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專題】LARGER THAN FILM
九本書告訴你電影文本之外的事
日本怪獸電影是怎麼拍的?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的人為何經常在吃飯喝酒?本期【放映頭條】選出九本精彩好書,以主題式探討電影文本之外的各種知識,從《星際效應》中的科學根據到美國硬蕊色情片的發展史,橫跨人生百態、歷史傳記、奇聞軼事,歡迎讀者按圖索驥,各取所需。
天空的情書:
抗戰飛行員紀錄片《冲天》電影紀事
作者:
譚端
出版:
天下文化,2015年9月
礙於篇幅,張釗維導演的紀錄片《冲天》僅能將敘事聚焦在十多位飛行員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經歷,呈現戰亂時期這些出身富裕之家、滿懷理想的年輕人,為了不讓家園再被入侵者無情摧毀,為國家的存亡賭上自己的性命的熱情,以及地面上為了他們懸著一顆心,守候他們平安歸來的家人與愛人們的心境與回憶。但身為七年級(80後)以降的戰後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從小在台灣出生成長的年輕觀眾而言,儘管我們身邊或許還有親友曾經歷了那段戰火,但時間、空間與社會氛圍的差距,在所難免地拉開我們與那段時代的連結,也增加了我們對於那樣的想像共同體的認同上,多了一層心理與情感距離。
《天空的情書》彌補了這些時空鴻溝,作者譚瑞(文史工作者,也是「偵探書店」的主人)受張釗維之邀參與籌備與拍攝,在短短數月之內和團隊大量整理中日相關的戰爭史料、尋訪還在世的飛行員或家屬。他將團隊調查、訪問的過程,以及他們從這段過程之中重新描繪出來的時代圖像,詳細且清晰的化為本書的文字。我們隨著譚瑞的文筆穿梭在今昔,一會兒我們看到的研究團隊從文獻中找到抗戰史的新觀點,一會兒我們又回到戰火下的中國,重溫紀錄片中每一位飛行員的故事,今昔兩相對照,讓人對於《冲天》團隊重現歷史的過程更有參與感。更重要的是,譚瑞在書中記錄的歷史資料不僅僅只有發生在中國大陸上的故事,他和團隊們也整理出台灣在這段戰爭之中所處的位置、扮演的角色。因此,抗日戰爭不再是只發生在海峽對岸、上一代人身上的事情,你會發現我們踏過的土地,去過的某個地方,在那段瘋狂年代中都或主動、或被動的和這場戰爭發生了關係。
藉由譚瑞穿梭於今昔的紀實書寫,《天空的情書》成為一部紀錄片的紙上紀錄片,而且從他們的調查過程也讓我們看到瞭解歷史的重要,當我們夠細心地從歷史線索之中找出每一塊拼圖並且小心組合之後,不難發現,許多事情和我們之間的關係並非想像中那麼疏遠。
《灣生回家》
作者:田中實加(陳宣儒)
出版:遠流,2015年6月
《天空的情書》讓我們看到二戰時期前人保衛中華民族血脈的當仁不讓(也因為他們的努力與錯綜複雜的政治角力,而造就了台灣今日豐富而複雜的文化與政治景觀)。田中加實撰寫的《灣生回家》則讓我們看到過去這塊土地上的另一群人們,他們來自於殖民國,卻也和許多人台灣人一樣僅是個市井小民,抱著一樣為國家奉獻的精神來到台灣,他們的耕耘為台灣勾勒出近代東岸的經濟與行政雛形,原以為就此在台灣生根,但戰爭結束時卻在祖國與台灣雙雙被視為異邦人。田中加實力圖還原這些人的小歷史與身份認同,也為生活在台灣的我們找回歷史一角的拼圖,不啻是一個重要參考。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作者:
