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的一年過後──

2013 台灣紀錄片在院線

439
2013-12-24

今年紀錄片在院線看來分外熱鬧,從一月到十二月,總共有11部紀錄片登上大銀幕(各影片名稱與票房請參見附表),上映片數創下歷年新高,而其中《拔一條河》、《一首搖滾上月球》、《十二夜》的全台票房都突破千萬,《看見台灣》更是在截稿前創下超過一億六千萬的票房新紀錄,也因為下半年眾多紀錄片的亮眼表現,今年的總票房將有機會突破兩億五千萬新台幣,就算扣除了《看見台灣》的票房之後,也仍有超過八千萬台幣的票房成績,也是盛況空前。除此之外,齊柏林導演以高空攝影拍攝的《看見台灣》更因視角獨特,一舉拿下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後續更引發媒體關注環境議題,全力播送清境農場周邊民宿濫墾山林、佔用國有地的畫面,迫使政府召開跨部會小組會議處理相關問題。坐落高雄後勁溪旁的日月光晶圓廠偷排廢水的消息被揭露,更是引來發政府與社會輿論一陣撻伐。
同時,《看見台灣》也引來各界熱烈討論與批評,但是,當這部紀錄片幾乎成為2013年台灣紀錄片現況的代名詞時,我們也仍須回顧其他被其光芒掩蓋的院線紀錄片,才能對並當前台灣(院線)紀錄片發展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並藉此思索,在眾人一片指責台灣紀錄片仍一片「感動」、「小清新」之時,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今日這番樣貌?又,我們該為紀錄片未來抱持什麼期待?

 
 
2013年院線紀錄片票房一覽(結算時間:2013/12/22)

上映日期
片名
導演
發行
台北票房(萬元)
1/4

《當家花旦》

陳惠美、陳怡妤

好孩子國際娛樂

49
3/22

《看不見的跑道》

章大中

穀得

38
5/10

《台灣黑狗兄》

賀照緹

穀得

238
5/10

《正面迎擊》

鍾權

穀得

16
9/6

《拔一條河》

楊力州

博偉

648
9/6

《阿罩霧風雲》

許明淳

安可影視

164
10/4

《一首搖滾上月球》

黃嘉俊

牽猴子

490
10/25

《縱行囝仔》

陳惠美、權國瑋

蒲公英電影事業有限公司

144
11/1

《看見台灣》

齊柏林

牽猴子

8434
11/22

《秋香》

吳乙峰

微光影像、寶米數位

177
11/29

《十二夜》

Raye

原子映像

2067
 
 
 
 
 
 
 
 

 
 
 
 
 

年度院線紀錄片回顧:
受冷落的上半年

台灣今年院線紀錄片的表現,約莫以暑假的台北電影節作為分水嶺。上半年的四部紀錄片獲得的社會關注較少,但其中著實不乏具有特別意義或獨特視角的作品。

陳惠美、陳怡妤的《當家花旦》拍攝「白雪歌舞團」籌辦成軍十周年紀念公演的過程,呈現社會獨特社群的樣貌紀錄。章大中《看不見的跑道》採蹲點拍攝的方式,紀錄超馬女國手邱淑容在因傷截肢後漫長的身心復健。商業周刊首部記錄長片《台灣黑狗兄》是上半年度四部影片中迴響稍大的作品,賀照緹應邀掌鏡,拍攝製襪代工廠老闆「黑狗兄」不向產業環境驟變低頭的故事。依循前幾年紀錄片較受歡迎的敘事方式,影片從小人物出發,帶觀眾看見彰化織襪業者在全球化經濟衝擊下的生存危機、代工業與品牌經營者思維的差異、以及對中小傳產經營者的韌性與鬥志的歌頌。當初影片採小規模上映,卻仍能創下近250萬票房的成績。鍾權的《正面迎擊》拍攝台灣業餘摔角聯盟成員的人生際遇,活潑的影片風格看似熱血,其所探討的摔角運動「真/假」間微妙的關係,卻是近年院線難得一見的獨特題材,同時他在呈現拍攝對象的角度深刻,更讓觀眾看到鏡頭下的平凡個人為了成為心目中「真男人」,在尋求自我認同時內心的摸索、困惑、挫折。

下半年:影展過後百花齊放

上半年過後,以台北電影節作為分水嶺,台灣院線紀錄片受到的關注猛然大增。其中影展加持,與影片敘事風格親民都是重要因素。由李崗擔任監製的《阿罩霧風雲》還原台灣移民史初期霧峰林家崛起的過程,也述說了台灣漢人移民社群和中國大陸政權之間分分合合的曖昧政治關係,該片以「戲劇重現」與3D動畫重現歷史場景,對於文物服飾的細膩考究也是台灣紀錄片少見的美學嘗試,但敘事節奏的掌握不盡理想是本片的遺憾。同期上映的《拔一條河》則為下半年院線紀錄片擊出第一發響炮,其後在院線獲得亮眼票房的還有黃嘉俊《一首搖滾上月球》與Raye《十二夜》。

