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與華達的影像愛情世界
黃茂昌的幕後情緣與藍祖蔚精彩講座
在法國小鎮協助母親經營雨傘舖的豆蔻少女,與修車工陷入熱戀;兩人計劃結婚成家,卻先遭遇少女母親的反對,再受到戰爭徵召令的阻隔。男孩需遠赴異地從軍,臨行前戀人最後相聚,使女孩懷上身孕;其後戰事混亂,生活的困頓與情勢未明的將來,將女孩推入富商的懷抱。兩年後,男孩平安返鄉,故土卻已人事全非……
雙胞胎姊妹,一個愛跳舞,一個愛音樂,兩人都期盼夢幻愛情與燦爛未來;姊妹倆風韻猶存的中年母親,也懷想著過往的甜蜜戀情。三對戀人於是在法國小鎮相互追逐……
這是將於八月底公映之《德米與華達的影像愛情世界》影展最早確認的兩部核心作品《秋水伊人》與《柳媚花嬌》。這個帶有濃濃法國懷舊風的影展引進的動機,前景娛樂總經理黃茂昌說,純粹因為自己和《秋水伊人》這部影片,有過幾次回味無窮的邂逅。為了讓讀者一窺這個帶有濃濃法國懷舊風的影展籌辦幕後的因緣與情緣,同時也提供讀者一個對於傑克德米的電影藝術深入的賞析,本期頭條特別訪問本次影展籌劃人黃茂昌,並為讀者刊出八月五日知名影評人藍祖蔚關於「傑克德米的童話世界」所作的講座精彩內容。
黃茂昌談《德米與華達的影像愛情世界》--《南特傑克》的啟發與鼓舞
前景娛樂公司總經理黃茂昌除了是成功發行《再見可魯》的發行人,也是熱愛藝術電影的老影迷。他於一九九二年初赴美國,便在長島的藝術電影院看了法國新浪潮導演傑克德米的妻子、新浪潮女導演安妮華達以德米少年生活為藍本拍攝的《南特傑克》,儘管當時的他既不認識德米也不熟悉華達,影片裡,一個熱衷電影、愛作勞作、偏好綺想、擅說故事、還能唱歌跳舞的小鎮少年,最後成為電影導演的夢幻情節,對尚不及二十五歲、對電影夢工廠同樣心懷憧憬的黃茂昌來說,有啟發,也有鼓舞。
以名作《秋水伊人》、《柳媚花嬌》聞名的傑克德米,一九六○年代參與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六四年因《秋》片 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後,曾前進好萊塢,成為法式歌舞片的重要代表人物。德米逝世於一九九○年,九○年代中期,《秋》片修復,重新在全球許多國家正式映演,恰於美國留學、實習的黃茂昌,便參與了該片的發行計劃。九七年,《秋》片在紐約下城的Village Cinema上映,在電影公司擔任助理職務的黃茂昌,親見紐約客扶老攜幼共赴盛會的情景,直覺不可思議,舉城轟動的情勢加上引人的故事,教黃茂昌自掏腰包進戲院,把這部捧紅凱薩琳丹妮芙的電影紮紮實實看了三次:「九七年底回到台灣,金馬影展也選映了這部影片,我到西門町的中國戲院,又看了一次。」
一個影展的誕生
黃茂昌對《南特傑克 》印象太深,在美完成學業回到台灣後,四處追尋、打聽此影片蹤跡,但始終無緣再見。直到二○○四年,華達應「台北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之邀,來台展出作品《馬鈴薯烏托邦》,紀錄片作品如《艾格妮撿風景》也相繼在台北電影節及女性影展放映,透過友人安排,黃茂昌終得一償夙願,與訪台的華達相約討論《秋》、《柳》、《南》等作品在台映演的可能性,促成《德米與華達的影像愛情世界》影展。
影展以「愛情」為主題,除卻選映《秋水伊人》、《柳媚花嬌》等情愛歌舞片,德米與華達長達數十年的深厚伴侶情誼,也透過華達作品《南特傑克 》、《德米吾愛》點滴呈現,兩人與電影的戀愛,更成為隱匿的副標題。華達是典型藝術電影導演,影像手法複雜、符號意象豐繁,然故事情節也能毫不偏廢;德米性好講述結構簡單,卻教人浮想連篇的美麗故事,兩人都愛電影,但創作取徑全然不同,「搭配觀看很有趣味性」,黃茂昌說。