貴田庄 著
嚴可婷 譯
出版:
田園城市,2015年11月
小津安二郎常說,自己當導演,就像是一個專心做豆腐的人。看了這本書,你會發現小津還是一個特別懂得吃的「吃貨」,不僅因為與片廠前輩同桌吃咖哩飯而當上電影導演,還因為特別喜歡燻鮭魚口味的茶泡飯,而自稱「燻屋鯨兵衛」。
日本影評人貴田庄寫過九本關於小津的書籍,可說是忠實的小津迷。此書以小津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食物,以及角色們的日常生活為對象,揀選出炸豬排、醃蘿蔔、茶泡飯、秋刀魚、上酒館、中華料理店、老同學聚餐等關於飲食的片段,佐以社會人情世故,煲成一股小津電影獨有的滋味。正如小津的最後一部電影《秋刀魚之味》,內容再一次是父親嫁女兒的家庭劇,但片中幾場關於吃食的戲,例如同學們請老師吃海鰻、送醉酒的老師回家裡(老師的女兒經營的拉麵店)、在酒吧裡飲酒並高唱〈軍艦進行曲〉,這些戲裡卻從頭到尾沒有出現秋刀魚。那麼,為何片名為何以秋刀魚為題?秋刀魚是便宜又營養好吃的魚,在日本人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就像一碗滷肉飯之於台灣市井小民,捧在手裡熱騰騰冒著香氣,一種樸實卻紮實無比的滋味。
吃食是生活大事,無論經歷了什麼事,無論處在何種情緒狀態,生活的基本不外乎吃飯喝酒。即使經歷過戰爭、失去了妻子、或者女兒出嫁的隔天,都要一如往常的吃飯喝酒。那滋味,簡單而恰到好處。如果食物也是一個演員,它們就像小津電影中的其他演員一樣,不特別去說明什麼,也不誇張表現喜怒哀樂,卻能反映出人際間的各種變動與心境樣態。一桌團圓,有時更顯心中寂寥,一人獨酌,卻可能獲得穩定自在。
餐桌上的食物往往因季節而變化更替,也因此,食物有時更是轉移尷尬的好話題,無話可說之時,只要談談今天晚上菜色、哪家餐廳的哪道菜好吃、喜歡的口味是什麼。透過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對話,生活似乎也就能順順當當地進行下去。
怪獸大師圓谷英二:
發現日本特攝電影黃金年代
作者:
August Ragone 著
唐澄暐 譯
出版:
時報,2015年11月
日本特攝王國的誕生,就算說從一連串意外開始也不為過。一部開拍前被打了回票的電影、一艘誤入氫彈試爆的漁船,加上一個生涯跌落谷底的電影攝影師,促成了一個大膽的急就章企劃──在不到幾個月內,拍出日本從沒嘗試過的核爆大怪獸電影。
但急就章不代表毫無醞釀。它的劇本潛藏蕈狀雲下國民對「核」的恐懼,以及戰敗陰影中對美國的沉默抗議。初次嘗試怪獸電影的圓谷英二,也早就準備妥當──二次大戰前他已是頂尖攝影師,更在多部戰爭宣傳片中磨練模型爆破工夫;戰後失去舞台時,他也從未放棄鑽研特效。當圓谷得知時間不足以慢慢做定格動畫,他二話不說就從怪獸皮套開始做起,儘管從來沒人這樣做過,連好萊塢都沒有。
所以《哥吉拉》一出場就超越了好萊塢。日本票房大豐收不提,牠隨即震撼了歐美觀眾,甚至台灣(只比日本晚一年,以當時來說算很快了)。沒人看過這麼逼真的特效、如此陰暗控訴世界的悲傷怪獸。哥吉拉成了如同黑澤明、三船敏郎般的日本電影象徵,圓谷英二也隨之躋身國際電影特效大師。
《怪獸大師圓谷英二》講的就是這位「特攝之神」一手帶起的日本特攝黃金歲月。在這段充滿意外與驚喜的電影生涯中,他全心投注了孩童的天賦與夢想,永不懈怠,也從不保守;他不只有老派的刻苦耐勞,任何創新的技巧、手法、器材也都不放過;他苛求完美令劇組神經緊繃,卻也從不吝提攜有才華的年輕人。他的影響力或許在傳記外更明顯──當他精彩的一生於1970年畫下句點後,整個特攝班底四散奔走,怪獸電影日薄西山,特攝黃金歲月也隨之不復返。