楊力州《拔一條河》以高雄甲仙國小拔河隊堅持求勝的故事,帶出甲仙鄉居民在八八風災過後找回信心的過程,以及該區新移民家庭生活的艱辛、身分認同的問題。本片由起初超商委製的微電影拍攝計畫衍伸,激勵人心的故事加上愈發通俗的敘事手法,首先就在台北電影節風雨無阻的世界首映獲得滿場熱烈迴響,以及後續全台超過三十支拷貝的盛大聯映,創下了全台1280萬台幣的票房,並讓觀光客再度回到了甲仙。

在《拔一條河》之後接力上陣的是黃嘉俊導演的《一首搖滾上月球》,紀錄一群罕病兒童父親組搖滾樂團的過程,六位中年罕爸從幾乎不會樂器到後來登台熱血高歌,故事同樣激勵人心,同時影片也帶出樂團成員各自照顧家中罕病兒女的辛勞,以及他們對兒女不求回報的愛,展現男人在堅毅之外柔軟、感性的一面。電影上映前,黃嘉俊導演及眾罕爸便已展開忙碌密集的媒體宣傳戰,罕爸們的臉孔出現在各電視台的新聞及談話節目,以及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場合中,黃嘉俊導演更登上UDN Talks演講台感性分享拍片的感動,最後開出約七百五十萬票房的成績。流暢通俗又感人的影片內容,更受到陳可辛導演青睞,預計在明年將本片引進香港院線。

新導演Raye為探討流浪動物收容法規與收容環境所拍攝的《十二夜》可能是今年一片熱血勵志風潮中,較與眾不同的影片。本片呈現犬隻在收容所中如煉獄般的生活,生命的脆弱與無助,以及轉瞬即逝的生命光輝。同時,導演跳脫以往訪談式敘事,改以大量犬隻視角影像的蒙太奇加上精心設計的配樂,引導故事與觀眾情緒,營造戲劇張力。加上九把刀、隋棠擔任出品人,前者在網路上熱血強調的公益目的,與後者的人氣與演藝圈人脈,為本片帶來強大的網路宣傳與名人口碑加持,以及本片在金馬影展放映獲得的正面反應,讓上映前一度擔心票房的《十二夜》至今開出4700萬的全台票房成績,穩坐今年紀錄片票房的第二名。

曾以紀念九二一地震紀錄片《生命》敲開院線大門,創下3000萬票房的吳乙峰導演,闊別十年後推出新作《秋香》,紀錄一位台灣肢體殘疾人士和馬來西亞華僑更生人間的故事,吳乙峰再度以感性視角切入,但在經過幾番人生磨練後,他的語調轉為內斂,儘管本片被《看見台灣》的光芒掩蓋,但是仍有188萬的台北票房。

公民意識萌芽  近年觀眾興趣漸增

若將距離再拉遠一點來看則會發現今年的紀錄片熱潮應非曇花一現,2012 年底華天灝的《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便曾引起一陣熱潮,打破《生命》創下的全台票房紀錄,成為到 2013 上半年為止紀錄片票房紀錄的保持者,該片的廣大迴響或許可視為今年紀錄片熱潮的前兆。此外,楊力州導演也曾多次對外表示,今年紀錄片所受的關注大增,應該與近年台灣公民意識抬頭有關。除此之外,筆者認為,近年重點影展的口碑效應似乎也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影展觀眾在觀影大受感動之後,便透過部落格、社群網站將口碑擴散,在社群內引起話題與期待,最後並轉化為實質的票房數字。

新銳盡出   敘事通俗視角單一

而從《不老騎士》到今年熱門紀錄片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創作者是第一次拍攝紀錄長片的新導演,他們選擇以較通俗、感性的敘事手法鋪陳議題,以「讓觀眾覺得好看、看得完」為作品基本訴求,反而獲得更多數觀眾的共鳴。但是這些創作者也有共通的敘事傾向,他們多半僅一味呈現被攝者的感人之處,缺少了來自其他角度的訊息、對話,使得影片內容除了感人之外,仍缺少對於被攝議題的進一步的討論。

