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女郎》Dreamgirls

177
2015-03-04

《夢幻女郎》是一部改編自百老匯同名音樂劇的電影,這是個關於一個黑人女子團體Dreams在唱片界崛起的過程,和在她們走紅之後,其中一位成員Effie個人經歷的故事。《夢幻女郎》1981年於帝國劇院首演,1982年獲得音樂劇的奧斯卡`-東尼獎13項提名,最後獲得了六項獎項,包括最佳劇本、最佳編舞、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燈光設計等。不論是音樂劇或電影,他的故事回顧了19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同時也在探討音樂與藝術在商業文化下價值的變化。



第一段對話在進行時,剛出道的Dreams正擔任黑人歌手James 'Thunder' Early的合音天使,James (Jimmy) 當時推出了一支單曲”Cadillac Car”並在底特律當地黑人電台收到不錯的回響,但某天他們發現電視全國聯播網節目中,有位白人歌手未經同意便翻唱他們的單曲,並收錄在自己的專輯中。隔天女孩們將他們看到的事告訴經紀人Curtis,他便這樣回應他們。



在這段對話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黑人藝人在1960年代美國演藝界的處境,美國當時的白人社會正興起一股搖滾(Rock ’n' Roll) 的風潮,貓王與披頭四熱席捲全美白人青少年,節奏藍調在當時是一個屬於黑人的音樂,完全不被白人大眾重視。因此,即使當時的大型唱片公司把節奏藍調金曲偷來改編成搖滾樂或其他流行樂風,放在白人歌手的唱片裡,也不擔心會被人發現他們盜用歌曲。因此即使1953年「大媽」松藤的「獵犬」在節奏藍調榜有蟬聯七週冠軍的輝煌成績,但當剛出道沒幾年的「貓王」Elvis Presley在1956年推出這首翻唱單曲時,這首歌受到完全不同的際遇,它同時拿下了「鄉村」、「R&B」跟「POP」的冠軍,而且據說貓王當時並不知道這個黑人女歌手的存在。這正是為何電影裡的每個人都極力想要讓黑人的音樂受到大家的矚目的原因,不只是為了知名度,同時還為了美國黑人的尊嚴。



第二段對話發生在The Dream第一次登上知名歌舞廳的主秀節目時,當時Effie已經負氣離開,而Curtis也已經找到接替的人選。在首次登台時,Curtis邀請了新主唱Deena的母親一起目睹女孩們的成功。



在這對話中,我們看到了這部電影所想要討論的一個議題,就是藝人跟流行歌曲的在商業文化上的價值定位,電影裡的團體Dreams原本是由功力絕佳、風格豪放的Effie擔任主唱,但是因為他們要進軍全美市場,所以Curtis便改讓擁有美貌但缺乏個人風格的Deena擔任主唱,一來是因為她的"賣相佳"可以讓Dreams有更多曝光機會,二來正由於Deena沒有個人特色,這樣才能讓Curtis任意改變Dreams的風格,也不會跟歌手形象有任何的不協調之處。這樣的方式,讓觀眾看到一個藝人或團體在成名之路上被商品化的過程。而負責行銷藝人的經紀人的工作,就是找到這個藝人能夠吸引市場的「特質」。此時,藝人的本質已跟我們在唱片封面上看到的俊男美女之間,可能已毫無任何相關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