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們都到哪裡去了?重看《搜索者》(The Searchers)
這部受到眾多好萊塢導演、電影學者和美國觀眾鍾愛的西部片(western) 《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 誕生五十年以來影響深遠,不只是被一格一格、一鏡一鏡地研讀,劇情與台詞中的潛在涵義仍不斷地被翻新。比如說,近年好萊塢的系列英雄片《蜘蛛人》、《蝙蝠俠》,均不約而同地塑造了嶄新的「黑暗形象」,深入挖掘一個英雄更人性更尋常的原始欲望,更準確地說是更悲觀、世故的;台灣則在政黨二度輪替後,將一個昔日的民主政治英雄看清成人人喊打的狗熊。沒辦法,我們都很需要英雄,就算全部人類都是手殘眼盲、渾然沉睡的浮生泡沫,只要知道有一個醒著的救世主,把希望寄託給他,在那裡就好。
究竟是人無法走出威權的壟罩、始終需要一個發號施令者,還是當英雄變成狗熊時,我們也感到自己是實在、因而被安慰了?一個傳統西部片中所描述的、完全代表正義的天真浪子,到底存不存在?很顯然地,英雄真的不存在。電影中形塑出來的英雄,看似無意實則受到時代整體氛圍無孔不入的滲透,反映了整個世代的類型片對觀眾情感結構 (structure of feelings) 的回應。成名於「垮掉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導演約翰福特,在成功地塑造出西部牛仔英雄約翰韋恩(John Wayne)之時,又在這部電影中轉了一個彎,重新修正/模糊了多重二元對立,而他自己則像電影結尾的伊森(Ethan Edward),試圖尋找心靈的平靜、但不相信任何一方。
環視我們所處的此時此地,在全球經濟衰退、石油飆漲、毒物食品流竄、新權力秩序(有人名之為新冷戰)逐漸形成而還未形成之時;在牛仔們快速撥弄連發手槍,卻再也不知道該對著誰、該往哪裡去的崩世光景(難道是《計程車司機》裡有著反社會人格的勞勃狄尼洛嗎?),再也沒有所謂的蠻荒之地可以談論文明與正義,觀看這部電影竟讓人感到懷舊,連結著對遠古原始社會的想像,迷戀背景和人物同樣清晰的深焦鏡頭中那一片乾淨的藍天、以及約翰韋恩漂亮地騎在馬上開槍的古典線條與力道。
華納電影公司近年推出的「五十週年紀念終極收藏版」,不僅有畫質精良的正片,還附有畫成漫畫的故事小冊(可惜漫畫的分鏡和電影是不一樣的、印地安人也不像電影裡那樣英俊)和風景般的電影明信片讓影迷收藏,有趣的是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花絮集錦,訪問了三位好萊塢電影創作者,包括深受約翰福特影響的馬汀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Curtis Hanson、John Milius,指出自身初次觀看、一看再看的經驗,還有對本片諸多經典鏡頭的分析讚賞。約翰福特是如此地在鏡頭上減省筆墨,使得鏡頭每一個些微的移動都具有意義,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當時在電力資源缺乏、食物水源稀少的西部,能夠飛快地移動龐大的攝影機拍攝奔跑的馬匹,是多麼令人讚嘆的事情。
至於花絮中所談到的鏡頭分析則相當深入精彩,例如Curtis Hanson認為約翰福特捕捉到了最為迷人的美國精神,同時在這部片中又走得更遠挖掘心靈暗面,而這些意圖透過顏色表現(例如黃昏印地安人來臨前一幕的光線),我們看到的不是直接的暴力,而是暴力遺留下來的效應後果;馬汀史柯西斯則從場面調度和鏡頭手法來指出獨到之處(例如家中的女人讀信的時候,在其間一段一段地插入(intercuttting)交代出門在外的男人們的行蹤);John Milius則覺得小時候看這部電影時想成為的英雄是Scar,以自己的經驗證明了美國人認同對象的動搖,在這部片中,Scar幾乎就是Ethan的另一個自我(alter ego);上述的內容只能略提重點即有趣之處,若想知道更多更完整的分析,請點擊下列由台灣電影學者沈曉茵所闡述的精彩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http://www.ncu.edu.tw/~eng/FilmCenter/database/art&ideology/searchers/searcher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