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安
專訪《看懂李安》作者柯瑋妮教授
在2007年,第一本完整紀錄李安每一部電影的英文學術書籍:The Cinema of Ang Le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creen 出版了。終於在今年2009年9月等到期待已久的中文版本:《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黃煜文譯)。英文版本原著作者是現任世新大學的英文系副教授,Whitney Crothers Dilley,柯瑋妮副教授。《看懂李安》是第一本以電影文學學術的觀點探討李安所有電影作品之學術專書,每一部電影分別以一章節做解讀與分析,按照年份先後順序分別為《推手》(1991)、《喜宴》(1993)、《飲食男女》(1994)、《理性與感性》(1995)、《冰風暴》(1997)、《與魔鬼共騎》(1999)、《臥虎藏龍》(2000)、《綠巨人浩克》(2003)、和《斷背山》(2005)。中文版本由於相隔兩年後推出,內容方面較英文版本多了一篇〈自序〉和電影《色 , 戒》(2007)一章節。在專訪柯瑋妮教授的過程中,發現她是一個非常平易近人的女士,不但談吐幽默風趣,更知如何以輕鬆的方式與面面俱到的觀察來探討研究李安的電影。以下全文為結合柯教授書中和專訪論述與觀點的統整,為俾使讀者更易理解本次專訪與專書內容,重點部份將標示頁數以利對照。
柯瑋妮研究李安的四個原因
(左圖為世新大學柯瑋妮教授)
首先必須問到的是柯教授如何對李安這一位留美的台灣導演開始產生研究的興趣。她起初認真注意到李安是由於他的前三部作品《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李安在這三部電影中所展現跨文化的功力是柯教授最感敬佩的地方。再來是因為與她學術專業研究的方向相關,由於李安自《理性與感性》之後,他的每一部電影劇本都是改編自小說、短篇小說或文學作品 (包括《綠巨人浩克》是改編自漫畫書),身為英文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的她,這份研究的方向自然與她的專業結合在一起。第三個理由是因為柯教授非常欣賞李安勇於冒險的心,他不但拍攝自己所熟悉的母語華語電影,並嘗試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合作拍攝,另外在選擇電影題材上幾乎不曾出現重複性質的電影類型。最後一個原因為相當欣賞李安謙遜、和善的人格和內斂的創作藝術才華。柯教授並表示,她所認識的李安生長背景,是受制於一個管教嚴格的父親,始終期望他遵循「正規」的成長道路,沒想到他卻選擇了大專念戲劇,研究所則出國念電影。在念台灣藝專戲劇系時,李安第一次接觸了表演,他曾說:「在此,我的靈魂第一次得到解放。」(《看懂李安》P.16) 。柯教授指出這是我們至今依然能在李安的電影當中看到他最初得到解放的影響力,像是《胡士托風波》裡劇團裸體表演和胡士托盛況的群體解放,我們透過這些影像都能看出李安藉由創作層面再度表現解放的意境。
李安電影裡的七個特質
想要看懂李安的電影,柯教授提到首先要能了解李安拍片的七個特色與元素:1.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2.同性戀;3. 父親;4. 女性主義;5. 局外人;6. 家庭;7. 長鏡頭與取景(《看懂李安》P.41-47)。分析李安的電影,不論以任何角度切入探討,幾乎都離不開這些重要的元素,像是最初吸引柯教授的「父親三部曲」裡的《推手》和《喜宴》皆表現出不同文化的差異與衝突。影片中雖然呈現的是台灣和美國兩種文化的故事情節,李安在此所表達追尋個人文化認同的意念 (the search for identity),卻是不分文化背景都能共同體會的真理。而在《飲食男女》中,全球化的衍生呈現在一個在變遷時代中的台灣,由傳統到現代、保守到解放和傳統中式美食到西方油炸速食等當時台灣新、舊世代交替和思想、文化上的劇烈變遷。至於同性戀和女性主義的探討,李安則格外擅長,像是在《喜宴》和《斷背山》中的同性戀議題,《飲食男女》、《理性與感性》、《臥虎藏龍》和《色 ,戒》裡的女性主義觀點。柯教授指出李安曾說:「我拍女性議題的電影,但我不是女性,我拍同性戀議題的電影,但我不是同性戀。」當他在選擇電影題材與人物時,並非侷限於自己認同或身處環境一樣的人物才能拍。換句話說,他懂得運用「局外人」的譬喻法 (metaphor of an outsider) 來詮釋劇情裡被孤立的角色,藉此拉近觀眾對於電影人物的同理心與認同感。父親與家庭的特點則是在李安的每一部片裡面都能找到的元素。最後的長鏡頭與取景更是他身為導演所具有豐富而獨特的美學概念,使他拍攝出來的場景特別的優美。
