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光線印象——《普羅旺斯星空下》 映畫影展

244
2010-01-29

(編按:時值真善美電影院及聯影電影正舉辦「普羅旺斯星空下」畫家影展,放映六部紀錄片,特別邀請身兼藝術家與影痴的鄭治桂撰寫文章,以雙重角度帶領讀者欣賞六部電影中散發出的藝術氛圍,並扣合住每位藝術家的生活細節,細密地交錯閱讀電影與圖畫。)



2010年的一月下旬,台北燃燒著梵谷特展的熱度正持續加溫,真善美戲院推出「映畫光影影展」的畫家電影,也為窺望梵谷藝術的畫迷,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影像視野。這個名為「普羅旺斯星空下」的畫家影展,正是六部「普羅旺斯的藝術家」(Les Peintres en Provence)紀錄片系列。第一輯《梵谷的左耳》,收輯了雷諾瓦、席涅克,以及梵谷三位與十九世紀印象派淵源深刻的畫家,第二輯《迷戀畢卡索》,則是塞尚、畢卡索,以及馬蒂斯三位二十世紀現代繪畫的先驅。



法國現代繪畫的典型



這是巧合嗎?這六位畫家囊括了法國現代繪畫的幾個重要典型:他們是印象派(Impressionnisme)的雷諾瓦,新印象派(Néo-Impressionnisme)的席涅克,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nisme)的塞尚和梵谷,以及受到塞尚影響而發展出立體派(Cubisme)的畢卡索,和受梵谷啟示而發展出野獸派(les Fauves)的馬蒂斯。這些從印象派邁向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的佼佼者,每一個畫家都有獨特的風格;每一位,不管生命的長短,在普羅旺斯停留的久暫,都曾經在這兒汲取靈感,感受光線、體會色彩,或是捉摸形體、表現空間;他們遠離巴黎,在這兒作著他們的伊甸園之夢,留下一件件傑作,連他們都未必知道對世人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



從一九九四年開始,由法國第五頻道德法電視台(La Cinquième – ARTE)、日本國家電視台(NHK),和領域傳播媒體(Territoires Communication & Media)*,由及法國導演查理德拉提格(Charles de Lartigue)執導及共同製作的,一系列畫家傳記紀錄片《普羅旺斯的畫家》(Les Peintres en Provence),也開始展開連續十五年(1994-2009)的拍攝。這六部影片,完全以數位拍攝,每部片長26分鐘,是以電視播放而製作的長度。



其中的《塞尚在普羅旺斯》(Cézanne en Provence) 在1996年就已參加當年日本千葉市的國際電子戲院影展(Th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Electronic Cinema, Chiba Japan 96),應是拉提格最早製作完成的影片。原來出生於塞尚故鄉普羅旺斯的艾克斯(Aix-en–Provence)的導演本人,曾就讀專研藝術史的羅浮宮學院(Ecole du Louvre),和巴黎第四大學藝術史重鎮索邦(La Sorbonne)的藝術史系,獲得博士預備班深造文憑(Diplôme d'études approfondies),並有針對塞尚的論文:《塞尚與佛拉爾——收藏家與藝術經紀人》(Cézanne and Vollard, Collectors and Dealers)以及《塞尚與現代繪畫》(The break Cézanne and modern painting)。由他拍攝這位普羅旺斯的藝術大師,可說兼具了情感的濃度與藝術專業的實力。本身為艾克斯-馬塞第三大學(Université d’Aix-Marseille III)兼任講師的他,除了也是《塞尚的風景畫》( Les paysages de Paul Cézanne, Les Créations du Pélican, 1995)一書的作者,有意思的是,拉提格還拍攝製作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高行健的紀錄片--《書寫靈魂》(Gao, the writing of the soul)。而這6部影片的腳本,都由導演拉提格本人與紀文生(Guy Vincent)共同撰寫。



