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資料館「潘壘編導」影展導讀

449
2015-03-04

有「作家導演」美譽的潘壘在回憶錄《不枉此生》裡,統計其所參與的電影,包括由他親任編劇、導演、監製等作品,共有43部。潘導演由1957年進入中影(電影《夜盡天明》採用他的原著劇本),到1981年拍畢最後一部劇情片《變色的女人》,在影壇耕耘恰恰25個年頭;在他這43部影片裡,幾乎部部值得回味、細品;在本次由國家電影資料館策劃的「潘壘編導」電影特展中,17部精選,各具代表,特別是他以台灣「邵氏外景隊」名義拍攝的一系列作品,如《情人石》、《蘭嶼之歌》、《落花時節》等等,工藝手法精緻非凡,透過邵氏發行網路銷往世界各地,立足台灣,胸懷千萬里。

此外,在這次選映的17部作品裡,還有這麼一批被國內外電影觀眾、電影學者等,遺忘許久的作品,以往總被貼上「反共主題」、「國策電影」的標籤,然後細細審度,才驚覺原來這是一批難能可貴的稀世奇珍!

從《合歡山上》談起

2013年轟動各地的《看見台灣》,用高空俯拍,鳥瞰寶島,讓觀眾「換個高度,看見台灣」。其實,潘壘導演在1958年,就已經把台灣電影的視野帶到那樣的高度!當時,「東西橫貫公路」(即中橫公路)尚未修築完成,電影《合歡山上》的劇組卻深入佳陽部落,在極克難的條件下,實景拍攝開路工程師和原住民女孩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台語片天后小豔秋,也隨之進入深山拍攝,搭配軍中話劇團出身的男主角周經武,以及後來的百萬大導演、當時的影劇記者兼影評人—筆名「白担夫」的白景瑞(在片中串演甘草人物)。

這部影片,儘管故事主軸是文學家想像出來的愛情故事,處理手法卻不落俗套;彌足珍貴的亮點除了實景拍攝的畫面(包括開山築路的實況、直昇機空拍崇山峻嶺等)與中製廠新聞片(有老蔣總統巡視山區的畫面)兩相結合,值得一提的還有影片中的表演。在此,我們看到兩種精采萬分的表演風格,在光影中撞擊著。來自台語影圈的小豔秋,歌仔戲班出身,台語片《瘋女十八年》為其代表作,小豔秋雖有舞台背景,舉手投足卻不見舞台「功架」,自然誠懇,貼近生活;另一方面,周經武等出身自軍中劇團的演員,比較講究「做功」,無論台詞說白或肢體語言,都帶有一點點所謂的「舞台份兒」。這樣的表演風格,若要以優劣評斷,只是評論者個人鑑賞美學標準的不同,在電影本身已是近60年前既成品的前提下,讓我們驚豔的反而是它意外保存了台灣影劇圈,在戰後出現的第一代國語話劇演員,以及第一代台語電影演員,他們的絕妙演出。

圖:《合歡山上》劇照。

也追韓風

韓國現在是最夯的外星人造訪勝地,然而在60年前,卻是風雲密布的火線戰場。「韓戰」的歷史地位,不容抹滅,它所牽扯出的局勢變化,影響全球,以它為主要背景所拍攝的影片,印象最深的有兩部,好萊塢的《櫻花戀》(Sayonara),還有就是港台合作的《一萬四千個證人》。

