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電影的旅程起點
2014 香港獨立電影節報導筆記
香港獨立電影節,前身為「香港亞洲獨立電影節」(2008、2009年),由香港的獨立電影團體「影意志」策劃主辦。每年於農曆年前,在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舉行。2011-12年的重點人物為日本紀錄片工作者小川紳介;去(2013)年,電影節則以「向艾麗絲華妲致敬:拾穗者與我」為焦點,並有「挑釁現實 ──〈奧伯豪森宣言〉五十周年短片放映和「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放映與談、重慶民間映畫與影意志呈獻(包含台灣的南方影展推薦作品)等單元。
今年的電影節開始前,1月11日-15日已連續進行了五天的「香港民間計畫:紀錄片創作工作坊」。電影節的專題放映單元,則於1月18日至26日舉行,為期八天。內容包括台灣導演黃明川的「神話三部曲」回顧、「獨立焦點:麥馬巴夫電影家族」介紹五部伊朗作品、「獨立視野」單元引介日本重量級紀錄片工作者小川紳介的參與式調查影片《現認報告書‧羽田鬥爭的紀錄》(1967年),以及海地導演拉烏爾派克的《盧蒙巴》系列。另外,「日本獨立最前線」單元,由旅日的馬來西亞導演林家威策劃,引介日本新生代導演濱口竜介、鶴岡慧子、今泉香和三宅唱等四位的長/短作品。林家威的日/港/韓合拍長片《戀戀南方》,也是影展閉幕片,並在影展期間另外舉行香港首映場。最後,第二屆的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畫,則持續進行製作,放映期程待公布。筆者參加了近兩年的部分放映和座談活動,以下僅就今年參與的影節活動,寫些觀察與報導。
影展官網:http://www.hkindieff.hk/index.html
各期《獨報》:http://www.hkindieff.hk/news.html
影展宣傳片:
獨立電影選映,挑戰主流視野
1/21,Day4。
連著兩晚看「獨立焦點:麥馬巴夫電影家族」放映的第二天。
晚間九點多,Vincent(崔允信,影意志的藝術總監) 趁著《下午五點》的映後空檔,與我短聊過去看伊朗導演作品的記憶,並問道:「在台灣放映/看過麥馬巴夫的電影嗎?」我直說,自己對伊朗片認識得很少。前幾年在台灣有一些放映機會,但我大多錯過了。
回顧台灣觀眾開始關注伊朗影像作品的歷程,或許始於90年代。幾個較具規模的電影節如金馬影展和台北電影節,陸續引介一些獲國際影展矚目的伊朗導演作品,如:阿巴斯(也稱:基阿魯斯達米)、麥馬巴夫(台譯:馬克馬巴夫)、馬基麥吉迪和賈法潘納希,漸漸累積了一票影迷,也激起一些關於社會現實和美學表現演變的討論。近期則有2011年國民戲院接棒以「噤聲/吶喊」為題,引介伊朗新生代的電影工作者。另外劇情片《分居風暴》(阿斯哈法哈蒂導演)和動畫紀錄片《綠色狂潮》(The Green Wave,2010年),分別在院線和影展放映。
