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攀升,走向觀眾
2009台灣電影年度觀察
當《海角七號》逐漸成為一個遠去的神話,台灣電影似乎成了一艘慢船,在廣袤無垠的電影市場當中,正緩緩開向未知的他方。然而,相較前幾年台片的低迷不振,近兩年台灣電影新人輩出,新生代導演在聚足了一定創作能量後,紛紛推出其首部劇情長片,試圖開展繽紛多元的影像語言。受限於資金規模,現階段台灣電影或許難以打造氣勢恢弘、場面浩瀚、史詩題材的商業片,但亦能在綿密的情感世界仔細琢磨,發掘人類底心共通的微妙情愫;而偶像劇元素(啟用偶像演員、愛情題材、編劇朝向都會流行、年輕、輕鬆化)的援引或可視為另一漸次浮現的潮流,值得進一步觀察。
2009國片票房之最乃是鄭芬芬的《聽說》,該片自8月上映以來接連幾週週末票房持續飆升,創下大台北票房1,456萬的佳績。近十年,國片全台票房衝破兩千萬者幾希,僅有《詭絲》、《不能說的秘密》、《色,戒》、《功夫灌籃》、《海角七號》、《聽說》等寥寥數部。另一部備受關切的電影則是戴立忍的《不能沒有你》,全台票房破千萬,口碑出眾,橫掃國內外各大影展,更一舉拿下台北電影節劇情長片類百萬首獎、第46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等重要獎項。
去年有近三十部國片登上院線,由新聞局主辦、電影創作聯盟承辦的「台片新高潮」分別於炎夏、涼秋各舉辦一波聯合造勢活動,可惜秋冬國片上映狀況和票房表現皆未如預期,氣勢衰頹。2009年10月,行政院新聞局核定通過「電視內容、電影及流行音樂三產業發展旗艦計畫99-103年」,將電影產業納入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一,然該計畫內容大聲疾呼每年欲輔導攝製10部規模和《功夫灌籃》相近之兩岸合拍片,藉此攻略華語電影市場,其過份宏大而顯得不切實際的願景又會將台灣電影產業帶向何方?
在揮別2009年邁入2010年的歲末年初之際,《放映週報》特別企劃「2009台灣電影現象觀察」專題,廣邀各領域的影人簡要回顧2009台灣電影,並展望新一年度的發展,企盼從不同觀點、視野窺看當今台灣電影的多重面貌。
您認為2009年台灣電影最值得一提的電影現象為何?原因是?
王師(電影發行):海角現象回歸現實,光環正式落幕,台灣電影死活靠自己,票房依舊嚴峻。證明國片不是一個能被作整體行銷、包裝、或做為吸引觀眾的概念,影片本身在一般觀眾間的口碑是成敗唯一因素。
王耿瑜(策展人):新聞局長汰換的速度。
吳孟樵(作家/影評人):從片型、題材、籌資拍攝……等方面看來,感覺國片較前幾年活絡些,觀眾也愈來愈願意進戲院看國片,並且會互相探詢:「你看了某某電影了嗎?」。這或許是源自2008年《海角七號》的熱效應,讓國片觀眾回流,開始對國片有信心。戲院檔期與上映廳數,也是影響觀眾是否方便進戲院的因素之一。
林木材(影評人):探討愛情、婚姻的紀錄片《尋情歷險記》透過巡迴演講推廣理念,企圖號召500位影迷,以共同投資的方式將好看有意義的紀錄片推上院線,票房收入則按照比例獲利。這想法一方面是一種嶄新的電影推廣方式,另一方面也突顯了台灣紀錄片在資金、院線上的許多困境。
另一個則是紀錄片工會所發起的「一個流失原創精神的電影節」連署,抗議「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僅頒給劇情長片,已經流失了原本北影所鼓勵的兼容並蓄、開放跨越的精神。此舉動獲得許多電影工作者們的支持,象徵著電影創作者應該團結起來,試著捍衛自己的權利。也間接使得2010年的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恢復過去做法,開放所有電影類型皆能角逐。
胡幼鳳(台北電影節總監):國片在《海角七號》之後質與量的提升,原因是《海角七號》票房給大家打了強心針。
胡延凱(影展工作者):清新文藝小品出頭天。因為從《爸…你好嗎?》、《不能沒有你》、《聽說》等影片,無論在票房、口碑等皆開創了不錯成績,尤其票房成績令人驚喜。
陳儒修(教書的):年輕導演備出。挾著2008年《海角七號》帶來台灣電影前景看好的信心,加上電影輔導金門檻降低,有一批短片、紀錄片導演下海一搏劇情長片,影片的成就未卜,但已值得為他們喝采。
塗翔文(影評人):無。在《海角七號》之後,台灣電影進入一個摸索期,介於商業類型與個人電影之間的尷尬位置,缺乏新的創意,佳作亦不多。
