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紀實到實驗-台灣七十年紀錄與實驗影像展

120
2013-07-05

同喜文化出版去年底發行了一套囊括1930年代起到2003年共二十一部紀錄影片,收錄其中的有從1930年代劉吶鷗、鄧南光等珍貴影片,1950、1960年代的政令宣導影片、一代巨導白景瑞未曾面世的傳奇逸作,今日電影界的中流砥柱李道明、胡台麗、簡偉斯、吳米森、郭珍弟等人,再到新銳紀錄片\實驗影片導演沈可尚、陳芯宜、黃庭輔、吳俊輝、林泰州等。橫跨台灣電影史達七十年的歲月,是一套極具歷史意義的臺灣紀錄與實驗電影的全集。



配合這套影像紀錄,出版公司也同時集結了二十五萬字的相關評論文字成為一本專書,分別說明台灣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之間的關連、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探討紀錄片的本質與定義、當代台灣紀錄片的種種面向,一直到各部重要紀錄影片的介紹分析、紀實\紀錄\實驗之間的模糊地帶等,都有詳盡深入的討論。執筆者為主編王慰慈、李道明、李泳泉、陳儒修、郭力昕等人,讓整套影像更具典藏價值。



為了推廣這套影像紀錄,同喜出版公司自八月十日起至三十一日止,於台北市苑藝術(八德路3段12巷51弄17號1樓 02-25785630)舉辦為期二十一天的影展,採免費入場的方式提供大眾觀賞這些難得的精彩紀錄影片。同時,主辦單位也配合影展舉辦二場講座。第二場將於8/18 (六) 15:00-18:00於新苑藝術舉行,由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兼代所長李道明、國家電影資料館資料組組長黃庭輔與同喜文化出版發行人林睿育主講,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專書書目



王慰慈 1960~2000年台灣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李道明 劉吶鷗的電影美學觀──兼談他的紀錄電影《攜著攝影機的男人


陳錦玉 劉吶鷗「新感覺派」的藝術追尋──文字與影像的魅惑(17246字)


林盈志 起跳的高度──談白景瑞《台北之晨》


李道明 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


李泳泉 全景學派的誕生:台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


李道明 紀錄片的定義


李道明 台灣紀錄片的美學問題初探


陳儒修 試論紀錄片本質


王慰慈 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


陳淑卿 移\安置在地:論四部《流離島影》紀錄片的地方影像美學


陳衍秀《流離島影》紀錄短片初探以《噤聲三角》、《南之島之男之島》、《0304》、《馬祖舞影》、《基隆嶼的青春紀事》為例


邱貴芬 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


林杏鴻 找尋台灣獨立影像中的女性情慾主體──以《自溺》、《不可名狀的纏繞》、《等待月事的女人》以及《私角落》影片為例


郭力昕 不碰政治的台灣紀錄片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啟發


楊元鈴 當真實不再是唯一目的


孫松榮 實驗性紀實


黃建宏 模糊遊走的革命之途──實驗電影的實驗與紀實電影的實驗性


張國治 現象學觀的影像書寫



15部影片簡介



1.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人間卷】【東京卷】【風景卷】【廣州卷】【遊行卷】》共46min 年代1933 無聲 黑白影片



劉吶鷗生於台南新營,留學日本,通曉英、法、日等語文,後活躍於上海文壇與影壇,與施蟄存等人被歸類為《新感覺派》作家,是第一位在上海主持報業的台灣人、並早在七十年前就投資大陸房地產,成為名符其實的《台商》。在他傳奇性的一生中,曾任書局老闆、創辦雜誌、創作劇本、擔任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諜報片的導演、籌組電影公司、捧紅李香蘭和胡蝶兩位一代巨星、出任新聞社社長、引介翻譯歐洲電影理論。1940年因政治立場(投身汪精衛政府),遭人於上海刺殺身亡,得年僅三十五歲。過世後因政治因素,成就一直未獲肯定,直到近幾年終獲學者重新檢視,被視為是引領當時文學與電影腳步的先驅者。本次發行的《持攝影機的男人》為他的實驗性紀錄影片,忠實反應了當年上海藝文圈的風氣,與當時的審美角度、時代風華。