此外,未曾看過上述導演影片的讀者之中,或許也有對於國家電影和電影節現象/經驗有興趣的讀者(包括我自己)。那麼,影像/紀錄片研究者 Bill Nichols 於1994 年刊出的長文〈Discovering Forms, Inferring Meaning〉,可能是我們認識伊朗電影的另一個入口。文章聚焦1992 年多倫多影展的伊朗回顧單元,對於「電影節的觀眾如何理解(新)電影」,「後區知識」(back region knowledge)如映後座談、影人訪問和影片導讀,如何形塑觀影意義,有一番解說。在「邂逅」外國電影之餘,提供了一個在新/舊觀影框架、陌生/熟悉文化之間開展的辯證視角,甚至因此使我們彷彿與八〇年代中到九〇年代初期的「後革命時期」伊朗電影,感到似曾相識。(註)
岔題了。再回到今年的香港獨立電影節。
藝術發展局在兩年半前,刪減了主辦單位影意志一年的資助;但與此同時,卻也開始了一個策展人形容為「不會完」的電影節旅程。 |
巧的是,這次選入的五部伊朗影片,都不在當年 Bill Nichols 文章討論的作品之列。面對九〇年代中和兩千年後的新生代伊朗電影,我們是否需要新的看法?而對策展人/工作團隊而言,從幕前的觀影者進入幕後瑣細的籌劃工作,身分的調整也伴隨著想法與行動的新契機。「沒想到可以直接和導演和他兒子聯繫上。我們除了洽談影展的單場放映,也希望日後可以再有其他放映的機會。」崔允信說。
這個希望的幕後,其實存在無比挑戰。藝術發展局在兩年半前,刪減了主辦單位影意志一年的資助;但與此同時,卻也開始了一個策展人形容為「不會完」的電影節旅程:許多影片在電影節後找到持續放映的生路。加上今年首度進行的「香港民間記憶計畫:紀錄片創作工作坊」,以及第二屆的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畫,分別在為期一週的專題放映前/後持續進行。「不會完」,意味著作品與觀眾對話(以致共同參與)的空間,需要持續創造。
Day5,晚間7點25分。
《盧蒙巴》等待入場之際。我一邊想著那些雖理想但有時艱難的任務(如持續對話參與),便注意到一位單獨前來、總帶著耳機的男性觀眾。就坐後,我難掩對於「來電影節的有哪些觀眾?」的好奇,忍不住與他短聊起來。原來,這幾天都提早準備入場的他,求學時代念的是美國研究。隨即談到如何不滿於主流媒體的國內外報導,總是離開現實生活越來越遠:「幾乎都是lies。」雖然他似乎並不是這幾年香港獨立電影節的固定觀眾,但因常留意放映場地香港藝術中心的節目,而得知伊朗的麥馬巴夫家族單元,並尤其對海地導演拉烏爾•派克的兩部「盧蒙巴」影片感興趣。
他也頗訝異於我兩天下來,把四部伊朗影片接連看完(唯一錯過大銀幕放映的是《電影萬歲》,隨後才得閒借來樣片補完)。「我不喜歡在戲院坐太久。」他說。「的確是有點吃力阿!」我坦言。吃力的原因不難想像,一來是連續觀影,二來由於題材手法的多變和文化背景的生疏,在在挑戰主流的敘事習慣。
這不禁讓我想到,《下午五點》片中那位興起參選總統念頭的阿富汗平民女性所面對的挑戰。主流的世俗規約之下,她如何展現真實面貌,其他人又如何理解(如:她的父親和其他男性、開明的女老師、愛慕她的年輕難民男子)。片中,她在傳統的宗教學校與世俗化的女子學校之間進出來去,換上不同的鞋子,尋求政治/性別自主、自由之路。銀幕內外,安居生活和談情說理皆不易。紛陳的目光如灼熱烈日,難以抵檔。當藍色罩袍和黑色平底布鞋,換上白色高跟鞋,看似簡單的個人舉止,卻牽動罩袍後/腳下複雜深遠的集體信仰和意識。
----------------------------------
註:
文章標題:Discovering Form, Inferring Meaning: New Cinemas and the Film Festival Circuit
作者:Bill Nichols
