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發現──《夜巡林布蘭》

171
2008-08-21

日前,張小虹以〈名畫電影成風,魔鬼藏在細節裡〉一文點出「名畫-電影」的風潮,分析了這股潮流其實透露出「名畫的危機、電影的轉型」,更精確地說,透過電影,名畫擁有更多可能,它不再束之高閣於博物館,僅沉默地被觀看,更將成為故事的推手、喧嘩的高潮。



伏流於這股暗潮下的《夜巡林布蘭》(The Nightwatching)似乎也藉由電影語言將繪畫裡的人物關係轉化為高潮迭起的敘事。然而,作為一位藝術史研究生,我更感興趣的是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如何以電影示範了藝術研究的過程和細節。格林納威早年接受藝術學院的教育,於沃森斯道藝術學院(Walthamstow College of Art)學習壁畫創作,也在這段時間拍攝第一部短片《情感之死》(Death of Sentiment, 1962)。古典藝術品(尤其是文藝復興與巴洛克藝術)一直是他的創作養分,他對於藝術史的流派與發展之熟稔也在《夜巡林布蘭》中可窺得一二。



片頭對於黃色、紅色甚至黑暗的描述展現了導演「跨界」的功力,短短數字的描摹譬喻便讓觀眾觸撫、嗅得這些顏色的特質,也呈現了不同語言、媒介、感官之間的轉譯──我們如何用文字表達對於一幅畫的理解,如何憑藉一部電影看透林布蘭的《夜巡》。格林納威使用了藝術研究的方法逐步帶出他的推論和分析,他利用圖像比較,以同時代的群像畫對照《夜巡》,前者的工整、平凡,對比出後者的戲劇時刻;他以人物特寫直視觀眾,自傳般地陳述內在心聲;他仔細營造林布蘭所處的時代氛圍,重現那些細碎幽微的人事紛爭。這些時而疏離時而愷切的敘述,無不讓本片幾乎成為另一則文論。



全片無論室內戶外的場景都具有強烈的舞台感和劇場性,這些景象的鋪陳也與格林納威的結論扣合。此外,林布蘭的作畫現場彷彿劇場裡的調度安排:衣裝配置、模特兒的腳色分配、搬演歷史神話,在在顯示這是個「演」的時刻。最終,林布蘭要將這個戲劇狀態真實化,演出來的《夜巡》其實揭露了最真的醜聞。片尾,格林納威精闢也囉唆地道出他的結論,林布蘭的戲劇性誠然可貴,是他成為藝術大師的關鍵,但若失去了那些歷史脈絡與細節,《夜巡》便不再能夠見證,甚至控訴那個污點時刻。



影像何以成為見證?如何擁有控訴的力量?格林納威似乎用他的電影暗示了其間的虛幻與無解,也因此《夜巡林布蘭》提供的是一種詮釋,一種可能,我們看見,影像所保留的暗示與密語終究得回到影像,予以增生、催化、指涉、再編碼,如此循環往復,我們發現,或許濾掉了真相的圖像,最迷人。



林布蘭之後,人類不再是不言自明,而必須在黑暗中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