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等不等於愛情?

專訪《痴情男子漢》導演連奕琦

606
2017-08-19

在台灣要討論致力於商業片的導演,連奕琦是不得不提的一號人物。
三年多前,他以別開生面的警匪推理喜劇《甜蜜殺機》,企圖搶佔賀歲檔期黃金票倉,儘管票房成績未如預期,但令人驚喜連連的怪趣奇想,贏得不少口碑。如今,他再以野心及製作規模更勝前作的《痴情男子漢》,企圖為「本土喜劇」注入新鮮活水,以源源不絕的奇妙點子,與台灣觀眾嘗試溝通、尋求共鳴。
連奕琦拍完《甜蜜殺機》後,又以都會題材偶像電視劇《徵婚啟事》獲得另一波好評。在他拍完《徵婚啟事》,即將前往中國大陸拍攝《破.局》(近期將在中國公映)之際,「鐵人文創娛樂」的許效舜來找他,促成本片拍攝。原先定位是年初賀歲片,因籌備期不斷往後延,發現若要擺賀歲檔,後製期只剩三個月,剛好電影予人清涼消暑感,未經太多調整(只有稍微注意天氣,多拍一點陽光、白浪逐沙灘),就直接改成暑假檔。
《痴情男子漢》可說既複雜又簡單。
複雜在於:角色眾多。空間跨度大,從高雄到澎湖,再到日本京都。風格與調性轉折強烈,彷彿過山洞般,前30分鐘像是漫畫風格強烈的日本高校喜劇,講述蔡凡熙飾演的陳二崁與一幫魯蛇朋友們被譏笑為「四大神獸」,飽受以李英宏飾演的Andy為首的「四大天王」的欺凌,二崁雖魯,卻深愛王淨飾演的校花洪曼麗,然而曼麗愛的是Andy,完全看不上二崁;接著時序跳到高中畢業一年後,懷了Andy孩子的曼麗來找二崁當「工具人」、「免錢老爸」,二崁開心地與曼麗一起從高雄私奔到風光明媚如世外桃源的澎湖,調性驟轉成魯蛇vs校花的快節奏神經喜劇;最後,又變奏為二崁與會讀心術的神秘女孩心兒(韓笙笙飾演)一同赴日尋親的公路電影。
簡單在於:全片扣著二崁對愛情的追尋——是痴情?是愛情?抑或,痴情等不等於愛情?
以下是《放映週報》與連奕琦導演的訪談紀要:

——電影給我一種在類型上不停變奏的感覺,當初是怎麼發展劇本的?跟另外兩位編劇劉梓潔、林宇宸如何分工?

連奕琦(以下簡稱連)——一開始是跟舜哥(許效舜)討論方向,他的人生閱歷太豐富了,因為主持節目,跑遍台灣大大小小地方。那時我們選擇幾個方向去討論,最後做出來的第一稿故事大綱,如果真的做成劇本,可能是連續劇或三部電影,量很大,就開始縮,縮到最後有很多捨不得。唯一沒變的是陳二崁這個角色,用他的成長故事,呈現所有我們想要呈現的段落與故事,主題緊扣他對愛情的追尋。

梓潔跟宇宸都是我合作過的。梓潔合作比較多次,包括《徵婚啟事》。後來大陸的《破局》是宇宸寫的。工作流程是,我跟舜哥討論一個方向後,交給梓潔寫,寫的過程我發現,有些高中男生的東西對她來說不是那麼順,就找宇宸進來,幫忙補這一塊。宇宸在劇本上提供的最大幫助,應該是開場年輕人的對話。譬如他寫的一句台詞,大概是說:「我們都已經被欺負成這樣了,明天還要穿這樣去羞恥play嗎?」要是我自己可能不會這樣寫,感覺演員可能唸不順,宇宸比較年輕,每天泡在網路上,結果他寫的這句演員唸很順。

——二崁的痴情很極端,幾乎到了不太寫實的地步,有點像是日本少男純情漫畫裡的角色,可以請導演談談這部分嗎?