詹正德/686(影評人):2009這一年裡有三本重要的台灣電影專書出版,分別是關於三位台灣電影人的深度採訪記錄:剪接師廖慶松、錄音師杜篤之以及攝影師李屏賓。這三本書代表了台灣社會對於過去將近30年來默默耕耘、認真打拼的電影幕後工作人員的肯定,而且是真正地深入他們的工作內容去理解其成就之後的肯定,其意義與影展得獎或直接對導演的獎勵禮讚可以說完全不同。
鄭秉泓(影評人):許多縣市政府開始支持拍片的成果逐一展現,期望藉以提昇觀光等週邊收益。除了最積極的高市(痞子英雄、不能沒有你),帶動效應的屏東(海角七號)、還包括雲林(練戀舞)、台南市(夜夜)、台南縣(魯冰花)、高縣(淚王子、2分20秒、爸…你好嗎?)、金門(星月無盡、夏天協奏曲)及極力爭取法國電影來台拍攝的台中等。當然還有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蔡崇隆(紀錄片工作者):《海角七號》之後,國片仍有少數具潛力的年輕導演繼續奮戰,但是在缺乏前瞻性視野的文化政策下,台灣市場仍然是好萊塢電影的一塊大餅,任人宰割,有心的本土影人只能掙扎求生。
藍祖蔚(影評人):城市力量的介入。高雄市和台北市各自成立電影委員會,站在城市行銷的高度,提供各項素材協助和便利,甚至獎金,讓有意在城市取景拍攝的影視工作者,得以更便捷有效地完成拍片。公權力的有效介入,不但降低了影視製作成本,在人脈動員和攝製條件的配合下,亦讓攝製組得能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創意表現上。城市協助亦讓影視創作得以在動人的戲劇情節帶動下行銷城市觀光與旅遊,創造互利雙贏結果。電影是生活,電影亦是夢想,城市力量的介入,讓生活得以紮根,讓夢想得以起飛。
您認為2009年台灣電影最值得一提的一部電影為何?原因是?
王師:《聽說》。台北市總票房為上映首週末20倍,口碑力道強勁,足以提供線上及即將成為電影導演的年輕創作者一個參考。思考如何擁抱觀眾,理解市場。
王耿瑜:由《不能沒有你》所投射或反射的人性幽微的真假虛實、社會現象的相互應對、電影環境的每下愈況。
吳孟樵:《不能沒有你》!它引起的迴響很大:多場試片、上映時、金馬獎預測、得獎後發生而未確定的新聞事件……在在值得探討的不只是取材自社會新聞,以及引發的後續效應。片中描繪的社會、經濟、家庭……等問題,都與現代人息息相關。且能激發觀眾自問:社會主流價值觀是?社會公義在?我們看到的事件面相足以代表全面?錯愕?
但是,對於是否以最自然最貼近的方式進入「武雄父女」的生活,感受那股無能為力的辛酸,反應竟是兩極:有人看了不舒服,無法理解;有人十分感動。觀眾看電影,本就各有不同評價或愛好,但此片有這麼明顯的不同觀感,是對於不同世界裡的生活,理解度不同。這項是頗可以討論的社會議題。
林木材:是改編自真實事件的《不能沒有你》,證明拍電影不必陷入「大」的迷思,不用大製作、大明星、大場面也能吸引或感動觀眾,並在世界影展上嶄露頭角,故事的深厚度以及創作者的誠懇,反而才是電影中最重要的元素。這對於總是將電影視為單純娛樂的台灣觀影文化來說,是很難得的現象。
但同時也由於《不能沒有你》改編自真實的「跳天橋」事件,許多媒體在電影大紅之後開始扒糞並去追查當事人的現況及隱私,戴立忍在亞太影展得獎後表示對於電影引起這樣的現象對當事者造成困擾感到遺憾,也突顯了台灣媒體的嗜血和惡質。
胡幼鳳:《不能沒有你》雖是黑白片,仍攻占各獎項,它強調公務人員該有同理心,也在八八水災後,讓大家感受特別深。
胡延凱:那肯定是《不能沒有你》,這部由戴立忍暫拋演員身份,根據真實社會新聞改編拍攝的黑白劇情長片,自今年七月一路從「台北電影獎」、「金馬獎」、「亞太影展」等皆獲得許多重要獎項。同時這部片引發的網路、媒體宣傳效益及討論,也造成了全省校園、機關團體、公家單位,紛紛邀請進行包場放映。
陳儒修:《聽說》。一部原先註定負有政宣任務的電影,竟能開出亮麗的票房。除了證明導演說故事能力抓住年輕觀眾胃口,也代表好的台灣電影並不需要用「白銀」堆砌。
塗翔文:《臉》。 具有高度勇氣與自信的創作,藝術成就最高,與法國羅浮宮的合作,更深具代表性。
詹正德(686):《乘著光影旅行》非常確實地掌握了攝影師李屏賓的個人特質及攝影理念,此點非只看電影所能得知,但卻是深入欣賞電影的一個重要環節,且李屏賓的攝影成就已不侷限於台灣,而導演姜秀瓊與關本良為了拍這部紀錄片,耗費三年功夫,不但訪問眾多相關當事人,連需要參考對照的電影片段都一一取得,對於賓哥的人格特質、成長過程乃至家庭生活,均有細膩而動人的呈現,讓這部紀錄片兼具深度及廣度,說是2009年台灣最佳紀錄片甚至最佳影片都不為過!
