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軟馨香的《世界第一麥方》

林正盛的人生新視野

416
2013-07-15

從小到大學畢業前都生活在台中市的我,在看林正盛導演的吳寶春傳記電影《世界第一麥方》(「麥方」讀作:ㄆㄤˋ)過程才驚覺,原來我對歐式麵包的味覺經驗一直都是跟著吳寶春的腳步前進的──從高中時上下學途中無意間發現的「多喜田」烘焙坊,到後來大學透過部落客口耳相傳得知的小巷麵包名店「堂本麵包」,還有後來到台北生活後,因著吳寶春的名氣偶爾拜訪的「哈肯鋪」,以及後來到高雄拜訪老同學時終於吃到的「吳寶春的『麥方』店」。這些麵包店一次又一次為我對歐式麵包的認識打開一扇更寬廣的窗,而當我從本片得知這些我成長過程中看似不相干的點,竟連成烘焙界台灣之光吳寶春的奮鬥足跡時,我和又比一般觀眾多了一層別人沒有的驚奇與親切感。
《世界第一麥方》講述吳寶春(李國毅飾)從童年的貧困生活到後來贏得世界麵包大賽冠軍的奮鬥故事,還有他對樂天知命、影響他甚深的母親陳無嫌女士(王彩樺飾)的愛與懷念。並在這些根據事實改編的故事主軸之外,另加進一段和青梅竹馬李欣梅(孟耿如飾)虛構的愛情故事,讓吳寶春經歷一段身世懸殊終被拆散,卻刻骨銘心的戀情,好為吳寶春所創作的兩種麵包──揉進對母親無限思念的紅酒桂圓麵包,與獻給愛情的玫瑰荔枝麵包──賦予更深刻的個人情感意義。

兩個麵包師的對談 
一個作者導演的抉擇

林正盛導演是在2010年一場由《30雜誌》舉辦的對談上認識吳寶春,他們同樣是麵包師傅出身,但是林正盛與吳寶春的麵包師生涯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發展,在以前,做麵包對於出身台東偏鄉,只有國中學歷的林正盛導演而言,是人生最痛苦、憎恨的時光,最後他選擇成為自己口中的「麵包逃兵」,投入電影的世界,麵包師傅則在他電影中代表了人生苦難失意的象徵,一如《愛你愛我》之中張震飾演的小風。而來自屏東大武山腳下的吳寶春一樣只有國中學歷,卻憑著一股執著的熱情,把麵包做到最好,並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愛情投入在其中,創作出前所未有的風味。

當兩人成為好友後,林正盛導演不時思索著吳寶春的人生故事,想像著如果拍成電影會是什麼樣子。但是一開始,他的心中卻總有個關卡過不了,問起導演那是什麼樣的考量時,他解釋道,因為一般創作者思考題材時,通常對於拍攝「成功的故事」會產生莫名的排斥,因為他們總覺得別人的成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如此炮製。而對他而言,要拍吳寶春的故事,要先讓他思考吳寶春的成功對他有什麼意義。而這答案就在有一天,吳寶春問導演他的故事能不能拍成電影時,導演這才下定決心:「可以喔,應該會很感動。」

對導演而言,吳寶春的故事感動的關鍵在於,它並非遙不可及的神話。

吳寶春並非天才,他的成就也沒有諸如天賦、身材、或身家背景等無可替代的要素或門檻,也不是很聰明的寶春師傅跟你我一樣平凡,而做麵包的工作也沒有任何體格限制,要的只有一顆肯學肯做的心,「所以吳寶春的生命經驗是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去學習的,只要你跟他一樣願意認真、努力,你都有機會讓你的人生更上一層樓。」和吳寶春導演出身相似的導演因而決定要用這位世界第一麵包師的故事,鼓勵當今的台灣社會,而且要用最多人能夠看懂的方式來述說這個故事。

為偏鄉年輕觀眾改造作品風格
內容通俗依舊不失細膩影像質感

但是,身為90年代藝術電影的要角,並曾為柏林影展銀熊獎得主的林正盛突然拍起商業片,難免讓不少人大為吃驚。問起導演決定電影的走向時,是否曾經顧慮外界的聲音,他回答一旦他決定要怎麼做之後,他就完全不會在意別人怎麼說。導演透露,他最初是希望把這部片拍給偏鄉的青少年看的,因為他跟吳寶春皆是出身自偏鄉的貧苦孩子,所以他希望用這個故事鼓勵這些孩子。而也正是因為要拍給年輕人看,所以他清楚知道「既然要拍給年輕人看,就要找到年輕人習慣、喜歡的敘事方式,我就需要做很大的改變,我也請我的夥伴們幫助我把改變做得徹底一些。」

