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

173
2008-09-04

在日本和台灣的動漫界,《新世紀福音戰士》是同時被供為經典,卻又同時困惑著觀眾的巨大的謎。自電視動畫1995年播出以來,除了原聲帶、公仔、設定集、畫集、模型等基本動漫文化商品之外,更傳奇的是故事本身像有機物一般蔓生,在漫畫、劇場版、電玩遊戲搬演平行世界中的不同故事,而龐大的觀眾群更取得主動位置否認電視版的結局,甚至逼的導演不得不拍多部劇場版來回應這股不滿。而福音迷們,除了一邊暗罵Gainax(動畫製作公司)和庵野秀明騙錢騙不完,一邊仍然強迫症似的觀看更荒謬的劇情。事隔十多年,我仍無法抗拒地買了這張DVD。



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特色之一在於其『沒有最終版本』。當年因為經費短缺而匆匆製播的電視版結局,因為過於抽象而著重心理層面,選擇性地不去交代故事中段發展的龐大世界觀設定,而引發福音迷的不滿,認為庵野破壞了這個故事。長久以來,作者與觀眾之間存在著對立且緊張的關係,甚至有狂熱份子寫死亡恐嚇信給庵野秀明。我想,這次的新劇場版是作者帶著巨大的誠意要來跟讀者們和解。以四部電影的長度,創作者終於要給這個故事一個最終版本了。(其實電視版早就給過了,是觀眾主動棄絕;如此的觀眾會對這次的新劇場版領情嗎?)



《新世紀福音戰士》電視版在世紀末的日本,以其獨樹一格的巨大機器人造型、精神分析式的人物關係設定、毀滅性的末日世界觀,橫掃當年的青少年觀眾。此次劇場版涵蓋的內容,也就是電視版前六集,剛好是最沒有爭議且最令人記憶深刻的經典片段,透過重製之後精緻的畫面,忠實傳達了原初的感動。被父親拋棄了的少年,非得駕駛巨型人造人和不明生物搏鬥;失去控制的人造人狂吼狂奔、野蠻地獵捕敵人;沒有表情、沒有過去、謎樣蒼白少女;漫天飛著聽不懂的艱澀自創術語,從來不說清楚的那個巨大的謎。除了動漫迷限定的科幻設定與美少女,少年英雄的自我探索和痛苦的轉大人歷程不知道帶給當年徬徨的世紀末青少年多少啟發。一方面很酷,一方面也在當中找到認同。電視版動畫不但在青少年觀眾群取得廣大的迴響,甚至文化學者也以其作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文本,探討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以及作為理解下一代的重要工具。



十年前我和拯救世界的少年一樣年歲,十年後他照樣搬演被迫駕駛機器人的無助少年,懷著被父親拋棄的創傷,一邊拯救世界,一邊療癒自己的心靈創傷。配音員聲音不會老,畫面雖然翻新重製了,卻在製作團隊的堅持之下,仍保留專屬日本電視動畫的2D手工感。在電腦特效蓬勃發展的現在,這樣的堅持無疑是日本動漫界最後的驕傲,也企圖讓當年在電視機前震懾不已的少年觀眾們到電影院再度體驗當時的感動。但是十年後的我,早就已經不再空白、不再質疑自我存在,那這次的劇場版對我的意義又在哪裡?以《序》來說,大概只剩懷舊了吧。



這次的劇場版顯而易見的改編就是日常生活的場景被濃縮了。電視版福音戰士最特別的一點,在於戰鬥與戰鬥之間的日常生活片段。什麼都無所謂的少年來去於醫院、學校、上司的家、廢墟般的第三新東京市之間,心理的掙扎與矛盾在空蕩蕩的空間,在看似不經意的生活片段,被放大成世界的中心,硬是逼迫觀眾去感受同一種痛苦。然而在《序》中,日常生活被縮減,只剩下必要的、合理交代劇情的場景。雖然顧到了作為一部電影的緊湊和邏輯,但是強大到令人心痛的憂鬱和孤獨感,卻失落了。



此次新劇場版的成敗,還得看後面三部續作的發展,《序》作為一個開場白已是非常稱職了。台版DVD限定版除了本篇,尚且收錄了一張特典。特典當中值得一提的是〈Rebuild of EVANGELION: 1.01〉:將動畫製作過程的草圖、原稿等等不同階段,以快速的影像剪接、重疊、並置來呈現,並配上兩種不同風格的配樂,完全不加以解說,讓影像自己說故事。從這段影片我們可以看出動畫製作的基本精神,如何利用各種技術製造景深與立體感,同時又保有電視動畫的手工感;對製作團隊來說,進步的電腦特效只是輔助,而非主角。另外附錄的〈Explanation of EVANGELION: 1.01〉則大概只能推薦死忠動畫迷欣賞了,可以說是動態的角色物品全面設定集。本篇中尚且收錄了劇本,有興趣一窺動畫電影原始文字風貌的觀眾可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