作者奧古斯特˙拉格尼紮實的文字有著開闊視野,點出了圓谷英二的創作精神,並將其嵌入日本電影的發展歷程;書中還詳述了日本特攝和美國影視長期廣泛的相互影響,這甚至在日本的相關著作中都不多見。對台灣的特攝迷來說,這更是第一本飽含怪獸劇照、有著詳細幕後資料的中文特攝寶典──而且,終於翻譯成「哥吉拉」跟「超人力霸王」,而不是「酷斯拉」或「鹹蛋超人」。(文/唐澄暐)
押井守的角色學:
從電影學來的工作生存法則
作者:
押井守 著
謝承翰、高詹燦 譯
出版:
典藏,2015年12月
如果你是押井守迷,你可以從本書中看到押井守從動畫/電影產業中悟出的職場心法,與他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哲學包括人的生存狀態、個體與國家權力的關係等有著深刻的呼應。如果你對押井守的作品不熟悉也沒關係,這本書不談電影也不談理論,而是他藉由觀察社會悟出的人間道理。
在日本,他看到首屈一指的宮崎駿動畫公司吉卜力裡的矛盾與差異。做為與下屬實力差距懸殊的決策者,宮崎駿退休後,失業的動畫師有辦法在產業中繼續謀生嗎?在美國好萊塢,他看到連喬治盧卡斯、詹姆斯柯麥隆這樣被認為人生勝利組的成功大導演,都沒有朋友,過得非常不快樂,那麼這真的是值得追求的目標嗎?
一介凡人,導演不是創造電影世界的全能上帝,而只像是企業中的一個中階主管而已。某種程度上,押井守將人生中的每一局勝敗看成類似球賽、組織、調度與進退的遊戲,在日本人「不可以失敗」的邏輯中,將所謂勝敗以不同角度解讀,予以除魅。他以九部電影包括《魔球》、《鳳凰號1965》、《機動警察PATLABOR2》、《諜影行動》、《晴空血戰史》、《死在田園》、《搶救雷恩大兵》、《007:空降危機》、《鐵男總動員1974》等電影做為經緯,分析不同國家、世代的職場文化,從而繪製出一幅殘酷卻真實的當代圖景,並時刻提醒讀者:你又在哪個位置?你想成為怎樣的角色?
裡面字句閱讀起來像是人生箴言,一語中的道出種種慣習的限制、弱者的藉口、身居高位者的保守,就像是把老鼠放在迷宮中,看牠將要往哪裡去?何時才會意識到自己的限制?在這資本主義全球化,淘汰速度加劇而生存愈發困難的當代,此書說是認清現實殘酷指南也不為過。
身為戰後出生的團塊世代,押井守洞悉了上一輩堅毅的生存哲學與新世代的迷惘困頓,也將個體與社會的關係做出清楚的定義。無論是拍電影、當公務員或企業上班族,如果人總是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而埋怨時不我予、懷才不遇,那麼押井守現在告訴你:自我實現脫不開社會關係,為自己設定無可取代的主題,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才是行走江湖的生存法則。
用鋼筆戰鬥的《電影筆記》:
楚浮、高達、侯麥等電影大師的搖籃,探索現代電影藝術的六十年旅程
作者:
Emilie Bickerton 著
黃政淵 譯
出版:
漫遊者文化,2015年10月
