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To Each His Own Cinema

157
2008-05-15

導演: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 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aki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lez Irritu / 阿莫斯吉泰Amos Gitai / 艾騰伊格言A tom Egoyan / 安德瑞孔恰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 / 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 / 陳凱歌Chen Kaige / 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 / 大衛科能堡David Cronenberg / 大衛林區 David Lynch/ 艾利亞蘇立曼Elia Suleiman / 伊森柯恩Ethan Coen/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 / 侯孝賢Hou Hsiao-Hsien / 珍康萍Jane Campion / 尚皮耶達頓Jean-Pierre Dardenne / 喬柯恩Joel Coen/ 肯洛區Ken Loach / 北野武Ki tano Takeshi / 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 盧克達頓Luc Dardenne / 曼諾迪奧利維拉Manoel De Oliveira / 麥可西米諾Michael Cimino / 蔡明亮Tsai Ming liang / 南尼莫瑞堤Nanni Moretti / 奧立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 / 拉烏盧伊茲Ral Ruiz / 雷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on / 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 席歐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 華特薩勒斯Walter Salles / 文溫德斯Wim Wenders / 王家衛Wong Kar-Wai / 約瑟夫夏因Youssef Chahine / 張藝謀Zhang Yimou




2007年適逢坎城影展60週年,大會邀請了36位傑出的電影導演,橫跨五大洲25個國家,以他們各自對電影、看電影、電影院本身的獨特記憶,拍成了34段3分鐘的短片(其中有兩對兄弟黨導演:達頓兄弟和柯恩兄弟)。在首映當晚,因為大衛林區的短片還沒準備好,所以只放了33段;奇怪的是DVD收錄了大衛林區的片段,卻因為某種不知名的原因,沒有收進柯恩兄弟的版本。只看首映,或者只看DVD都無法得到這部歷史性的短片集(anthology film)的全貌。



觀看這部電影時,如同影癡大會考。時限三分鐘,我們必須從影像風格、語言、故事內容去猜測誰是導演。好像是要驗收我們平常累積的觀影知識。五位華語導演還算容易辨認,看到黃面孔出現,就可以剔除其他選項,只剩五選一。雖然說製作人應該是想要廣泛地納入在不同地區、不同文化,於電影藝術上有成就的導演,打破商業片/藝術片藩籬,試圖建構『看電影』作為一個不分種族、不分階級普世共享的價值與活動。但是從導演的選擇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坎城影展的立場。女性導演唯有珍康萍作為代表,印度導演則整個缺席。雖然有一點遺珠之憾,但是裡頭有一些片段還是能深深觸動我們,就算你不是藝術電影狂熱份子,就算你無法指認出導演們巧妙交織於短短三分鐘之內的一幕幕經典影像。



幾乎每個導演都將攝影機轉向了觀眾,平常坐在安全黑暗當中的電影觀眾這時都成了主角,我們才發現原來看電影流淚好美,原來看電影對某些人來說意義重大,原來我們都曾幻想過拿刀砍了聒噪的觀眾。亞歷山卓岡札雷伊納利圖讓我們跟著一位女子走出戲院,看完電影情緒激動的她點了一根煙,看到她點煙的手左右橫移確認煙的位置,眼睛始終直視前方,我們才知道她看不見。她可以步伐穩健的提早走出黑暗的戲院,卻沒辦法在散場擁擠的人潮中不撞到旁人。對於眼睛看不見的『觀眾』而言,看電影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也許與我們並無相異。看電影對我們而言稀鬆平常,但是對世界上許多角落的人來說,卻彌足珍貴。在張藝謀的短片中,一整個村莊因為放映隊要來放電影而從早上等到日落整天興奮不已,因為年輕的放映師要先吃飽才開始工作,大大小小村民們聚集在廣場上屏息等待,望著投影在白布幕上的放映師身影,竟也像看電影般看得出了神。等到放映機燈亮了,機器開始轉了,興奮了一天的小男孩卻再也撐不住,睡著了。對他來說,看電影作為一個活動、一個儀式,遠比電影內容在演什麼還要重要。(本片似乎也是如此)溫德斯也非常自覺於看電影的社會意義:在剛結束戰亂的剛果的某一個小村莊,神情愉悅的村民們魚貫地走進一處臨時搭建的放映室,放映的正是好萊塢版本的非洲大陸戰爭,『黑鷹計畫』。能夠透過螢幕,而不是在眼前看到戰爭,是他們,也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在這部理應歌頌電影普世價值的電影當中,片中的人卻沒有走進電影院,或者因為某些因素人在電影院中心卻不在,則更加揭露了看電影本身的複雜性。巴西導演華特薩勒斯將場景拉到巴西的一處小鎮,兩個年輕人在一間小電影院前聊天。小電影院的招牌寫著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作《四百擊》,其中一位年輕人卻說:他們居然在這裡放A片?於是兩個年輕人就手搖鈴鼓,以南美風味十足的饒舌,開始大談坎城風光。當節奏愈來愈快,達到一個巔峰的時候,音樂嘎然而止。『你怎麼對坎城這麼熟悉?』『網路上查的。』『聽說只是法國一個鳥不生蛋的破舊漁港。』也許你會說,這也太酸了吧。大概是因為導演還沒拿到金棕櫚,所以消遣坎城一番。但是對於世界上多數人的日常生活而言,楚浮大概不比A片女優重要。巴西小鎮距離坎城8944公里,不僅是地理上的距離,也是心理上的距離。另外一個不讓角色看電影的導演是英國導演肯洛區。一對父子在排隊買電影票,面對電影院裡五花八門的選擇,有動作片、愛情片、喜劇片、動畫片,小男孩都可以一語道破這些電影大概的樣子。於是父子倆決定乾脆去看球賽。如果說薩勒斯控訴的是藝術片和一般觀眾之間的距離,肯洛區就是在嘲諷好萊塢電影的太過可預測性。兩位導演都非常自覺電影在一般觀眾日常生活中的位置。



人在電影院中,卻不是在看電影的情況就更多了。有當扒手謀生的,有專心談戀愛的,有片子燒掉的,有不停傳簡訊的,有不停講話的,也有在電影院吃榴槤的。我實在很難概括地說這部電影整體想說什麼,或者一一說出每部片子帶給我的感受。但這也是這部片最大的特色。因為聚集了來自各地的導演,每個人的關懷不同,拍電影的方式不同,所以看完電影觀眾還是很難有一個確切的感想。於是這類型大雜燴式影片的意義生產關鍵其實是在於觀眾,而不是導演或者製作人。就像伊朗導演Abbas Kiarostami的〈Where Is My Romeo〉,我們一邊看著一個個包著頭巾的女子在黑暗中默默流淚,一邊聽著茱莉葉的絕命詞。莎士比亞在時間上、地理距離上、文化上離她們多麼遙遠,但是卻又是如此貼近人心。電影的意義於是在流淚的那一霎那被決定了。



不要聽到大堆頭的藝術片就害怕,當然如果你擁有足夠的藝術電影知識絕對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意義,但是我們作為一個電影觀眾,能夠在看完電影之後得到對自己來說真切的意義,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想,也是這一部關於電影和觀眾以及電影院的短片集的重要意義吧。



馬上買來看看:


→想購買《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