連——我們經常跟編劇在討論,我們要作的是痴情的片?還是愛情的片?甚至,痴情等不等於愛情?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17、18歲第一次交女朋友,當時在宜蘭唸五專,放暑假時,我功課不好要留在學校暑修,她在台北唸書打工。我很多天都是暑修後就從宜蘭坐火車到台北,學生沒錢,只有坐普通車,記得要花四小時吧,所以我都是坐半夜一點到兩點的車,睡在火車上,睡到六點剛好到她板橋的家找她,陪她一起去打工,等她打工到一定時間我再回宜蘭暑修。我現在再談戀愛會不會作這樣的事?不一定會了。我是看日本漫畫長大的,《灌籃高手》、《七龍珠》等等,還有《寶島少年》、《少年快報》這類漫畫雜誌,那時也看瓊瑤電視劇,它們對愛情的認知都很極端,我可能受到影響,認為對愛情必須全心全意投入或付出,才會得到或相信,甚至,這才是愛情。

現在這個時代,你認識愛情的時候,不是你感受到愛情,是網路、漫畫、書告訴你什麼是愛情,可能還沒體驗過愛情,你已經先經歷過愛情。我自己這個世代是這樣,現在的小朋友我覺得一定更是。你還沒談過戀愛,可能已經看了100部愛情片。我覺得二崁就是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他根本沒跟曼麗講過話,已經覺得愛她一輩子了。

無標題

——導演怎麼理解二崁在影片末段的成長?

連——我會解讀成,他很清楚曼麗愛的是Andy,這件事他改變不了,又或者曼麗改變的話,她還是他喜歡的曼麗嗎?可能他喜歡的曼麗,就來自她的敢愛敢恨。如果曼麗因為二崁而不愛Andy了,那這個曼麗可能就不是他愛的那個曼麗。我覺得二崁可能這樣解讀。如果你愛上一個愛上別人的人,能做出什麼選擇?我很喜歡這故事的一點是二崁這個轉折:他在認識愛情是怎麼一回事,你跟你心愛的人是什麼關係。他跟心兒的關係反而從肉體開始,這是我們故意設計的,因為這違背二崁的愛情觀。二崁跟柿子講過,我愛一個人只要有她就好,不用有別的。電影後面的各種設計都是在打擊二崁,要打破他的價值觀。

——為什麼會安排從高雄到澎湖再到日本京都的空間變化?

連——其實有一稿劇本單純是高雄和台北,都在台灣本島。因為電影有扯到私奔,隔了海好像能讓距離感覺變得很遠。有時你從上海到台灣,會比從上海到雲南感覺更遠,不是坐火車可以到的,非得坐船或搭飛機。空間變化對故事沒有很直接的意義,可是對感受上是有的,雖然這會讓製作費變更複雜。從高雄到澎湖,也像你說的變成一個公路電影,或者突然轉到熱帶風情的渡假小島,我覺得心境上是有差異的,好像突然變得很開心,很放鬆。後來跑去日本,很大原因是要出國,要讓他作一個更大的移動。

——心兒會讀心術的設定很有趣,讓文字漂浮在角色的身上或周遭,也很幽默,當初是怎麼發想出來的?另外,片中兩個女主角的安排上,心兒很晚才出現,可是她在最後的重要性似乎比一開始就出場的曼麗更高。這樣的安排比較少見,不擔心觀眾困惑嗎?

