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是人!?
電影中的好老師與壞老師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來到,不管你平日對老師是恨得牙癢癢的,還是超級崇拜無所不能的老師,甚至是早已遠離校園的打拼上班族,都適合在這個時候找幾部和老師有關的電影來觀賞。對於曾經鼓勵你的好老師感念一番,對曾經傷害你的怪怪老師予以寬容原諒,藉由電影中的老師群像,重新理解人性!
事實上,老師一直是電影常常刻劃的對象。在寫實主義電影發展期間,占據日常生活中重要場景的「教室」和「老師」,早就已經是受歡迎的題材;或者,許多導演回顧自己成長背景的電影中,也常常出現這類主題。比如,費里尼的《阿瑪珂德》(義大利原文意即「我記得…」),以懷舊的眼光觀看自己童年成長的小鎮,幾個鏡頭拍攝校園中胡鬧、惡作劇的男孩,再連接幾個各科老師上課時的古怪模樣的片段,老師的習慣動作、語氣,竟悄悄喚起每位觀者對老師的共同記憶,令人發噱。日後,在各國新浪潮電影打倒舊體制、舊教育的反叛年代,老師通常被再現為古板老頭,坐擁權力、道貌岸然,卻掩不住長袍底下已然發臭的中產階級的拘謹及偽善。當代電影自然也不乏老師相關主題,然而面貌已經更加多元,從抱持偉大理想的好老師滋潤、啟蒙學生,到另類怪怪老師改造乖乖牌學生、大鬧一番再全體雞犬升天,甚至是描繪師生之間更深層的權力關係或老師本身的情慾與人性陰暗面。例如《我和我的小鬼們》中台下的學生不斷挑釁老師,翻轉教與被教的關係,改寫了所有教育電影。我們可以看出,隨著電影史發展,師生之間的權力關係已非絕對,不同地區、種族、文化形成各式各樣的教室,象徵著一個微型社會,老師可能以另類方式影響學生,同時,也被學生影響著。
本期【放映頭條】製作了教師節專題「電影中的好老師與壞老師」,為讀者引介各國電影中值得一提的老師形象。請大家記得:老師也是人!老師的模樣千百種,想在學校中安然度過青春歲月,得要看各位的智慧了。
打破傳統的前衛老師──《蒙娜麗莎的微笑》與《春風化雨》
文/Gina Wang
大銀幕上有不少好老師,能夠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的,無非是面對各樣學生都有教無類、循循善誘的身影。不過,除了照表操課,老師最為人所感佩的,是那面對傳統體制大無畏的挑戰精神──既然投身教職,肩負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又怎麼能不在教學內容上創新,讓學生學習獨立用嶄新的視野觀看傳統與經典。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 1989)與《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 2003)兩部電影正敘述了不畏傳統,堅持開拓學生獨立視野的老師。在電影中,羅賓威廉斯所飾演的基廷,與茱莉亞羅勃茲所飾演的華森,都是在私立學校任教的新老師。這兩所私立學校分別為男、女校(威爾頓預科學院、衛斯理學院),不但歷史悠久,在眾多家長與校友的殷殷期盼下,堅守傳承多年的校訓與傳統。
基廷與華森都負責人文學科,基廷老師教文學,華森老師教藝術,兩種學門都各自有其經典,但兩位老師教學經典的方式卻十分前衛。在基廷課上,眼見作者在課本導論中用量化的方式衡量一首詩的好壞,基廷不但斥之無譏,並要求學生把通篇緒論給撕了。基廷認為,要了解文學的藝術必須親身體會,學習像梭羅一樣,把握當下,積極過活並汲取箇中精髓。藉由文學,基廷也讓學生了解獨立思考的重要,他要學生站到講桌上,學習以不同的視野看待事物,看重並勇敢體現自己的想法,不要輕易受他人影響或因害怕輿論而妥協。受到基廷影響的學生們偷學年輕的基廷,違反校規成立「死詩人社」(Dead Poet Society),夜深時分聚集在山洞裡,一同吟詠詩句、享受並探索生命。
