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光景》──告別之前,要怎麼說再見?
法國電影《春日光景》(Quelques Heures de Printemps),甫於法國上映即一舉拿下法國凱薩獎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四大獎提名,更與麥可漢內克的撼人力作《愛‧慕》(Amour,2012)爭輝,不管從出色的獲獎紀錄、震撼人心的劇本故事、催化情感的電影配樂來看,這部由導演史蒂芬‧布塞(Stephane Brize)最新執導的電影,無疑是與之媲美的揪心之作。本片旨在探討罕見特殊的生命議題──「安樂死」(euthanasia),電影獨特的敘事語言,平實呈現了創作者對於「善終」此一母題的叩問。
時值壯年的亞蘭(文森林頓飾),因貨車運毒入獄、出獄後求職老吃閉門羹,囿於經濟因素返回老家,與年邁、嚴謹的老母親(海倫文森飾)共同生活,無奈日久相處之下摩擦遽增,兩人的生活習慣差異與溝通不良,使得母子關係漸行漸遠,兒子亞蘭一度逃家躲避碰面。然而,亞蘭母親癌症末期病情驟變,在失去兒女陪伴支持下鬱鬱寡歡,悲傷的母親擅自做了一個人生最後的決定──前往瑞士安樂死。這個驚人決定的背後,究竟隱藏著真正從病痛中解脫自由、有所企圖遺留房產給子女,抑或是垂危掙扎的挽救親子關係?
面臨老母親一意孤行的抉擇,不善表達的亞蘭苦無機會傾訴,母子關係再次降到冰點,他屢次藉故晚歸,轉身投入愛情的懷抱,與一名氣質優雅的女子(艾曼紐塞尼耶飾)交心談情。然而,這趟預謀計畫的單趟旅行,諷刺地呈現一對情感疏離的母子倆彼此逼視死亡的揪心姿態。當他們倆到達人生終點的最後站瑞士,原本看似解脫自由的安樂死計畫,頓時變得沉重無比。當生命即將走至終點,闔眼之前的是懼怕、脆弱與不安,結局拋出一個大哉問:或許,比死亡更沉重的是如何告別說再見。
其實這樣複雜難解的親子關係,間接應證了社會充斥著「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局面,但當親子關係日趨惡化,熟年父母面臨病痛、衰老、死亡的課題,子女的支持和陪伴顯得格外重要。但當今社會上一代過於為子女家事代勞、遺留房子、車產,下一代則變相變成尼特族、啃老族(日本、台灣社會案件時有所聞),親子關係的難題更是屢見不鮮。雖然片中老母親的安樂死計劃看似是情感面、經濟面上母子關係的另一種救贖,但他們仍然在面對死亡前手足無措、裹足不前,不得不去思考生而為人的人道價值。本片勇於探觸特殊議題──安樂死事件,準確的說法是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這是目前全世界一項被禁止的醫療行為,除了瑞士以外。在瑞士,對於這類想結束生命的人,透過相關機構單位的審核、協助、簽署協議流程之後,便可合法結束生命。正是因為如此衝撞價值觀的主題、直擊人心的情境,一再衝破情緒的臨界點,劇情強而有力地帶領觀者思索生死的可能性。
本片的角色人物少,故事張力大,以卡司陣容來說,飾演老母親的海倫文森(Helene Vincent),先前曾參與知名法國電影《藍色情挑》(Three Colors: Blue,1993),這次一改冷靜從容的作風,成功詮釋一位性格既優雅又焦慮的老母親,精湛的演技將身受病魔所擾、驟然做出安樂死決定的女性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飾演兒子亞蘭的文森林頓(Vincent Lindon)曾參與《愛的自由式》(Welcome,2009)飾演片中教練一角,此片奪下柏林影展最佳歐洲電影、「法國金球獎」盧米埃獎最佳影片,此次轉而投入親情電影,片中飾演的男主角作風和本片 中的角色有著些許反差,凸顯出中年男子的困頓和掙扎,一面不願接受老母親的安樂死決定,卻又不敢吐露心聲,文森林頓的詮釋表現收放自如,片尾母子的最後一場戲,更是本片劇情的高峰。
導演史蒂芬‧布塞先前執導過電影《寂寞愛光臨》、《夏日琴聲》,據他對《春日光景》一片的誕生所述,本片的靈感來源來自看了一部紀錄片《約翰的選擇》(Le choix de Jean)之後有感而發,並在取得該片導演同意而進行《春》片的拍攝。整體而言,《春日光景》勇於談論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安樂死議題,其中指涉到親情、道德和人道的爭論,但導演不給予評論和意見,僅是適當地揭露事實,保持一貫的靜默鏡頭語言,只是真實地陳述了人類生命終點的另一種選擇的可能性,如實闡述人之生死、安樂死過程的事實,也正如導演所言,「生命是由話語、靜默和遲疑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