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的現實,解救的童話──《我的人魚女友》

194
2009-02-12

童話,以鮮活的人物與曲折的情節為孩童製造奇幻的世界,仙子、魔法、擬人化的動物或其他超自然現象,皆被視為理所當然,不帶有敬天畏神的涵義,更不作科學上的解釋,彷彿這便是世界的真相。在某一類童話裡,美滿的愛情常是故事的恆常結局,而在成人世界,針對童話裡的永恆愛情,不乏嘲諷或解構之作,揭露「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虛假,我們似乎得不時戳破這個謊話,才能確保自己理解了愛情的真諦。然而,安徒生的經典童話人魚公主是一則淒涼的反例,人魚的犧牲奉獻卻換來死亡。俄國導演安娜梅莉恩(Anna Melikian)的《我的人魚女友》(The Mermaid)即以人魚公主的故事軸線為基底,時而寫實,時而魔幻地描述女孩艾莉莎的一生。 



艾莉莎並非異世界的公主,而是父不詳且渴望父愛的平凡女孩,從小敢愛敢恨,性格執拗。彆扭一鬧,便燒了房子,把心一橫,便不再開口說話,這樣的個性讓她被送進特教學校。在與世隔離的小花園,在正常和異常的邊界上,她發現了意志與專注所帶來的神祕力量,從此,她凝視果子就能讓它們從樹梢掉落,對汪洋大海吹口氣便會引起海嘯;閉上雙眼,便能心想事成 (雖然,也同時造成各種人禍天災)。這類懸奇的小橋段不僅強化了戲劇張力,更暗示了艾莉莎的意志力所蘊含的龐大能量,這些魔力無須藉由乞討或交換,相較於童話故事裡嬌弱無力,甘願被愛情決定命運的夢幻人魚,我們則看見艾莉莎的主動與自覺。 


 


將屆成年的某個晚上,對生命感到意興闌珊的艾莉莎在一個荒謬時刻遇見了她的王子──薩沙,這位現代版的王子雖不再面貌模糊,他的職業與生活卻比泡沫更虛幻,白日以買賣月球上的土地為職,晚上則酗酒開趴,醉生夢死。艾莉莎對他一見鍾情,飽嚐單戀的酸楚甜蜜,也發現薩沙早有公主為伴。電影最末,艾莉莎的神祕力量拯救了薩沙,讓他錯過那班即將失事的飛機;下一個瞬間,她自己卻逃不過車禍意外,如同化為泡沫的人魚,香消玉殞,這個安排儘管沖淡了原著的悲劇性,但仍帶來淡淡的惆悵和哀傷。



值得一書的是艾莉莎的沉默與發言,童話裡的人魚公主以聲音換取雙腳,她的沈默終鑄成悲劇,相反的,艾莉莎歷經童年的叛逆與拒言,見到薩沙後才願意開口溝通。我認為,這個與原著截然相反的轉折點展示了現代人魚的主動性。也讓人聯想到以沉默為武器的迷人典範──《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中的艾達。艾達的沉默並不代表傾聽與順受,而是用以抵抗男性的支配與暴力。



導演揀取童話裡最具戲劇性的時刻與元素,予以轉化,並適時地揉合俄國社會現況和青少年次文化,以組成《我的人魚女友》的故事架構。在此,童話的純粹與天真解救了失效的現實。如童話一般,敘事者 (導演) 並不試圖將這些魔幻時刻解釋為巧合或神蹟,而是藉由種種細節與幽默重新詮釋了人魚公主這個經典的女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