李安華語電影的全球化特徵
論及李安中、西文化交錯並用的特色和劇情中所呈現「全球化」的概念,柯教授以李安的華語片為例來說明。在《喜宴》中處理同性戀議題是以坦然的方式呈現出在戀愛中的兩個男人,而並非意圖將同性戀的議題醜化或喜劇化。這部電影至今已成為華人電影中同性戀劇情的先驅與指標,可說是當年不論國內、外,議題和劇情上均十分前衛的影片。《飲食男女》的中、西文化結合則部分歸因於編劇的因素。柯教授特別提出李安長期合作的製作人,詹姆斯 ‧ 夏幕斯 (James Schamus) 是編劇之一,由於他並非全盤的了解台灣文化和中國儒家思想,因而換個方式切入,以較接近中國文化的猶太人思想邏輯,達成劇情合理化之效果。劇情中,大廚師的父親漸漸不被看重,以此對應中國的美食文化漸漸地被新一代的西方速食文化所取代之,而爸爸在最後失去味覺正是夏幕斯出的主意,使劇情中融入了西方的觀點。這種中、西合併和全球化的做法仍可見於李安近期華語電影創作中,就針對語言而言,在書中提到《臥虎藏龍》不用配音而堅持使用演員的真實原音,結果為聽到了多元化的國語腔調,包括北京話、台灣口音、廣東口音與馬來英語口音等各式各樣不同地區的華語口音 (《看懂李安》P.208)。《色 , 戒》裡則運用了六種語言,國語、日語、英語、印度話、上海話與廣東話 (《看懂李安》P.284)。而從語言方面拓展地區性的語言、方言或是口音,柯教授表示這些在李安的電影當中絕對是一種全球化的指標。
《理性與感性》是《飲食男女》的延伸
在《父親三部曲》之後,李安被邀請接拍18世紀珍 ‧ 奧斯丁著名的文學作品《理性與感性》。柯教授則強調她在書中所提電影製作人與編劇兼女主角艾瑪 ‧ 湯普遜異口同聲地認為李安是這部電影的最佳導演人選。許多人或許會抱持著相當懷疑的態度,認為為什麼一個台灣的導演會適合接拍改編自18世紀英國經典文學作品的電影? 製作人與編劇的答案非常直接了當地說是因為李安在《飲食男女》中,大姊對二姊說的一句話:「那你對我的心又瞭解多少 ?」(《看懂李安》P.139) 。她們看準李安在《飲食男女》中對於三姊妹的感情培養與認知上的拉扯所呈現出細膩的描寫,正是他們在《理性與感性》之中尋找的導演技能,一個能理解如何處理三姊妹之間關係的導演。而在《理性與感性》裡,同樣地大姊也對二姊說:”What do you know of my heart?” (The Cinema of Ang Lee P.88),顯然兩部電影的中、英對照是運用同樣的手法來傳達意思。柯教授堅定地認為這就是李安能夠接下這部電影的原因所在,我們應該相信他們給的理由是充分而完整的。最後並指出,李安自己也認為他比任何人都適合導演這部電影,其原因為現今20世紀的台灣社會與文化比當今英國更接近18世紀英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英國當時的社會規範和禮儀竟然比較接近台灣現今社會的面貌。
《胡士托風波》完整了《冰風暴》的前序
接著《理性與感性》之後,李安分散拍了三部近乎可以成為他在美國電影製作上的三部曲,依拍攝順序為《冰風暴》、《斷背山》和《胡士托風波》。論故事年份順序則為《斷背山》(60年代初,故事情節橫跨20餘年之久),《胡士托風波》(1969),《冰風暴》(1973)。書中則是分別討論這兩部電影,但經由柯教授補充說明兩部影片的關係之後,讀者則更能體會兩部電影年代和歷史上的關連。李安首先完成了《冰風暴》的拍攝,這真實的冰風暴天災是發生在美國東北部康乃狄克州當時一個黑暗時期。那時越戰剛結束,美國接著陷入了戰敗的局面和社會與家庭機能破碎的狀態。影片裡傳達的是這個黑暗時期凝重、疏離、絕望又悲情的氛圍,因此整部影片所呈現的氣氛與歷史層面,只包含到越戰結束之後單面導向的象徵。唯有增加了《胡士托風波》之後,才完成了對於那個時期美國社會現象和歷史局面更完整的交代。柯教授特別提到這兩部片就像是一體兩面的對照 (They are like opposite pages in a book)。胡士托盛況發生在1969年越戰進行中的年代,內容則是關於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對於越戰當下的反應,對照著冰風暴的寂寥與越戰結束後的沉靜,一方面李安希望拍一部關於愛與歡樂的電影,另方面他有必須完成《胡士托風波》的使命感,將電影中愛與和平的象徵與《冰風暴》裡的絕望達成相互的呼應和平衡。
面對局外人,《綠巨人浩克》
