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胤新作《冰毒》柏林影展首映獲滿堂彩

445
2014-02-10

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的柏林影展已於2月6日開跑,本次台灣沒有電影作品入圍競賽項目,但仍有3部佳作入選「電影大觀」單元,包括蔡明亮《西遊》、卓力《白米炸彈客》、趙德胤《冰毒》等。

今年為這次的台灣電影在柏林影展打響第一砲的,是趙德胤的最新力作《冰毒》。本片劇組於2月6日晚間前往柏林,受到主辦單位高度重視與款待,派出了奧迪轎車2台、奧迪箱型車一台接送,劇組打趣地說,在緬甸拍片時受到的各種驚嚇與辛勞終於有了回報。劇組成員也發揮趙德胤導演執導電影一人當多人用的特色,在柏林張羅好住處及弄出色香味俱全的餐點撫慰一行人身心,並旋即趕往首映地點進行技術及聲音測試,務必讓《冰毒》的柏林影展世界首映讓全世界看到屬於台灣電影的軟硬實力。

《冰毒》是趙德胤繼《歸來的人》、《窮人。麻藥。榴槤。偷渡客》之後,最新的劇情長片力作。本片依舊以緬甸為題材,尖銳討論在緬甸邊境身處異鄉的亂世男女,因生活的貧困而捲入現實殘酷的生存拼博,與如夢似幻的毒品與愛情。

世界首映反應熱烈  趙德胤分享創作方式  

柏林時間2月8日晚上,《冰毒》的世界首映在波茲坦廣場的 CinemaxX 戲院舉行,在場600個座位坐無虛席,放映廳出入口也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放映結束後時間已超過午夜12點,但全場觀眾掌聲不止,也踴躍在映後座談中提問。導演趙德胤在座談中表示,相較於他的前兩部作品,本次團隊陣容更龐大,過去劇組僅由三到四人組成,這次增加到八人,全體劇組都到柏林宣傳,他非常感謝團隊的支持,幫助他完成這部電影。談到創作的構想,趙表示拍攝《冰毒》是很自然的想法,電影中呈現的狀態,也是他在緬甸的朋友、親戚生活中時常遇到的。而片中緬甸農民的困境,也是常見於許多發展中國家。關於片中大量使用長鏡頭,趙德胤笑著說,那是說故事的一種隱喻,但同時也是因為拍片預算太低,「有限的拍攝時間、有限的預算、有限的劇組,電影就變成這樣了。」

有觀眾好奇《冰毒》的男女主角(王興洪、吳可熙)如何讓自己融入詮釋的角色?男主角王興洪來自緬甸,他回答自己已非常熟悉那裏的一切,至於來自臺灣的吳可熙,原本對緬甸的了解不多,她不僅花了一年的時間學習雲南話,也跟緬甸當地民眾一起24小時生活在一起,讓自己完全融入當地民情,以詮釋三妹一角。導演趙德胤透露,王興洪本來是他過去拍攝短片的執行製片,但因為每部片子的預算都太低了,他最後求王興洪下海當演員節省成本。

對於觀眾好奇《冰毒》在緬甸拍攝時遇到的困難與挑戰,趙德胤說,《冰毒》沒有劇本,所有情節都在他腦中,許多橋段是即興創作,例如片中王興洪在人來人往的車站招攬生意,這段類似紀錄片式的拍法,當時沒有人知道劇組在收音。對他而言,他就是需要拍電影,拍電影不是要反威權,而是追求一種純淨、藝術性、現實性。但因為沒有取得拍片許可,未來一年內大概也很難在緬甸上映。但導演也提到,緬甸正在快速改變中,他相信以後《冰毒》仍有機會在緬甸放映。 

圖:《冰毒》劇照。   圖/柏林影展

綜藝報讚生涯最強力作  緬甸現狀引國際媒體關注

趙德胤導演的電影創作與緬甸社會的相生相息,也是本屆影展中德國媒體及影評都相當關注的焦點,尤其現在緬甸正在逐步開放中,對其他國家而言仍然是個神祕的想像,趙德胤導演的電影給了國際影展一個認識真實緬甸的通道。趙德胤導演面對當地媒體提問時提到︰「通常一個政權或大時代的改變,會有許多人的生活在過渡期裡比改變前還辛苦,正如《冰毒》裡的父子,因為時代改變了,緬甸開始販售來自大陸的摩托車,所以他們開始夢想資本主義的生活,但最後無法適應,以悲劇收場。《冰毒》就像是一首在大時代裡譜寫的悲歌。」

美國影視大報《綜藝報》(Variety)更在首映結束後以網路頭版的形式刊出影評,開宗明義用「簡單、直接、深深地牽引著觀眾」來盛讚《冰毒》,並稱它為趙德胤生涯最強的影片。本片卡司自然生動的演技,以及攝影的優雅流暢也受影評人肯定。

劇組參觀柏林圍牆  趙盼電影見證緬甸社會變遷

而在幾乎被當地媒體排滿訪問的難得空檔,第一次參加柏林影展的《冰毒》劇組也抽空來到歷史性地標柏林圍牆,遙想圍牆背後的歷史與本片故事、導演個人經歷不謀而合的生命軌跡。尤其是趙德胤導演想方設法從當時尚未全面開放的緬甸來到民主自由的台灣、再以打游擊式的微型劇組回到緬甸邊境偷拍電影、然後這些記錄緬甸當下時局的電影作品再躍上國際影展舞台,整個過程處處充滿傳奇。

站在柏林圍牆前,趙德胤導演表示︰「柏林圍牆建立時的60年代,正是我父親從大陸逃到緬甸定居那年,而柏林圍牆拆除的1990年則是緬甸的翁山蘇姬首次參選,當時街頭都是支持自由黨的人潮,且上街頭支持還可以領到便當吃,所以就派當時還八歲的我一起上街頭,才可以多領到一個便當生存下去。當初柏林圍牆拆除象徵東西德合併,專制向自由民主妥協,我電影《冰毒》裡的緬甸,也正是用鏡頭留下緬甸朝向民主及全球化市場的過程。跟柏林圍牆一樣,實象的物體其實記錄了抽象的歷史軌跡。」

圖:趙德胤導演攝於柏林圍牆前。   圖/前景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