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摯愛》──願阿拉成全的恨
就一部探討以巴衝突的電影而言,以一個外來者的個人觀點出發的《烈火摯愛》格局或許不那麼宏大,但它仍為巴勒斯坦的現狀作出一段深刻揪心的描繪。
加拿大籍的克蘿伊(艾芙琳布荷許 飾)是位無國界醫生,她住在以色列的屯墾區,每天通過以色列的檢查哨前往巴勒斯坦難民區醫院的服務。克蘿伊不但和樓下的以色列女兵艾法(希凡拉維 飾)是死黨,也和和一位巴勒斯坦孕婦蘭德(莎賓娜奥扎尼 飾)有著深厚交情。但兩地居民的緊張關係,與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居民的強勢欺壓,讓兩邊都交好的克蘿伊常感到身心俱疲,而和德蘭過從甚密的她,也因為在難民區看到、遭遇到許多痛心的不公事件,而在這兩個民族的衝突之中漸漸越陷越深。
本片的故事多半是加拿大魁北克導演昂娜伊絲‧芭波-拉法雷特(Anais Barbeau-Lavalette,《青春逆轉勝》)根據她在巴勒斯坦的生活經驗,以及當地友人真實遭遇改寫而成。電影前半段看似鬆散,猶如主角的生活紀錄,鏡頭隨著克蘿伊往返以巴兩地,穿梭在醫院、蘭德家中、垃圾掩埋場,或是回到以色列和鄰居聊天喝酒,影像風格則延續著導演前作《青春逆轉勝》(La Ring, 2007)樸實無華的寫實風格。如此樸素的劇情和影像都考驗著觀眾的耐性和專注力,同時也慢慢地為影片後半段的發展蘊積強大能量。因為,透過這些日常的影像,我們才更能將兩地居民的政治、宗教意識型態退去,以「人」的身分去認同他們,像克蘿伊一樣和他們交心。當這樣的目的達到,導演再加回政治和宗教的包袱,我們便能深刻體會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不通情理的高壓控管下的無奈與憤慨,甚是製那股願意為此奉獻身軀的仇恨。
而身為外國人的克蘿伊,她的立場在片中也不斷受到考驗。導演接受訪問時表示,以巴的議題實在過於複雜,身為一個局外人,她只敢以她個人(一個魁北克女人)的觀點去探討,並努力保持客觀的距離,不敢對特定議題過度延伸著墨。而這樣的視角卻剛好提供全世界觀眾一個很好的出發點來了解以巴問題複雜的程度,因為同樣身為外國人的我們,或許對於以巴問題的解決之道有著類似的天真想像:我們大概都認為兩地的敵意,主要是衝突的兩政權和宗教意識型態主導的政治鬥爭;只要我們貢獻一己之力,讓兩邊居民撇開這些包袱認識彼此,就能底層化解敵意,搭起友誼的橋樑。
身為無國界醫生,克蘿伊在一開始是抱持著這樣的理想的。她在巴勒斯坦行醫,住在以色列,兩邊都有交情不錯的朋友。但隨著一個個揪心的事件發生,我們將隨著克蘿伊發現,在雙方權力和資源如此不對等的情形下,根本沒有破冰的可能,一路被壓著打的巴勒斯坦人只有無盡的仇恨,甚至心甘情願地為復仇而捐軀,這完全是時勢使然,並沒有任何的政治操作。而複雜無解的現實情勢更是只能逼著克蘿伊選邊站,令人不勝唏噓。
看完電影,友人問我覺得好不好看,我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不斷思考其中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心目中的「好看」(不論小說或是電影)還是制約於較為好萊塢式的通俗觀點──架構明確的類型敘事、明快的節奏、聚焦的主體、優美的構圖、提供一定的娛樂價值,讓觀眾可以輕鬆的坐在椅子上看完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的影片,諸如此類。而在此特質之外的電影,我的衡量標準便不是「好不好看」,而是在於它是否提供了我不同的觀點、體驗。觀影過程或許需要花點心力,但從電影中所獲得的人生、美學經驗絕對值得。
而《烈火摯愛》對我而言,就是這麼一部不一定「好看」,但絕對值得一看的好電影。它讓我深刻體會到在以色列蠻橫欺凌下,巴勒斯坦人激進反抗的身不由己。我因片商打著《烈火焚身》團隊製作的口號和《烈火摯愛》的片名而被吸引,但看完本片,待原文片名「Inch’Allah」(願阿拉成全)再度浮現銀幕之上,這個名稱看來更顯後勁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