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拔頭籌,台灣影劇第一人:張英導演
當代觀眾對「張英」二字想必陌生,但提起「天然景、禽獸裝、台語童話故事片《大俠梅花鹿》,電腦前方不少青年朋友,應該已經發出會心的微笑。不管看過或沒看過,「鹿小姐痴情、梅花鹿報仇、狐狸精引狼、吸血狼兇暴」這四句海報上的slogan一出,年輕觀眾除了絕倒,還是絕倒!從篳路藍縷年代步步行來的台灣電影,昔日粗糙但充滿生猛想像力的操作手法,在科技進步的今日,儼然成為另一種經典,一種cult的崇拜和調侃,一種溫故而知新的幽默與陶然。
然而,張英導演無疑是台灣文化史上,電影及舞台劇第一人。台灣光復之前,島內雖有電影製片活動,對後世的影響及啟發其實不如日本電影和其他的藝文展演、娛樂活動;反而是在光復後,1949年攝製、1950年推出公映的《阿里山風雲》,於國民政府遷台的關鍵時刻,意外成為完全在台灣攝製的第一部國語電影,曼妙外景、八首插曲,其中一首歌至今仍在你我口裡傳唱:「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阿里山風雲
張英是台灣第一部國語電影《阿里山風雲》的總導演,多年後以功夫武打片闖出名號的張徹則是聯合導演;《阿里山風雲》拍的是吳鳳的故事,當年在抗戰勝利之後,上海影壇曾經掀起一陣「台灣熱」,許多影片遠赴台灣出外景攝製,其中最知名的當屬何非光導演的《花蓮港》。由上海國泰公司投資的《阿里山風雲》劇組也在國共內戰兵荒馬亂的時候,遠征寶島台灣,攝製當年流傳一時的吳鳳故事。然因大陸局勢改變,劇組的人員機器雖已抵達台灣,電影公司的其他支援卻已中斷。最後張英、張徹,以及人在台灣負責聯繫接洽的前輩影人徐欣夫等,決意就地重組班底,除了願意留在台灣的演職員,又於本地追加延請了多位青年才俊,勉力拍成《阿里山風雲》,期間更因原定的阿里山拍攝場地神木參天,遮雲避日,影響拍攝時程,最後經推薦改赴花蓮攝製,與阿美族同胞陣日相處,歌聲舞姿薰陶之下,片中八首插曲包括大合唱的主題曲〈阿里山頌〉、女高音獨唱〈椰樹高〉,以及最為膾炙人口的〈高山青〉,歌曲多由聯合導演張徹掛名作曲,〈高山青〉則由劇務鄧禹平作詞,據張英導演的回憶,創作過程更接近你一句、我一句的集體創作。
日後以〈綠島小夜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水上人家》等揚名國際的作曲家周藍萍,彼時仍為軍中演員,參加本片演出,故有一說認為周也參與了本片音樂工作。1950年代在香港影壇闖出名號的「雄獅」喬宏,在《阿里山風雲》裡也能看見他青春無敵的樣貌;此外還有崔冰、張茜西等優秀女星,同台競技,李影飾演靈魂人物吳鳳,貫穿全片,縣太爺一角則由魏平澳、田豐分飾。
《阿里山風雲》電影至今仍然失傳,多年前香港電影資料館曾於海外尋獲約20餘分鐘粵語配音版的殘片,爾後,台灣也找到部份未經剪輯的有聲及無聲影片,其中甚至包含拍攝時的打板鏡頭。幾位主要演員裡,碩果僅存的老前輩田豐,對《阿里山風雲》的點滴仍留有清晰的印象,甚至幾首歌曲—比如〈高山青〉,也還哼得出男聲二部的合唱。
圖:張英導演與《阿里山風雲》女主角曾芸合影
新世界劇運與台語片狂潮
張英在《阿里山風雲》裡,似乎比較接近總舵手、總領隊的角色,他的才華、他的文化修養與藝術處理的功力,在他的舞台劇裡可以看得更清楚。1950年代後期,中影公司旗下的新世界戲院,除了電影之外,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上演話劇,開幕作品《漢宮春秋》轟動九城,此後陸續十數檔,直到中影重新收回場地,專映電影為止,史稱「新世界劇運」,至今都仍是台灣表演藝術圈裡,不能不提、不可不知的重要里程碑。
在當時,台灣幾乎沒有所謂的「影壇」可言,三家官營片廠,只有中影以劇情片為主,台製、中製各有各的官方任務,偶拍劇情片,多數點綴。即便如此,整體製片數目也偏少,每年的重頭戲就是擠出至少一部片子,代表國家送往亞洲影展參展,在許多前輩影人口裡,這叫「一年一部片」,而演員、編導的基本薪資又有限,廣播劇和尤其舞台劇,就成了這批人才最直接的外快來源。
除了舞台劇,由於彼時台灣官營片廠的氛圍與揮灑空間有限,身為所謂「外省人」的張英在1950年代後期轉投台語影圈,拍出多部轟動一時的台語片,其中,天然實景獸裝童話電影《大俠梅花鹿》、翻拍上海時期知名電影《天字第一號》、《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幾部作品,在半世紀後的今日依然廣受歡迎。1957/1958年,張英導演的《小情人逃亡》(台語片)還曾獲由「徵信新聞」舉辦「台語金馬獎」的最佳導演獎,1968年他再度以彩色闊銀幕重拍成國語版,並由夫人白虹女士主演。
封神榜
張英以《阿里山風雲》開創台灣地區國語製片的先河,在「新世界劇運」之前又在台北中山堂以《文天祥》開創台灣地區國語話劇的先河。來台多年,一句台語都不會說的這位老派紳士,闖蕩台語影圈大獲成功,除了前述的《小情人逃亡》、台語童話劇《虎姑婆》(陳芬蘭主演)、《大俠梅花鹿》等,他還在中影拍過一部諷刺鄉里選舉陋習的台語片《誰能代表我》,並與矮仔財、扈斗搭檔,拍攝一系列諧趣搞笑片如《媒人皇帝》等等,與日後「本土劇」出現之前的台語笑鬧連續劇交相參照,可謂一脈相連。
自1964年起,順應龐德007潮流,以上海時代知名電影改編拍成的台版《天字第一號》轟動九城,連拍五集:《天字第一號續集》、《金雞心》、《假鴛鴦》,還有《大色藝妲》。張英到了晚年,積極扶植年輕表演者及創作者,漫畫家蔡志忠、演員李天柱等等,與之交往甚篤,他更傾力投身國產動畫電影,親任監製拍成《封神榜》動畫長片,在連著色顏料需大量進口,國內卻無法可管的艱難環境下,勉力完成,嘗試將李小龍、崔福生等知名紅星的外形與卡通人物結合,還發行海外版本,可惜投資太大,收入難以平衡,因而黯然淡出影圈,重回舞台。
張英導演的名作包括1965年的歌唱片《意難忘》(任監製)、1969年由郭良蕙原著改編的《感情的債》、製片協會聯合十二位導演拍攝的《百戰保山河》、湯蘭花與白虹主演的黃梅調《牛郎織女》、1958年紀錄長片《西藏風雲》(張英任製片),以及前述的台語片《誰能代表我》、《媒人皇帝》、陳芬蘭主演的《孤女的願望》(及續集《難忘的人》)和《虎姑婆》等等,活躍時間由194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初期,超過三十年。張英導演年前辭世,今年是他101歲紀念。四月下旬,國家電影資料館將從台版《天字第一號》和台灣第一部國語劇情片《阿里山風雲》,開始進入這位處處拔頭籌、台灣影劇第一人的世界,藉此管窺整個大時代運行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