出處:Film Quarterly, Vol. 47, No. 3 (Spring, 1994), pp.16-30
一、獨立焦點:麥馬巴夫電影家族的多軌(行動)與多情(時光)
「在英美傳媒的焦點報導下,我們經常被展示伊朗伊斯蘭政權激烈的一面:從當年革命青年如中國紅衛兵那樣佔領美國大使館扣留職員幾百天,到今天認定伊朗發展核技術是為製造核武。但真實的伊朗伊斯蘭政權要複雜得多,起碼複雜得可以在革命後培養出多位在影展獲獎的電影導演。」
── 朱凱迪〈麥馬巴夫電影中的愛恨伊朗〉,摘自電影節手冊
圖:《電影萬歲》劇照。
|
電影節放映的五部片,拍攝時間在1995到2007年之間。《電影萬歲》(Salam Cinema,1995) 和《無知時刻》(A Moment Of Innocence,1996)皆出自慕森•麥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之手。《電影萬歲》透過人物表演、又哭又笑的選角過程(你為什麼要當演員?你能十秒內落淚嗎?)、攝影機的擺設與工作人員的刻意入鏡,凸顯電影的多層面貌(造夢、認同、傳情、反思)。情境設定與真實吐露之間,頻頻切換,將表演的複雜一覽無遺(我們要聽誰的故事?要讓誰參與演出?)。更難得的是,處處存在於現實生活與政治中的權力矛盾與和解契機,也在演員/導演的對話和角色互換中,進一步推演詮釋(你為了爭取銀幕位置,該不計一切獨佔角色,還是願意讓更多民眾一起參與演出?)。而《無知時刻》,同樣揉合虛實手法(以打板的畫面和標題,在段落之間切斷觀影情緒),從導演本人的親身經歷出發,重演年少時期的「襲警」疑雲。可見的「衝突」之外,不僅有過來人的大叔口吻和感懷,也有少年/少女新演員的率直探問,精采翻轉人物的主/被動關係,同時帶出「歷史由誰詮釋」的議題。預料之中實有意外,叨唸之餘依然純情。單元導讀文章之一〈麥馬巴夫電影中的愛恨伊朗〉聚焦國族政治與電影文化的關係,便與這兩片互為表裡。
圖:《無知時刻》劇照。
|
另外三部片:《女人三部曲》(The Day I Became A Woman,2000)、《下午五點》(At five in the Afternoon,2003)和《立地無佛》(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2007),則分別由家族其他女姓成員主導。題材同樣大膽出格,但更直接對焦女性於各個生命歷程中的抉擇與搏擊;在鏡頭語言和敘事風格上,三片似乎更有耐心,帶出與「快刀快槍」的慕森麥馬巴夫截然不同的氣味。按製作時序先後看完,猶如隨著一個帶著攝影機的游擊小隊上路,分軌前進,途中揚起一張張註解性別/時光/人性的靈魂地圖。
各個路線之內,有一個共同點教人難以忽視。那便是各片同樣擅長「以物寓情」。透過「無生命之物」,寄託人物的處境和情感。 |
然而,各個路線之內,有一個共同點教人難以忽視。那便是各片同樣擅長「以物寓情」。透過「無生命之物」,寄託人物的處境和情感。譬如《下午五點》的白色高跟鞋 v.s.黑布鞋,女主角的彩色競選肖像 v.s.女同學的黑白遺照,呼應了個人與集體的追求(與相應的障礙)。又如三段式影片《女人三部曲》中,在沙灘等待鄰居男孩前來赴約一起買冰吃的女童,在兩個陌生男孩的「唆使」下,情願以媽媽交付的紗巾(成年的象徵),換取一隻色彩鮮豔的塑膠熱帶魚。觀看那魚兒浮沈的片刻(補償玩伴可能無法及時赴約的失落?),男孩們正以巾做帆,離岸揚帆而去!魚與帆船、兩對孩童的組合,道出與成長/性別/生活有關的種種滋味。