連——讀心術是我在改某一稿劇本就突然冒出來了(笑),沒跟他們討論就寫了。可能是之前劇本的篇幅太長了,有點利用這個來讓節奏加快,事情可以推進很快。而且前面已經有一些喜劇元素,所以這時出來不會突兀。

最後剪接過程時,大家都有提出關於女主角定位或戲份的問題。我當然知道傳統愛情戲,一定是女主角從頭到尾都要有。因為整部電影是跟著二崁的成長在走,跟著他對愛情的追尋與感受,我覺得心兒這角色在二崁的生活裡,我講誇張一點,是早就存在的,只是這個答案是後來才出現的。二崁得經歷過一些事,才會察覺到心兒。就算這角色早一點出現,在他的生活裡也是個路人。

無標題

——片中四位年輕主演,王淨、韓笙笙、李英宏都是大銀幕新人,蔡凡熙演出時應該也還沒紅,當初是有意識地尋找新面孔嗎?還是純屬巧合?是看上這些演員哪些特質?

連——全部找新人,很大一個原因是,如果全都要找線上演員,就必須是整齊的,否則新人在觀眾感受上特別吃虧,因為觀眾不認識他。很難找到這麼整齊的線上演員陣容,那就找新人。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公司這邊願意啦,確實在商業考量與行銷上比較辛苦。

我跟蔡凡熙碰面時,他剛拍完《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正要拍《通靈少女》。他是碰比較多次才定的,第一次碰面感覺他很高很帥很有自信,那樣的形象,你說會欺負人我是相信的。雖然我在這次見面有感覺他是蠻多面向的人,可是不是非常確定。第二次感覺比較安靜一點,也許是他開始去想二崁的東西,有試著用這方式來跟我互動。我是到表演訓練時才確定他是二崁,因為他可以作出很多轉變。

——蔡凡熙身高有185公分,我看資料時嚇到,因為看電影時覺得他有點魯、有點廢,沒想到這麼高大,拍攝時有用什麼方式讓身高不那麼顯著嗎?

連——其實就是靠他的表演,他是真的蠻會演的。一開始我們有討論到他這麼高,先撇開表演,在魯蛇這件事上就有點難想像。一個180幾公分的人會被欺負嗎?我們的編劇宇宸馬上說,就是我啊!宇宸可能比蔡凡熙再高一點或差不多。好吧,身高不是議題,我們就能繼續往下了。我們沒有特別要拍校園霸凌片,但我們四大天王與四大神獸的形象,其實跟一般校園霸凌片是相反的,四大天王除了英宏,一般都是去演被欺負的人,四大神獸的形象都不是特別魯。我想表達的是,你有自信就不魯。被欺負的人是什麼?可能就是沒自信,對自我認知不完整,自我認知都是靠外面給的,不相信自己。

——其他幾位主演是什麼考量?

連——四人裡最早確定的是王淨。她第一次來試鏡就穿高中制服,對我來說一個素人這樣作,至少表現企圖心,她對這件事是在意的,有花腦筋怎麼跟我互動。聊的過程我覺得她是蠻敏感的人,感覺有很多想法,但是因為不熟,不敢講,整體表現出來的不是她本人的狀態。她試鏡時一直想演心兒,我反而覺得她就是曼麗,因為她的形象給我一種家境不錯的感覺,我就覺得她在表演上應該作得到曼麗那樣。果然,她就是比較神經病一點(笑),我說本人比較活潑啦!

韓笙笙我那時對她的印象是,笑容跟講話很直接,蠻單純的,符合我對心兒的想像。心兒一開始出場是沉重的,我不希望她太愁苦,笙笙就有一種活力、開心的本質。她是混血兒,是因為定了她之後,才把父母定成法比歐跟阿得(蔡燦得)。你說為什麼澎湖有混血兒?其實很合理,那邊現在很多衝浪客跟教英文的,我覺得這樣的形象在台灣電影裡稍微新一點。

英宏這角色找最久,因為這角色很特殊,很誇張,有點動漫,可是又要觀眾能相信。剛好籌備時他發專輯,一直聽到他的歌,看他的MV,就找他來試鏡,試完覺得他很OK。

無標題

——他年紀也是比較大,快30歲了

連——對,說實在一開始有點擔心,但因為跟王淨互動較多時,劇情上已脫離高中,我就比較不擔心了

——片中有很多明星客串,有舜哥、彭恰恰、楊謹華、怪獸、瑤瑤、黃妃等類似彩蛋的出現,是因應最初的賀歲片檔期而設計的嗎?

