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刑的解碼──《白色緞帶》
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經常用極端、超出常人經驗範圍的事件,犀利解構日常生活和人性,舉凡冰川三部曲 (包括《第七大陸》、《或然率71》、《班尼的錄影帶》)、《大快人心》、《鋼琴教師》、《隱藏攝影機》等,部部驚悚且震撼。然而,漢內克的「極端」和「變態」之所以令人坐立難安,是因為人們看完後總是悚然發現「嘿,這真的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啊」。獲得今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的《白色緞帶》(Das weisse Band,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 是漢內克睽違多年後再度拍攝的德語片,在美學、內在精神上更是比前作來的圓熟精準。
天外飛來的恐懼攪動日常的底限
《白色緞帶》藉由一個鄉村教師的主觀旁述,敘述德國某個小鄉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發生的故事。一向平靜的地方突然發生一連串古怪事件:村裡的醫生騎馬回家卻被惡意設下的陷阱絆倒、掌控政治經濟權力的男爵的兒子遭人倒掛毒打、寡婦的弱智兒遭人惡毒虐待、佃農的妻子因為工作意外而慘死.........。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誰?直到電影結束都沒有明確答案,甚至無疾而終,卻攪動了幾個家庭、男人與女人、小孩與成人間的角力鬥爭。天外飛來的意外和恐懼對上村民辛苦建構的日常之網,放大了原本就錯綜複雜的情慾、仇恨、猜忌,十足漢內克風格。
過去作品多半描寫中產階級生活的漢內克,這次將時空場景設定在鄉村。這裡仍舊依照封建保守的社會體制運行,階級劃分明確,政經大權和土地分配掌握在男爵手裡,醫生和牧師、老師是意見領袖,並主導地方的教化,佃農和管家等受雇者則沒有太多選擇生活的空間。表面上這是一個社會控制得宜的地方,卻被一連串在暗處的秘密懲罰所逐步瓦解,在漢內克處理下,人與人之間的壓迫、羞辱和欺瞞竟然變得如此恐怖,只不過,我們無法在電影裡看到解決的出路,這或許才是最駭人之處!
私刑
如果要談漢內克作品最核心的探討,我會說是「私刑」(Lynching)。
《班尼的錄影帶》中,小男孩攝製了殺豬的影片,最後更動手殺了人,還陷害自己的父母親;《或然率71》青年持槍闖進銀行掃射後再自殺;《隱藏攝影機》藉由匿名的恐嚇信函與錄影帶,對於法國種族歧視和中產家庭成員對彼此的不信任提出批判;《大快人心》更藉由瘋狂駭人的擄人虐待行為,剝開中產階級生活的偽善;《鋼琴教師》中,母親對女兒的控制慾,最後演變成相互的折磨與傷害,終至崩潰,堪稱毫不見血、卻最「極致」的私刑形式.......
有社會學家認為,「懲罰」是維繫社會秩序的重要元素,有了懲罰,才能彰顯社會普遍共識的價值,因此法律是文字化的道德¬──人們「敢說出口」的道德。相較之下,「私刑」就是為了彰顯「不能(敢)說出口」的道德所衍生的行動,曖昧卻往往殘暴。哪裡的私刑最多呢?當然,是那些法治觀念還未深植的「蠻荒」之地(深層的人心?);當然,別忘了還有「家庭」..........
《白色緞帶》中,漢內克細緻地探討了私刑的權力轉化和形式轉移。牧師為了懲罰自己家中說謊的孩子,在他們身上綁上白色的緞帶,藉由白色的「完美無瑕」提醒他們要純潔(我突然想到一句話「會變成口號的都是做不到的事」);然而,在軟性的懲罰之外,他也對孩子施以鞭刑、甚至將青春期初嚐手淫滋味的兒子五花大綁,曉以道德教義。承受私刑的孩子們,開始(疑似)將私刑轉移至他人身上:權貴之子、弱智童、甚至任何人。因為神秘陷阱而受傷的醫生,則將私刑轉移至羞辱性伴侶和性侵女兒。受過私刑的人,再繼續把仇恨散布出去;無法轉換成私刑的,就便成壓抑,導致影響更大、更深遠的暴力........
白色的緞帶象徵已經「內化」在社會價值裡的那些「私刑」,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漢內克為何費心去「呈現」、「安排」這麼多「看不到」了──很矛盾吧?──讓觀眾用自己的想像之網,拼湊出那些神秘事件的真實樣貌,發現私刑的因子就在我們歧視異己者的眼光中、排擠形體殘缺者的行為中,以及壓迫的不自覺中。
甜美又可怖的童話
《白色緞帶》的德語原片名還加註一句「這是一個德國童話故事」,藉由虛構主觀的陳述,讓全片的氛圍和結構有如歷史上的一個小抽屜,收攏了人性的許多面貌。冷靜且詩意的黑白影像,襯托時而荒謬突兀的人物反應,甜美與可怖並陳,頗有德國早期表現主義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