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F】不停歇的實驗:停格動畫的媒材對話
第二屆「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的停格動畫單元,推出英國的動畫公司「阿德曼動畫」(Aardman Animations)與「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簡稱NFB)的精選作品。阿德曼是當代主流動畫中少數以黏土稱霸的動畫公司,而NFB精選中亦有數部為人稱道之黏士動畫電影,兩者皆有作品觸及了黏土與創造生命的主題。其中,以NFB的《牛車》最令人震憾。本片透過黏土與泥土之間的緊密關連,也就是泥土化為人又歸於泥土的故事,勾勒出人類創生(genesis)的史詩。同樣是黏土動畫,阿德曼向來以幽默取勝。此次選映的1991年動畫《亞當》是阿德曼的早期重要作品,主題便是動畫家以黏土創造亞當這個角色,並在黏土動畫的世界中以上帝自居惡整他。相關的主題也出現在「阿默」系列。主角是火柴人造型的阿默,平常住在木製音樂盒裡,活動的空間就是藝術家的桌子。觀眾自然會聯想阿默是動畫家所創造出來的黏土小人,也令人想起調皮的「可可小丑」這號卡通人物,他會跑出墨水瓶並和創造他的動畫家嬉鬧。和可可小丑一樣,《阿默的哈哈鏡》也討論到動畫人物作為動畫家的創造物,提供觀眾自由穿梭電影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樂趣。
《阿默的哈哈鏡》
阿德曼另一討人喜愛的「阿紫阿棕」系列,則強調黏土的媒材特性。阿紫和阿棕的造型基本上就是一坨黏土,只是加了圈型嘴與眼球。在2006年的《阿紫阿棕吹口哨》中,吹口哨會遭受大石從天而降砸扁的處罰,兩人卻莫名的也想試試。影片的樂趣,除了孩童那不可壓抑的好奇心,也將黏土動畫的創作過程紀錄其中。製作黏土動畫的過程中,必然會不斷地以各種手法重塑黏土。同樣地,黏土的可塑性,在《笑笑羊——甜筒吃到飽》中,也透過冰淇淋的製作與泛濫成災的喜劇表現出來。事實上,黏土也能模仿不同材質。像是NFB精選的《神力大鬍子》的鬍鬚紋理與《眼鏡妹天方夜譚》中爺爺密佈皺紋的臉,都令人印象深刻。
儘管阿德曼歷來以黏士動畫為主,近年來在媒材上亦十分積極開拓與電腦動畫的對話。令人注目的是2015年的短片《阿德曼發射》,本片成功地融合了黏土與電腦動畫,片中的人物造型僅保留了阿紫阿棕的厚唇與眼珠,去除了厚重的身體。一般而言,黏土的特性是緩慢、紮根於地心引力的;但本片中的動作,經由電腦動畫的處理,呈現了快速的震顫與懸空漂浮,甚至可稱為黏土的特效片了。另外,阿德曼也試圖以電腦動畫實驗呈現黏土動畫的媒材特性。像是《登陸大夢》雖然也是電腦動畫,卻有著強烈的黏土材質味,描述在泥水底層的小魚試圖克服演化的鴻溝的歷程。本片不僅在風格上刻意模擬黏土動畫,也扣緊了黏土動畫與史前生命演化這個關於創生的主題。尤其令人稱道的是泥水中擁擠的海洋生物的動畫,以及主角身上的水珠與山海之間閃電的反光,皆能如此逼近黏土動畫的質感,在主題與風格上相得益彰。
《阿德曼發射》
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偶動畫方面,則以《上帝換我當當看》、《領帶先生》與《夜車驚魂記》最引人注目。《上帝》的導演親自口述兒時回憶,帶領觀眾不停地穿梭在兒時幻想與事件、手繪動畫與停格動畫之間,非常精采。《領帶先生》也運用了複合的技巧,以紙板停格動畫來呈現躲在面具後面的老闆與微笑助理,對照出立體偶的主角,沈重控訴勞動分工體制下的人生。上班族的生涯悲劇也令人不禁對照《牛車》的勞動苦役,思考關於勞動與自由的議題。《夜車》的道具與人偶的表演,非常精緻、細膩,又融合了懸疑、科幻與動作片,能充份體現女主角這段乘著火車的奇幻之旅的內在世界。
誠然,3D電腦動畫已成為當代主流動畫的媒材。幸運的是,此次阿德曼與NFB的停格動畫提醒我們,停格動畫仍存在許多未開拓的潛能。無論是NFB精選作品中在停格動畫中進行複合媒材方面的實驗,亦或是阿德曼在電腦動畫與黏土動畫之間的相互滲透,未來的發展都令人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