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最樸實的真諦──《切:28歲的革命 / 39歲的離別信》
人們想看關於切‧格瓦拉的電影,可能是出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因為他是另人崇拜的浪漫革命英雄;他是許多名人心中的精神導師;因為想一睹這個時尚符號本尊的樣貌;又或者,因為不論如何,在我們年少輕狂、懵懵懂懂時,「切‧格瓦拉」這個字加上貝雷帽與絡腮鬍的組合聽起來就很屌。但是,不管切‧格瓦拉的名號再怎麼偉大、怎麼不凡,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e)分成上下兩段上映的電影──《切:28歲的革命》(Che: Part One)與《切:39歲的告別信》(Che: Part Two)讓觀眾看到是一個背負著宏大理想的凡人之軀。
平凡人的不凡旅程
我告訴你,這聽了可能很可笑:一名真正的革命者有強烈的愛指引著他──對人性、正義和真相的愛──不具備這樣的特質,不可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革命者。
《切:28歲的革命》的劇本改編自格瓦拉所著的《古巴革命紀實》(Pasajes de la guerra revolucionaria)一書,訴說切‧格瓦拉從參加革命到古巴共和國成立之間的人生。對於不知道切‧格瓦拉為何許人也的觀眾而言,這部傳記電影可能開始得令人不知所措云。相較於大部分的傳記電影在進入劇情的核心之前都會提供觀眾足夠的資訊了解主角的成長背景,《切:28歲的革命》在格瓦拉的故事揭開序幕時卻出人意表地給了格瓦拉一個極不起眼的出場亮相:
儘管一開始電影以近距離仰角的特寫象徵格瓦拉的影響力,電影的敘事卻在1964哈瓦那的一場訪談現場美籍記者提問的第一個問題結束後,迅速地插入獨裁者巴蒂斯塔在古巴執政時的記錄影像交代時空背景,並再次快速的將場景切換到1955年古巴革命之前墨西哥的一場家常聚餐。在這場景裡,與會的友人圍坐小客廳裡的茶几侃侃而談,觀眾首先聽到與看到的是友人暢談他對政變的看法。接下來鏡頭一轉,我們才看見影片的主角也坐在其中,靜靜聽著大家的談話。主角的名字從電影一開始到這一個場景從未被提及,直到這場戲中鮮少講話的主角在友人引介下和遲到的卡斯楚照了面,觀眾才得知這個眾人口中的「阿根廷人」名叫艾內斯托。
從故事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出導演不想將格瓦拉過度突顯的意圖,除了他在上述場景中的寡言與那遲遲未揭露的名字之外,他也不是這場戲中主導鏡頭運動的角色,卡斯楚的一言一行反而才是畫面上的焦點,在餐桌上,儘管格瓦拉坐在畫面的正中央,但是跟坐在鏡頭前方銀幕左側侃侃而談的卡斯楚的碩大背影相比,列席眾人之間的格瓦拉和攝影機之間較遠的距離和因距離而顯得較小的身影則顯現出導演想呈現的訊息:脫下後世加諸的光環,切‧格瓦拉的身份很單純──他是一名平凡的革命參與者。
而劇情的安排也在呼應著這樣的精神。如果你還沒在戲院看過這兩部電影,希望在影片中看到主角登高一呼,展開一場又一場史詩般壯烈激昂的戰役,或是導演用劇情、配樂、鏡頭的構圖來大肆歌頌一代偉人的英偉風範,那麼這兩部《切》很肯定會使有這樣期待的觀眾失望了。電影並沒有任何野心堆砌主角的神格或是歌頌格瓦拉內心浪漫而陰鬱的詩人情懷,劇情結構平鋪直敘,如同將回憶錄中一段一段的文字再次轉化為影像。因此,我們見不到豪氣干雲的大規模戰役,大部分的時間裡只有一次次萬般謹慎的行軍,或是以寡敵眾的突圍、攻城行動。除了格瓦拉丹任代表再赴美期間發表的公開演說之外,電影裡也沒有英雄傳記片中常見的慷慨激昂的演講,只有格瓦拉面對游擊隊員、樵叟或農婦時語重心長的關心與勸學,還有那一再向士兵重申不可擾民的原則。除此之外,你還會發現在這部傳記電影中的叢林歲月裡,劇情並不是繞著主角打轉的,在鏡頭下呈現的更像是切‧格瓦拉眼下革命之路上的點點滴滴:教育目不識丁的士兵,為深山中的村民義診,處理新兵間的紛爭,在立場不同的革命團體間斡旋……等等,有時格瓦拉也會出現在螢幕上,但是事件本身才是主角,而我們則是透過一件又一件的大小事慢慢地認識這一個人,然後便會發現使切‧格瓦拉勤奮不懈地走過大小風浪的力量真的是一股因為愛而產生的執著。