鄭秉泓:《不能沒有你》,社會意識與藝術美學與話題票房兼具。
蔡崇隆:《不能沒有你》。身為老演員的新導演戴立忍,在找不到資金的困境下,透過改編時事,拍出一部具有社會意識與人性關懷的質感電影,製作團隊的堅持令人敬佩。
藍祖蔚:鄭有傑的《陽陽》。首先,形式及技巧上看似簡化了,但是執行難度與藝術高度卻更甚多數電影。《陽陽》最迷人,也最讓人困惑的地方在於鄭有傑選用的攝影形式:那是一個攝影機上肩,全程繞著主角運動跟拍的機動攝影,美籍攝影師包軒鳴(Jake Pollock)以俐落的手法呈現了國片少見的寫實影像風格與拍攝企圖,喜歡的人必定就瞧見了導演的大器與才氣;迷惑的人則會不習慣動態風貌,嫌視覺突兀但是《陽陽》就靠著這種一以貫之的攝影風格,創造了極其鮮明的影像旗幟,形式風格的優越,即使票房與評論的回響遠不如預期,卻絲毫不影響電影的藝術位階。
《陽陽》同樣也是針對演員特質去量身打造的題材,新生代演員張榕容的外型特殊,卻也因為中法混血的獨特性,需要更合適的土壤才能發芽結果,《陽陽》的劇本設計從一位消失的生父,轉向一位掠奪了母親的後父,書寫出男性欲望的混亂;再從法律名義上的姐妹演變成田徑場與情場上的競爭者(甚至是父親與老師之愛)的競爭者,人生的岐義多元,都在複雜的婚姻關係牽動下展現了合情入理的波瀾騷動。最後再以不悔不變的長跑嚮往,傾訴著一位女人的決志與成長,實在是2009年最完整、最精彩、亦最有創意的作品。
您認為2009年台灣電影最被忽略的一個面向/影片/人物為何?原因是?
王師:無。
王耿瑜:從2005年新聞局「臺灣電影拼百部」策略計畫,到2009年新聞局《電影旗鑑計畫》所投射或反射的態度,從威而剛到久久神功的過度期待,在祕密行進中,決定。
吳孟樵:無。
林木材:許多官方單位開始出資舉辦影像競賽,預算頗高,但最終得獎影片品質、執行過程、活動內容,都不甚理想,應受到嚴格監督。像是新聞局所辦的「我愛台灣全民影音創作大賽」,資格限定為十分鐘短片,光是入圍名單高達100位,每位入圍獎金五千元,最後十分鐘的短片首獎更高達五十萬;也有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以「921十週年」為主舉辦影像競賽,首獎高達八十萬,總獎金高達350萬,不過最後得獎名單卻大量從缺。相對來說,許多民間組織所舉辦的活動卻總因經費籌措不足,有心無力,只能縮減規模,南方影展可說是最好的例子。
胡幼鳳:台灣電影長期忽略美術指導的重要性,原因是經費不足。
胡延凱:我認為較被忽略的是吳念真監製,傅天余導演拍攝的首部劇情長片《帶我去遠方》,其清新淡雅、自然樸實風格,呈現小人物的成長故事。但是無論就參加影展競賽以及票房反應,似乎都未出現預期的迴響,甚為可惜!然而以全片成績而論,傅天余導演還是一位值得期待的年輕新銳導演。
陳儒修:紀錄片的多元主題。如果把劇情化紀錄片(《不能沒有你》與《爸,你好嗎?》)也算進去,2009年可以說是繼「《生命》年」(2004)之後,紀錄片整體表現最值得肯定的一年。
塗翔文:高捷。作品橫跨兩岸三地與跨國合作(《曖昧》、《瘋狂的賽車》、《新宿事件》、《一席之地》、《淚王子》),產量豐富、角色多元,卻未獲應有鼓勵。
詹正德(686):電影語言的重要性被忽略是最令人擔憂的事。影像創作者對於社會現實缺乏新視野,往往導致只能以最直接素樸的形式呈現,連帶對於影像的思考也無能為力,如果故事本身缺乏感動力,只能平鋪直敘的電影便更顯得毫無生氣。
鄭秉泓:其一:《陽陽》、《亂青春》、《一席之地》這類作者意識濃厚的電影票房無法突破(蔡明亮《臉》例外)。一般觀眾對於太個人化的台灣電影依舊冷漠。其二:《野球孩子》、《藝霞年代》票房未如預期(尤其後者),或者更該思考的是前幾年的紀錄片風潮是否「不正常」,是否如今才是紀錄片基本盤?不過香港紀錄片《音樂人生》2010元旦起在威秀的一日一場映演策略大成功,值得關切。