關注大增   各界齊檢視今年成果

而這樣的敘事傾向在創造出豐碩的成果之時,也引來各界熱烈討論。備受關注與爭議的則非《看見台灣》莫屬,當該片在市場、金馬影展備受肯定之餘,影評人胡慕情、林木材與學者郭力昕卻也紛紛以專文評論該片內容僅止於點出當下的環境「現象」,也並未指出現象背後的諸多「問題」,使得影片顯得誠意可佳卻缺乏深度。眾人於文中街不約而同引用評論家蘇珊‧桑塔格之言「你說得越多,我知道的越少」做為本片在敘事上的操控所帶來的警惕。郭力昕也從《看見台灣》的觀影熱潮與影片內容指出,從《生命》到《看見台灣》,台灣主流紀錄片總是把感性與感動當作創作的唯一目的,缺乏冷靜、理性的分析。此外,香港文匯報記者伍麗微十二月初撰寫的副刊專文〈不要感動,不要小清新──台灣紀錄片需走出單一化〉也擔憂台灣紀錄片恐因過於商業化,而慢慢失去紀錄片本質。而今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築巢人》導演沈可尚,也在受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網站作者張士達訪問之下,深刻探討了紀錄片上院線時,在道德與目的上的兩難,以及紀錄片的本質。

上院線不該是目的,是手段

在創作者方面,紀錄片工會也於十二月一日舉辦了「台灣紀錄片 Hit Cinema 論壇」邀請賀照緹、華天灝、楊力州、黃嘉俊、莊益增、章大中等紀錄片導演分享他們將作品進行院線發行的心得。在這場論壇中,與會導演多半表示,將作品推上院線並非他們當初創作的目的,而是當影片創作到一定階段或完成後,為了增加觸及範圍所做的選擇。大家拍攝的動機多半僅是純粹的個人創作,或是和機構合作的小型拍攝計畫,能登上院線,大多是後來隨著拍攝內容的屬性考量,或是在影片完成後進行小型放映時,得到支持者鼓勵與資助。

例如華天灝的《不老騎士》起初僅是以弘道老人基金會提供的資金完成短片,後因受到誠品書店的青睞,而將影片拓展為長片。章大中導演完成《看不見的跑道》後,僅在相關機構進行小型放映,後來獲得中鋼基金會支持,才開始籌備院線放映計畫;黃嘉俊在拍攝《一首搖滾上月球》初期多年僅以自己的資金進行拍攝,是到後來認為影片內容有機會引起更大迴響,才開始為院線上映尋找資金。而與會導演們也強調,影片進行院線放映並不能為紀錄片工作者保證盈餘,今年院線上映的紀錄片在扣除成本後能夠獲得盈餘的作品仍是少數。

楊力州導演表示,紀錄片的戰場應該在電視,但因為台灣的電視頻道長期環境不良,所以紀錄片工作者才轉向院線尋找出路,如今院線放映幾乎已經是台灣紀錄片的唯一平台。但在近年各界開始嗅到院線紀錄片「商機」的氣氛下,他也擔心,若將登上院線、創造票房當作唯一的目的,未來是否會出現盲目追求視覺奇觀的紀錄片。楊力州強調,將作品推上院線並非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最終的目的是影響社會。他也表示《拔一條河》之中也探討了新住民的問題,但卻在宣傳時被低調處理,十分遺憾。他表示台灣發行商行銷紀錄片時,多半還是以劇情片的思維操作,因而刻意強調影片的感動,十分可惜。他認為今年紀錄片受社會注目提升,和近年公民意識抬頭密切相關,在台灣推出內容比較嚴肅的紀錄片的時機已經來到。

 

院線發行──紀錄片的最佳工具?

當台灣的院線成為紀錄片展現影響力的唯一平台,同時大家對其關注日增的情形下,我們必須先思考兩個問題:一是與電視放映相比,紀錄片在院線上映對於台灣社會的影響力是否真的更大?在目前的台灣看來,確實有此傾向,卻非全然如此。成功的院線放映能夠帶來短暫、集中的群眾行動和話題焦點,似乎因此也較容易引起媒體與社會大眾的關注,促成某程度的社會行動。觀看電視節目由於進行的場域、時間分散,無法形成如院線放映時造成的社會焦點。但是今年除了《看見台灣》、《一首搖滾》、《拔一條河》、《十二夜》等作品成功獲得媒體關注之外,其餘的院線紀錄片並沒有在公領域帶來太多關注與討論。

另一方面,若紀錄片進行院線放映的目的是增加受眾,增進影片的影響力,儘管院線放映票房亮麗,以受眾數量來看,其所能觸及的觀眾人數,卻不一定比電視來的多。以票房第二名的《十二夜》為例,全台4000萬的票房若以每張電影票價300元換算,代表其於全台約擁有13萬觀影人次,約莫相當於 0.5% 收視率的電視觀眾人口。而除了今年熱門的幾部影片之外,其餘7部紀錄片的全台票房最高皆未超過 500 萬新台幣,換言之,全台觀影人次最高不超過1.7萬人,觸及人數仍不及電視收視率 0.01% 代表的觀眾人數。若希望找到更多觀眾,院線放映並不能保證這樣的結果。同時,在一般的情形下,中小規模的院線放映也將紀錄片的觸及範圍侷限在主要都市之內,影響力較難如電視一樣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市場考量侷限影片類型題材?