連——舜哥和彭哥是劇本就有的。因為有唱歌的形式,對我來說要插入一些其他元素的畫面就比較自由,所以直接問公司有沒有可能彭哥來客串,放入「鐵獅」梗。這些客串跟賀歲沒有直接關係,比較是跟台灣觀眾尋找溝通或引起共鳴的作法,一方面自己也覺得好玩,可以這樣轉場。片中角色很多,用明星客串,戲份不多就能讓觀眾對角色做出快速投射,立即而有效。

——風格上有參考什麼電影嗎

連——參考《猜火車》(笑)。我籌備期跟工作人員們講,《猜火車》影像與聲音都很風格化,但是對我來說非常寫實,我所謂的寫實是指我相信那邊有一群人活在那邊,可是手法不走傳統認知的寫實,而是非常風格,甚至帶有MV性質。

——延續導演提到的MV,可以談一下音樂的使用嗎?這部片的音樂使用比《甜蜜殺機》更多,有幾度我都覺得快變歌舞片了。

連——以第一首〈愛你一萬年〉來講好了,最初會用歌曲,是因為劇本太長了,我必須濃縮。原本劇本可能需要20、30分鐘講二崁怎麼愛上曼麗,就算我後面縮短,整部電影還是會分成兩半,高中生活一半,後面一半。後來想到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他用唱的。唱的過程可以放進很多畫面,他的歌聲、吶喊、對曼麗的愛,觀眾也會相信,因為我前面沒有時間去建立。

起了這個頭,後面才繼續用歌曲,主要目的就是濃縮。因為《甜蜜殺機》作過一次,有一個參考,大家比較快能理解跟接受這樣的形式。選的歌曲比較復古,可能因為歌曲是我加入的,跟我年紀有關。也有想找新一點的歌,可是〈愛你一萬年〉這首我動不了,找不到別的能表達這個情緒,我要蔡凡熙唱的時候能吶喊,可能有些歌可以吶喊,但歌詞沒那麼扣合。其他幾首也卡在歌詞不夠貼切,要不然就要改詞,最後就決定是這些老歌。

無標題

——導演剛剛講參考的是《猜火車》,但選的這些歌曲與電影整體感又是台味十足。

連——我們一開始的設定就是這樣。我跟美術花很多時間討論視覺要給觀眾什麼,因為我提的是《猜火車》,所以他一直往迷幻那方向找,但是我會希望觀眾看的時候不要覺得這不是台灣。《甜蜜殺機》那時企圖製造一個不是高雄的高雄,可是這次希望觀眾一看就是高雄,只是哪邊不太一樣。因為我們這次場景相對複雜,有高雄又有澎湖、日本,我不想讓觀眾對場域的認知失去座標,所以高雄與台灣的台味不能消失,否則到時去日本,會搞不清楚哪邊是台灣,哪邊是日本。

——《甜蜜殺機》跟《痴情男子漢》都有一種很特殊的喜劇節奏感,請導演談一下這部分。

連——喜劇節奏感我自己覺得可能跟練習有關。因為經歷過《甜蜜殺機》跟《徵婚啟事》,《徵婚啟事》又是一個很大的訓練,拍了20集,嘗試過蠻多攝影機運動與節奏搭配,讓我在《痴情男子漢》變得更大膽。可是,我反而希望在敘事上是保守的,不想讓觀眾失去傳統戲劇的感受,不要他們因為鏡頭怎麼移動、怎麼撇,影響他們理解敘事,帶來斷裂感。我覺得《甜蜜殺機》可能有一點點(影響),因為有命案,還有藏懸疑推理,而且玩鏡頭稍微多了點,對一般觀眾有些負荷,找不到一個切入看故事的方法。這次我希望以親情、愛情這些通俗劇元素為主,盡量找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