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從前:《奧茲大帝》

484
2015-03-04
或許在看這部電影之前,你已從片名猜測到它和童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多少有關連。而本片《奧茲大帝》(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的確就是這經典故事的前傳。故事先帶到一個沒沒無名的魔術師,在一個幾乎同樣沒知名度的小鎮裡掙扎著,希望有一天能廣受觀眾賞識、成為一個無人不曉的偉人。
 
有天,他卻意外被一陣怪異的龍捲風帶到奧茲的魔法王國,先後遇到了女巫和一些王國的居民。大家都非常興奮,因為根據王國中流傳的預言,奧茲能夠解救所有人脫離壞女巫的魔掌。在奧茲王國,窮困潦倒的魔術師搖身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未來的王國統治者。然而,周遭期待的目光一點也無法滿足奧茲;相反地,眾人情緒越激昂,他越緊張—區區平凡人要怎麼打敗法力強大的女巫、登上一國之君的寶座?一開始沒說出口的事實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騎虎難下的奧茲這次可真的需要一點魔法來幫助他突破難關了。
 
 
 
影片開頭,當助理法蘭克把少得可憐的幾枚銅板丟到奧茲面前的小碟子裡,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尷尬與無奈。在鳥不生蛋的小鎮馬戲團裡表演魔術是他們生計,但這樣慘澹的處境實在令奧茲透不過氣。所以當法蘭克對自己所分得的報酬不滿意,奧茲也忍不住抱怨:「Well how do you think I feel? A man of my talents, I should be playing the Orpheum Circuit instead of some dusty Podunk in a second-hand jacket falling apart at the seams.」他對自己的期望頗高,只是眼前的困境還不知道要熬多久。
 
這喬段中,奧茲用兩個具相反意像的地名呈現出南轅北轍的處境:能夠在Orpheum Circuit(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極具規模的連鎖劇院)登台的肯定不是汎汎之輩;反觀Podunk只是個無名小鎮,可能在地圖上還找不到其所在。有趣的是,Podunk是真有其地,是在美國康乃迪克州、紐約州等地的小鎮區域名。19世紀中,這個字見於水牛城的知名日報《Daily National Pilot》的一個專欄中,當時用以代指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而後此用法就隨著廣大觀眾群漸漸普及了。
 
 
奧茲一來到魔法王國就遇見女巫希奧多拉,她對奧茲滿懷期待與憧憬。面對這樣強烈的情愫,奧茲對自己的真實身份更難以啟齒了。前往翡翠城的路上,奧茲出手相助的猴子向他承諾終身隨伺,不料奧茲此時才對猴子坦言自己並非眾人引頸期盼的救國英雄。猴子吃驚懊惱之餘,勸告奧茲也儘早向西歐朵拉坦白;奧茲則急著先確保猴子信守承諾並保密:「As my new assistant, all you need to know are the three ‘ups.’ Show up, keep up, shut up.」英文這種拼音式的語言,很適合這樣的文字遊戲;就翻譯而言,則要花點巧思將同樣的趣味注入中文譯句中。例如「作為我的助理,你只要記得『三不』──不缺席、不遲到、不多嘴。」
 
相同形態的文字遊戲也出現在片尾:當真正的善良女巫葛琳達對奧茲表明,她不曾懷疑過他(For the record, I knew you had it in you all along.)。奧茲以為她是指「強大能力(Greatness)」,而葛琳達指的其實是「善良之心(Goodness)」。把中間的字母替換而成為不同意涵的字,這樣聰明的文字遊戲不僅展現語言的趣味,也讓對話的內容昇華了。強大能力固然是人人追求的目標,但最終一顆善良的心才是受人敬重的關鍵。這段對話也彷彿呼應了片頭滿懷激憤的奧茲忍不住對舊情人安妮所作的表白:「I don’t want to be a good man, I want to be a great man.」
 
 
 
希奧多拉對奧茲一見鍾情,但強烈的情愫也特別脆弱。當她堅信奧茲為了葛琳達而背叛她,希奧多拉對他由愛生恨,而這樣的心境也使希奧多拉經歷了一些轉變。當兩人再度相見時,奧茲差點認不出她而問她怎麼了(what happened to you?),怒火中燒的希奧多拉則厲聲吼道:「You happened to me.」這句話經常出現在英語對話中,把人物直接當作事件來表達話中含意,通常需要配合前後文以及劇情走向來判斷這裡所指的「you」所指為何。一般而言,中文直接譯作「都是因為你/都是你害的」都能用於各種情境,而觀眾會自行由劇情發展做判斷。這句話配合情緒而演出,特別具張力,希奧多拉幾近尖叫般地吼出這幾個字,她心中的悲憤、怒意、傷感表露無疑。
 
本片立足於經典故事;將舊有地題材延伸、擴充而賦予新意,除了享受演員精湛的表演之外,別忘記分點心注意對話中的文字遊戲。
 
 
 

劇照截取自【開眼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