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曝光––放映週報新訪談集《紙上放映》編者序

480
2014-10-15

這幾個月來,老操煩著各式各樣編務上的繁瑣細節,至於這編者序,拖了數月就是遲遲沒能寫出來,苦於不知從何下筆。直至讀了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林文淇、影評人鄭秉泓為本書所寫的推薦序,才動念,不如話說從頭吧。

鄭秉泓說他有時很嫉妒我的工作效率,殊不知,這書前前後後琢磨了一年有餘。我早比他先起跑了。讀者從林文淇的序裡便可窺知一二。

去年夏天,我遠赴歐洲。長居柏林的那段日子,在日常與遊興之餘,仍盡量每天抽空做些編輯工作。有時,索性不出門,賴在寬舒的公寓裡,為自己作飯,其餘時光,便如修剪樹木的技師般,照料著這數以十萬計的龐大文字,經由適度修整其容姿,令日光和風得以透進樹冠內部,整體看來更精神。

上一本同樣集結《放映週報》台灣影人訪談精選的《台灣電影的聲音》,收錄年份起於2005年週報創刊,終於2010年初。由紀錄片《翻滾吧!男孩》、《無米樂》揭竿而起,為沈迷十多年的台灣電影吹響號角,而後《練習曲》、《盛夏光年》等劇情片順利接棒,及至2008年,《海角七號》如平地一聲雷震盪了台灣影壇,締造5.3億的天文票房,從此改寫了台灣電影的將來。至於2010年二月問世的《艋舺》,乃暌違二十年、首部勇闖春節賀歲檔的國片,來勢洶洶,不僅創下當時台灣國片史上首日賣座最高票房,且不過六天,全台票房破億,風光地為「台灣電影文藝復興」立下新標竿。

是以,第二本訪談錄《紙上放映:探看台灣導演本事》便循此而下,時間最早的一篇乃鄭文堂於2010年春天推出的《眼淚》,最末一篇則是於2014年初上映的紀錄片《築巢人》。

一篇篇爬梳近年影人專訪,鑒於篇數委實太多,最終祇得聚焦導演,捨棄其他類別的電影工作者。收錄原則主要視其藝術性與代表性,過程中歷經百般思量,然而礙於篇幅,難免有遺珠之憾。收,不收?文稿太長,何處刪、何處留?如何整併?如何去蕪存菁?如何潤飾使之更簡明扼要?處處考驗著我的判斷力。

《紙上放映》總計收錄三十五篇文稿,依影片主題劃分為「大城小愛」、「青春練習曲」、「家庭作業」、「不完美人生」、「何處是我家」、「正義之歌」、「社會顯影」七大單元,從小我的情愛到大我的社會關懷,從小清新到大敘事,兼容新電影以降一路沿襲而來的寫實傳統,以及台灣導演力求突破的革新風貌。

事實上,當初要為這三、四十篇訪談梳理出脈絡著實不易,我曾為此困擾許久。至於何以如此編排,於此不再贅述,因為鄭秉泓已然看穿了這一切,無論是我理性思考的結果、抑或無意識下的安排,都被他透徹地闡釋了。

我自2009年一月起加入《放映週報》編輯團隊,迄今將屆六年,這些年來,專訪無數影人,對於「導演的話」的好奇日漸高漲,甚至超越「劇情簡介」。

從前的我,較為關切作品本身折射的意念;現今,也許更樂意探問導演的身世與養成。若將導演比喻為一棵樹,我好奇,他生長於何種風土,呼吸著什麼樣的空氣,甚至,是被如何的風和雨所吹拂及襲擊,而有了今日的面貌與底蘊。這些與影人之間的深度對話,是作品的中途曝光,我們潛入暗房,一探究竟,而非僅著墨於皮相的最終呈現,進行文本分析。

每一個導演都有一張臉,百變不離其宗;作品則像一泓水,映照著創作者的臉。

前些日子在讀是枝裕和的隨筆集《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書中有篇文章言及,他時常被問到「電影是什麼」這種涉及本質、卻很難答覆的問題。是枝裕和的國中同學曾說,他是一個別人很難知道他在想些什麼的傢伙,反而透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更多的感情。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事實或許是,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個人特質,卻透過影像這種具體的形式,從我體內滲透出來。」他又接續著說,「感情要擁有形態,如果是電影,還需要讓自己以外的他者作為對象。感情,是藉由與外在事物相會或衝突而產生的。感受到眼前美景時,那個『美』究竟源自於我,還是當真來自風景?比起以我的存在為中心來思考世界,如果以世界為中心來思考,而將我視為其中的一部分,就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差異。」

自我、世界與電影,彼此寄寓。電影乃人生縮影,談電影的同時,又何嘗不也是在揭示個人的生命態度與價值,一種近乎信仰的東西?於我而言,電影是我約會的對象,生活的局部,思維的推展;它在必要的時刻予我片面的解答,更多時候,卻拋給了我一個又一個難纏而無解的課題。我因此揹負著這些困惑和迷惘去面對更加開闊一點的人生。

拜網路科技之賜,《放映週報》得以藉由一種最低限的方式存活下來。創刊於2005年的《放映週報》,恰好見證了台灣電影從萎頓不振一躍而起的歷程,作為一介媒體,它既是旁觀者、紀錄者,某種程度上,亦可說是參與者。

今年適逢《放映週報》創刊十週年,何其不易。早些年,《放映週報》總編輯林文淇時不時囔囔著,實在苦無經費,不如收了吧;2013年八月,他借調至國家電影資料館接任館長一職(「國家電影資料館」於今年七月正式升格為「國家電影中心」),在他的媒合下,自第432期起,《放映週報》轉由國家電影中心發行,期能讓體質更健全,這條路走得更永續。

謝謝一向支撐著《放映週報》的編輯群,以及一路支持的讀者們。

謝謝《放映週報》發行人暨總編輯林文淇,長年以來為鞏固這個平台所做的一切努力。

謝謝鄭秉泓賜序,此文無疑可作為本書最精闢而深情的導讀。

謝謝所有願意授權海報、劇照圖檔的電影公司,衷心感佩所有在這塊土地上奮進自強的電影人。

謝謝《放映週報》主編洪健倫及書林出版社編輯劉純瑀在編務上的協力。

謝謝為本書賦予一張臉的好春設計,以及負責內頁設計排版的李莉君,讓這本圖文並茂的電影書加分不少。

最後且借用以《到阜陽六百里》獲第四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唐群,在致詞最末所說的話:「永遠向生活學習,向藝術學習,向同行學習」,與各位共勉之。

2014中秋,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