《一》片由香港的海燕公司、華僑公司籌攝;獨立製片的身份,哪怕在影壇地位一如王豪、陳燕燕,籌措資金仍有一定的困難。全片拍攝經年,十分辛苦,在調度手法、敘事技巧以及電影美學等等各方面,難免出現因陋就簡的不足之處;縱然如此,它的時代意義,它所表彰的時代氣節,它在電影史上的地位,依舊不容抹煞。特別是《一》片根據當時的新聞報導,以及編劇潘壘採訪來台韓戰義士的口述紀錄,試圖還原戰俘營的情況,補全了新聞片的不足之處;全部男角的群戲,不啻當年台灣最優秀男演員的演技大觀!陳曼夫、周經武、魏平澳、張方霞、王菲、吳桓、雷鳴,有的穩重,有的活潑,即便電影本身用現在的標準看來,或許沒那麼驚心動魄,故事本身卻是可歌可泣的大時代印記。特別是看到義士們歃血染旗,不顧美軍攔阻,堅持在戰俘營裡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使全世界的注目焦點立刻集中到婆娑洋上的蕞爾小島—台灣。在此同時,旁觀的美軍士官忍不住喊了一聲:「They have guts!」,鐵絲網外的反派人物原本帶著涎笑等著看好戲,國旗升起,氣得他們煙也不抽了,風涼話也說不出來了。影片高潮落在義士面對兩扇門,決定返回大陸,就通過這扇門,決定遠赴台灣,就通過那扇門;這兩扇門,不單單是創作者的靈感發想,更是歷史事件的濃縮,通過一扇門,何其容易的事,但這個決定一做下去,就是一輩子的國家認同,一輩子的信念,一輩子的……的一輩子。

圖:《一萬四千個證人》劇照。

哈日!哈台!:

台灣觀眾「哈日」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日本觀眾「哈台」也不是昨天才發生的新聞。中影公司當年在蔡孟堅的勵精圖治之下,走出原本「一年一部亞洲影展參展電影」的格局,積極籌備跨國合作大片,《金門灣風雲》便是此間經典。

中影和日本出產系列商業名作、「太陽族」電影等等的日活公司,攜手合作,由超級巨星石原裕次郎掛頭牌,松尾昭典導演,台灣這裡派出的聯合導演就是潘壘。日活的著眼點當然在商業:台灣美景、寶島姑娘、加上八二三砲戰的話題,還有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協力演出,幾乎現成的史詩大場面,如此合作,何樂而不為?

中影方面,由於本身的官方色彩,投資拍片多少還是受制於「政策」。然而,無論是蔡孟堅、無論是潘壘,或者其他參與演出的演職員等,都帶著一份使命,不僅僅只是「宣揚國威」這麼簡單,細觀全片,影象折射之間、情節起伏之餘,昭然若揭的其實是台灣人民的親切、溫和,還有那顆追求和平的真心。一般好萊塢式的戰爭史詩鉅片,都免不了落入謳歌英雄的窠臼,真正反思「戰爭」本質的作品其實並不多。《金門灣風雲》或許沒有這麼偉大,當年為因應相關人士要求而修改劇情的「台灣首映版」(片名為《海灣風雲》),如今也沒能逃過歲月的淘選。但先拍成的「日活版本」,終場戲演到男主角於漫天戰火中,在海邊對著槍砲軍艦大吼:「安靜點,別再鬧了」!其間透露出深厚的人文關懷意涵,即便在半個世紀之後重看,仍舊震撼人心。這段異國戀情搬演至此,已經超越誰變心、誰沒變心、誰強勢、誰溫婉的一刀二切分,我們最後看到的,原來是平凡人吶喊著心底對和平的終極訴求。

圖:《金門灣風雲》劇照。

狹谷、颱風、夜盡天明

小說《狹谷》發表於1955年,以一個假託的背景—反攻大陸戰爭,一班人,一座碉堡,一個晚上,從黑夜守到黎明,這樣的故事,開展出長達16萬字的人性描寫。電影《狹谷軍魂》改弦易轍,多添了壯盛軍威的氣勢、多添了焦姣這個女角,不變的—跟《金門灣風雲》的和平吶喊有異曲同工之妙—是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

