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日落巴黎時》、《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 Before Sunset

112
2015-03-04

你相信緣分嗎?       


      


「緣分」這個詞要翻成英文還真不容易。約翰庫薩克和凱特貝琴薩曾演過一部名為Serendipity的愛情劇,中文翻成《美國情緣》。可是serendipity這個字跟緣分實在是沒什麼太大的關係。查一下英英字典,它的定義是 “the lucky tendency to find interesting or valuable things by chance”,有點兒像是尋得寶物的好運道。可是緣分雖說與運氣有關,意境上似乎高出許多。緣分是什麼,中國人不試著去解釋清楚,似乎那一點什麼的(the poetic),一旦說穿了,詩意即失。似乎你越要去定義緣分是什麼,緣分就顯得強加,一點也沒有「天生」(natural)良緣的奇妙感覺。舉《電子情書》(You’ve Got a Mail)來說,這緣分似乎太過鑿斧,雖是美麗的的童話,引人入勝,散場後的人生電影,卻未必總能有這種尋得寶物(愛情)的好運。



現實的人生是什麼?現實的人生是,你很可能遇到一個夢想中的完美情人。驚鴻一瞥,愛情卻在轉身中溜走。抑或你努力抓住,緣分卻纖弱的緊,一捏即碎。《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就是一個現實人生中的緣分命題。這部電影有多真實?形式上,它的電影時間是所謂的 ”Real Time"(真實時間)手法,也就是螢幕的時間,與你手錶上的時間完全一樣:劇中人走了五分鐘的路,現實人生(觀眾所處的時空)也就真過了五分鐘。劇情上,更是完全的寫實主義(Realism)風格。在前作《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中,兩個偶遇的人,Jesse(伊森霍克)與Celine(茱莉蝶兒),沒有交換電話,不知彼此住址,就連名字可能都是假的,半年後再相遇的機率能有多大?錯過了?還可能重來嗎?



時間一晃就是九年。屬於緣分的,終究相遇。在第一段對話當中,我們知道緣份並不是唾手可得,戲裡戲外九年的時間讓傑西和席琳,還有九年前為他們的偶遇傾心不已的觀眾,都得到或失去了許多。



九年後,他們真的相遇了。Love at first Sight也許太過虛無飄渺。然而「緣分的二見鍾情」似乎打破了什麼,那關乎宿命論(fatalism)與機遇(chance)間的永恆二元對立(binarism)。也許這許電影一直強調的connection(心靈連繫)有關。Connection超出言語的管轄,能夠解構(deconstruct)所有看似水火不容的對立。寂寞芳心,只要搭上線,一個眼神,一陣愛的呢喃,輕吹一口氣,都是緣分的真實存在;偶然也好,必然也罷。第二段對話出自前集《愛在黎明破曉前》,Celine早已註解了什麼是緣分的魔法: 答案早在那企圖(attempt)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