而我接著問道,從一個電影作者轉為通俗商業電影的創作者,對他而言最困難的環節為何?「最困難的其實是剪接,就是節奏的調整。」林正盛導演如此回答我的問題。之前作為一個電影作者,林正盛的片子剪接從不假他人之手,但是,他坦承「有時你會掉入一個情境,捨不得把某些情節剪掉,結果影片節奏因此變得太慢。有些東西其實夠了,但因我們自己溺在那裏,堅持要這麼長才夠,但劇情到這邊觀眾已經看懂、感受到你的訊息,開始等你何時換到下一場戲了,但是我們還是一直把這場戲留在這邊。」為了讓自己改變得徹底,林正盛這次決定做完初剪之後,便將剪接交由他人接手操刀,他只負責在最後確認、感受劇情的推進是不是他想要的效果。

除了剪接之外,林正盛導演在配樂的工作模式上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此次《世界第一麥方》的配樂依然由有多次合作經驗的陳明章擔任,但兩人也因多次合作而產生不少習慣和盲點,所以在這次配樂的過程,導演和陳明章就需要不停回去檢驗,甚至請別人來幫我們看看還有哪邊是不夠的,例如杜哥(杜篤之)就會提醒導演哪邊還需要音樂,哪裡還需要調整,導演就趕快回去找陳明章把不足的地方補起來。而在這部片裡面,陳明章也首次嘗試對著監視螢幕上的影像去做情境感強烈的音樂,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儘管導演拍攝本片在敘事方式上做了很大的調整,但以他多年的拍攝經驗,劇情通俗的《世界第一麥方》在攝影、表演各方面呈現出來成果仍然十分具有電影的質感,並不像近年部分同樣訴求通俗的商業國片常給人一種如電視劇或偶像劇般的感受。我請導演分享他掌握電影質地的方法,他謙虛地說這也很難說得清楚,但因為他長期從事電影創作,而且他自始至今對自己拍電影最大的要求,就是把人拍好,因而即使當他放鬆下來想要嘗試一種年輕人看得懂的敘事方式時,他的影像質感仍一直保有一定的水準。林正盛導演也強調,讓他電影保有質感的另一個關鍵則是表演,他很在意演員的情感有沒有到位,是否把感覺傳遞出來。「這不妨礙通俗電影喔!就算今天要拍的電影再通俗,只要讓演員在表演時情感拿捏精準,那個電影就會不落俗套,他們的表演只會讓生命的感動加強」他如此說道。

 

觀察國片市場捨棄大卡司
李國毅挑大樑演技精采

而導演這句話也在他的電影中得到驗證,李國毅(《單車上路》、《愛的發聲練習》)的演出十分精彩,他飾演個性憨厚卻心思細膩的吳寶春師傅,從一開始的戰戰兢兢,到後來的專注深情,李國毅水準十足的演出演活了這位台灣第一麵包師。但是作為一部宣傳聲勢浩大的商業電影,導演為何捨棄大卡司,而大膽起用銀幕演出不多,剛退伍復出演藝圈的生面孔呢?

對此,林正盛導演表示他當然考慮過尋找知名度高的大卡司,如果有適合人選,他也不排斥。但是他在分析近年台灣電影的市場環境後,認為卡司並不是影響票房的最大因素,否則便不會出現九把刀處女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賣,但是兩位男女主角之後演出的電影票房都不理想的情形。卡司的方便只在於宣傳,因為大明星能夠吸引主流媒體,讓影片訊息容易曝光。但是,從實際的角度來分析,與其尋找大明星,本片男主角戲分吃重,他們更需要一位能把所有時間空下來專心投入的演員。另一方面,本片在場景、美術上面的支出可能十分高昂,使得劇組得在卡司預算做出割捨。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他們遇到了李國毅,導演稱讚他是位企圖心非常強的演員。更重要的是,他恰巧剛退伍,有一段時間沒有演戲,導演形容在這樣狀況下的演員最單純、最乾淨的容器,可以讓他將各種不同生命經驗裝進去。而力求表現的李國毅更在開拍前便先獨自到吳寶春師傅的店內實習,從學徒開始做起,體會麵包師傅內沒日沒夜的辛勞。