電影評論也是電影文化中的一環,但是在網路眾聲喧嘩的時代, 影評寫作與出版的意義越來越模糊,影評與各種劇情概要的換句話說,從劇情道德寓意延伸出來的心靈雞湯越來越混為一談。《用鋼筆戰鬥》這本書的出現,正好讓我們回顧影評書寫的意義,也不是說《電影筆記》的文章代表了影評書寫某種不可動搖的金科玉律,從作者愛蜜莉回顧《電影筆記》從1951年創刊到2009年之間編輯方向的數度調整,我們可以看到《電影筆記》他們對於電影藝術的討論方向,讓我們看到影評可以是影癡對於鍾愛之作表達愛慕與擁護的媒介,可以是電影作者初試啼聲之前的紙上練兵房,可以是開創、發覺電影理論的實驗地,也曾被當作實踐政治理念的革命工具,但影評從不是簡單的心得,或是給影迷的消費指南。而從這本書中也可以看到影評書寫至今沒有變過的兩難,影評人的鋼筆搖擺於菁英知識份子與大眾之間,企圖尋找最好的溝通方式,讓大眾喜好與菁英主義共存,《電影筆記》創刊主編安得列巴贊的一席話始終值得每一個世代的影評人深思:
「註定要吸引廣大的觀眾,是電影的沉重負擔與獨特機遇。自從文藝復興開始,傳統藝術形式的輸出,已經為了一小群優勢菁英的利益而演進;但是,電影因其本質,註定要服務全世界的廣大群眾。任何人要從小眾觀點來創造一種美學,這首先在歷史上是不正確的,並且註定失敗:它帶我們走向錯誤的道路。」
星際效應:
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
作者:
Kip Thorne 著
蔡承志 譯
出版:
漫遊者,2015年7月
從1968年《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到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即便攝影技術進步了50年,要在平面銀幕上呈現星際宇宙仍是困難的,即使飛行器的造型、按鍵、操作方式差異不大,但《星際效應》中那絢爛奪目的蟲洞與巨人黑洞、可壓縮扭曲變形的空間、減速使人衰老變緩慢的時間、可透過重力傳達訊息的超立方空間,要如何於銀幕上呈現這些極端未知之地?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也是《星際效應》的科學顧問(用諾蘭的話說,他比較像是故事的協同創作人)基普.索恩(Kip Thorne)為了滿足導演的種種需求而絞盡腦汁,比如諾蘭要求他要讓米勒星球上的一小時等於地球上的七年,他便要計算出相應的轉速、質量、距離等等。這些劇情設計均源於目前可被證實的科學如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重力學、時間翹曲定律,加上大膽的臆測與想像。接著,科學家們根據光線的軌跡、鏡頭的位置與運動方式寫出方程式,再讓劇組以電腦模擬畫面,揉捏出電影裡令人驚嘆的奇景。
在本書中,基普.索恩寫出了影像與故事背後的科學根據,以淺顯的文字領你入門,佐以清楚的圖像,帶你脫離地表,想像宇宙是二次元的薄膜,就像蘋果的表皮,而且可以翹曲、摺疊、產生蟲洞。有了科學的詮釋做背書,《星際效應》中種種與日常習慣天差地遠的情節,卻比許多科幻電影更為可信。好萊塢科幻或災難電影往往被造假,比如大海嘯或地表裂開的速度,怎麼可能慢於時速不過一百多公里的、開著車舉家逃亡的主角一家人,而能讓他們成功逃脫?退一步說,若電影與書本中的理論會在未來被推翻,《星際效應》卻也將人類現有的天文知識做了一次影像上的實驗與實踐,以科學作為法則來維持科幻電影的懸疑性與極限。
電影多次引述了狄倫托馬斯(Dylan Thomas)的詩作:「不要溫馴地進入那良夜」(Do Not Go Gentally into that good night)。諾蘭的電影經常能在複雜理論與大眾娛樂間取得平衡,《星際效應》以科學理論大膽進入電影銀幕,亦將其抽拔到了哲學的高度。
美國GV四十年:
從健美猛男到真槍實幹
作者:
