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是起點──《終點之城》
情不自禁的吻,無法忘懷的愛,濃濃的英式風情,加上配樂普契尼詠嘆調〈親愛的爸爸〉之渲染,文學電影中的經典《窗外有藍天》導演詹姆士艾佛利(James Ivory)最新執導作品《終點之城》(The City of Your Final Destination)改編自彼得卡麥隆(Peter Cameron)的同名小說,內容敘述一位年輕的研究生歐瑪(歐瑪麥瓦利飾)為了他的博士學位、獎學金及未來教職,必須取得已故烏拉圭籍作家裘洛斯關德(Jules Gund)的傳記授權。歐瑪為了扭轉裘洛斯關德家人本已拒絕的心意,親自前往烏拉圭。當年,為了逃離納粹德國,關德家族在烏拉圭荒僻小鎮落腳。密林環繞的大宅,如今只有裘洛斯的妻子卡洛琳關德(蘿拉琳妮飾)與情婦雅登(夏洛特甘絲柏格飾)同住;裘洛斯的哥哥亞當(安東尼霍普金斯飾)與年輕的愛侶彼得(真田廣之飾)則住在鄰近的磨坊屋中。不請自來的歐瑪擾亂了原本平靜的關德家族,這趟造訪也改變了歐瑪自己的人生與方向。
詹姆士艾佛利被公認改編英國小說家福斯特(E.M. Forster)作品的好手,如《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1993)或《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1992)。其電影厲害在於他特別會捕捉一種文學的氣質,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複雜情感。《終點之城》故事中心圍繞著始終未出現的已故作家裘洛斯關德,並由此傳記作家歐瑪與關德家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與糾結的情感。
電影一開始雖有幾個看似與背景設定無關的片段(為此詹姆士艾佛利特別置入了一段1957年導演的第一部紀錄片作品《Venice: Themes and Variations》的影像),隨著故事推進,我們將發現,片頭那些場景中的貢多拉獨木舟(Gondola)可以說是貫穿全片的核心意象。關德家族成員們各自對獨木舟的情感反映了每人對於這個隱密、荒僻宅院(或是「家」)的複雜心思與認同。在亞當播放的家庭記錄影片裡,獨木舟代表著戰前歐洲的絢麗浮華;而作家裘洛斯生前唯一的作品──一本描述亞當和裘洛斯雙親於二戰從德國遷徙至烏拉圭定居故事的小說──封面也是獨木舟。對關徳家族而言,獨木舟不僅是亞當雙親浪漫、隨意人生觀的證據,也是這個歐陸家族曾經興盛的象徵。除此之外,獨木舟也孕育了歐瑪與雅登間的激情,這份魔力更呼應了亞當雙親那個世代放縱青春的浪漫情懷。然而,對於裘洛斯的遺孀卡洛琳來說,這艘獨木舟的存在就如同這座封閉的宅院與裘洛斯把雅登帶回對她造成的傷害一樣,嚮往自由的卡洛琳只能猶如囚禁般地在房間拙劣地模仿大師的畫作,走不出婚姻與傷害的綑綁。對於亞當,獨木舟是繁華的童年時光;對於雅登,是愛情的浪漫想像;對於卡洛琳,它是裘洛斯的幽魂,婚姻的束縛。原本已經擱置在倉庫的獨木舟,又再度在每個人平靜的心湖中激起漣漪。
另一方面,這一葉扁舟也影射著無止境的漂流。在電影之中,除了主角歐瑪的女友,大部分角色的背景設定皆是不同國家的人──猶太族裔的關徳家族,被裘洛斯帶回的歐洲女孩雅登,或是被亞當帶回的日本人彼得,甚至是伊朗裔的歐瑪這個彷彿總找不到未來,個性沒有主見,逃脫不了現實的泥濘的青年人,他們各自經過人生的顛沛流離與漂流之後,決定停泊在這個烏拉圭的小鎮,失落的宅院。對比電影中另一個有著熱鬧泳池的豪宅,這個荒蕪沒有未來的宅院,似乎不該是年輕的雅登、彼得或是歐瑪人生的最後依歸。然而,電影最後歐瑪的前女友及卡洛琳各自帶著新歡,在遙遠都市中的華麗歌劇院裡聽著莫札特的歌劇,無論是偏遠小鎮或是熱鬧繁榮的歐洲都市,只要是心之所在,看似終點的異鄉最後也成為了她/他們重新生活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