「其實在凱薩琳丹妮芙風靡全球的一九六、七○年代,《秋水伊人》曾兩度在台上映,結果極其賣座,對某個世代的台灣青年來說,是相當難以忘懷的作品」,黃茂昌補充道。而同在影展中選映的華達作品《幸福》,講述生活幸福美滿的木匠,有天愛上另一個女孩,卻不願放棄既有的家庭,於是與妻子協商,希望享有齊人之福,最後妻子自殺,餘留的「幸福」角色改由三角關係中的第三者扮演,「幸福生活」繼續……該片一九六五年獲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後,也曾在台映演,同樣創下票房佳績,集合此二部影片的《德米與華達》影展,於是也可以說是向新世紀觀眾推介經典賣座影片的介面。
重溫「經典影片」的必要
「所謂經典」,黃茂昌認為:「有時就在賦予通俗、簡單的戲劇元素,非常巧妙、飽滿的美學新意。」以《秋水伊人》來說,亂世兒女聚散無常的愛情,本是再常見不過的主題,德米過人之處,卻在音樂、場景、服裝、明星各樣感官元素的鋪排上,做了最極致的安排。「若歌舞片的起源可以遠推到歌劇,從莫札特到華格納,一切運用音樂說故事的劇場,不免都是情節簡單而細節繁複的。近年很受觀眾歡迎的歌舞電影,比方《紅磨坊》與《芝加哥》,內容也都在不複雜的故事結構上,運用大量視聽手段去引導觀眾的情緒」,而《秋》片最教黃茂昌驚艷的,正是德米流暢安置各樣橋段的成績:「幾乎在各個面向都達到極度的飽和。」論及通俗情節背後的思想深度,黃茂昌則笑談《秋水伊人》與被視作台灣藝術電影經典的《戀戀風塵》間,或有不少可相提並論之處:「簡單一點看,《戀戀風塵》說的不也是個少男當兵、少女移情別戀的愛情故事?」
繼二○○三年推出《經典楚浮影展》,《德米與華達》是前景娛樂第二回邀請觀眾直接面對歐陸經典影片,黃茂昌說,兩回影展的籌辦,都與他個人的觀影經驗、生命際遇密切相關。於他來說,推廣經典的使命事小,更有價值的,還是發現自己喜愛的影片仍能在新時代找到支持者。如果際遇允准,他希望日後有機會把日本導演成瀨巳喜郎的作品兜攏一起,做一次呈現:「它們也是藝術電影,但不難懂,跟德米的作品一樣通俗,對我卻是意義重大。」
藍祖蔚談傑克德米的成人童話--真實惆悵與甜蜜夢幻
(8月5日下午,影評人藍祖蔚先生,於長安東路的典藏咖啡館,與眾多影迷分享電影《秋水伊人》中的美好樂音,以及關乎該影片的種種觀察、感想。以下為講座內容節錄)
傑克德米曾經說過:「我試著在電影中創造一個世界,一個用童話、光影、色彩和音樂巧妙地連結而建構出來的影像世界。」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所有的創作都來自於回憶,傑克德米主要的創作來源也是過去的自身經歷,每個導演都擅長拍攝童年往事,當然這些電影如果你沒有看過,並不會對你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但是如果你看過,經由生命中共同的集體記憶,可以一起回味曾經走過的那個年代的生活種種,點點滴滴,都使得過去的生活多了一些令人回味再三的顏色與章節,一切都鮮明了起來,日子也多了一些笑容與溫暖。
即將上映的《秋水伊人》,是全新修復版本,從這個新的拷貝上我們得以見到原始畫面鮮豔飽和的色彩,也更突顯了傑克德米獨特的電影美學。
美麗的熱愛與耽溺
「我偏好美化真實,否則何必去看電影?」傑克德米這麼認為,在那個夢幻的世界底下,人們可以忘了生活中的痛苦與煩惱,暫時找到一個出口,每個人都能夠在電影中找到一個喘息的空間。正因為這樣的想法,德米在色彩的使用上突破了過去的窠臼,同時在對白上大膽的用旋律串起每一句對白,讓每個人都可以暫時拋下真實生活中的苦悶與煩躁。
德米活在一個天真的時代,隨著電影進入一個夢幻而甜美的空間,很難用是非黑白的簡單二分來歸類。開發一種新的可能,就是傑克德米希望在自己的影像世界中作到的。德米童話似的電影世界,我們可以在影展中的另一部電影《南特傑克》中見到。《南特傑克》是由德米的髮妻安妮華達所執導,反映了導演的童年時光,加入一些自己過去生活的片段。以電影、音樂和回憶串起的美好時光,就如同我們的黃梅調,現今也可用歌聲喚醒過去生活中的記憶與美好。
