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動畫影展】流變繪畫的光影旅程─德國音像頑童麥斯海德勒
縱使,德國出生卻在英國攻讀視覺藝術的麥斯海德勒(Max Hattler),於2019年參加了「臺中國際動畫影展」,讓作品置放在動畫藝術的探討脈絡。然而,若動畫的定義是以敘事性來作為判斷標準,似乎又不能理解他的邏輯。或者,這種依循聲音變化而探索圖像組成的實驗動態影像,是否能從另一種視覺藝術的範疇進行思考呢?
前衛、實驗與新媒體的聲音視覺化方法學
身為德國音樂家亨德明‧海德勒(Hellmut Hattler)之子,從小成長在音樂創作環境中,青少年時期開始創作音樂。捨棄傳統樂器並花了五年時間探索電子音樂,更培養出對視覺媒體的興趣,尤其是動畫。包浩斯設計師漢斯‧利奧蘭特(Hans[Nick] Roericht)伴隨他成長時期並深根其視覺觀念,促使他完成《轉換》(Shift)與《無常》(AANAATT)兩件帶有活動繪畫與物件擬人化的作品。同時深受早期抽象動畫家漢斯‧里希特(Hans Richter)、奧斯卡‧費欽格(Oskar Fischinger)與奧斯卡‧史坎莫(Oskar Schlemmer)等人的影響,在他早期的作品《五號:忿忿之舞》(Five: Moving Stormily)中更以色彩交響樂的創作模式,擬仿了1920年代前衛動畫藝術的創作思考邏輯。猶如迪士尼《幻想曲》也是德國實驗動畫家奧斯卡‧費欽格曾參與過的動畫,卻因太過實驗而與迪士尼的敘事理念分道揚鑣。在《形轉物移》(Everything Turns)中更類似《三人芭蕾》(Triadisches Ballett)的表現手法,可見深受建構主義與拉斯洛・莫侯利-納吉(Laszlo Moholy-Nagy)等影響。
之所以對近百年前的動態藝術如此熱衷,並將之視為典範,他認為這些藝術家提供關於影像的特定情境,雖遊走在動畫歷史的邊緣,卻是當時使用新興媒體創作電影與抽象運動的一群。特別重視聲音與影像交互變奏的他,對音樂以探索與湊合並使用電子軟體的不同音軌混合而成,在創作過程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最後會導向理想效果。現任教於香港的他,不斷反思獨立創作方式與教學過程,如何串聯梳理出自己的方法。一般的影像創作課程經常指導學生先寫一個故事,畫好分鏡表之後開始創作,他卻認為這限制了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創意。於是反其道而行讓學生先直接創作影片,從抽象思考表達影像與聲音之間的關係,並自由探索方法,他認為許多實驗電影創作者都是如此。
對他而言,抽象影像流動畫面提供觀眾思考空間並自由解讀,有些作品讓人感到欣喜若狂,或帶有獨特敘事邏輯,讓影像隨著聲音發展是他最基本的創作理念。
日常的變奏與作品展示場域
麥斯海德勒的作品約可分為夢境、戰爭、生活的奇想等三大類,以圖像符號表現媒介的精神象徵。其中《衝突》(Collision)、《干戈》(RE:AX)、《武裝綜藝》(Spin)約可歸為戰爭議題,尤其《武裝綜藝》相較其他作品更具敘事性,花俏與歡樂的萬花筒式舞蹈,卻導向諷刺又驚悚的開放式結局,猶如日常媒體如電影、電玩與新聞帶來對暴力的既定印象,而我們總是用嘲諷的眼光看待暴力。此外,大部分作品以視覺音樂的感官刺激為出發,並非為了讓你認出什麼,而是感受聲音與影像之間同步化的關聯,彷彿可以看見音樂。有些作品出於對大自然的觀察與思考,來自天氣、陽光或閃電等等,若以類比或真實物件重組的視覺展現則有不同意義,卻非導演想要的,他希望單純連結聲音與視覺的關係。尤其以數位軟體創作的動畫與現實生活相反,去除許多象徵符號之後,你只需沉浸在這些影像裡,並不需要費盡思考代表意義。
最新作品《道路三聯畫》(Concrete Abstraction: Road Triptych)與《序列平行》(Serial Parallels),格放了對居住城市的日常觀察。《道路三聯畫》以馬路上的簡單色塊創造視覺變化,如動態繪畫突顯每日所見且從未注意,卻總是引領著生活的道路。《序列平行》則以攝影、3D動畫、光影等視覺結構重新注意香港居住環境,以一個窗口的角度看待,再從線條、形狀、色彩與攝影機運動等變化視覺效果,讓目光重新聚焦在城市發展,而機械操作聲不斷重複令人感到恐慌。取用日常生活的素材,讓觀眾重新閱讀從未注意過卻居住其中的城市,藉此再關注或感謝這個環境的美麗,或許造成不同結果,也許帶來新觀點。
除了影像中的異域感,麥斯海德勒同樣重視影像展示的空間佈局,觀者在不同空間觀看影像作品會產生不同感知。他觀察動畫節通常會以為與藝術距離很遠,或無法思考影像與藝術之間的連結,甚至對藝術有點憤世嫉俗。相較之下在藝廊讓作品看似比較嚴肅,也能處理影像與空間的關係,更能播放一個以上的銀幕。如《道路三聯畫》其實並非為影展而做,最初是以三頻道在畫廊播放,觀者能自由選擇觀看方式,導演只需讓觀影空間更完善。缺點在於無法掌握觀眾的專注程度,觀眾可能進到展間又直接離開。戲院的優點則讓觀眾被迫坐在銀幕前專注的從頭到尾觀看影像,卻也是導演最希望的,因此很難取捨影展與展覽空間的優缺點。
上圖:《道路三聯畫》與《紅點》在畫廊空間中並置(圖/麥斯海德勒提供)
下圖:《序列平行》的大投影與8個平板在畫廊空間中(圖/麥斯海德勒提供) |
9月份在香港歌德學院的個展「Receptive Rhythms」,以《道路三聯畫》、《紅點》(All Rot)、《序列平行》三件作品呈現麥斯海德勒這些年來觀察到的香港,並藉以攝影製作的活動繪畫《紅點》思索城市居住與香港的國際情勢。畫廊的空間佈局將同為日常攝影集合創作手法的《道路三聯畫》與《紅點》並置,對面展間則是《序列平行》的大投影與8個平板佈置為城市迷走的世界。平板中特別提取短暫出現或未被納入長片但很美的畫面循環播放,觀眾進入房間像是在充滿城市影像的環境裡,可以被大投影包圍亦可自由觀看小平版窗口。此三件作品的擺設呈現空間與影像的對話,並與畫廊窗外的都市空間相呼應,影像提取出城市中與人有關的元素充斥在空間裡。
空間觀察到未來表演
探索影像與空間的關係達到現階段,麥斯海德勒希望未來繼續發展現場影音表演的更多可能,尤其讓觀眾體會生動與互動的瞬間。除了針對聲音與影像連結的現場表演,更希冀嘗試立體視覺之外,不同眼睛所看到不同顏色的視覺變化與錯覺,探索感官接收更多實驗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