國際電子戲院影展(Th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Electronic Cinéma) 係以數位拍攝影片(TV-Movie) 並聯繫電視與戲院之間的播放與製作,1900年起輪流在日本千葉市(Chiba)和瑞士蒙特厄(Montreux)輪流舉辦影展。2000年後美國加入舉辦,本系列中的《梵谷》(Vincent Van Gogh en Provence),就參展並入圍1997年瑞士蒙特厄的影展。



這個法國藝術家的紀錄片系列,囊括了奧賽美術館,到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龐畢度文化中心的國立現代美術館等美術館陣容之外,尚有畢卡索、馬諦斯、塞尚和梵谷等畫家美術館與基金會,以及紐約的大都會和現代美術館,聖彼得堡冬宮和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等國外各大美術館,和普羅旺斯地方美術館的的協助,加上奧賽美術館等館長Mme Françoise Cachin為首的顧問群,藝術的專業性可說是陣容堅強,並且具備導演本人身為個普羅旺斯人的在地觀點。



普羅旺斯



說起普羅旺斯,因為塞尚(Cézanne)而知名,它那地中海的乾燥氣候與明朗的陽光溫暖的季節,不僅僅是北方的人們度假的聖地,更是許多藝術家在晚年前來定居的藝術天堂。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畢卡索,還有回到故鄉普羅旺斯的塞尚,都在這裡找到他們繪畫的謬思。而梵谷也在這兒畫下他的《金黃麥田》、《向日葵》、《鳶尾花》,還有他的《絲柏》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星夜》。普羅旺斯的天空下,藝術家的感受靈敏,普羅旺斯的陽光也曾給予印象派畫家雷諾瓦(Renoir)與席涅克(Signac)創作的靈感,巴黎之外,似乎就屬這一片南方的天堂,能夠給予藝術家阿卡迪亞(Arcadia)般的吸引力。



為什麼偉大的畫家都來到普羅旺斯定居?山居的歲月吸引著嚮往陽光的人群前來朝聖,尋找由綠轉紅的葡萄園、藍紫的薰衣草田,還是金黃的麥田?或是綠灰與銀白的橄欖樹、蔚藍的天空與海洋,與地中海乾爽明朗的氣息?



畫家的紀錄片總在喚起人們對於藝術家的生平印象,他們的藝術之旅的足跡,還有創造傑作的靈感泉源。我們往往期待著看見某一片真實的風景能夠和作品對照,滿足我們窺探藝術家創作歷程的好奇心,或是造訪藝術家的故居畫室,憑弔著那曾經在某一個時空中生氣蓬勃的藝術靈魂,一部紀錄片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真實,還有想像,紀錄片不就是一種真實加上想像的產物嗎?



梵谷的陽光與麥浪



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在1888年離開巴黎,跟著陽光來到南法,影片從風沙與麥浪攝入鏡頭,開始述說他在阿爾(Arles)與聖雷米(Saint Rémy)的故事。梵谷的時代已無法重現,而今日的南法陽光依舊耀眼;他在南法待了將近2年半的時光,他在離開普羅旺斯,前往巴黎北郊的奧維爾(Auvers-sur-Oise)為止,共畫了二百五十多張的油畫。他把生命曝曬在烈陽下,燃燒在星空中,他最好的作品在此誕生,他生命最濃的苦汁也在此嚐盡。普羅旺斯於他,不同於其他人追求夢想烏托邦而已,卻成了這個瘋子畫家他燃放藝術火光的命定之地。



梵谷,要來到普羅旺斯,才成為梵谷。



這個記錄片系列的原版是法文,由具備藝術史專業背景的法國導演本人所撰寫,旁白如散文詩,也交錯著梵谷本人書信中的告白、與弟弟西奧(Théo)的對話。畫家起伏的生命歷程與心境的述說,如何濃縮在在短短半小時中?影像往往能奇妙的引導觀眾,隨著南法的繁花與果樹,隆河起伏的水波,拉克勞平原的麥浪,和巨巖上的荒廢修道院,與山丘上灰綠與銀白的橄欖樹等等,重尋我們曾在畫家書信文字與畫作中曾有的印象。