第二,今年十一部院線發行的影片之中,以感動、勵志為主題的紀錄片仍佔了絕大多數;楊力州導演也提到發行商在宣傳《拔一條河》時,僅強調該片的勵志,卻冷處理了該片對新移民配偶的關注,這些現象不禁讓筆者思考,在台灣當下的紀錄片風景中,發行商是否扮演了濾光鏡,影響大家對於台灣紀錄片的認知?

院線發行屬商業行為,需要投入大量行銷成本,在考量成本回收之下,市場供需情形難免是重要評估因素,在過去幾年之間,片商普遍認為疾病、原住民、新移民等題材是不討喜的題材,而「感動」、「賺人熱淚」、「土地認同」則一直是院線紀錄片的不敗關鍵字,觀眾買單,片商有保障,是否因為這樣,使得發行商在選片時為投其所好,偏好選擇此類敘事風格與題材的紀錄片,而過濾掉了更多元的題材(例如原住民或新住民議題的紀錄片)。抑或是在面對題材各異的紀錄片時,以勵志、感動作為行銷時的最大公約數,造成各界對於台灣紀錄片只有「勵志、小清新」的印象。在未來,台灣的電影發行商又是否敢於挑戰發行更多如今年前半年所上映的紀錄片,在決定影片上映的規模之後,找到更有創意的行銷方式,成功喚起大家對該影片的興趣,是值得觀察的發展。

感動/衝動,一線之隔

今年熱門紀錄片在社會上引發的討論和行動,看似成績斐然,除了《看見台灣》在媒體引起新聞熱潮、政府仗「民氣可用」大刀闊斧宣示「限期改善」環境問題之外,高雄市政府也在八八風災四年過後,因為《拔一條河》而宣示將積極重振甲仙地區的經濟,《十二夜》也喚起部分民眾採取行動呼籲政府改善流浪動物收容法規,《一首搖滾上月球》近期也讓某國立大學 EMBA 的白領學員「大為感動」解囊捐款。這些影片在上映後短期內便引發這些行動,看似值得為之欣慰,但在熱情退去之後,各界的行動是否能持之以恆,是隱憂之一;另一方面,公部門在如此短時間採取行動、制定政策,或是來自民間的善舉,它們是否經過深思熟慮,做法是否能夠觸及問題核心,抑或純粹出於「立意良善」而缺乏配套,則是另一隱憂。透過感動作為驅使人行動,的確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在感動之中若沒有包含理性的探討,紀錄片所引發的行為,其實和促銷廣告引發的衝動性消費無異。

筆者認為,個人的感動的確是創作重要的出發點,而感動的傳遞也的確是影片的重點之一,但紀錄片導演──至少是以議題為主的紀錄片──仍有責任在感動之餘,理性、中立地充分提供不同角度的訊息(而非解答),讓觀眾對於該議題有進一步的了解,不是在激昂情緒之下隨影片起舞。

院線之外,更多元的風景

而在院線之外,2013年的台灣仍有不少值得大家關注的紀錄片。廖憶玲、朱柏穎的《山上的小女子舉重隊》藉由拍攝舉重隊三位布農族少女的故事,帶出原住民青少年在缺乏社會資源、不完整家庭的成長背景下,面對的人生課題,是今年金穗獎優等獎得主;陳若菲《排灣人撒古流:15年後》隨著原住民藝術家撒古流在八八風災後回到部落從事重建工作,遇到種種的困難,並牽連出原民部落在時代變遷中面臨文化、族群、部落等層面的難題;《失婚記》由新移民阮金紅掌鏡,紀錄失婚的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生活、子女身分認同面臨的問題,是漢人本位的台灣社會一直忽視的一塊。

 

開了一扇門之後

儘管對於今年院線紀錄片的內容與發行模式懷抱著質疑與期待,但筆者仍樂見下半年紀錄片遍地開花的榮景,其代表部分紀錄片工作者找到了有效與普羅大眾溝通的語言,同時也代表著有越來越多人因為這些作品而開始認識紀錄片,讓紀錄片的影響力從知識分子、文藝青年,擴及到市井小民。門已經開了,但要怎麼把人留下,拓展眾人的視野,才是接下來影視相關組織待努力的課題。

對於「主流」紀錄片導演而言,視角的訓練是未來的課題。如何在既有的語言基礎上,讓自己在感動之餘對拍攝議題看得更深,並在影片中提供更充分的訊息,使議題獲得更充分地發酵,讓觀眾理性的認知其意義,是筆者對他們未來的期待。

 

院線之外的紀錄片放映管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