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疊影--妓女聯合國紀錄片影展」假裝看不見

136
2013-07-05

一般人總以為人生殘酷,電影夢幻,「妓女聯合國紀錄片影展」的十部紀錄片卻要拆穿這種假象。

這兩天,多數影迷正陶醉在金馬影展的各國名片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則從11月30日晚間七點在歸綏公園和青島東路的NGO會館舉辦十部紀錄片映演的「妓女聯合國紀錄片影展」,提供了完全不同視野的性文化議題觀察角度。

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是一個生命力非常強的團體,1997年9月,台北市政府決定廢除公娼後,從事性產業的公娼女性走上街頭爭取工作權,她們引爆的能量使得 台灣社會首次認真面對性產業底層的複雜內容,於是一群社會工作者、學生、教授、勞工、單親媽媽和性工作者在1999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成立了「台北市日日春 關懷互助協會」,主動關懷性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及相關權益,也先後舉辦過五屆的國際娼妓文化節,透過娼妓文化帶領台灣社會和民眾穿越人性幽暗的祕道,試圖走 上真誠解放的道路。

「直接去面對性這件事吧!」堪稱是這屆「妓女聯合國紀錄片影展」的最主要精神,由鄭小塔攝製的開幕片《台灣妓運第一人--官秀琴紀念影片》就是一部非常簡要的編年體紀錄片,看似精簡卻已足夠將公娼抗爭運動從1997年發難開始到2006年肯於拋頭露面,爭取公娼權益的娼妓 官秀琴投海自殺的過程做了橫剖歷史的呈現,電影中的每一格畫面,每一個議題,不但足以讓對娼妓文明無知的人們體會良多,對於那些一提到娼妓就心存畏懼及鄙 夷排斥的人,也提供了尖銳的反省角度,日日春協會的歷史不但就是公娼奮鬥史的縮影,也反應了低層苦勞的覺醒,更是台灣人權的重要里程碑。

官秀琴的出現是時代的悲劇,卻也是苟全性命於亂世的無奈。在1997年台北市決定廢除公娼之前,原本她們只是在寶斗里或江山樓的公娼寮中,以最卑微的身影與姿態默默用肉體服務客人的性工作者,打著道德口號的廢娼政策就意謂著得兩百多位領有公家核發的娼妓執照的她們生活頓失依靠,所以才被迫挺身 而出,其中,多數人都還遮臉戴帽,深怕家人親屬看到她們拋頭露面會傷了自尊,其中只有官秀琴敢於坦然面對媒體、公開自己的娼妓身份,以性產業勞工自居,抗 議社會和媒體對性工作者長期污名化的自大心理。

性工作者多數都是靠天生姿色謀生,賺的是辛苦的皮肉錢,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貪腥、寂寞或苦 悶的客戶,承受的是粗魯、發洩、蹂躪、變態的複雜情緒,卻毫無社會地位與個人尊嚴,但是性產業背後卻另外還有複雜的社會結構,公娼算是最有制度的性產業, 娼妓要領牌,還要定期體檢,也有一定的接客場所,還算是有一套遊戲規則,但是每個社會都另外有不計其數的私娼、流鶯或應召女郎,廢除公娼,讓政客躲開了道 德污名,卻背上了另外一個更巨大的偽善罪名,因為情色黃潮包含了人生欲望、貪婪和利潤糾葛,根本不是一個專挑軟柿子下手的廢娼行動就能遏止的社會現象,假 裝看不見私娼的猖獗,卻無力正面面對人生的性需求,無非就是政客欺世盜名的手段而已。

在 傳統世俗的眼中,娼妓是極卑賤的行業,許多人在娼妓身上需索填補欲望,卻很少把娼妓當成正常人看;娼妓靠肉身改善家庭經濟,卻無法掙脫疾病和罪名戲弄, 「妓女聯合國紀錄片影展」是策展主題非常鮮明的影展,展出了來自十個國家的娼妓紀錄片,主角雖然膚色不同,承受的悲憤與無奈卻是相近的,她們位處社會底 層,被世人擺放到邊緣角落,世人很難接受「性工作是正當職業」的觀念,所以她們的安全、尊嚴和工作權益從來沒有保障,她們的紀錄片從真實人生出發,提供的 是認識當下社會的另一個切入角度。

註:本文出自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276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