華森老師的境遇稍稍不同,她在衛斯理學院的學生都十分聰穎,上課前早已讀完所有課綱上的指定讀物,對經典畫作瞭如指掌,讓甫上第一堂課的華森嚇得啞口無言。華森老師了解學生對經典的熟稔,決定改用當代前衛藝術作教學教材,衝擊習慣尋求教科書指引卻沒有自身想法的學生,重新定義何謂「美」與「藝術」。教學之外,在50年代民風仍屬保守、傳統的美國,華森發現衛斯理猶如新娘大學,學生們畢業後的人生計劃大多只有結婚一途。華森鼓勵女學生們繼續深造,追求心目中的理想,不要輕易被婚姻綁住。學生們在華森的引導之下,慢慢學習欣賞與經典不同的藝術作品,使她們了解即使像傑克森波拉克(Jackson Pollock)或畢卡索這樣抽象派的畫作,其藝術價值都與經典不相上下。
這兩位老師顛覆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為學生點亮一盞明燈、贏得愛戴,卻引來其他教職員、家長的反對及關切。基廷班上的尼爾一心嚮往演戲,卻遭到父親反對,因無力對抗早已被父親選定的人生而選擇自殺。此事掀起軒然大波,在家長與校方的壓力之下,學生被逼著指控基廷先生,基廷遭到開除。學生們看到基廷離開的身影,紛紛站在桌上,向基廷大喊「Oh Captain, my Captain」以示敬意。
在衛斯理的華森雖未被捲進任何風波,但其跳脫課綱、前衛的教法讓校長要求華森嚴格遵循傳統的教學方式才得以繼續任教。此要求違背華森自身的教學理想,她選擇辭職。學生們各自仿畫梵谷的太陽花作為送別禮物。當華森坐在離去的轎車上,同學們也騎著腳踏車一路含淚相送。
一位好老師只教區區一門課,他/她的啟發卻足以影響一生。學海無垠,但人生有限,藉由基廷與華森在銀幕上令人動容的教師形象,感謝那些曾經在人生道路上改變我們人生的偉大老師。
激勵人心的指路明燈──《街頭日記》與《56號教室的奇蹟:雷夫老師的莎士比亞課》
文/洪健倫
用心的老師絕對會是學生人生旅途上的一盞明燈,不論在劇情片或是紀錄片之中,我們都可以找到這樣的例子。劇情片《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 2007)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一位充滿熱誠的新任中學教師艾琳‧古威(希拉蕊史旺飾)如何在如同放牛班的「族群融合實驗班」裡漸漸獲得同學的信任,並讓他們的人生出現巨大的轉變。本片不單呈現她的成就,也讓觀眾看在美國這所謂的族群「大熔爐」裡,實際上仍充滿衝突與歧視;年輕人加入與自己同樣膚色的幫派以求生存,但毫無止境的對立、火拼,使得他們每天都得在街頭戰場上絕望地面對死亡的威脅。
古老師為了讓這些青少年學習愛惜自己、尊重生命,又必須激發他們的學習意願,她用心尋找適合的教材,也設計許多活動讓不同膚色的同學們在活動之中了解、認同彼此。但是古老師不按牌理出牌的教學方式並不受作風保守的學校認同,校方不願意提供任何書籍與經費上的支援。但不放棄的她仍自行為學生爭取了許多資源。在她的努力之下,學生們卸下了防衛,袒露出脆弱的心靈。他們也因認識了生命的可貴,而重新燃起了希望與熱情。在老師的鼓勵之下,他們寫下自己的故事,也閱讀相關的讀物,在過程中漸漸發現閱讀與寫作的力量。於是,這群學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新生命。在這部電影之中,見到小小年紀的他們便得在人生中掙扎,不免令人心碎;但同時,當你見到古老師和學生逐漸建立起信任與感情,學生的生活、心境開始出現轉變時,則令人感到心中不停地流過一股股的暖流。
