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的愛》──蔡康永的中國夢 

601
2017-06-13

作為《康熙來了》收播之後,蔡康永與小S首度合作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吃吃的愛》肩負了許多《康熙來了》粉絲們的殷殷盼望。另方面,基於蔡康永過去在言談中提及對電視文化淺薄的反思,以至於其知性文人的形象甚至著作,也讓不少人期待蔡康永能夠端出別出心裁或具反思深度的電影作品。在這兩種不同面向的期待之下,似乎也就能夠理解蔡康永在面對《吃吃的愛》時,所作的選擇與限制。

蔡康永首先選擇了擁抱過去《康熙來了》的粉絲群眾,他努力滿足這些主要受眾的觀影期待,毫不吝於透過劇情與鏡頭呈現出各種各樣滿滿的小S。甚至找來《康熙來了》節目中常見的班底客串演出,主客易位地反整女主角「娣娣」,要讓昔日觀眾會心接梗自嗨同歡。

可惜的是,這些眾人耍寶的畫面雖然令人懷念,卻稍嫌繁雜而刻意,讓人反射性地張開了嘴,卻笑不太出來。此外,電影敘事與綜藝節目的節奏落差,也讓觀眾與電影之間難免落了拍。倘若能捨去這些為了滿足觀眾而加入的橋段,或許就能讓小S與男友的感情戲、以及與姐姐(林志玲)之間的對手戲,有更多發揮及表演上的厚度,而不至於淪為一場馬不停蹄的樣板情緒變換戲碼。然而執行的好壞暫且不論,蔡康永與粉絲之間的約定卻不能不遵守。

好在,蔡康永巧妙地透過這些節奏失準的通俗劇片段,讓劇本架構中的夢中夢更加明確地分別指向戲裡戲外,彷彿安慰著對《康熙來了》滿懷思念的觀眾,勸說著讓戲裡台上的種種熱鬧悲歡都放手離去,同時拍拍他們的背,將他們從自己的生活裡喚醒,然後轉身告別。最終那童話般的結尾則是蔡康永對觀眾的祝福,我因此還是買單的,因著蔡康永的溫柔。

然而《吃吃的愛》想說的似乎不僅於此。表面上《吃吃的愛》雖然講得是個姊妹手足與癡心男友的溫情故事,然而在電影畫面中,卻隱藏著許多待人指認的符號與意象。倘若將這些符號稍加連結,則竟還能從當中窺見一場國族寓/預言。會有這樣的聯想,首先是電影中那股令人無法忽略、又中又臺的氣息。

《吃吃的愛》雖是在臺灣拍攝,卻有著一股濃濃中國風格的視覺印象。在看起來應該是臺灣的街道上,卻出現了簡體字的路牌與中國車牌。這樣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場景,讓許多臺灣觀眾看得很不習慣,甚至有點不安。這個錯置的場景一方面解釋了電影資金的背景,然而另一方面,這個不安似乎更在向觀眾預示:「這將是一場夢」。弗洛依德曾說,夢境一方面會讓你感覺到真實,但另方面又會提供你一些不合常理的事物,讓做夢的人不至於完全把夢當作真實。如此說來,最終許春梅與51號所共有的夢,不只是上官娣娣的人生,同時也更包含了那個既是ROC又是PRC的虛擬時空──那個蔡康永想說的「中國夢」。

一旦對於這個夢境有了警覺,似乎也就能夠在這場「中國夢」中找到更多的線索。回到本片的片名《吃吃的愛》。顧名思義,電影的故事想必與吃食有關。在電影裡的兩個夢中也都有一段與食物有關的故事,並且在故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腳色。在許春梅的世界裡,那鍋湯是傳承自先人,有人偷了一半便能夠發財致富,可惜最終湯卻被愛人偷去了,讓許春梅意志消沉。看得仔細一點會發現,那鍋湯是放在一隻三腳鼎中煮的。在民以食為天的中華文化裡,用來煮食的鼎一向有其特殊的地位。臺灣故宮的鎮館之寶「毛公鼎」,便是國民黨來台並且對外宣稱自己為中華文化正統的一個重要象徵。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象徵中華文化正統的鼎中,卻沸煮著看似臺灣美食(滷肉飯)的「滷汁」,似乎暗示臺灣才是那個傳承中華文化的正統血脈;另方面,在上官娣娣的世界裡,上官娣娣的母親在死去之前,教會了上官玲玲如何烹煮那道上官娣娣最愛的花生醬麵。在這兩個世界裡的兩道食物都有濃厚的傳承意味,「滷汁」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延伸,而「花生醬麵」則是親族血緣的傳承與限制,而小S身為兩者的綜合體,似乎也就將這場「中國夢」的作者身分指向了在臺灣的外省人,也就是蔡康永的身分。

無標題

那麼在蔡康永的這場「中國夢」裡,到底夢見了什麼呢?這點或許可以先從上官娣娣與上官玲玲的一場古裝戲中來分析出劇中的人物象徵。在這場戲中,林志玲穿著大紅色的正裝,小S則穿著藍色的輕裝,大公主林志玲對小公主小S說,當初你自己不管宮裡的規矩,要到外面的世界去闖,就該明白回不來了,接著又說二十年的姊妹也大不過王法云云。這段對話搭配戲服的顏色,讓國共之間的政治隱喻呼之欲出;倘若延續著將兩姊妹視為國共化身的設定,那麼這個至關重要的規矩和王法豈不正是那個難以說清卻又非遵循不可的「一中原則」或者「九二共識」嗎?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上官玲玲不願意幫助小S進演藝圈拋頭露面,並且不斷對小S說,不能為你壞了行內的規矩;又在醜聞纏身後,要憑著自己努力出頭的上官娣娣不要接演,並承諾之後會動用所有的資源來幫助上官娣娣演另外一齣戲(你不能自己出頭,要出頭也必須依附於我),這些說詞,正象徵著現實中兩岸在國際間的政治角力。

也因此,我覺得《吃吃的愛》表面上說的雖是姊妹情誼和浪漫愛情,然而蔡康永似乎更是想透過這個故事,來表達一個臺灣外省人去到中國發展的「中國夢」。想想蔡康永這些年在中國遭遇的種種,抑或打壓抑或吹捧,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他在《吃吃的愛》這場夢裡嘗試對中國人和臺灣人說出的提醒與期待。他提醒中國,當上官玲玲把自己當作是母親時,她其實過得並不快樂,同時也因著她對於規矩原則的堅持,最終失去了能與妹妹相親的快樂時光;他也提醒著臺灣人看見上官娣娣的努力與脆弱,以及那令她難以擺脫卻又致命的潛規則。

然而有趣的是,所謂的夢境同時包含著「捏造」與「記憶」兩種特質,如此說來,許春梅之所以在一個類似未來的時空去做一個類似現世的夢,也是有其意義的。換言之,許春梅的夢並非對於未來的想望,而更像是對於過去的一種再詮釋,也因此最終許春梅與51號所共有的夢境,可以解釋成兩人所共有的歷史記憶。在這個角度上,對於處在現世的我們,許春梅與51號才是我們的未來,也是蔡康永對這場「中國夢」所設下的出口,一個驀然回首、失而復得、相知相惜的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