2.鄧南光精選 《漁遊》《台北幼稚園運動會》《台北映象選輯》


共18min 年代1935\1937\1943 無聲 黑白影片



鄧南光1907年生於新竹北埔,以平面攝影創作聞名後世。1935年鄧南光對8mm電影產生興趣,陸續拍攝了超過60捲影片,並以紀錄淡水河一日遊的《漁遊》等影片參加日本的比賽獲獎。《台北幼稚園運動會》紀錄日治時期的幼稚園活動,《台北映象選輯》則紀錄當時的龍山寺、萬華本島人街、廟會時藝閣出遊等景象。影像畫面如他的平面攝影般具有一貫的美感,並忠實反應出日治時代政治無所不在的人民生活。與劉吶鷗的影片相互對照之下,可以明顯比較出同一個年代裡,上海藝文圈的奢靡之氣與審美觀,與台灣本地日治之下的階級生活,是如此宛如三個(上海、台灣上流社會、台灣本島人社會)不同世界。



3.農復會《畜牧生產在台灣》18min 年代1953 台語發音 黑白影片



農復會全名《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為當今農委會前身,於1950年代由台灣政府與美國政府合作創立,為當時的美援單位之一。本片雖處在當時白色恐怖的政治氣氛下,為拉近與農民間的距離,一反大多數政令宣導影片以字正腔圓的國語發音,並且句句對仗押韻,再搭配滂湃交響樂的作法。全片以生活化的台語發音,搭配國樂小調,以理想化的農家生活為背景,介紹國外引進的約克夏種豬如何與本地產的母豬配種(含自然交配與人工配種過程),以及產下的雜種豬如何以較現代化的方式飼育、若豬隻感染蛔蟲又該如何驅蟲(含剖開豬腹取出蛔蟲、驅蟲後豬隻排出帶蟲的大便等勁爆畫面)的種種細節。樸實的畫面搭配簡單的動畫效果,活潑逗趣,完全打破政令宣導短片的刻板印象。



4.白景瑞《台北之晨》20min 年代1964 無聲 黑白影片



本片為一代巨導白景瑞甫自義大利學成歸國時,進入中影的第一部試作。以紀實的《仿紀錄片》手法,經過安排的拍攝台北城市的早晨。從破曉前黑夜裡發亮的的招牌燈開始、逐步遍及居家、市場、教堂、街道、工廠、電信局等地,初步剪接後計畫配上現場音。但當時中影正是《健康寫實》當道的時期,這種類似紀錄片的手法難以獲得認同,使得拍攝計畫中止,本影片原拷貝也因此湮沒,僅存兩捲工作帶。經四十年後的今日,兩度在銷毀的邊緣,幸而因緣際會得以重見天日。其影像的律動性與音樂性,雖來不及配上音效,卻無損精彩,可視為白景瑞赴義大利修習的成果展示。為本次發行影片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一部。



5.莊靈《延》《赤子》14\8min 年代1966\1967 無對白 黑白影片



攝影大師莊靈於1965年與邱剛建、黃華成、李至善、劉大任等人創辦「劇場」團體,在當時台灣政治上戒嚴、藝文界一片苦悶之際,翻譯引介國外藝術思潮、舉辦各種藝術活動及創作,並以莊夫人陳夏生掛名發行人,出版九期的雜誌。雖在當時因社會訊息封閉,尚無法引起普羅大眾的共鳴,但影響了當時那一輩文藝青年無數,現今在台灣藝文界佔有一席之地的前輩們,無一不親眼見證這段當時的風起雲湧,左右當代台灣藝壇深遠。本次發行影片中,《延》是莊靈的首次嘗試,以其父母與懷孕妻子一天的生活為主幹,隱含生命情感延續之意;《赤子》則紀錄其長女出生至一歲半的種種,以赤子的眼光看台灣,微妙隱喻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無聲,原由陳耀圻導演配樂)