紀錄片《56號教室的奇蹟:雷夫老師的莎士比亞課》(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 The Methods and Madness Inside Room 56)則介紹了另一位特別的老師──雷夫‧艾斯奎。雷夫是小學的英文教師,他任教於洛城一處貧困社區之中的小學。在雷夫的學生都是移民的第二代,沒有一個小朋友的母語是英文;但每一年,雷夫都會指導全班的學生演出莎士比亞的舞台劇。如果你以為這群十歲上下的小朋友演的頂多是改編過的簡易版本,那就錯了,他們用的可是文縐縐的原版莎劇腳本,夠厲害吧!了不起的是,即使劇本的詞彙艱澀難懂,這群小朋友卻都清楚地知道台詞的意義,因為雷夫老師早已一字一句地向學生解釋過了,雷夫對他學生的用心和企圖心真是如此的強大,而在課堂上,他也鼓勵這些小朋友培養這樣積極的態度。
本片便以56號教室排戲過程為主軸,將焦點延伸到雷夫的教室中。雷夫和《街頭日記》中的古老師有著許多相同之處,他也相信教育是改變未來的最佳處方。除了演出莎劇之外,他帶著學生欣賞經典文學作品來培養品德與人生觀;他也帶著學生走訪重要的文化景點,讓這些操著不同口音的「新美國人」親身接觸美國的歷史。雷夫不只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透過教學與鼓勵,他更激發他們對實現夢想的積極態度,讓他的學生在人生跑道上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看到這兩個老師的故事,除了被他們的堅持與熱誠所感動,也不免羨慕他們的學生。這兩位老師不死板、有創意的教學為他們打開了很寬闊的人生視野,而這正是許多從分數本位的校園生涯中脫離後的大人,在人生旅途上正努力獨自摸索、學習的。假如你當年也受過一盞明燈指引,請別忘了跟老師說一聲:謝謝,有你真好。
身心暴力──《壞教慾》與《四百擊》
文/曾芷筠
鮮血自頭頂緩緩流過男孩蒼白無感的面容,直至鼻梁,他的臉像廢紙般一撕為二,他說:「我有預感我的人生也將一分為二,要分裂一輩子,而我將束手無策。」這是《壞教慾》(Bad Education, 2004)裡,當身為文學老師的神父欲侵犯男孩伊納修的身體時,伊納修的反應,也象徵著童年時期遭受老師的身心虐待對於他往後人生的影響。多年之後,伊納修變成一個嗑藥、變性、整型的人,不斷虐待自己和身邊的親人,唯一不變的是對舊日同學安立奎的愛(對阿莫多瓦電影稍有印象的人,應該都能輕易辨識出角色多元異質的性/別型態,伊納修比其他作品裡的變性人更悲觀墮落)。阿莫多瓦深入刻畫同性戀與變性人的生活,在肥皂劇情和懸疑推理交織中深化他(她)們的情感和行為動機,鏡頭中透露出的並非同情或一廂情願的辯護,而是了然於心、如生活一般自然的溫暖。
對這個故事裡的「加害者」老師兼神職人員,阿莫多瓦其實也有相同高度的理解。他並不在道德上批鬥戀童者或譴責他造成的心理傷害,而是呈現出人性複雜的心理轉折:在學校時,神父受到伊納修天籟般的聲音和身體吸引,而深深愛上了他,在情慾與道德衝突下仍選擇伸出魔爪;多年以後,伊納修畢業,神父卸下神職,並且取妻生子、另經營出版事業;當伊納修回去復仇,為了整型向他勒索,他一方面出於愧疚送上金錢,一方面又重新著迷於伊納修的弟弟約翰的肉體,至此又陷入了同樣的輪迴。在影片中刻劃神父對孿童的不倫性慾固然是一種對宗教、體制的嘲弄,但敘述的方式採取人的角度,反而加深了真實感。若回到老師對學生可能造成的身心創傷效應,其實是影片意欲以多位角色一連串的遭遇加以辯證的:伊納修為了報復(或受影響於)曾經虐待自己的老師,他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和身體,同時,他的墮落生活也傷害了約翰,使得約翰必須下手殺死他,來使自己獲得自由與追逐夢想的權力。因為這件事「受惠」最多的,或許就只有片中的導演安立奎一角了,因為擁有伊納修至死不渝的愛,他才有創作電影源源不絕的熱情。