然而所有的想像必然是離不開真實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秋水伊人》一開場就是海誓山盟,然後就是兵變,而多年後重逢,男女主角發現彼此的身份改變了,角色與位置也都改變了。一個人的決定反應了他的人生態度。電影裡的人物不藕斷絲連,能夠坦然在愛的時候去愛,結束的時候轉身離去,搭配電影歌曲響起,更讓觀眾不捨而加深了惆悵。於是夢幻與真實緊密相連。此外,在《秋水伊人》中,政治與歷史成為一種淡淡的背景與襯托,如果不是因為戰爭,如果不是男主角必需要離開,也許這愛情還能繼續。(編按:傑克德米曾經說過,《秋水伊人》反戰、反對離去,反對所有破壞幸福的事物。)
韻律十足的電影對白
電影音樂不僅須講究畫面與樂音的相互詮譯搭配,更要挑起人們的情感。音樂像風,音樂像香水,讓你覺得愉悅,讓你自然地隨之起舞。在音樂當中,隨著銀幕上人物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觀眾暫時忘卻了自己的現實生活。歌舞片讓你清楚明白這並非一個現實人生,但是它的色彩、旋律為你的生活找到了一個甜美的想像出口。我們重新檢視好萊塢的歌舞電影,從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開始,當動作與聲音可以同步出現時,出現的正是歌舞電影。當時歌舞電影的走向可用Spectacular一字道破,那是一個華麗的奇觀,壯麗場景讓人驚豔、服裝華麗、演員的肢體律動展現優美的線條與弧度。正因為真實人生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畫面,所以才要在電影中完整地出現!
此外,好萊塢歌舞電影多半採用「米老鼠的音樂設計」,如同我們很熟悉的迪士尼動畫電影,這些電影完全以音樂模仿、詮釋、表現電影中的所有動作。但是《秋水伊人》試圖打破這種傳統,創造一種新的可能,它把每一句對話都搭上旋律哼唱。這當中出現的最大挑戰是「過門」,也就是音樂的串場,要把音樂過門拖完,才能開始下一句,一般來說在這樣的歌唱電影當中,演員會出現很多不自然的行為,但《秋水伊人》不是一部歌劇,也不是歌舞喜劇片或小歌劇,它的特點是對話用歌唱形式進行,音樂支撐著對話,對話又在表現音樂。如何能讓觀眾進入一個特殊的觀影經驗,又能夠濃淡合宜,作曲家米榭李葛蘭自是功不可沒。
《秋水伊人》以吟唱的方式表現對白,男女主角分手場面時唱出「求求你不要哭,兩年我無法忍受,留住最後一刻做記憶,一個讓我們有勇氣活下去的記憶,重逢時我們會愛得更深,你會去結識別的女孩,你會忘了我,我愛你直到海枯石爛」,在「對白」和「歌詞」之間,也形成一種獨特的感受經驗。此外,在已經成為經典傳唱的《秋水伊人》主題音樂之外,建議大家在看這部電影時,可以特別注意結局時的音樂使用。男女主角再度相逢、人事已非,此時主題音樂再次於背景中淡淡襯托,呼應著人事全非的愛情盟誓,父女再不相認的感傷時刻,加入人聲的吟唱,製造出最後華麗的哀傷高潮。
嗆俗的愛情命題
《秋水伊人》的愛情命題可以說是「嗆俗的」,關於愛情與麵包的選擇。女主角在貴氣逼人的富商與窮酸難期的愛人之間,在第三者的糾纏與愛人遠去的距離感之間,在青春衝動的懷孕和現實考量的家庭之間,如何煎熬與算計,串起全片的通俗劇情。
然而對德米來說,愛情不只是單純的美好。在「短暫的愛情」當中(女主角嘆道「愛人不在了,快要活不下去了」時,母親現實地答應道:「別傻了,為愛殉情是電影中才會發生的情節」)、在「包容愛情的夢幻」當中(劇中女主角最後終於鬆口說出「如果他看到我大腹便便的模樣,還肯娶我,我就很難拒絕了」,道出小女孩的心情與對愛情的考驗),搭配色彩反映當下的心情感受,使愛情不僅是粉色般的夢幻,也是充滿轉折而現實的————通俗,卻不庸俗。也令人想起經典名句:「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