6.丁松筠\李道明《殺戮戰場的邊緣》58min 年代1986 中文版\英文版 彩色影片



由台灣最著名的外籍人士之一──丁松筠神父策劃製作,遠赴泰緬邊界的戰場邊緣實地拍攝,紀錄了二十年前,位於高棉與泰國邊界難民營的困境。當時在資深媒體人陳月卿小姐的著力報導下,搭配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一曲於電視播放募款廣告,引起台灣社會廣大迴響,創下台灣有史以來募款活動收入與國外捐款的驚人紀錄,音樂人陶曉清等人並舉辦《送炭到泰棉》大型音樂會以響應,相較近年南亞海嘯的鉅額捐款,本影片可謂創歷史之先。深具時代意義的代表影片。



7.李道明《人民的聲音(環保篇)》63min 年代1991 中文發音 中\英字幕 彩色影片



九○年代的台灣正處於經濟起飛、政治解嚴,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之際。同時隨著工業的急遽發展,環境污染的累積也一日比一日嚴重。本片紀錄四個反公害與環保運動事件:花蓮漁民對抗中華紙漿廠、後勁居民反中油五輕廠、台南將軍溪漁民對抗養豬場、以及全民反核四運動,片中也可以觀察到當時的在野黨是如何與民間團體合作,結合環境議題與政治訴求。李道明導演為台灣首位赴美專攻紀錄片的學者和創作者,除創作外,更長期致力於紀錄片的推展與教育,本片為李導演早期代表作品之一。



8.胡台麗《蘭嶼觀點》73min 年代1993 中文發音 中\英字幕 彩色影片



作為人類學者、中研院研究員,胡台麗導演為台灣民族誌紀錄影片第一人,她的紀錄作品也是第一部上院線作商業放映的紀錄片。本片紀錄蘭嶼雅美族人的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與傳統生計活動等,和外界接觸後所產生的文化困惑、矛盾、調適及衝突。為胡導演代表作之一。與郭珍弟導演的《清文不在家》相互參照之下,更可觀察出雅美族人(或達悟族人)長期所面臨的困境,在經過十年的歲月變遷與文化沖刷之後,似乎並沒有減少,只是更深刻、更內化了。



9.簡偉斯《等待月事的女人》24min 年代1993 英文發音 中文字幕 彩色\黑白影片;吳米森《梵谷的耳朵》20min 年代1994 英文發音 中\英字幕 彩色\黑白影片



《等待月事的女人》為《跳舞時代》導演簡偉斯在美國電影研究所的畢業作品。以影像討論描述女性的心情與經驗,進而闡述留學生活對女性月經生理週期、歷史國族認同、性別認同的影響,也間接觸及女性情慾部份。在台灣女性主義思潮初始的年代,可稱為台灣獨立製作女導演的一大步。



《梵谷的耳朵》為《松鼠自殺事件》導演吳米森在美國電影研究所的畢業作品。本影片與美國傳奇詩人\反主流文化英雄\同性戀文化代言人\西藏喇嘛教徒──艾倫.金斯堡共同創作實驗,跨越在實驗\紀錄之間,以詩與影像的對話,側記這位「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之父。



10.躍比吼《天堂小孩》13min 年代1997 中文發音 彩色影片;蕭美玲《斷線風箏》42min 年代1999 中文\法文發音 中文版\英文版 彩色影片



《天堂小孩》紀錄三鶯大橋下的原住民部落,每年都會被控違反水利法而遭受拆除,連拆除後破散的建材也全部運走。多年下來,部落裡的小孩自己也學會了反覆不斷的蓋房子當作遊戲。全片無對白,僅以胡德夫演唱的「不不歌」作配樂,呈現了都市邊緣的原住民們無奈又堅強的面貌。