在進入《斷背山》之前的討論,我們不要忘了李安曾嘗試過一部似乎超出他擅長範圍最多的「超人」電影《綠巨人浩克》。一般喜歡看超人類型 (superhero movies) 強檔電影的觀眾,很容易對李安的《綠巨人浩克》產生誤解或沒能得到預期的滿足感。但是柯教授對李安的綠巨人卻具有非常另類的文學觀察,就是電影中隱藏著希臘悲劇的劇情與涵義。在片中不斷被呈現的劇烈引爆畫面,反映出在美國50年代人民對於冷戰和核子戰爭的威脅所產生的恐懼與疏離感,並投射在綠巨人浩克的身上。他是一個不定時炸彈,隨時會失去理智而爆破,但他卻是被逼迫的,因為他巨人的外表和嚇人的超人能量和別人不一樣,他不僅不能控制自己,同時也會讓身邊的人畏懼他。這個角色完全符合「局外人」的特點,李安又再次展現了對於局外人心靈層面描述與觀照的能力。片中綠巨人說:「當我開始改變,完全失去控制時,我喜歡那種感覺。」(《看懂李安》P.240),這反映出李安一向偏愛探索被壓抑及那需要被解放的人格,《斷背山》和《胡士托風波》皆是如此。
《胡士托風波》的解放,反映當年《斷背山》的壓抑
緊接在《綠巨人浩克》之後的電影是一部風格迥異、扣人心弦的作品——《斷背山》。《斷背山》的製作與拍攝過程,柯教授指出就像是李安的一段療傷期。由於《綠巨人浩克》在票房和評論上兩敗俱傷,因此李安決定以小成本獨立製片的方式,脫離好萊塢的大製作,也脫離了觀眾會對他的期望,回歸到長久以來自己真正想拍的藝術電影,在票房上預期只會吸引到喜愛藝術片的小眾。萬萬沒料到反是成為李安在美國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且贏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的最高榮譽。在著作中自序部分將《斷背山》和《胡士托風波》做了比較,而訪談中柯教授則提供更深一層的對照。就歷史年份而言《胡士托》緊接在《斷背山》故事情節發生幾年後,因此時代背景和社會規範相當接近。當時美國社會處於保守封閉的狀態,因此任何個人或團體的另類表現與行為對一般社會價值觀都具有相當的威脅性,同時也威脅到自己的社會地位或生命危險。像是《斷背山》裡的捷克 (Jack) 因為同性戀傾向被發現而慘遭殺害,反映出當時美國社會對於同性戀現象嚴重的壓抑和不接受。而《胡士托風波》則是表現出對於《斷背山》一種時代前進的呼應,讓所有類似《斷背山》的情節能在胡士托盛況裡被解放與慶祝!
柯瑋妮解讀《胡士托風波》
雖然《胡士托風波》一片未來得及納入到中文版本裡的最後一章節,不過柯教授卻在新增的〈自序〉裡提到不少對這部電影的觀點,並在訪談之中不忘談論《胡士托風波》電影評語和在美國歷史上所占有的一席之地。《胡士托風波》的全球首映就是在紐約州的胡士托鄉鎮上,以紀念胡士托風波滿40週年。在電影裡,李安敘述故事的方式以一個家庭為出發點,再漸漸帶到最大的場面,讓觀眾直接能感受逼近演唱會期待又興奮的歡樂氣氛。有些觀眾本以為會看到許多演唱會的畫面或是帶他們重返演唱會現場,但是這並不是李安想要表達的重點。這部電影的重點是在講述美國人民心中的回憶和這個紀念性的盛況是如何烙印在他們的記憶中。而李安具有的專長就是擅長探討往事的懷舊情節,他能尋找出一個時代當下最常被討論或最被重視的事件,還有在大家記憶裡是如何將它刻下足跡。他以最真實和誠實的表現方式向美國人民心目中的胡士托獻上最高的致敬。這是一部關於愛與和平的電影,電影深刻的描述一個在愛與和平之中被解放的靈魂,尋找個人被綑綁住的心靈進而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光是觀看這部電影就是一種心靈的解放!
結論
經由柯瑋妮教授的論述引導與分享,我們知道她認識的李安是一個帶給觀眾無限創作驚喜的導演。他勇於嘗試不同類型電影的挑戰和他越挫越勇的精神讓許多人因為他而深受啟發,而他電影中所給予我們的靈感與感動貼切又真實的在觀眾的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背景與身分無法被歸類為台灣新銳導演、華人好萊塢導演、華裔導演或獨立製片導演的任何一種歸屬,他的電影也無法被明確的分類,當我們在看他的電影時,看到的就是李安專屬的獨特風格,這也是柯瑋妮對李安無限的讚賞與致敬。《看懂李安》這本李安電影的大全集當中,將仔細的介紹李安每一部電影的來由、文學與市場上的價值及各方的學術觀點,最重要的是引導各位如何看‧懂‧李‧安。
參考書目:
Dilley, Whitney Crothers (2007) The Cinema of Ang Le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creen. London: Wallflower Press
柯瑋妮著,黃煜文譯 (2009)。《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台北市:時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