告別古巴,紅色火種在他鄉短暫的燎原
接續在之後的二部曲第二段《切:39歲的告別信》改編自切‧格瓦拉所撰寫的另一本手記《玻利維亞日記》(El Diario del Che en Bolivia)。看了本片之後,你可以發現在《28歲的革命》的影像色彩使用中,那切換於彩色回憶之間的黑白「當下」政治生涯和其畫面中粗糙的質地,原來象徵著格瓦拉人生的停滯;只有回到叢林為理想戰鬥、親近貧民與弱勢才能賦予他的人生色彩和意義。
本片的風格比首部曲更像紀錄片。但是鏡頭更貼近切‧格瓦拉了,因為玻利維亞的起義是他個人的理想實踐,因此他的態度就變成了電影的焦點,因此當他身處困境又嘯喘發作時,攝影機特寫狄奧托羅飾演地切‧格瓦拉全神貫注地喘氣,彷彿切‧格瓦拉在在吐納之間的掙扎,就是他對於堅持爭取任何卑微生命應有尊嚴的象徵。全片幾乎沒有配樂,劇情更平鋪直述,讓影片全心專注在呈現部隊跋山涉水時發生的種種事件;如此一來,當革命軍節節敗退,在山谷間迷走時,那種徬徨焦躁的情緒便以一種最不矯揉造作的方式瀰漫在觀眾之間。但也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挫敗中,觀眾才能看到切‧格瓦拉的對革命熱情與堅持是如此的意志堅定。在一場場戰役中,國家軍隊鐵腕冷血的鎮壓則和革命軍處處體恤當地居民的行動方式也形成明顯的對比。最終,革命勢力還是不敵有美國撐腰的國家軍隊。切‧格瓦拉在小屋裡被處決時,鏡頭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拍攝他從中槍倒地到斷氣,周圍沒有響起任何悲愴的音樂,只有耳邊的槍聲、在一片死寂中的喘息、與漸漸模糊的視線。再一次,導演讓觀眾看到這位英雄的死竟是多麼地卑微,但同時也是如此地蕩氣迴腸。在最後的主題曲結束之後,片尾的演職員表在一片靜默中升起,或許這是影片在為這位英雄默哀,向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展現的熱情致上最高的敬意。
在《切》的二部曲之中,男主角班尼西歐‧狄奧‧托羅的演技不得不令人豎起兩隻大拇指,外型因為不如其他男星亮眼,使得狄奧‧托羅演遍了許多影片的男配角或是大反派,但是他對演技的堅持使得再怎麼平凡不起眼的角色,在他詮釋之下都被賦予了靈魂,甚至其光芒有時更幾乎蓋過主角。在《切》之中,他對角色的研究也下盡了功夫,光是從切‧格瓦拉嘯喘發作時那逼真度破表的演出就可以讓人看到他對於詮釋角色時每一個細節的講究。
如果你看完影片上網搜尋和影片相關的文章時,你不難發現當人們討論到切‧格瓦拉時,皆著眼在其人的浪漫情懷、其革命行動中的詩意、歷史的地位等一個又一個冠冕。但不諱言在開拍前對其人所知甚少的導演史蒂芬‧索德柏,在影片所做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光環、冠冕一一退去,但在褪去這些亮麗外衣之後,站在鏡頭前的切‧格瓦拉身影卻變得更加清晰:那是個跟你我一樣的血肉之軀,但因為懷著這份源自於在年少輕狂的一趟南美大陸摩托車之行之後,對拉丁美洲斯土斯人滿滿熱切的愛,使得他人生變得如此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