在《女人三部曲》的其他兩段(分別以年輕女子和老年婦女為主角),更是結合交通工具與電影類型的幽默推演。參加環島自行車賽的已婚女子 v.s.騎著駿馬頻來嚇阻的丈夫和一群男人,明白點出女性追求自主的腳步,如何艱難地在父權宗族的規訓體制裡賣力踩踏(公路電影和西部片!);繼承遺產的孤獨老婦和手推車男孩們,歷經賣場大 shopping,前往海灘佈置夢想家園,直至出航!儼然一齣現代 v.s.記憶,資本 v.s.價值的生死劇場(蒼涼又童趣的氣氛,不難聯想到去年電影節的焦點導演:艾格妮斯華達)。
|
圖: |
或者,漢娜麥馬巴夫(慕森的二女兒)的驚人之作《立地無佛》。極為貼近的手持鏡頭之中,一連串由繩索、筆記本、雞蛋、英文字母、石頭、紙船和口紅牽引起來的暴力效應,猶如一條殘酷的壓迫/拘禁/欺凌的惡之鏈索,將小女孩和他的鄰居男孩,重重逼擠在首尾呼應的土牆大佛爆破場面之中,無處可躲。而一切的開端,竟再單純不過:她想要和男孩一樣去上學(學英文字母)!然而,片中最立竿見影的「學習」(也最瞠目結舌),竟是同村的男孩們仿效、化身為阿富汗民軍,以樹枝做槍,以泥坑做陷阱,把經過的孩童當成假想敵(美軍)攻擊處置。坐立難安的震撼教育,悚然教人直呼阿彌陀佛真主阿拉。
圖:《立地無佛》劇照。
|
延伸閱讀:單元導讀文章〈光影擊打現實〉(文:喬奕思)。
二、獨立視野:拉烏爾•派克的黑色歷史顯影記
前一天的驚悚之旅尚未完全釋懷,隨即被海地導演拉烏爾派克帶回《盧蒙巴》及其剛果時光。同場,我和一位拍記錄片之餘兼職影展拷貝工作的台灣朋友,和另一位在高雄認識的年輕香港電影工作者一起看片。我仍舊好奇現場會有多少人、哪些人來看?其中有多少也看了麥馬巴夫家族的影片?
觀影空檔,策展人提到這幾天平均都有5、60位左右的觀眾進場。亦即,戲院內無劃位的座位席,可達半滿以上。放映場次,多半為晚間兩場,有時再多一個下午的放映。對於習慣院線大片,或者大影展排隊搶套票的觀眾來說,如此規模或許並不起眼。但評估一個電影節的價值,或說影響力,人數多寡並非唯一考量(否則直接送票包場豈不最有效)。往往還包括觀影族群的興趣屬性和廣度、觀眾認同並回流的意願、影片受到討論評述的熱烈和深廣程度、與社會現實狀態的連結等指標。
回到影片。
相較於麥馬巴夫家族對於政治/表演/性別的反覆探討、虛實對照,拉烏爾派克的兩部作品,更專注於歷史的考掘。首先放映的《盧蒙巴》(Lumumba,2000)可歸類為傳記/紀錄劇(documentary drama)。影片重新回顧1960年前後的剛果。盧蒙巴時任全國性政黨「剛果民族運動」(Mouvement National Congolais,簡稱MNC)領袖,剛果獨立後,隨即被推選為第一任總理。
左圖:「剛果民族運動」領袖盧蒙巴;右圖:《盧蒙巴》系列導演拉烏爾派克。
|
那段脫離比利時殖民統治的國族歷史,一如非洲各國的獨立之路,滿佈傷痛與糾葛離合。劇情片的鏡頭走勢,跟著主角從監禁的濃稠幽暗,歷經獨立的明亮希望,到內外勢力爭奪崩解之後的死亡和「寂靜之火」(他於1961年遭到槍殺,屍體被肢解焚毀),並以盧蒙巴的第一人稱口白,區隔不同階段,倒敘「大歷史」下的境遇和抉擇。在仔細的場面經營、主要演員的支撐和合宜的剪裁下,影片一路平實卻教人動容,將複雜的人情人性、理念的分合與國族/國際政治的矛盾局勢,顯影託出。
