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承澤的故事──《艋舺》
拜託,到底有誰能抵抗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岳既陽剛又曖昧的青春肉體?不管是身穿卡其制服飆著重機集結亂竄的叛逆不羈、還是套上開襟花襯衫在舞廳搖擺街頭奔跑的華美狂野、或赤裸上身揮舞刀槍拳頭,混雜著汗水、眼淚、鮮血的極致青春──這就是鈕承澤吧。
看似陽剛氣十足動作片,卻有著極度軟性柔情的基調,導演鈕承澤的感性在《艋舺》中找到了絕佳的平衡點。濃厚的歷史感包裝起鈕承澤的浪漫激情,青春紀事的最後一章嵌合在縱貫交錯的歷史裡,老萬華百年歲月的成謎軼事與赤色傳聞,為電影撐起層層重疊的厚實遠景;而鏡頭拉近至八零年代倏然聚焦的那個現代,不正是方才離去的「good old days」?所以我們想望、懷念、並且重建之。導演鈕承澤選擇一個他熟悉親切且想念至深的時空作為青春紀事重現之據點,艋舺這座繁華沒落的歷史古城,頓時成為他青春輓歌的舞台。
主場景祖師廟口旁垂掛著鈕承澤成名之作《小畢的故事》的巨型海報,街燈昏黃,圖上「小畢的故事」五個字若隱若現,彷彿是劇場即將開演,燈息幕起那一瞬間的光影錯動,而後頭排排燈籠下、人群竄動之處正是方要上演的戲碼。導演想說的是艋舺的故事?還是小畢的故事?或者就是自己的故事。與其說《艋舺》企圖用槍標記八零年代美好時光倫理道德的瓦解,不彷就把這歷史轉折視為純真年代、青春紀事的象徵句點。
這座舞台確實華麗繽紛,如同青春奔放炫目。濃艷瑰麗的色調、冷暖亮度的對比、流暢律動的運鏡成功風格化《艋舺》,精準的技術讓電影形式緊扣青春母題,更重要的,風格場景建立起的氛圍,創造了觀眾既熟悉又奇異的感官經驗,這些以古蹟之姿安靜沉睡於台北腹地的老建築,忽然之間復甦躁動,它們變得時尚迷人,驚艷之際,讓人實在無法深究、更無意去考究追問歷史真正的足跡。
而《艋舺》之所以生猛,靠的是角色形塑齊全、整體演員到位。三款型男一字排開:從阮經天的陽光挺拔、趙又廷的陰鬱深情、鳳小岳的俊俏迷人,本身已各自具備獨特不重疊明星氣質,隨著劇情發展,三人在電影裡都有了深度的轉折,角色的衝突讓他們各自拉出第二層次:和尚的內斂城府、蚊子的耿直外露、志龍的無助軟弱,立體對比於演員的原氣質,轉變自然流暢地朝核心衝突發展。
《艋舺》配角均能不搶戲份地達到畫龍點睛之效。除了三款少年仔,年長一代的Geta、文謙、灰狼支撐起歷史仇恨的大環境,非常有張力。其它功能性角色,如太子幫的另外兩名成員,協助影片達到詼諧趣味的前奏;狗仔孩則是太子五人走進成人世界、黑幫社會的接橋;其中,妓女小凝清麗絕人,少了風塵歷練的味道,與同等純情的蚊子做搭配,倒也符合導演的極至浪漫化,作為校園青春紀事的番外篇,或者處理複雜寶斗里的轉移簡化手法,雖稍嫌可惜,卻也是可理解的。
《艋舺》不只是行銷成功的國片模式,本片堆砌出的華麗生猛是導演鈕承澤自身感性與剛強的衝突融合,相當熱血激情,在開創國片紀錄一周破億的光環下,鈕承澤該如何自許?如何讓創作動力來源的激情免於過於氾濫?如同台灣電影史上諸多重量級導演,先能賣,才能拍,導演鈕承澤認真地一樣一樣把事情做好,在《艋舺》之後,我們對他有著更多不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