老師的愛造成傷害,對學生的厭惡與不信任也一樣會造成傷害,在楚浮的《四百擊》(400 Blows, 1959)裡,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主題。在片中的第一場戲我們就可以看到,老師無法管制精力旺盛的男孩們、也不允許他們自主選擇,因此只能用懲罰、打罵、不信任等方式對待學生,自然也就變得疑心病很重,整天囉囉嗦嗦。像這樣的老派法國老師,大概都是禿頭、戴黑框圓眼鏡、非常情緒化的聲音,大罵著:「都是你們這些小孩,十年之後法國就完蛋了!」由於新浪潮電影本身強烈的反權威、反體制性格,也由於透過安端的眼光去觀看,那些老師總是陳腐傳統,不是拘泥於法文文法動詞變化、就是覺得這些新新小孩不懂得尊重長輩,其呆板的形象也就不難想見了。
本片大部分的劇情都在述說安端逃離學校、家庭、體制,也用自己的方式體會自由帶來的快樂、害怕、人情冷暖等等。有趣的是,安端雖常常苦惱該怎麼應付老師、不被找麻煩,但面對嚴厲的老師他從未顯露出懼怕神色,還說:「我當兵前一定要把他的臉打碎」。在片子後半段,安端被送入少年管教所中,即使每天面對毫不留情的責打、規訓,他仍然繼續偷吃麵包,絲毫不把一大套規矩當一回事,表現出他雖然承受著反抗體制所必須負擔的後果,卻越來越堅定自己獨立成長的決心。結尾,經典長鏡頭跟隨安端跑到海邊,安端回頭望著鏡頭凝視觀眾,老舊的教育體制和不圓滿的家庭都拋棄他,但他也有足夠的勇氣拋棄那些老舊的令人厭煩的不愛他不重視他的,以自己的力量形成新浪潮。
我的老師怪怪的……:《我的左派老師》與《風流教師霹靂妹》
文/林文淇
由於一個教師被賦予每日在教室內「影響」學生的重責大任,社會期望甚高。因此當一個教師私生活,甚至是「私心」與清高的形象不符時,社會總是一片嘩然,唯恐學生防疫力缺乏的心智受到污染,甚至身體與心靈受創。不過,俗話說「一樣米飼百樣人」,老師當然也是人。一個教師的人性部份也必然會融入他與學生的互動之中。這個人性的光明面能讓一個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無私地付出,成為改變學生一生的恩師;這個人性難以避免的陰暗面,往往也讓一個老師踰越道德甚至法律的尺度,對學生造成近距離的傷害。在九二八教師節觀賞歌誦好老師的電影,如《吾愛吾師》、《春風化雨》與《魯冰花》,藉此感念良師在成長過程中一路提攜,自然是一定要的。不過,如果看膩了這些耳熟能詳的的影片,在感念恩師之餘,換換口味看看幾部刻劃形象不完美的教師,也是不錯的應景選擇。在此推薦兩部類型不同,但是都是關於怪怪老師的精彩影片:《我的左派老師》(Half Nelson, 2007)與《風流教師霹靂妹》(Election, 1999)。
《我的左派老師》是一部刻劃一個教師在個人生活與教職之間越來越找不到連結的嚴肅影片。在貧民區小學任教的丹唐(萊恩葛斯林飾)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他教法活潑,能夠將枯燥的公民課變成與學生互動極佳的思想啟發課。但是他不按學校牌理出牌的作風卻不見容於校方,加上過去的女友即將嫁人,公私領域都不順遂的情況下,嗑藥成了方便的解脫。他以為他可以將公、私領域清楚切割,作為一位自我放棄的好老師,直到他發現他的藥頭正是將要引誘他的學生沈淪的惡勢力。當他的學生碰巧在學校體育館看見他嗑藥後的「不成人樣」,促使他終於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萊恩葛斯林精彩的演出,崩世光景樂團(Broken Social Scene)動人的配樂,還有影片在手持攝影機風格中呈現的浮動不安效果,讓這部影片不僅是一個小學老師體認言教必須配合身教的道德故事,同時也是一段每個觀眾在生命的歷程中,或多或少都曾經體驗的消沈與掙扎。英國詩人渥茲華斯曾說小孩是大人的父親。《我的左派老師》裡,我們看到學生往往也是老師的老師。