除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現實的關係與演變頗為分明,時間長流的輕與重,也隨著戲劇化的轉折,起伏流洩。影片後段,盧蒙巴遭到軟禁之後,在支持者的接應之下,逃往鄉郊。划舟渡河之際,眼見岸上的妻兒遭到政敵的士兵圍捕,不顧形勢,命令眾人調頭,自認還能對「叛軍」曉以大義!結果對家人的眷顧,換來眾人的犧牲(停留在遠景)。孰輕孰重?To be or not to be?此幕大約最能彰顯其中難解。
稍晚放映的紀錄片《盧蒙巴,先知之死》(Lumumba, la mort d’un Prophète,1991年),片長約一小時,反倒帶有濃厚的實驗和日記反身意味。不採順序線性的筆調耙梳事件始末,而取徑導演的旁白、詩文結合檔案影像,人物訪問交疊導演自身的童年回憶(關於雙親和遷徙),並不時將心中疑惑向布魯塞爾的行人與街景投射拋擲。對於歷史的理解,望向詩文中的巨人先知,在眼淚與茶色的河水中遊走,也在陌生異鄉的人車與路燈之間,動靜紛陳。
不知是否非洲大地的變動所致,這樣的手法,讓我想到迦納出生的英國導演/作家John Akomfrah,他同樣關注殖民/反殖民/非裔身分等主題,也同樣擅長結合詩文/記錄/實驗/劇場的筆觸,營造特定的時空情境。雖然我只看過他的The Nine Muses,但「無端」互為聯想之下(因題材不同),拉烏爾派克的這部《盧蒙巴,先知之死》,似乎沒那麼曖昧難懂。
圖:《盧蒙巴,先知之死》劇照。
|
三、穿越版圖:日本獨立最前線與林家威的南方絮語
「有一問題是問男主角的。那幕你拖著女主角的手走出那房間,導演怎麼指導你做的?他答:其實導演沒有給我任何指導,她只給我看鯨魚的圖片。」
── 引自Cheng Yatwang's Blog
對於近年日本獨立電影製作、發行和放映平台之「前提背景」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林家威〈近年日本獨立電影的一種傾向,和一些未來大師〉一文。譬如:曾在2012年高雄電影節引介放映的焦點導演:富田克也,及其組織「空族」,在怎樣的創作/戲院環境/物質條件之下成長茁壯?我自己,則在電影節期間和一位台灣朋友與他的香港同事,看了鶴岡慧子(Keiko Tsuruoka)導演的《鯨魚小鎮》(The Town of Whales,台譯《伴遊》)及同場加映的《面影》(導演:萬田邦敏)。回來一查,發現有網友正巧 po 了同一場的筆記隨想(如上引述),並把我給男演員片野翠(Sui Katano)的映後問題也順帶寫下了。
簡單的青春故事,發生在泳池、教室、街道和旅館。三個高中好友,兩女一男,決定同遊東京。旅途或許如同青春,總有紛亂無規則的一面。刺眼的日光和沈靜的夜幕之中,除了曖昧的情愫,還藏有另一個未知懸疑:女主角 machi 離家的哥哥,為何在夢裡歸來?
片名的「鯨魚」,譬喻人的處境。鯨魚有哺乳類的呼吸方式,卻有魚類的外型,在水和陸地之間尋游;而人類的自我,往往掙扎在新世界與舊生活兩種狀態之間來回尋找。影片中段有一幕,machi 找到一棟房子(疑似她哥哥在東京的居所),拉開浴廉後卻不知為何嚇傻呆站,至此,全場怯懦少話的男主角終於追來,一把拉她離開......慣於在水裡躲藏的女主角,竟首次因水而退。
導演無意在片中表明那個隱晦的跨性別友人,究竟與machi哥哥的關係為何。好處雖是可讓人自由聯想,卻同時也讓這部細膩清雅的小品,停留在同儕角色們共同「追尋」新世界(卻無法共同「面對」舊生活的羈絆)的灘岸,進退未知而稍嫌可惜了。(另有國外的影展片介提及本片和北野武《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的相近之處.....)
