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的偶然是生命的必然––談《從謊言開始的旅程》電影與原著小說

478
2014-10-01

「現在的你,也許無暇去體會它的趣味,不過,你現在所經歷的,一定會成為你人生中難忘的經驗。」

截錄至《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改編自同名小說《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電影保留小說從一個去過東京的謊言開始,而這個謊言也轉換為電影劇情推展的麥高芬(MacGuffin)。書中標示的核心題旨:「所有看起來偶然的相逢,都是必然的。」在電影中沒有刻意提出,反而更加著墨於分離的必然。

不同於小說中每個相遇的人物互相交雜,影響至後方劇情的發展,讓每段邂逅後的必然分離,都能在一個段落就快速簡潔地完結過場,電影用一句口語的台詞:「下次一定會再見!」順勢進入下一個段落,這是小說改編劇本所作的拿捏。

此本小說是很典型的成長小說,透過旅程的方式帶領主角經歷人世,文字確實能將每個過客都塑造的有稜有角,但這是一部成長公路電影無法做到的,因為快速的過場勢必犧牲掉每個演員的出場時間,因此導演將書中的角色關係簡化,甚至做必要的刪減。形式上小說的六大章節(加上一章作者的跋),轉換成電影可以明顯感受到只剩下兩大段落:前半段處理昌美阿姨(書中叫作田中阿姨)與前夫和小孩的糾葛、後半段則聚焦在同樣是書中要角的卡車司機柳下叔及其家族的故事。而許多在書中旁支出的重要角色則透過死亡、心結簡單帶過或者直接作刪減,讓劇情能夠更順暢地走下去。

當中有大量一人鏡頭與雙人鏡頭的轉換,其實可以感受到每個過客都是孤獨的,但那種孤獨感透過主角和也的介入,讓青春勵志的氛圍所取代,亡子的昌美阿姨與前夫、柳下叔在魚市場快六十歲卻仍單身的朋友、退休後離了婚獨自開車兜風的柳下叔、電影最後出場柳下叔尋母的姪子與獨居母親,又或者主角自身,各自有各自的內心糾結,他們都與人群產生疏離,脫離社會的框架(對比當中只是過場但象徵社會主流價值的警察與醫生),找尋柳下叔所一再強調的「自由」。

小說中常出現許多明顯的勵志性用詞,以及對於自身文化認同的部分,透過文字的方式不會淪為教條,但電影版本則刪去了這些格言式的台詞,讓所有角色日常化,卻也造成電影的核心觀點不足的情況。男主角佐野岳不加修飾的演技,沒有刻意早熟或者喜劇式的誇飾演法,反而如實地將十七歲少年的天真單純展現出來,在當中還巧妙加入新世代「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的文化,讓鏡頭時常轉向手機螢幕上,這已經是當今許多青少年寫實電影都會出現的場景。

故事最後一段是主角和也要協助柳下叔姪子找尋失聯已久的母親,這一段的兩個角色在小說都沒有出現,但卻為電影做了很好的總結,因為透過和也的引領,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旅程前後的差異,也為最後的開放式結局做了前導。在片尾的部分,導演用和也手機內的相片,像是幻燈片投影的方式,讓觀眾快速流覽過這一段旅程,也讓旅程充滿真實性。

回家是每段旅程的終點,成長是每段旅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