戰爭與和平,其實只是一線之隔,上映前改名為《黑夜到黎明》、還以威武的軍歌開場、收尾的「狹谷軍魂」,透露出現代觀眾很難得見的人文觀點、軍事觀點,乃至於潘壘和導演李嘉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主戲原在黃宗迅飾演的班長身上,血性漢子,本色出演,動人至深,但等到唐菁一入鏡,銀幕焦點又完全集中到他的身上。唐菁飾演的隊長一角,除了血性,還多了一分智慧與慈悲;極具個性的外型,深刻入裡的演技,使他憑藉本片榮膺第二屆金馬影帝。電影裡的他、黃宗迅,加上前述的焦姣,還有才華洋溢的歐威,他們傑出的表演,讓50年後的觀眾在卸下本片「反共復國」的外在意旨之餘,還能看到傑出無比的人性大觀。電影結尾,天色漸明,國軍的機隊凌空而過,共軍落荒而逃,光榮的勝利在銀幕上表現出來的不只是欣喜,更深刻的是焦姣與父親葛香亭之間的天倫情致,以及唐菁和黃宗迅之間的袍澤之情,短短一句台詞「我們勝利了」,簡單五個字,卻有千鈞之重。

圖:《夜盡天明》劇照。

潘壘自編自導的《颱風》,說起來應該是中影第一次以自購的新藝綜合體(CinemaScope)闊銀幕鏡頭拍攝的片子。在阿里山森林、在西門町街頭,有限的設備居然能拍出極具氣勢的大場面,攝影師洪慶雲、助理林鴻鐘等功不可沒。《颱風》的題材特殊,擺在同時期官營片廠的片子裡面看,更顯與眾不同,原來,在「台灣新電影」之前,在「健康寫實」之前,在眾多呼籲團結一心、共禦敵人的出品之中,台灣影史還有這麼精采的一頁軼史,與此際縱橫全球小眾市場的「藝術電影」、「影展電影」遙通聲氣。

唐菁亦正亦邪的反派主角,為台灣國語電影開了先例,唐寶雲的清純、羅宛琳的伶俐,均使人擊節,當然還有穆虹—穆虹擺在同時期的港台女星裡,論姿色、論風韻,並不亞於張仲文、夷光,或她在香港電懋《四千金》裡的幾個妹妹—葉楓、林翠等等,然而在《颱風》片中,穆虹擺脫「女明星」式的星光堆砌,為角色塑造出的飽滿厚度直追早期名片《小城之春》裡的韋偉,或者好萊塢影壇,如貝蒂黛維斯(Betty Davis)的中期力作;穆虹演起「何太太」這個角色,即便大多時間都垢面蓬首、脂粉粗施,但大膽、豪放之餘,卻更兼具內斂層次,實屬難得!

圖:《情人石》劇照。
天映娛樂特別提供
© Licensed by Celestial Picture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閒話至此,回頭談談潘壘跨足影壇的首部作品《夜盡天明》。原著是他的小說《血渡》,後改編為舞台劇本《偷渡》,潘壘再把《偷渡》重新整理成電影劇本。在回憶錄中他曾提及,中影公司當年不知何故,修改了他的原作劇本、修改了片名(改為《夜盡天明》),卻不曾事先知會他、與他商議,以致他憤而離職,以示抗議。如今重看《夜盡天明》,仍然有諸多可觀之處。除了前述幾位一等一的優秀演員:唐菁、黃宗迅、張仲文、夷光、魏平澳,還有一位需要特別花點篇幅介紹一下的表演者:李影。

性格紅星李影長期活躍於舞台,無疑是一位正反派皆能,而且老少咸宜的全能演員。1948年他隨著《阿里山風雲》外景隊自上海來台拍攝外景,後因局勢生變即留了下來,《阿里山風雲》也就這樣成為台灣第一部自產自製的國語片;李影飾演全片的靈魂人物—吳鳳。接下來,話劇《文天祥》在台北市中山堂公演,《阿里山風雲》的張英導演,李影出飾文天祥。論者云:《阿里山風雲》開啟台灣自製國語電影先河,《文天祥》則開啟台灣國語舞台劇先河。

撫今追昔,展望未來。現代影迷、影癡、電影學者若有機會,萬勿錯過此次「潘壘編導」的17部精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