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院線精選影評】志同盜合

16
2005-07-21
  • 林文淇

華人家庭的親子衝突文化源遠流長,幾乎已經成為文化刻板的主題。如果這個親子關係裡頭的兒子是個同性戀,父親是個固守中國傳統思想,話少權威大的嚴父,那就有好戲看了。戲碼有的走喜劇路線,例如李安的電影《喜宴》,兒子一味隱瞞自己的性向,但是假結婚鬧出個真新娘,將軍老爸將計就計,順利生了孫子傳宗接代。有的走悲情路線,像白先勇小說改編的《孽子》,父親從門口到巷尾一路拳腳相加把兒子公然逐出家門。但是不論是哪種戲碼,父子的倫常關係通常不會違反,只有在蔡明亮的《河流》裡父子曾經做愛,將我們立國根本的儒家思想敗壞殆盡。不過那是小康的無心之過,不知者不罪。如今在即將上演的《志同盜合》(Ethan Mau)裡,這個忍耐了三千年的兒子,終於拿起槍指向父親。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十八歲的伊森,父親以經營中餐館為業,母親在他年幼時過世,父親娶了一位中南美洲籍的繼母。伊森平時即透過上網與男性交往,雖然身體的經驗有極大的開發,但是完全不知道愛情是何物。他從小即在父親的餐館幫工,一日卻因為一本同志雜誌(封面有男性健美胴體)被繼母發現,洩漏自己的同志身分,隨即被父親趕出家門。無家可歸的伊森遇上了以販賣毒品維生的年輕人瑞米吉歐。以真情相待的瑞米吉歐讓對人際關係如驚弓之鳥的伊森開始了解二個人之間原來可以有身體以外的親密關係。由於他執意要回家取回生母的項鍊,他與瑞米吉歐趁假日潛回家中。一連串的意外讓他持槍挾持了父親、繼母、繼母的小孩以及他的弟弟。當伊森首次站上高於父親的權力位階,他給所有曾在父母權威下忍氣(辱)吞聲的華人子弟一個叛逆幻想成真的機會。

在王穎幾乎成為美加華人電影的代名詞(《吃一碗茶》、《點心》、《喜福會》)之際,華裔加拿大籍導演李孟熙(Quentin Lee)的《志同盜合》在情節與風格上都讓人覺得耳目一新。這種的家庭與同志愛情故事,很容易就會拍得溫情主義或是過於憤怒。所幸李孟熙刻意將《志同盜合》導向好萊塢驚悚片的類型,讓伊森這位失去一切的兒子在向父親索討屬於自己的一切時,不只有憤怒的發洩,而是有足夠的懸疑性與幽默性一直拉住觀眾的好奇與興趣。

影片一開始採用主角伊森的獨白帶領關眾進入他的內心世界。飾演的伊森的李俊義(Jun Hee Lee)身材瘦小,一張略帶稚氣的臉,有些許五0年代被稱為青春叛逆偶像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主演過《養子不教誰之過》以及《天倫夢覺》)的氣質。他對父親的痛恨、對生母的想念、對繼母的嫌惡、對家庭以外世界的陌生以及對於自己行為的惶恐等年輕人的情感表現,都因為他陰性的身體以及略帶生澀的表演而益發可信。

同樣有些生澀的是《志同盜合》整部影片在影像處理上的表現,帶有明顯的低成本獨立製片粗糙感。然而,這個粗糙感讓影片後半段其實涵蓋數個主題的劇情時不至於掉入肥皂劇的濫情,而是帶著寫實的色彩。李孟熙雖然是非常年輕的導演,但是卻能夠讓涵蓋不同族裔、背景與身分的角色都有鮮明的個性與行為動機。因為如此,當影片結束,觀眾不僅跟著伊森經歷了非常不可思議的「弒父」行動(這不表示電影裡他爸一定會死),對自己與愛情都更有自信,也在這一家人因綁架而來的面對面溝通中,對於伊森所處的家庭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如羅芝瑪(Patria Rozema)一九九五年的《夜幕低垂》(When Night Is Falling)毫不扭捏地將同性愛情故事以異性戀常見的浪漫愛情故事來呈現,《志同盜合》裡伊森的同性戀傾向雖然是導演關切的議題,但是表現在影片中除了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前提外,更是象徵所他個人以及所有年輕一代不被上一代了解與認同的個人主體性。這是讓影片成為一部不只是為同志發聲的小眾電影,也是一部所有在成長過程中懷著叛逆心情的年輕人將會喜愛的大眾青春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