進一步合資、預售及發行的關鍵管道。雖然今年因特殊情況眾人只能雲端相會,但期待來年,我們將有機會面對面,親身在戲院裡感受到這些熱切傳達各地故事、觀點的作品,以及創作者們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