英語發音的版本,雖然少了些法文原味。但英文版的字幕從法文翻譯過來,已經針對英語系的觀眾做過調整,而有所增減,某些地方跟原意雖有所出入,但於觀賞無大礙。字幕內容的準確與修辭流暢,有時也是一項傳達深度與可讀性之間的平衡考驗,這個並不執著於傳記報導的散文般風格的畫家紀錄片,他的原文腳本,是具有專業水準的。



普羅旺斯「山居歲月」的時人印象猶新,同一時間於1997拍攝的《梵谷在普羅旺斯》則提醒了我們,這個荷蘭來的畫家,他的墓石遠在巴黎北郊,而他的靈魂卻遊散在普羅旺斯翻動麥浪的狂風中。



聖托佩的航行者席涅克



席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 1886年在第八次的印象派畫展時,才二十出頭,他和秀拉(Georges Seurat)兩人合作發展出點描派(pointillisme)與分光畫法(divisionisme),被稱為新印象派(Néo-Impressionnisme),十足前衛!他既是《從德拉可洛瓦到新印象派》(D’Eugène Delacroix à Néo-Impressionnisme)的色彩科學的理論與技巧實踐者,新藝術風(Art Nouveau)的支持者,他是無政府主義同情者,他還是個航海家,影片穿插了對藝術狂熱的年輕人和愛好科學的父親,無政府者主義者,和老水手等角色的旁白,呈現畫家的多面形象,而片尾化身為智者的畫家告白,也饒富意味。



梵谷的南法有麥田與絲柏,塞尚的普羅旺斯是巨巖與天空,席涅克的天堂則閃爍著地中海的波光。他終於離開巴黎,航向陽光,在聖托佩(Saint Tropez)這個漁港定錨。雖然他仍然熱心於巴黎的獨立沙龍(Salon des Artistes Independants)展覽,而聖托佩這個港口,已是他的避風港。影片中那個小漁村的樣子,頗令人熟悉?影痴們也許記得羅傑華汀(Roger Vadim)的電影,由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演出的《上帝創造女人》(Et Dieu... créa la femme, 1956)這部片子的故事,就發生在聖托佩這個小漁港,而電影的結尾將鏡頭拉開,不恰恰是席涅克的紀錄片中相同的角度嗎?



看著普羅旺斯的真實影像穿插著畫家的圖像,明明知道真實的世界與畫家創作的作品是二回事,但真實的世界如此平凡,而畫作卻如此奇特,令人驚異!或是逐漸的,感到了真實世界散放的獨特魅力,因此給予畫家無窮的靈感,孕育出一件一件動人的作品;也許紀錄片所能給我們最好的,便是呈現那屬於當地的獨特魅力。這是一個值得看第二次的紀錄片系列。一個普羅旺斯地方的導演,藉著畫家的創作生涯,將他的故鄉之美呈現出來,或者說,藉著個人對故鄉的情感,傳達了他對於大師的崇敬之意。



我始終以為,接近藝術,尤其是繪畫,應該著首重視覺的感受,若不能親眼看見原作,也要藉助圖片甚至影片來接近藝術家。畫家的傳記或是紀錄片,帶著導演的觀點,為我們呈現藝術家的心理歷程,探索他們的創作感受,以及他的人生際遇,在短短的放映時間中,從某些事件或是圖像切入,即使讓我們先入為主認識了一位藝術家,它的影響力之大恐怕遠遠勝過一本厚厚的小說,或是詳盡的傳記與學者的長篇大論,甚至一本精美的畫冊、傑作與展覽,也不能取代我們身歷其境般的,穿梭在畫家生命旅程中的經驗。



