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人一定得念書──《名媛教育》
贏得2009年英國影視學院年度影后,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與最佳改編劇本的英國電影《名媛教育》(An Education)簡直就是鑲著一層厚厚的金箔登陸台灣。但很可惜的,代理片商決定跳過院線上映直接發行DVD,所以影迷們便無法在銀幕上看到這部英國09年最傑出的影片了。
對於擔任主角的演員凱莉莫理根(Carey Mulligan)而言,《名媛教育》是她第二次在大銀幕上擔任女主角的演出,凱莉莫理根以2005年《傲慢與偏見》中的小妹凱蒂一角首度登上大銀幕後,到了2009年開始嶄露頭角,先是領銜演出電影《The Greatest》(暫無中譯)一片之後,又擔綱本片的主演。她在本片中復古的外形十分的亮眼,使得許多許多影人紛紛想起60年代風華絕代的女星奧黛麗赫本,而她更因參與本片拍攝,成了片商重拍奧黛麗赫本成名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時女主角的不二人選。而莫理根在本片中的表現也確實出色,儘管要飾演小她8歲的女孩時,扮相還是難掩歲月的痕跡,但莫理根的舉手投足間的確抓到了青少年急欲長大的叛逆,與少女面對成人世界時顯露出的期待與青澀,而她不時水汪汪的眼神更將這聰慧小女孩的情感詮釋得更為細膩。
而《名媛教育》這部電影也像一位風姿卓越的女郎以各種美麗的面貌使觀眾愛上它的風采。它穿著六零年代的外衣,重現往日摩登社會的典雅風貌;又佐以俊男美女在街角邂逅開啟的一段愛情故事,增添影片的都會浪漫氣息;最後在層層華服之下,則是一部帶點叛逆的青少年成長電影。這是一部很適合中學生欣賞的影片,它的故事與議題應該能夠引起不少台灣學子的共鳴。畢竟,我們和片中的主角珍妮一樣,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那段父母對課業嚴格要求,幾乎沒有娛樂的枯燥升學歲月。而我們可能都曾納悶,除了學會將來可能在也不會用上的三角函數、分詞構句、亞佛加厥定律之外,教育的到底目的是什麼?
由《戀愛學分保證班》(Italian for Beginners, 2000)導演瓏雪兒菲格(Lone Scherfig)執導的《名媛教育》將故事圍繞在「教育」與「女性自主意識」的主題之上。透過主角珍妮從十六歲邁向十七歲時,一遭誤闖大人的「社會大學」的人生經歷,《名媛教育》除了讓我們看到這個少女對於生活的體認;也想探討與解釋教育在人們──尤其是女性同胞──生活之中的貢獻。在故事發生的1960年初期,傳統保守的英國社會一如其他保守的父權社會,女權意識在普羅大眾的生活裡還處於萌芽期,社會大眾普遍地認為女人最終的角色即是為人妻母,相夫教子。既然花了大半人生辛苦學來的知識最後終仍將塵封在柴米油鹽之下,那花費時間在課堂裡學習乏味艱深的知識到底有何用?我們可以看到片中的角色們提出幾個不同角度的見解:珍妮認為上學是件極度枯燥乏味、浪費生命之事;珍妮的父親認為藉由教育晉身頂尖學府是為女兒找到好歸宿的不二法門;校長認為學歷是女人的工作飯碗與社會地位的保證書;珍妮的老師則讓觀眾看到教育帶來的知識使女人了解自己,也使我們能夠在有限的資源內充實、豐富我們的世界,而不是迷失在浮華的物質世界之中。而最後的這個見解也正是除了主角對珍惜青春世界單純可愛的領悟之外,《名媛教育》這部電影最想要強調之處。
瓏雪兒菲格的作品一向對於女性議題有高度的關注,本片改編自英國專欄作家琳恩巴伯(Lynn Barber)的回憶錄,但或許為了忠於當事人的經歷與想法,也可能因為青少年是這部商業電影鎖定的主要觀眾的關係,這樣一個女性觀點的電影並沒有太多挑戰觀眾想法的嘗試,反之,它提供了觀眾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價值觀與楷模。看到影片以帶著過來人身分向觀眾說教的口吻鞏固了我們熟悉的社會秩序與價值,而非提出一個新的觀點衝擊大眾的觀念,是令我稍稍失望的地方。不過在這故事裡最令我欽佩之處,是主角珍妮追求自己生活的態度與企圖心,不論是她為了辯護自己的信念而質問校長的勇氣,或是她為了重回校園時棄而不捨的精神,都讓觀眾看到了一位年輕女性對於自己的人生的堅持。除此之外,儘管女主角的經歷與男女主角的戀情佔去這部商業電影大半的焦點,但我們也看到這位曾參與逗馬宣言(注一)的女導演仍默默地在影片中以幾個不同的女性角色的生活,呈現她對於現代社會女性生活的關注,尤其它對於珍妮的母親──這位為了婚姻與家庭放棄婚前多采多姿的單身生活的女性,更是有著細膩的刻劃。
本片的出租版DVD內容頗為豐富,收錄了導演與演員隨片講評、幕後花絮、與刪除片段等影片;但對故事本尊琳恩巴伯的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英國衛報(Guardian)為她刊載的一篇專題報導。但本片除了自真人真事取材之外,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珍妮的故事也和片中課堂上討論的小說《簡愛》有許多呼應之處,珍妮(Jenney)如同簡(Jane)都是出身英國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女子,他們都在一所嚴苛的學校之中受到了一位善良的老師教化,而他們同樣愛上了一位比自己年長許多的男子。
但我想《名媛教育》與《簡愛》之間最重要的關聯,應該是珍妮就像簡在現實生活的化身,兩人都是堅毅的女性,他們對生命從不氣餒,而是勇往直前地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而這部影片無非就像是在向這兩位勇敢活出自己的女性致上最高的敬意。
注一: 丹麥籍的導演瓏雪兒菲格是當年丹麥藝術電影運動「逗馬九五宣言」(Dogma 95)的成員之一,逗馬九五宣言在1995年3月13日由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與湯馬斯.溫特堡(Thomas Vinterberg)簽署。此一運動的目的希望電影能夠盡其所能的貼近真實(reality),因此訴求導演以手持攝影、現場光源、不使用畫外音(non-diegetic sound)等方式拍攝影片。但有別於其他成員導演所呈現出的陰鬱沉重風格,瓏雪兒菲格的逗馬作品(如《戀愛學分保證班》)風格輕鬆詼諧,對於日常生活有著細膩的觀察。
延伸閱讀:
《簡愛》(Jane Eyre)。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著。
琳恩巴伯在衛報上的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