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俞涵看《數電影的人》—— 重新看見那些靜靜死亡的東西

678
2020-10-05

「有些片子,你趕到的時候,它已經死在那裡了,我們也無能為力。」——《數電影的人》

國家影視聽中心(前國影中心)推出紀錄片《數電影的人》,將數位修復組同仁與時間賽跑的日常記錄下來。他們總是不斷數著還有幾部片需要搶救、數著膠卷的格數、數著要花多久時間才能修復短短幾秒的影像,許多人才因此了解了「數位修復」這帶著距離感的名詞,竟得靠這麼大量的時間、人力、金錢才足以撐起。演員連俞涵亦是在觀影之後才對數位修復有所理解,並深感此事之勢在必行,這次,她將以演員身份出發,和大家聊聊這部紀錄片。

 

影像遺落的台灣

連俞涵畢業於北藝大戲劇系,學生時期看過、演過不少西方的經典劇本,電話那一頭,她源源不絕吐出片名:《雙姝怨》、《彗星美人》、《公寓春光》、《萬花嬉春》、《慾望街車》⋯⋯。「還有卓别林、伯格曼、莎士比亞等等,這些國外經典的都滿容易找得到,我常會去圖書館借來看,但相對來說,台灣這方面的資料真的是滿少的。」台灣老片資蒐困難,她在接連演出《一把青》、《奇蹟的女兒》等時代劇後感受更深刻。

《一把青》說的是1945年到1981年間,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台灣的不安年代;《奇蹟的女兒》則改編自作家楊青矗的小說,故事發生在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加工出口區。兩段重要的台灣歷史,影音史料卻不知何處可尋。

無標題

「我演台灣以前時代的戲,卻常常找不到可以參考的影像,怎麼會這樣?覺得滿疑惑的。」她希冀能在某個影片看見當時的建築物和街道,甚至是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樣貌、講話方式、有著怎樣的想像力等等,卻時常撲空,「也許閱讀也是一種方式,但是影像的部分如果能保留下來,對演員做功課是更有幫助的。」

連俞涵的困惑,在《數電影的人》裡得到解答,「看了紀錄片才想到,這些史料可能在某人家裡,或是哪裡的倉庫,被遺忘了、捨不得拿出來或不曉得如何處理。我覺得好可惜,我們一直去讀西方的東西,但台灣也有很多東西需要被認識。」她笑說,「希望透過紀錄片,讓更多人願意把家裡的史料拿出來,讓國影中心好好保存,這樣我們才有東西可以看。」

在她眼中,台灣人是習慣專注當下的,這樣的民族性造成我們時常疏於堆疊歷史脈絡,但老電影的精神值得被留下:「我們現在拍東西都很快,直接錄、直接存檔就有了。但以前的人拍片會去思考真正要拍的是什麼,因為膠卷很珍貴,不能都拍起來再說。我覺得那種東西、那種精神是很值得珍惜的。」

 

感謝有一群人願意慢下來

雖說對數位修復的流程不甚理解,但大多數熱愛電影的觀眾,仍會對數位修復後重新上映的經典片感興趣,連俞涵也不例外,「每次只要有些經典老片重新上映,我就會很開心,因為可以去大銀幕看,而且修復過後的畫質、整體顏色都會更清楚。」只是我們也大多停留在享受成果的階段而已,不清楚團隊在背後下的苦工,以及支持這些修復作品的意義,遠比我們想像得更重大。

「看完紀錄片才知道,一個月大概只能修十分鐘吧。很感謝當這個世界在快速運轉的時候,還是有人願意慢下來,去看見我們在拍片的歷程上是怎麼走過來的,讓以前的記憶、片段又再活過來。」連俞涵感念數位修復團隊的努力,真正理解他們工作內容後,大概所有人都會與她有一樣的感覺。

無標題

要修好一部膠卷,從尋找就是個難題,某部片藏在誰家的角落?有幸跋山涉水找到後,也有可能打開盒子卻聞到濃濃酸味,膠卷宣告不治;而有得救的作品,還需經過手工修復,一張張黏貼、確認接點無損,之後才能上到機器掃描,進行除雜點、調光及聲音等後續繁瑣冗長的工程。

連俞涵談到去雜點的工作,「他們要一格一格慢慢修,眼睛一直對著螢幕,好辛苦喔。而且這個畫面他們可能看了上百次,只為了要把前後的連接點都修好。」數位時代,高畫質、清晰,已經是觀眾的基本需求,如果修復沒有到位,作品很可能馬上就被拒於門外,「我們去看大銀幕,如果有些跳動,或是閃,就會覺得電影壞掉了,而且那很干擾看片時的心情,他們很努力要讓現在的觀眾和老電影接軌。」

 

保留過去,是為了一直往前

無標題

《數電影的人》中,記錄了老影人連燕石導演,在看見作品《丁蘭廿四孝》被順利修復後的激動心情。連俞涵很能理解,「我想像,一個演員沒辦法再看到自己的作品,就像是你好想分享一件事,卻沒有辦法了。」她說,膠卷、底片、錄影帶、VCD、DVD⋯⋯,每個時代的載體不同,也許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但我們不能放任每一次的轉換都帶著令人遺憾的丟失。

她也認為,若只以影像工作者的角度出發,容易小看了數位修復的重要性,「這些作品不能只當成某些人的共同回憶,不然會變成好像家族相本。如果我們能夠以文物的心情去處理,那格局會更大一點,比如用於研究以前的拍片技術等等,是一個有脈絡的東西。」能被找到,就有再次閃亮登場的機會,「像也可以透過再創作,例如翻拍、引用等等,讓這些片段再次被看見。」

「雖然台灣有點晚才開始做,但至少開始了,我希望還來得及。曾經台灣電影是非常發達的,歷史、文物是需要被保留,讓大家不會一回溯發現是空的,每次都從頭開始。」連俞涵說,若作品無法被適當保存,電影發展史就不會完整。保留過去,是為了讓我們一直向前。

她推薦大家看《數電影的人》,像是一趟尋根之旅,「我們要去看見這些靜靜死亡的東西,不要覺得很傻,也不要以『有沒有用』去評估這件事。知道自己是誰,也才有跟世界交流的話題。」她說,如果我們能侃侃而談《大俠梅花鹿》,像他們聊《萬花嬉春》一樣,那多好啊。放下一點實用主義,走入數位修復的世界、以行動支持老電影,我們將會更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

 

 

本文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數電影的人》完整影片於10/6晚上9點於YouTube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