歌頌女性美的雷諾瓦



除了莫內(Claude Monet)和西斯萊(Sisley)之外,雷諾瓦(Auguste Renoir, 1841-1919)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了。可是他後來卻離開巴黎,也漸漸遠離了印象派。一個派別,一個運動,往往左右了我們對一個藝術家的記憶,將一個像雷諾瓦這樣活了七十八歲的大藝術家,停格在他三十幾歲時的印象風格。也許是他發現了南方藝術的結實健朗,也許是中年以後罹患的風濕關節炎,使他終於在五十多歲時定居南法,即使肉體的痛楚困擾著她,也沒有阻撓他繼續畫著美麗的女子,彷彿追求永不逝去的著青春。他的沐浴女子已經離開了濃霧籠罩的陰幽涼泉,卻現身在陽光飽滿濺滿水花的池塘;晚年嬴瘦的畫家,一直塑造著豐腴健碩的女子人體。



本片旁白的敘述觀點頗富寓意,將終生歌頌女性的畫家,置於三位女神之中——天后希拉(Hera),雅典娜(Athena),和阿弗洛黛忒(Aphrodite,即是維納斯,Venus),而畫家宛如被三位女神索取金蘋果的特洛依王子帕里斯(Pâris),面對著主掌著婚姻與生育、創造與智慧,和愛與美的三位女神,將如何作下他的決定呢?神話中最後由維納斯獲得金蘋果,而在雷諾瓦的一生中,他卻擁有了幸福的婚姻、創造的恩賜,和他永不停歇的對美的追求。腳本的文字,將一位受諸神眷顧的畫家,細膩的呵護著。



看著影片定格的黑白照片中的老畫家,已不是年輕時興致勃勃畫著歌劇院、露天舞會和鄉村舞會的活潑青年,而他在普羅旺斯居住的時光,似乎與巴黎兩相遺忘了,而昨日的影迷當然不會忘記,畫家奧古斯都˙雷諾瓦(Auguste Renoir)就是《馬賽曲》(La Marseillaise, 1938)和《大幻影》(Grande Illusion, 1937)的大導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的父親,2009年4月在台北市美術館舉辦的《世外桃源-龐畢度文化中心國立現代美術館收藏特展》中,展出的尚雷諾的影片《鄉村一日遊》(Une partie de campagne, 1936),還重現了雷諾瓦繪畫中的印象派情調呢。



塞尚的方塊與聖維克多山



導演拉提格是普羅旺斯的艾克斯(Aix-en-Provence)地方人,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也是。畫家注定要在這片天空下作畫,即使他曾遠走巴黎實現抱負,甚至成為1874年印象派畫展的發起人,但他終究要回到故鄉。他曾與同學左拉(Emile Zola)共同勉勵要闖出一番事業,兩個人在巴黎的發展,見證了印象派崛起的時代。左拉如願成為著名的小說家,卻在一本暢銷的小說《作品》(L’Oeuvre)拿塞尚笨拙的形象,和他始終考不上藝術學校,欠缺天份的窘狀作為藍本,寫出一部影射塞尚的小說。這深深的傷害了塞尚的自尊,兩人因此而絕交。



不適合巴黎的他回到故鄉,仍舊在父親的經濟控制下過著並不寬裕的生活,他甚至和模特兒生下一個男孩,而不敢告訴父親,唯有母親知道他。影片的旁白就圍繞在強勢的父親與包容的母親觀點,和塞尚的告白之間。



他終於遠遠的離開了巴黎。但他在奧維爾(Auvers-Sur-Oise)與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共同作畫的一段日子,也是一個動人的片段。這是巧合嗎?回到普羅旺斯之前的奧維爾之於塞尚,和離開普羅旺斯之後的奧維爾之於梵谷,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聖維克多山(Montagne Sainte-Victoire),彷彿塞尚的聖山,又彷彿一座熟悉的巨大屏風,容他日復一日,凝睇注目,畫著許多不計完成與否的,它永恆的形象。塞尚也畫著靜物,畫著那些始終畫不圓的蘋果,還有幾尊百畫不厭的石膏像,就這樣,塞尚在山脈與天空,在艾斯特克(Estaque)的海洋與建築方塊,在靜物甚至人物種種題材中,尋找著圓球形、方塊體造型的靈感。而立體派(Cubisme)甚至是因為布拉克(Georges Braque)循跡前來艾斯特克取材方塊房屋發展出的立方體造型,因而得名呢。



