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平的時刻可以永恆:《311之後》

383
2012-11-09

311之後,如果新聞中的災難畫面粗暴直截讓人不忍卒睹,那麼,這支紀錄片便是以細膩安靜的方式緩緩訴說一個不亞於地震、海嘯龐大駭人的災難──核災。然而,仍在日本國土上運轉不停役的核電廠意味著什麼?紀錄片導演鐮仲瞳無奈地說:「這裡看起來還是一樣地美,食物的味道嚐起來也沒變,儘管我們有很多儀器測出了大量數據,但那些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汙染型的災害不若天災立即毀村滅家,而是緩慢而寧靜地在人體內點滴累積,代代流傳,直到有一天病痛侵襲,死亡降臨。日本已然發生核災,但太陽照常升起,鳥兒依然鳴叫,如何對抗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敵人?



於是,岩井俊二帶著攝影機,拜訪他的新舊朋友們,用一部紀錄片,宣戰。



岩井訪問了近二十位領域各異的朋友,含括紀錄片導演、社運人士、劇作家、獨立記者、演員、音樂製作人、反核學者等等,也由此拉出「災難」的複雜面向。這場浩劫其實翻出了日本社會的積久沉痾──反核運動人士將焦點轉向體制,嚴厲質問,我們是否要任由電力公司壟斷電力生產和傳輸?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供電系統?被排擠的獨立記者指出,日本媒體的結構問題讓主流媒體(如NHK和朝日新聞)與政府沆瀣一氣,聯手遮蔽核災真相,反核學者道出了在學術資源分配的壓力下,學者們選擇噤聲或說謊,沒有在科學知識上檢討核能使用。層層相扣,比起海嘯或地震,真正的災難其實是日本這個科層社會內的壟斷與遮蔽。



一段一段訪談,除了反覆在核能問題上論辯,也有災難後心理層面的省思。例如,岩井回到海嘯時首當其衝的石卷市,拜訪老朋友中嶋醫生,令人鼻酸的是,面對大水淹沒、惡火燒毀的家園,中嶋仍帶著那種日式永不放棄的精神,溫情喊話:「我想人類有能力修復一切,我們可以重建石卷市,讓它更好。」然而,下一段,鏡頭轉向自殺對策支援中心的清水康之,分析災後的心理創傷而造成攀升的自殺率,日本向來是高自殺率的國家,十三年來每年有三萬人自赴黃泉,清水反問:「戰後以來,我們創造出雄心壯志的社會,但我們真的找到了快樂的真諦嗎?為什麼世界上的經濟強國,變成了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總在電影裡探索人心幽微暗面的岩井,舉重若輕地提醒,總是擁抱幸福,傳遞熱血力量的日本,其背面究竟還有多少無能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和壓力?



對於已然發生核災的日本人而言,反核不只是一個議題或立場,全片每個人反覆提出的都是最本質的問題──人類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是錢?什麼是利益?什麼是快樂?



片中收錄一段Frying Dutchman樂團在新宿街頭的突擊演出,一首《Human Error》清楚道出日本開發核電的歷史背景與政經醜聞,原曲MV則攝於京都鴨川畔,YouTube上已有英韓中法德文等多國翻譯,點閱轉載不斷。留著龐克頭的主唱抓著麥克風,和著吉他與鼓聲,臉不紅氣不喘地一邊罵髒話一邊宣傳反核理念,最末,他對著冷漠的路人大吼:「我們為的就是愛啊,愛啊!你在害羞什麼,我說的就是愛啊!是愛啊!混蛋!」311之後,台灣也再度掀起反核熱潮,日本的慘況讓我們有機會檢視核四與核二的危機以及核廢料的處置問題。反核團體多次舉辦遊行,前往原能會抗議,翻譯書籍出版,邀請日本反核學者演講傳遞經驗。然而,對多數人而言,反核顯然仍是一個議題或立場的選擇,在 Frying Dutchman的熱血演說中,那一句句惹人激動落淚的「我說的就是愛啊!是愛啊!混蛋!」其實是整個日本社會付出無盡代價的憤怒的爆發。



災難可以被檢討、分析、修復,卻難以承受。影片最末,岩井俊二和藤波心站在荒涼的海岸邊,無法承受如此荒景的少女哭了起來,岩井則淡淡地說:「我只希望和平的時刻可以永恆。」一個導演的祈望,在平靜無波的大海前顯得如此渺小與艱難,這大概也是岩井的作品中最令人難以承受的句點。



(《311之後》十一月將於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上映,詳情請見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