Jefferey Escoffier 著
李偉台、邵褀邁 譯
出版:
基本書坊,2015年11月
有很長的時間,同性戀被屏除在社會的陰暗邊陲,在夜晚的公園一角、在公廁、桑拿室之中尋找慾望的自由之地。色情電影/成人片(Porn Cinema)和同性戀者有著相近的命運,兩者都在主流道德價值觀中處於極度政治不正確的位置,在有線電視、錄影帶、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色情電影隱身在二輪戲院、MTV或是其他國家的各式隱密角落裡。但主流社會的刻意忽視並不代表它不存在,食色性也,性慾一直是我們意識中的一部份(直男們,請摸著良心打開你電腦中那個有著神秘名稱的檔案夾),相反的,越是被排擠的文化,越能發展出自成一格的世界。《美國GV四十年》探討的恰好就是同志與成人電影的交集:美國GV片(男同志色情片,gay video)的發展。我得先坦承自己對於同志文化並不熟悉,更遑論同志成人電影,但本書企圖描述一個影視文化的成形過程,不可能忽略每個年代的社會氛圍和觀眾的參與方式與反應,在這樣的寫作方向下,這本書的內容可說是美國東西岸同志文化的回憶錄,書中紀錄了美國男同志50年代下的壓抑、70年代石牆風暴後開啟的自由美好、80年代HIV陰影下的死亡焦慮,到90與當今的方向重整與產業劇變。
從1940年開始,讓我們看到同一年代中美國書報攤偷偷販售的健美男子寫真雜誌、以及男子寫真照郵購服務;也讓我們看到還沒有GV片的年代,異性戀與(男)同性戀原來曾同處一間地下影院,面對同一張放映著異性戀情色片的銀幕投射著不同的慾望;它也還原60年代70年代紐約與洛杉磯男同志的情慾地圖;並帶我們見證而色情片又如何在美國媒體管制鬆綁之後逐漸進入主流文化之中(某些影片甚至還獲得《綜藝》雜誌推薦)。書中對於知名GV片明星的生平以及如何進入業界的訪談介紹,也像是美國各地同志文化的微型口述歷史。看到最後你會發現,原來就是這些從地下開始的同志色情文化竟是扭轉美國的性別政治重要助力,GV片的出現給了男同志慾望的出口與美好的想像園地,也給予演員與觀眾對於自己性向認同更多自信。不過,電影始終是一個和我們隔著一面銀幕/螢幕的世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鎖鍊」、「環節」要一一斷開啊!
《好色:女導演教你怎麼A》
作者:
Erika Lust 著
莊丹琪 譯
出版:
大辣,2015年8月
我知道你可能都沒看過《美國GV四十年》裡面的任何一部片,那我們來看看異性戀的色情/情色電影吧。西班牙女導演艾莉卡・拉斯特在《好色》這本書裡面要號召姐姐妹妹一起加入看A片的行列,更重要的是,大家要一起打破精蟲衝腦的異性戀直男的壞口味(跟各種奇怪的性偏見),呼籲我們要更多氣氛好、情節誘人的Good Porn!
艾莉卡希望透過這入門書把玉女開發成「難搞女」(Wise wanker,瞭解並享受自身性慾,並且清楚知道自己需求的女性),書中介紹了色情片的各種必知名詞與情色史,情色電影下的各種次文化,以及大銀幕上有gut、司毫不避諱性愛內容、又可以拍的超出情挑層次的電影創作者與名作,讓我們知道色情片不只有活塞運動,而且也不應該只限於活塞運動。你可能真的是個害羞的女孩,但別怕探索這一部份的自己,或許照著這本書慢慢探索,你可能會更認識你自己,而直男們(或許還是會快轉進入正題),跟著這本書走,下次你應該更知道怎麼讓女伴留下一段難忘的激情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