普羅旺斯的風景,對於塞尚而言,再熟悉不過了,這兒的氣息,陽光與色彩,流淌在他的血液之中,唯有他能把這一片風景寧靜而永恆的氣息定著下來,也唯有他,能長久的凝視這一座永恆的山峰,無論晴雨、不管光影移動或雲朵的聚散,也要把那穩定的空氣和平遠的空間定著下來,塞尚的聖維克多山是永恆、靜止、莊嚴的,他不去追逐光影,反倒偏好塑造穩定的形體;他不去渲染色彩,反而偏好將色彩限制在土黃、紅棕,黃綠和青綠、天藍與藍紫,白色和深棕色,七八個顏色之中,他節制色彩的運用,只為了將形體塑造的更為堅實。簡化,是塞尚的原則,而分析元素再加以重組的畫面結構,卻讓它風景中的色彩更為豐富。



聖維克多山撫慰著他的心靈,他在曙光中與烈陽下,眺望著它,描繪著它的巨大與莊重,也描繪著它的熟悉與真實,也許巴黎開始有人注意到被遺忘在普羅旺斯的塞尚,仍然沒有改變塞尚在普羅旺斯的單純作息,與眺望聖維克多山的寧靜眼神,因為塞尚仍然對於這兒的松樹與岩石、山峰和天空,海洋和建築,令人好奇的題材,



導演在這部最早完成於1996年的影片中,腳本的文字語多涉及現代藝術的重要概念,但限於字幕的精簡要求,時而出現艱澀而片段的語詞,這是曾著有《塞尚與現代繪畫》的導演難以脫略的藝術史氣息罷,但其實並無礙觀眾對於真實風景的感受與創作歷程的領會。



在這個系列的六個畫家中,塞尚是被歸為「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nisme)的畫家,梵谷也是。塞尚啟示了畢卡索的立體派,梵谷的色彩則鼓舞了野獸派的馬諦斯。



和諧優雅的馬諦斯



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 是眾所周知巴黎野獸畫派(Les Fauves)的領袖,但這個短暫的報派「畫派」其實只有短短一二年的活動,就各自發展了,但色彩的野獸一旦逸出藩籬,現代繪畫就不可收拾啦!馬諦斯的藝術豐富多采,並不止於青年時代勇猛的色彩革命,他也是線條的素描大師,以剪刀作畫造型的奇才,他還是品味優雅的現代藝術巨匠。



如果塞尚研究形體,那麼他則研究著色彩,普羅旺斯也曾催生梵谷熱情的色彩,馬諦斯受到梵谷的影響,發展出色彩的實驗,他也對於秩序更有一番熱情,以色彩來構築造型。



舞者、音樂家、建築師,和詩人,都在影片裡述說他們的馬諦斯。畫家的《舞蹈》將人體的線條舒展到極致卻維持和諧,宛如在空氣中飛翔的鳥兒,水中的魚,忘了限制而無限自由,或是色彩與光線宛如音樂的跳躍的調子,而色彩也可以構築造型如建築家的創作,詩人則令人憶起畫家為詩集與文學經典繪製插圖、印製版畫的精簡與優雅,和他那從東方的裝飾藝術得到靈感,繚繞穿梭的線條,和剪紙的天真與自由。化身畫家的旁白則談起造型與色彩的創作語彙了。



南方的風景本來就是許多畫家尋找阿卡迪亞(Arcadia)的天堂,而馬諦斯在尼斯尋找到了文斯小禮拜堂(Chapelle de Vence)。這座禮拜堂如此明亮寧靜,而將世間繁瑣沉重的事物,抽繹成極簡單的線條,與深藍、青綠、檸檬黃這些單純的色彩。從神父的祭袍到祭壇的壁畫與地板,完全由這位藝術家細心設計。一座教堂可以如此簡單,如植物的花朵綻放光亮,明朗潔淨的影像,在陽光下,寫下透明藍色的純淨時光。