《斷線風箏》透過導演自身旅居國外的鄉愁、祖母對日據時代礦工祖父的回憶、與一位中法混血的張先生追憶父親的口述,穿越記憶與歷史,在離散與放逐中試著追尋。影片大量在金瓜石、瑞芳一帶取景,溫潤雨氣中的獨行老婦,與泛黃老照片的相互對照,和湯湘竹的《山有多高》有異曲同工之妙,更增添女性的婉約特質。



11.沈可尚《噤聲三角》19min;年代2000 中文發音 中文版\英文版 彩色影片;陳芯宜《誰來釣魚》18min 年代2000 中文發音 中文版\英文版 彩色影片;郭珍弟《清文不在家》36min 年代2000 中文發音 中文版\英文版 彩色影片



本三部影片為2000年《流離島影》計畫其中三部。1999年起,由導演周美玲推動十二位導演聯合拍製台灣周圍十二個離島,進行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實驗計畫。一年後,十二人聯合推出總長288分鐘的《流離島影》電影,受邀參加十數個國際影展,也於2000年底推上戲院,可說是近年來台灣電影史上最龐大的三十五釐米電影計畫。



《噤聲三角》以電子音樂、虛擬資訊的手法,側寫北方三島;《誰來釣魚》以新聞報導與動畫交錯,剝去釣魚台長期被冠上的主權爭執虛相;《清文不在家》則以一位總是不在家的達悟族人,反映離島原住民長期以來面臨的困境,可與《蘭嶼觀點》相互對照。



12.周美玲《私角落》62min 年代2001 中文\法文發音\中文字幕 彩色影片 限制級



《私角落》是台灣出品最重要的同志電影之一,紀錄同志酒吧「Corner’s」(角落)關閉前的幾個月,以及在其中來來去去的一群同志身影,並企圖探討同志情慾。他們之中許多人有兩種身份,一種是在這間酒吧門內的、一種是在門外的,在面對真實自我與外界眼光時不停轉換。在這樣努力掙扎著前進的生活之中,幸而有同伴的相互取暖。本次發行影片經重新剪接,以限制級發行。



13.黃庭輔《指月記》45min 年代2002 無對白 黑白影片



本影片看似以台北萬華龍山寺前的遊民、香客、遊客等為主角,又似以龍山寺為主題,以表相的人物與建築物,探討無所不在的時間、生命的流逝等哲學意義。黃庭輔創作紀錄片多年來的累積,已使他成為當今台灣紀錄片界獲得最多國內外重要獎項肯定的導演之一。在他的影片中,黑白影像的美感張力、畫面剪接的流暢敘事、以視覺取代文字的述說,都在在呈現一位力道純熟、思想深刻、正達顛峰的創作者圖像。



14.許慧如《雜菜記》47min 年代2003 中文發音\中英字幕 彩色影片



《雜菜記》紀錄女兒(導演自身)與父親之間看似疏離,其實緊密的對話關係,呈現兩人孤獨又互相依存的生命狀態。僅以家庭攝影機為創作器材,以導演自己與父親、自己養的狗、父親養的狗,如此平凡單純的對象為主角,紀錄過程中也沒有任何特殊事件,卻能在平淡中傳達濃濃親情與詩意。為台南藝術大學近年學生代表作品之一。



15.林泰州《獻給自己的作品》13min 年代1999 無對白 彩色影片;林俊泓《短見》3min 年代2000 無對白 黑白影片;喬慰萱《逐漸剝落》11min 年代2000 無對白 彩色影片;吳俊輝《諾亞諾亞》20min 年代2003 無對白 彩色影片



紀錄\實驗影片的界線近年來有逐漸模糊的趨勢,許多創作者自在遊走在兩者之間,視紀錄為創作、視實驗為紀錄,舉重若輕。本次發行的這四部影片,便是近年最具代表性與議題性的紀錄\實驗創作,參照一起發行的書籍內容,更可瞭解紀錄\實驗之間的角力與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