相較之下,我喜歡萬田邦敏的短片《面影》(2009年)多一些。比利時父親,來到日本尋找失聯的兒子;街邊的飯館裡,日本父親為了兒子去美國的計畫而爭執不休。影片藉由兩對不同國別的父子關係(日本餐館和比利時家具師傅),巧妙講述關係的和解與記憶的安置。更以幽默的方式展現:人的共感如何超越語言而溝通。片末,日本女子引領外國父親虔心默禱,寧靜又不失力道。釐清過去的同時,也走向未來,乃導演的不凡手筆。
映後,跟崔允信短聊電影節的定位和選映日本電影的因由。他抱持正面看法:「譬如香港國際電影節也會選日片,但相較之下,我們比較不以演員和明星知名度為考量,所以日片的選擇空間還是挺大的。」
|
|
左上圖、右上圖:《鯨魚小鎮》劇照;下圖:《戀戀南方》劇照。
|
日本單元的客席策劃林家威,此次也帶來新作《戀戀南方》(Fly Me to Minami),也是他「大阪三部曲」的第二部)。本片曾於2013年的南方影展放映。馬來西亞出生但旅居日本的他,帶著多國演員,取景大阪、香港和首爾等地。影片不走深奧哲思路線,也將區域政治的權力鬥爭,暫且按下不表。「我想表達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互相依靠」,他說。不知是否因著過往網路工程師的工作背景,林將劇中女性角色的職業都安排得頗為「時尚」,有香港時尚雜誌編輯、首爾航空空姐、日本翻譯,且一概未婚。男性則從事著相對「低調」或「傳統」的職業:已婚的雜貨店老闆、年輕打工族,且性格一概被動、有溝通困難傾向。
|
圖:日本單元的客席策劃與《戀戀南方》的導演林家威先生。
|
片中不乏通俗劇和情境喜劇的類型元素搬演。譬如:緊湊的劇情中包含特定時空(跨年前夕)、巧合巧遇(失意悵然的女編輯遇到日本業餘攝影男,他剛在公園出手英雄救美,拖著被有婦之夫拋下的首爾女,回到旅館....),透過節節推進的對話和表演,將主角的內心心緒有效託出。片末一場戲,很能說明這種將看似複雜的相遇相處,用以凸顯、隱喻現代生活特質的狀態。過年的氣氛之下,鏡頭拉高,主角走進城市的圓環廣場,人群中的你我不再分得清。鏡頭(導演)尋找的是,慣常的生活步調裡,有哪些值得留在記憶之中?
教我印象最深也最喜歡的一場戲,則是影片中段,韓女走進有婦之夫的小店,給他一巴掌。太太從收銀台走來稍事慰問,但隨即回去繼續算帳,兒子則騎著玩具車,若無其事地繞過來。簡單明白的前後景配置、人物舉動,不只主角驅動故事,其實生活中每人都有份!
四、你也有一份:影展志工與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畫Round 2
1月26日,影展最後一天。策展人在Q-A結束後,介紹所有工作人員出場,接受大家的目光和掌聲,因為他們是實實在在驅動影展的主角。走出座位,我在櫃台繼續挑著DVD,像個出外採買的家庭主婦,精心計算,同時又怕遺漏任一好貨。而最後仍舊「手滑」,買了一件紅色帽 T(DVD 早已買了好幾片阿!)。此時,一位影展志工,熱心向我介紹華人民間集資計畫的加入方法。我問他名字,他一邊翻開獨報 vol.5 的底頁,原來那印有每位志工的便利貼留言。
2012年的集資計畫,由影意志和重慶民間映畫籌劃,共有三位導演盧鎮業、陳浩倫、林森的三部短片作品《金妹》、《美好生活》、《一路走來》。今年,則有四位影像工作者:應亮、林淑貞、李啟浩、伍偉昌,帶著各自的故事構想參與其中。社會議題、反省批判、參與創作和另類選擇,是這個計畫的幾組關鍵字。
對於這些主流電影之外的香港影像有興趣的觀眾,除了繼續 follow 計畫訊息,本月恰巧也可以在高雄市電影館「看香港這十年-228的反省與對望」單元中,窺之二三。
|
左圖:在影展報《獨報》上的志工留言。
下圖:策展人崔允信(左一)、導演林家威(左二)介紹所有工作人員出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