尼斯的麗晶飯店(Regina)的奢豪與華麗,即使曾經暗示了畫家曾經擁有的奢華風格,他的藝術,也已不僅僅止於色彩與畫筆;剪刀成為他的畫筆,剪紙貼滿房間的牆上,古典豪華與摩登簡約並列。




尼斯的馬諦斯,最不像反映風土的畫家,他的色彩帶著南方的光線,卻不寫實;他的裸女、靜物、阿拉伯蔓藤線條,裝飾圖案,則洋溢著音樂般的旋律與色彩的純粹感。早在野獸派的1905年之前,他汲取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詩意所作的《奢華,寧靜,與歡愉》(Luxe, calme et volupté, 1904-1905, Orsay),正是於1904-1905年南訪聖托佩的席涅克時所作,這不是他日後南來定居的先兆嗎?這部在1997年拍攝完成的《普羅旺斯的馬諦斯》以真實影像和超脫現實的圖像的穿插,呈現了一個脫俗的藝術家優雅天真的氣質。



蔚藍天空下的大頑童畢卡索



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來自西班牙的陽光國度,卻成為法國繪畫的藝術大師,彷彿繞道巴黎,晚年來到了蔚藍海岸,選擇了普羅旺斯永遠定居下來。



這部畢卡索的記錄片,說著他多彩多姿的起伏人生,與他的多變風格。導演在畫家喜愛的馬戲團情境中,創造了個丑角阿爾貢(Arlequin)與女子柯倫賓妮(Colombine)的對話,彷彿畢卡索與他情人們的化身。歐嘉(Olga)、德雷莎(Thérèse)、賈桂琳(Jacqueline)為他的生命,畫下美麗的曲線,他的畫,留下她們不可遺忘的面容,對畢卡索情史陌生的觀眾,或許會在柯倫賓妮的女聲旁白裡,轉換角色時感到迷惑,但只要知道畫家追求的愛情,其實和藝術風格一樣,總是多變,就會感到普羅旺斯的陽光,也反映著他的慾望與生命力。



畢卡索,他的多變風格,也和塞尚藝術的古典精髓超連結。在他眼裡,「塞尚,如父親一樣」,這二位現代繪畫的大師,同在一片普羅旺斯的天空下,可並不是一項巧合。



六個畫家,六部紀錄片,腳本各有特色,天空、海洋、山岳,巨巖,平原、海灘,畫面取景各異,而光線總是那麼明朗。偶而,也在席涅克的影片看見梵谷段落的樹影與巖崖,或是畢卡索的影片中重現席涅克的帆影與船錨的影像。這些出現在不同畫家的影片中的天空、海洋,山崖與樹木的影像,有時恍然重複,有時卻又覺得親切。



從來沒有一個藝術家能如此纖巧地描繪愛情,同時又製作著巨圖《格爾尼卡》(Guernica, 1937)激烈地抗議戰爭!或同時是巴黎藝壇時時引起爭議的話題人物,與海角樂園中像小丑一樣跟孩童一起奔跑嬉遊的老頑童。他是一個複雜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充滿捷巧的知性,帶有都市的性格;而他的生命又如海灘上充沛的陽光,充滿熱力。普羅旺斯蔚藍天空下的畢卡索,從現代繪畫史的巨大形象跳脫出來,成了個享受陽光生活的活潑人物。天使、情人、孩童,山羊與貓頭鷹,甚至南法市集中的人物,全都穿上了戲服走入了他的畫中,蔚藍的天空、雪白的浪花、泥土的顏色,也鋪滿了他的畫面。



畢卡索像一個大頑童,手舞足蹈的奔跑在蔚藍海岸的沙灘上,像他的《在沙灘上奔跑的女子》(1922)那樣充滿活力與陽光,也像他片頭和片尾出現的《泳者》(1929)那樣,自由的泳在蔚藍的天空中。






*不同影片有時加入其他的單位的參與,如Signac,Renoir,和Picasso的法國國家電影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ghie)、Cézanne的有法國電信(Telecom France)和(France Super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