如果教師節不想跟萊恩葛斯林一起過得這麼嚴肅,可以看看亞力山大‧潘十年前拍攝的一部幽默又諷刺性極高的精彩校園電影《風流教師霹靂妹》。這個看似色情電影的譯名,恐怕會讓你在教師節去出租店租片或是在電腦上觀賞時招來異樣的眼光。不過,你可以適當地教育DVD店的店員或是電腦邊的親朋好友:本片的原名是《選舉》。影片的故事是關於一個小鎮上教道德與倫理課的中學老師,為了不讓特愛出風頭的高三資優女學生當選學生會長,特意找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校隊隊長跟她打對台。沒想到隊長的蕾絲邊妹妹,因為女友跟她分手後投向她哥哥的懷抱,為了報復也決定出馬角逐/攪局。故事聽起來像是典型好萊塢青春喜劇,但是本片細膩的編劇以及主要角色的旁白搭配,讓各角色人物的個性與特色更加凸顯,也增加許多諷刺的趣味。《蹺課天才》的馬修‧柏德利飾演這位全心奉獻教職的老師,將一位老師對學生又愛又恨的複雜心態詮釋得絲絲入扣。瑞絲薇絲朋飾演全能的超級學生也是唯妙唯肖。片中這位老師因為對女學生難免有些情慾,唯恐她成為會長後將與自己經常共處,自己難以克制不倫的衝動,因此試圖以自己教師的權力來介入選舉。只是這位老師有情慾的自覺卻對於自己濫用教師權力渾然不覺,最後當然沒有好下場。
教師難為!在教師節怎能不特別感念所有的好老師們!
挑戰禁忌的激情師生戀曲──《窗外》與《醜聞筆記》
文/Najaha
台灣師生戀電影代表作《窗外》,女主角是高三女學生江雁容,由當年正值18歲的林青霞飾演。她清麗純真,一雙迷濛雙眼的憂鬱模樣,活脫就是瓊瑤筆下那名不食人間煙火,為賦新辭強說愁的青澀少女。江雁容因功課不佳,父母偏心,唯一能夠點燃她眼中愛戀火花的,即是講台上風流倜儻,教學認真的康南老師(胡奇飾演)。他不僅理解雁容的生活愁苦無奈,心儀她才華出眾的國學造詣,更無法自拔喜愛她氣質脫俗的外貌。無奈原以「父愛」作藉口的理想大旗,當愛戀襲來即刻被戳碎燒化殆盡。炙熱的愛,敵不過二十多歲的距離,師生名份的鴻溝,社會道德價值的虎視眈眈,令這一對看似彼此有情的師生戀情,再多聲嘶力竭的抵抗,再多情愛牽扯的思念,最終也只得無奈分離。
已故導演宋存壽1973年的作品。透過溫柔敦厚鏡頭,他不急不徐刻劃這段師生戀游疑不定的情愫拉扯,以及所遭遇社會輿論的圍勦壓力。終了,他雖給予一個符合社會規範常情、男女皆淒慘苦楚的警世結局;但顯然他也不願單純利用這般道德尺度大加撻伐師生戀情。最後一幕,已婚不幸的江雁容倚著學校長廊,一雙柔情眼裡,憐愛注視又髒又糊塗的康南老師的落魄背影,彷彿泣訴的,不是彼此悲涼下場,而是訴說社會集體意識是如何支配宰制我們的人生……。
初試啼聲的林青霞因《窗外》一躍成名,展開一代巨星從影生涯,但本片在台灣卻遭禁演長達三十多年,只能於電影資料館觀看。由今窺之,雖難忍因「你這矛盾的小東西」等戲劇性台詞啞然失笑,不過影片深厚人文底蘊及長遠時代價值,勢必將永列台灣影史經典之作。
另一部描寫師生戀的英國電影《醜聞筆記》(Notes on a Scandal, 2007)則呈現另類情慾燃燒觀點。我們跟隨一位女教師芭芭拉(Judi Dench飾演)的雙眼,窺視一場充滿嫉妒、慾望的師生戀。