蔡崇隆:雖然沒有受歡迎的大眾化紀錄片上院線,但小成本的紀錄片《Family》(導演蔡瑭仙),透過一位母親捐贈兒子遺體成為大體老師的深入刻劃,展現近年來台灣影視作品難得一見的真摯情感與寬宏視野,可惜只能在有限場所才能看到。
藍祖蔚:創作短片。 台灣的整體創作環境依然艱困,創作短片是新導演最好的試劍練劍方式,對於已有相當資歷的創作者,亦是持續磨試創意的最佳場域,相對於2008年的百花齊放,出現諸如姜秀瓊的《跳格子》、蔡宗翰的《曬棉被的好天氣》、張榮吉的《天黑》、何蔚庭的《夏午》、夏紹虞的《夏天》和郭承衢的《闔家觀賞》,2009年的創作短片顯得有些繁花開盡的滄桑感,印像最深的只有周旭微執導的《花好月圓》,可以在那麼有限的篇幅裡,把民俗與家暴做了喜謔連結,創作巧思和場面調度的功力都讓人有驚豔之感。
創作短片是台灣電影創作的活水源頭,但是除了金穗獎之外,罕見有特別的特介活動,不論是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或金馬獎,都淹沒在劇情長片的大海中,尋找有影響力的媒體或機構好好來耕耘短片創作,絕對有其必要。
展望2010年台灣電影,您個人最期待看見的是?
王師:台北票房突破五百萬以上的能有五部以上。
王耿瑜:國片人口,大發利市,從小開始;創作能量,大張旗鼓,見微知著;電影環境,大獲全勝,功成不居;我為人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
吳孟樵:動作片、愛情片通常是較能吸引觀眾。若能多點不同類型的紀錄片、科幻片,或是取材自《西遊記》、《水滸傳》之類的電影,一定很棒!
林木材:很多呀!一言難盡。最期待政府以及社會大眾在談論電影產業時,也應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一併納入思考。也期待201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能順利舉辦。
胡幼鳳:《艋舺》。
胡延凱:期待《艋舺》、《痞子英雄電影版》、《賽德克‧巴萊》等類型大片,可以引領台灣電影走出新趨勢,進攻亞洲(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再現台灣電影明星風潮。
陳儒修:台灣紀錄片在年底舉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發光發熱。
塗翔文:電影製片的數量向上提升,越拍越多就越好;風貌上亦能趨向多元,展現各種不同的類型與影像光譜;當然更希望看見越來越多本土電影創作人與明星的誕生。
詹正德(686):魏德聖《賽德克‧巴萊》順利拍攝完成。
鄭秉泓:台灣電影在往商業、通俗、類型片精進、甚至與大陸或其他亞洲國家合作的同時,能夠活化並堅持台灣在地特色。
蔡崇隆:台灣的優質劇情片或紀錄片,最缺乏的未必是資金,而是合理的發行機制與映演空間,新聞局空有輔導金資源卻沒有針對這個部份去努力,創作者就算拍出好片子也沒人知道。經歷兩次政黨輪替,上述問題都還是不見改善,可見台灣政客是只會打選戰、拼經濟的低等動物。
藍祖蔚:長片能有更好的票房,更熱烈的討論;短片能有更多的機會,更多元的題材;紀錄片能有更深耕、更沈潛的反思咀嚼;動畫片能有更精練,更雋永的詼諧喜感。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