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童年生活的攝影集──《追火車日記》

212
2009-06-19

我們都難免偶爾引領期盼命運女神的眷顧,但各位有沒有想過,我們也可以「引誘」他上門呢?波蘭導演安卓賈柯墨斯基(Andrzej Jakimowski)自編自導的電影《追火車日記》(Sztuczki)便是如此的一部影片。《追火車日記》並不像是其海報或是DVD封面圖面上那樣的青春無悔,它比較像是一部充滿熱誠與溫馨的勵志影片。片中的小主角史蒂芬(達米安吳Damian Ul飾)篤信運氣的威力, 相信機運造就人生,而他的姐姐小愛(Ewelina Walendziak飾)則常常和史蒂芬一起玩命運小遊戲,例如挑戰誰能讓自己的垃圾自動跑進垃圾桶,或是改變某個路邊蔬果小販那天低迷的買氣,而小愛對此有一套哲學──要改變運氣就要懂得如何引誘命運之神上鉤;而這也正是整個故事的基石。有天史蒂芬在月台上注意到一個男人,更認出這個人是離家許久的爸爸(Tomasz Sapryk飾),於是他便開始想盡辦法,展開一連串行動,希望使這個男人重新回到家裡。故事的節奏並不快,但是在緊要關頭之處,導演的節奏的確成功的掌握觀眾的情緒,一同為史蒂芬與小愛姐弟倆感到緊張。在這部根據導演童年成長記憶所編的電影中,大學主修哲學的賈柯莫斯基透過這一對姐弟將他對於命運的人生哲理貫穿整部電影,並展現出與眾不同的人生觀,他既不陷於命定論的悲觀之中,也不鼓吹人們過度積極介入且干涉他人的生活。透過史蒂芬和他的行動,賈氏展現出的哲理既肯定命運之中人的主動性(human agency)和其影響力,但他也為命運之神留下許多運作的空間,也因此電影才有最後可愛又溫馨的結局。



在展現哲理與抒發人生經驗之外,《追火車日記》還間接探討了現代化、都市化潮流對波蘭鄉鎮的影響,也描寫了波蘭國家處境的現狀。在片中,小鎮的渺小在影片開始沒多久,就在一場月台戲中,因為史蒂芬和小愛身後一部過站不停的高速列車而表露無遺;而一如全球大部分的國家,都市化將大城市週邊衛星城鎮的工作人口都吸引到都會區去;因此我們看到離開史蒂芬和家人的爸爸每天早上都西裝筆挺地拎著公事包搭火車到城市上班,而這個小鎮既使在大白天馬路的上行人仍是稀稀落落的。這樣的小鎮不只受到都市化的影響,鄰近的義大利大企業也不斷的揮著鈔票和居民招手,小愛在片中努力地學習義大利文,也不斷的到附近的義大利企業安排面試,希望可以在這謀得職位,她相信比起正在做的洗碗工作,大企業的薪水一定能夠提供更好的生活;而其中有一幕,當小愛的男友和企業裡義大利籍主管不約而同一起在公司停車場等爽約的小愛時,主管嶄新的高級轎車和小愛男友開來的中古老爺車兩相對照,更凸顯了小鎮居民物質生活的「落後」。從這一點來看,影片中不具名的小鎮似乎代表著波蘭,並反映出在現代化的潮流下,起步較晚的波蘭人口不斷被鄰國吸引,而經濟上也因國內資源與設備的缺乏或落後,不得不依靠鄰國強大工業的處境。



《追火車日記》不只是一部以劇情取勝的影片,他的攝影風格也讓人印象深刻, 泛黃的色調加上導演童年回憶的元素,使得影片有著一股懷舊感;明亮、低對比的畫面也使的影片洋溢著淡雅清新的氣息,而簡潔、穩重但不單調、也不會顯得刻意的構圖,使這部影片就像是一本動畫攝影集一樣賞心悅目,無怪乎《追火車日記》在波蘭影展能一舉拿下最佳影片與最佳攝影,更在威尼斯影展、東京影展中表現亮眼,而導演安卓賈柯墨斯基更被時人譽為「奇士勞斯基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