劇組團結一心企圖高 
導演盛讚感激

除了李國毅的努力之外,林正盛也十分感謝此次卡司所有演員的熱情參與,他說這些演員們的企圖心都很感動我,也是他選擇他們最重要的原因,例如飾演吳寶春母親陳無嫌的王彩樺飾吳寶春師傅親自指定的人選,因為她有著和他母親一樣樂天的性格,而王彩樺則是在看完劇本後,不計酬勞就一口答應了導演的邀約。她從影片前製其就和李國毅培養感情,兩人不但天天通電話,並以母子相稱,李國毅在從吳寶春師傅那邊學會做麵包之後,更是時常烤了麵包請「媽媽」品嘗,兩人情同母子的深厚感情讓片中的親情戲格外感人,王彩樺在記者會上想起其中的動人橋段更是忍不住當場落淚。

而曾演過多部張作驥作品的演員高盟傑在本片之中更是捨棄小我,飾演本片之中看似不起眼,卻最難演的配角「朽胖」。此角是吳寶春從小到大交情最深厚的好友,但是他在電影上並沒有沒有過去的故事,情緒也沒太多的反差,但他卻得時時刻刻待在吳寶春身邊。因而,如果這個演員演不好,整部電影就毀了。林正盛導演也衷心大讚高盟傑不但把這個角色撐起來,而且還演得非常好。

以2011年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中大仁妹一角走紅演藝圈的演員孟耿如,在《世界第一麥方》中演出虛構的角色欣玫,是她首度在大銀幕上領銜主演。欣玫生於富有人家後來成為留學歸國的鋼琴家,她和吳寶春幼時在屏東相識,在台北重逢,但卻因女方母親(于美人飾)認為麵包師與音樂家門不當互不對,強力介入拆散兩人。片中欣玫兩度彈奏的一曲胡德夫〈大武山美麗的媽媽〉寶春始終無緣聽見,導演表示,這是欣玫獻給她和吳寶春童年在大武山腳下的回憶,同時也象徵著寶春對母親的思念。

專注打拼不受宿命侷限 
展現改變台灣的力量

在寶春和欣玫的戀情被活生生斬斷時,欣玫母親對寶春強調的理由就是兩家的身分懸殊,猶如土芒果與蘋果,各自屬於不同的世界,而其他角色也在片中時常強調他們人生已經被宿命決定,直到寶春透過他的努力對抗宿命,也才改變了身邊好友的人生觀。宿命在《世界第一麥方》之中扮演著和故事主軸拉鋸的關鍵力量,林正盛導演表示他想透過這些角色對於宿命的看法當作比喻告訴大家,我們每個人的出身各自不同,例如吳寶春來自鄉下,欣梅出身富裕的家庭,這都沒有對錯,只有「差異」。而對於這差異,我們不必在意,也不須強求改變事實,「如果土芒果長的很好,結果纍纍,又甜,那這樣也很棒呀,何必和蘋果比呢?生命的差異所成就的美麗各自不同。」

而所謂宿命,只是我們給自己的侷限,導演如此說道。例如劇中黃鐙輝飾演的寶春好友椪柑看到寶春努力後大澈大悟「我不要再哭爸、哭母(台語),我要靠自己」。不再抱怨,腳踏實地,導演篤定的說,「人生不是要別人來幫你負責的,雖然你來自貧窮家庭或偏遠地區,但是你自己努力還是有一條路。」而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的專業,也是導演從自己和吳寶春身上看到改變台灣的力量。他認為現今社會雖然有諸多令人失望之處,但是我們不要一直陷在抱怨政治、政府的情緒當中,只要我們開始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想做的事情,我們就能從每一個人,每一份專業開始讓這個社會開始改變。

創作新方向 
願傳達世間美好事物

而這信念所傳達出的正面能量,也十分不同於林正盛導演之前的諸多作品,導演開玩笑說,前半生他花了很多力氣看自己的人性、黑暗面,想把它洗滌乾淨,他也強調,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年輕時的意氣風發當然很重要,我們總是要趁年輕展現自己美麗的、特殊的姿態,但當年紀大了,對於自己已經有清楚的認識,對於人生開始看到比較溫暖的一面,回過頭來,他開始思考的是,他否應該開始把自己當作生命中美好的經驗和觀眾之間的溝通橋樑?這樣的想法從他在完成紀錄片《一閃一閃亮晶晶》之後就很篤定了。在未來的創作,林正盛所拍攝的作品將會有更少的自己,他將只是一個媒介,把看到的美好分享給社會大眾。年輕時展現特別生命姿態的階段對林正盛來講已經結束了,「但我沒有那一段,也不會走到這樣的地方,那是生命的經驗。」導演如此強調。

因而,在訪談的最後,導演想告訴大家,透過這部電影,他想讓大家認識每一個人生命的價值。我們都可以從吳寶春身上學到許多事情,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小看自己,透過我們的努力,我們都可以成為榮耀自己的生命、榮耀家人、社會的正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