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中國:《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160
2008-06-05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於2008年初發行了《末代皇帝》四碟版的珍藏DVD,包含劇院版165分鐘版本、電視版218分鐘版本,和兩片充滿紀錄片和訪談的珍貴花絮,以及一本製作精美的小手冊。在八月中國即將舉辦象徵現代國家的榮耀的奧運之際,我們重新來看1987年的末代皇帝別具意義。不僅因為電影描述的二十世紀初,正是中國轉型為現代國家的關鍵時刻,片子拍攝的時機更是中國改革開放之際,企圖轉型為『實質上的』現代國家的轉捩點。因此在《末代皇帝》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對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的詮釋,也可以看到中國積極面對世界、走向世界的野望。



電影從1950年溥儀在中俄邊界被俄國遣送回國開始,以溥儀在新中國作為一個戰犯的監獄後半生為主要敘事,交叉敘述他作為清朝皇帝和滿州國傀儡的波瀾萬丈的前半生。電影多次以門作為隱喻,觸發片段式回憶敘事,從三歲娃兒登基、隱隱發覺牆外共和國體制的存在、英國人莊士敦開啟國際視野、被迫趕出紫禁城大門,到在滿州國再次登基,最後日本戰敗被迫出逃卻被攔截至俄國。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部中國官方允准在紫禁城拍攝的電影,導演貝托魯奇成功地讓紫禁城超越背景,成為一個積極表演的演員。三歲溥儀稚嫩地走在向他五體投地磕頭的成千上萬個臣民之間,那是他的登基大典;小與大、少與多對比並置,被包圍在紫禁城牆內。如果沒有四周圍巍峨聳立的紅牆,我們恐怕很難了解這個封建王朝走到末路的荒謬性。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童年溥儀和溥傑在紫禁城牆內的廣場奔跑嬉戲的樣子,以及成年溥儀和他的一后一妃在同一個廣場搭起臨時網球場打網球的樣子。鏡頭如果不拉遠,我們也許要以為那是溫布頓紅土球場,而那堅定矗立的城牆時時刻刻提醒觀眾溥儀背後四千年的封建歷史,也時時刻刻提醒溥儀作為『紫禁城內的皇帝』的荒謬與悲哀。



雖然電影處理的是歷史關鍵時刻的中國和關鍵人物,但是說這是一部歷史電影卻有失精確。雖然許多關鍵的歷史事件都被細膩地拍攝出來,但是我們卻不太能感受到歷史感,或說時代的氛圍。舉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為例,他沒有正面處理歷史事件,而只是迂迴地、淡淡地述說平凡的一家人的生命事件,卻反而讓觀眾可以從生活的隙縫窺見那個時代的氣氛,讓觀眾進而自行拼湊大歷史的原貌。而導演貝托魯奇作為一個義大利人,他讓觀眾正視許多歷史關鍵事件,例如慈禧駕崩、登基大典、溥儀被逐出宮等等,具體呈現這些我們在歷史課本上讀過的文字的同時,卻降低了電影的寫實度。因為大歷史是沒有辦法被再現的。所以導演想做的並想對溥儀作貼近史實的詮釋,而是將皇帝拉到一般人的高度,試圖說一個『人』的故事。也正因為導演是一個外國人,所以他能夠觀照大歷史中的關鍵人物(key man)的內心狀態,並且將大歷史看作塑造溥儀人格的要素。



一個明明是中國的故事,裡面的主要角色使用的語言竟然是英文,也許對一些華語觀眾感到不可思議,也會馬上將這部片歸類於『不忠實』、『拍給外國人看的中國片』而嗤之以鼻。撇開使用英語等於不寫實的直接聯想和民族自尊心不論,我們卻可以從英語的使用,看到西方世界對封建中國的想像。封建中國繁複的皇室稱謂,在英語的語境下轉到了英國的貴族稱謂系統。『皇上』變成了Your Majesty,『娘娘』變成了Your Highness,語言一轉換,整個君臣對應關係也轉換成了英國系統;而我們作為中國歷史學習者當然知道這當中喪失了多少內涵。更微妙的是片中稱呼中國和紫禁城的方式。中國被稱為Middle Kingdom(在手冊中),紫禁城被稱為The Forbidden City,太和殿(皇帝舉行登基、慶典,以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被稱為Throne of Dragon。又是王國、又是禁忌、又是龍的,這個轉換讓我聯想到的不是別的,正是奇幻文學的語言系統。看到這層指涉,我們便比較容易理解這部電影對國際觀眾的意義。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正是中國亟欲參與世界,向世界發聲的關鍵時刻。而貝托魯奇的外來身份以及左派背景竟然非常剛好的安進這個負責宣傳的位置。於是《末代皇帝》成了一部非常幽微的,穿著美學外衣的政治正確電影。貝托魯奇在訪談中自承精神分析在他建立角色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在這部電影中想要表達的是一個人的改變(也就是西方文學傳統當中的metamorphosis),導演的個人偏好剛好和中國政府最津津樂道的一樁改造案不謀而合:也就是將溥儀從皇帝改造成一介公民(From Emperor to Citizen)。片中對於勞改(re-education)的正面態度,我想來自於貝托魯奇對於社會主義的理想,卻也恰巧符合中國政府的宣傳態度。



這部珍藏版DVD的附錄十分豐富。兩部關於電影拍攝幕後花絮的紀錄片,我特別推薦由BBC拍的版本。其中包含拍攝現場的花絮,我們可以看到飾演三歲溥儀的小演員可愛的模樣,還有貝托魯奇的訪談。此外紀錄片還訪問了當年仍健在的溥傑,也訪問了演員尊龍、英若誠、彼得奧圖對於角色演繹的看法,還有溥儀的歷史畫面,我覺得更珍貴的是臨時演員的簡短訪談。令我感動的不但是遇見了十數年前的中國(講的話我甚至聽不懂),也讓我看到了平凡的中國人對於走向世界的渴望。另外值得推薦的還有一段配樂師David Bryne的訪談。一般電影配樂的過程很少有機會呈現給觀眾看到,而這段訪談除了訪問他創作配樂的過程之外,還拍攝了配樂師的筆記本,看著在影片段落之間註記著『chinese』、『western』的簡單符號,到最後發展出至今仍影響深遠的經典配樂,令人感動不已。隨片附贈的小手冊中也收錄了不少有趣的內容。其中美術設計(production designer)Ferdinando Scarfiotti的訪談可以讓我們更理解片中的中國美學是如何建構出來。手冊中還節錄了部份電影拍攝日誌,也相當有趣。



《末代皇帝》的傑出美學成就不僅影響了外國人怎麼看中國,也弔詭的影響了中國人在再現的層次上如何觀看與呈現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初重新看一百年前的末代皇朝,卻讓我們意外看到了中國怎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