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布拉斯加》––夢想,只有一念之差的距離

440
2013-12-30
  • 黃柏鈞

從首部長片《天使樂翻天》(Citizen Ruth,1996)開始,至今 13 年來只推出過六部長片的亞歷山大培恩(Alexander Payne)對美國社會和人性犀利又精準的觀察與描繪,已經成為他的正字招牌。就像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遊歷歐洲後返家的《紐約遇到愛》(Whatever Works,2010),培恩的最新作品《內布拉斯加》(Nebraska)繼《心的方向》(About Schmidt,2002)睽違 11 年後,再度回到家鄉內布拉斯加州拍攝,也是他繼《天》後,又一部由原著劇本拍攝的電影,更是他首度不參與編寫劇本(是電視演員兼編劇巴布奈爾森(Bob Nelson)的首部電影劇本),剛好和這個家庭感濃厚卻有著不同以往發展的故事巧妙對應。而以《天》在蒙特婁世界影展(Montréal World Film Festival)獲得最佳女演員的蘿拉鄧(Laura Dern),正好與以《內》榮登坎城影帝的布魯斯鄧(Bruce Dern)是對父女,再添一份可作為佳話的淵源。

已經 70 好幾的伍迪(布魯斯鄧 飾)收到自己為是中獎通知的廣告信,悶不吭聲就一個人妄想走上千公里去領獎,全家人都不斷勸他看清真相,但不知道是裝瘋賣傻還是另有意圖,他還是三番兩次一意孤行,讓小兒子大衛(威爾佛提 飾)決定帶他上路,完成這個無謂的心願,卻諷刺地令一向疏離的父子倆終於能首度真正交心,而途經伍迪離開以久的家鄉霍桑,更讓大衛看見他從不認識的父親另一面,也漸漸體會父親的堅持並非那麼全然地荒誕無稽。

已是坎城、柏林影帝雙得主的布魯斯鄧,在擔任陪襯綠葉多年後,終於以本片中的老父伍迪重挑大樑,而他看似不費吹灰之力卻生動自然的洗煉演技,拿下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實至名歸,更可望終於在長達 35 年後二度入圍奧斯卡,首度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並甚至獲獎;從美國熱門喜劇秀《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崛起的喜劇泰斗威爾佛提(Will Forte)則一反以往誇張的喜感演出,令人驚喜地展現內斂沉穩的演技;舞台劇起家、初登大銀幕就是伍迪艾倫作品的瓊史桂布(June Squibb)起初電影演出不多,近年來才將重心放在影視界的她,終於以繼《心的方向》後二度與培恩合作的母親一角,大展她深厚的戲劇功力,每一幕的表現都自然而幽默得渾然天成。

《內布拉斯加》以老人為主角的公路電影設定,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1999),都是關於一位年歲已高的老人踏上一段旅程,藉以彌補失去已久的親情,只不過《史》是部「一線到底」的樸實電影,而《內》則有許多與以往同類型影片不同的「另類發展」;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自導自演的《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2008)的主角則和《內》的老父伍迪一樣身負韓戰經歷留下的創傷,這兩個角色孤僻而蠻不講理的背後,其實都隱藏著他們不願再面對的回憶污點,但還是徹底地影響了他們的人生。

培恩延續他毫不矯揉造作且一針見血的觀點,讓每個角色都充分展現他們令人憐憫與反感卻又會認同、甚至喜愛的面貌。充滿復古感的黑白畫面,與劇本的極微感及美國中西部的蕭瑟感相輔相成,進而投射出現今美國經濟蕭條的氛圍。一樣觀察現今美國社會鞭辟入裡的新銳導演傑森萊特曼(Jason Reitman)也曾在他的作品《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2009)中深刻表現此一現象,這兩部電影也都有著同一個重要主題––昔日美國夢的沒落。《型》的主角事業成功卻孑然一身,《內》的主角則一事無成但家人隨侍,一個踩著別人夢碎的痛苦往上爬,一個想重溫青春年代充滿美夢的光景,最終兩個人都看清事實,令前者開始找尋他從未有過的夢,後者則透過家人的協助,完成回到當初沒能成功證明自己的那個自己,夢想是近是遠,原來只有一念之差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