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之戀》──萬年老梗開新花?
其實是早已聽得太多的愛情故事,《山楂樹之戀》幾乎具備所有純愛題材需要的元素:正值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情愛裡的羞澀與期待、專情與等待、現實的阻隔等等。文化大革命時期,為響應毛澤東「開門辦學」的號召,青年男女紛紛下鄉學習。秀氣單純的靜秋(周冬雨飾)在下鄉時邂逅了溫柔老實的老三(竇驍飾),進而相戀,想當然爾是一段只有生離死別卻沒有結果的愛情。
若去除故事的時代背景,《山楂樹之戀》的故事其實極為普通,甚至可以說是俗濫。就算是以真實事件為底本,但此類劇情早已廣泛見於各式灑狗血的電視劇或言情小說。很微妙的,就算世事變遷,人們對愛情的憧憬似乎永遠停留在這種「想要的得不到」的唯美失落中。彷彿一定要有生離死別與現實的隔閡,才稱得上是可歌可泣。因為沒有結果,才能永遠停留在完美的憧憬,在想像中維持美好的樣子。正因為永恆的愛情太難實現,所以才需要故事來彌補人們的理想。在多以挑戰世俗倫理的愛情題材為噱頭的現今,這般單純卻夢幻的真愛似乎已不存在。如果說《山楂樹之戀》是要讓世人緬懷難以說服人的清澈情愛,或試圖讓人相信紛亂的世道下仍有單純相愛的可能,卻也算是對症下藥。
《山楂樹之戀》的特色與價值來自於張藝謀對時代背景的詮釋,恰好勾起了上一代人經歷文革的回憶。電影中的場景設計,處處可見各式標語和樣板戲,具體而微的重現文革精神。靜秋回校練習的一段歌舞中,「天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不用經歷文革,簡單的幾句台詞卻是跨越世代的共同經驗。除了真實的場景運用外,劇中的字卡使用也讓劇情敘述更為流暢。改編自艾米的同名小說,黑底白字的字卡讓電影融入說故事一般的特色,讓人有讀一個故事、一段歷史的真實感。張藝謀擅長以平實簡單的畫面呈現大時代下的小故事,《一個都不能少》(1999)就是相當典型的作品。同樣以愛情為題,《我的父親母親》(1999)除了以兒子回憶的觀點敘述父母的愛情之外,也透過劇情道出了社會的不平。雖然主線簡單,但內容卻比《山楂樹之戀》豐富有意義的多。
《我的父親母親》以青花瓷碗和小髮夾為愛情信物,《山楂樹之戀》中的山楂樹則是最明顯的象徵。原本開白花的山楂樹,卻因為抗日先烈紛紛在樹下犧牲,在鮮血的澆灌之下,漸漸變成只開紅花的「英雄樹」,但靜秋和老三卻皆未親眼證實此一傳說。等不到山楂樹開花,老三就不幸因白血病英年早逝。錯過花開的美麗,更加深了愛情的遺憾,也突顯出造化弄人的失落。「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就算老三癡情專一,但卻沒有時間成全彼此。
全片瀰漫著羞澀純情的風格,就連老三和靜秋唯一一段在醫院宿舍的肌膚之親也是點到為止,含蓄保守。但當得知老三性命垂危,靜秋趕去見老三最後一面的那一幕,卻又寫實殘酷,在清淡優雅的氛圍中更顯其殘忍。身穿大紅外套的靜秋,披覆著老三對自己的深情。豔紅的靜秋與垂死蒼白的老三形成強烈的對比,除了死別的隔閡,也將兩人分置在極端。
文革結束後,因三峽大壩的規畫,山楂樹被淹沒。但靜秋仍每年到此祭祀,相信山楂樹就算在水裡也會開紅花。象徵自己的愛情,縱使早已消逝,卻依然能在想像或信念中永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