希芭(Cate Blanchett飾演)是倫敦聖喬治中學的藝術老師,她出身高貴,優雅美麗的儀態,立刻在這所沈悶學校,掀起陣陣漣漪。四十一歲的她,擁有一雙兒女,及一個年長她二十多歲的丈夫,雖說當年也是師生戀情開花結果,但短暫激情終敵不過長久婚姻的沈悶無趣,當十五歲男學生依學習之名親暱引誘,希芭一陣意亂情迷,難拒男孩天真危險青春肉體,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而同校女老師芭芭拉得知,願獻上保守秘密的忠貞友誼,卻藉此一步步操縱希芭。逐漸地,與日俱增的獨占慾竟逼使芭芭拉最終偷洩曝光這場不倫戀曲,令希芭走投無路,登上社會新聞版面,被判十個月徒刑……。
本片從女老師芭芭拉觀點,既描述彼方師生不倫的恥辱醜聞,又鉅細靡遺狂洩己身渴求同性女子的獨占慾望,兩股貫穿張力拉扯消漲在銀幕之間,為其最精采之處。尤其Judi Dench及Cate Blanchett兩大女星飆技,一飾尖酸刻薄私心滿慾的遲暮女教師,一是絕美荒唐紅杏出牆的布爾喬亞女性,將一齣師生醜聞事件勾勒刻畫入更深層的心理驚悚境界。
我不是老師...?──《一個都不能少》與《搖滾教室》
文/賴育瑩
論語上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現代的老師們是否只把傳授知識當成本業,也許不能在這裡概括而論,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這個世界上,依然有許多人利用他們的方式帶給別人新方向與全新的可能性,即使他們並非我們眼中正統的「老師」。
張藝謀導演於1999年拍攝的《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故事講的是十三歲的魏敏芝,原先為的是掙點錢,到了大陸河北山區一間編制極小的偏遠學校幫忙照顧學生,校長在把學生託付給她之前,還不斷吩咐她,在他離開的這一個月內,絕對不能失去任何一個學生。然而一個山區上的小學校,教育能帶給這群孩子的希望與承諾,遠不如離家到城市賺錢來的務實,身為班委的男孩張惠科即因家境的問題,選擇輟學到城市裡找工作。
農家出身的魏敏芝原先接下這份差事時,並沒有任何管理學生的概念,甚至有些大孩子與小孩子間的衝突,但就在得知張惠科走失車站的消息時,原先對魏敏芝抱持著不信任感的孩子們,開始與她連成一氣,一起擔心、一起想辦法,並且一同期望找到張惠科,終於在電視台的幫助下順利尋回,而魏敏芝帶給學生們的,也許不是了不起的大知識,卻是人們在汲汲營營的生活溫飽中,常常忘記的人情冷暖。
同樣是陰錯陽差的,杜威芬,《搖滾教室》(The School of Rock)裡的胖子、酒鬼與搖滾樂手,也許作夢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一名代課老師,只是這段過程中,他並不是一早起來,就下定決心要當個教化人心的好老師,而是他需要一份繳房租的工作,更有趣的是,他做的是他室友的"工作"。
快餐店的工作可以讓人替換,快遞員的工作可以找人代替,那老師的工作呢?杜威並不在乎大家所說的傳道授業那一套,作一個搖滾樂手,他只想發光發熱,沒有想到他進入小學後,碰到的小學生也令他的靈魂與情緒發熱,他決心要讓這群搖滾學生參加比賽,完成他畢生的夢想,因此他把學校變成了一個徹底的搖滾集中營,從搖滾核心的本質、搖滾樂迷中的經典,到杜威徹底貫徹對搖滾的熱情與執著,對於一群每天都在記憶一些北極海洋中有什麼生物、某個奇特品種的核果該怎麼拼音等等,這種與他們生命無關緊要的事情的學生,杜威是活在當下的生命,而這份生命也深深的感動了他們。也許生命中都值得有魏敏芝或杜威這樣特別的「老師」存在,跳脫框架,所能感受到的,會遠比框框內的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