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臺灣新電影:聞天祥談侯孝賢導演

361
2013-07-05

「府中15」六月主題活動邀請資深影評人、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以「重訪臺灣新電影:從導演侯孝賢談起」為題進行專題講座。聞天祥老師帶領觀眾參照《侯孝賢畫像》影片中幾段關鍵場景與訪談內容,深入淺出探討在臺灣新電影歷程中佔據重要席位的侯孝賢導演投身電影創作的歷程,與作者風格養成的背後故事。

聞老師表示,從影片中觀眾可以得知在國際獲獎無數的侯導,年少時也曾輕狂不羈、血氣方剛,直到當兵之後才決定向電影界發展。最初從李行導演、蔡揚名導演的場記作起,後來有機會擔任副導及編劇的工作,並開始自己當導演;有別於瓊瑤的「不食人間煙火」和李行的「文以載道」,侯導加入了些許的生活況味,執導出《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和《在那河畔青草青》等劇情、表演較符合當時觀眾喜好的通俗電影,《就是溜溜的她》和《風兒踢踏踩》的主角也採用家喻戶曉的鍾鎮濤和鳳飛飛兩位當紅明星作為銀幕情侶﹝《在那河畔青草青》為鍾鎮濤和當時同為知名歌手的江玲主演﹞。《在》片中侯導對本土演員的重用、指導童星不要求「演技」而求「自然」的態度,以及混用專業與非專業演員等,後來都成為他風格註記的特色。

至於「台灣新電影」的開端,一般認定為1982年。中影公司招來四位年輕導演﹝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拍攝《光陰的故事》,這部電影叫好又叫座,使得中影決定趁勝追擊,將鄉土文學巨擘黃春明的三部短篇小說改編成《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三段同名短片,並請來當時初出茅廬的曾壯祥、萬仁導演和已有多部賣座作品的侯導拍攝三段故事。《蘋果的滋味》因故事內容涉及台美關係,在當時受到許多輿論壓力,雖然使得侯導在《兒子的大玩偶》中,安排演員們皆以台語等方言作極其生活化的表演受到忽略,也展現出他後來作品中常見的倫理、社會主題。

侯導曾多次稱《風櫃來的人》是他導演生涯的一大轉折,也是他個人和當時擔任攝影師的另一位名導陳坤厚最喜歡、拍的最過癮的作品。這一切都源自於長期合作的編劇朱天文介紹侯導讀「沈從文」的自傳後,無意間開啟他對電影鏡頭觀點的新想法;這說明侯導的風格並非憑空而來,更重要的是他如何能成為當時新導演中最傑出的一位,與他具備傳統電影底子,卻還有強大的反芻與轉化的能力,將所有文字、影像的養分內化為自己獨特風格有關。

「如果你想試圖理解侯孝賢的電影,建議你從《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這四部以青少年為題材且帶有侯導自傳色彩的電影看起。」聞老師強力推薦。

在《童年往事》中,聞老師特別提出影片一開始的固定鏡位,在畫面中可以看到父親﹝前景﹞的威嚴,與後方盤坐伏案作功課的哥哥,以及畫面中段,母親正教訓著頑皮的弟弟,前中後分別說明了一家四口之間的地位關係,也從父親和哥哥兩人的反應得知弟弟遭母親懲罰這件事並不足為奇,看似不動的鏡頭卻傳達了許多意象,而母親與弟弟則給畫面帶來些許流動線條。這是他二十幾年後重看本片又再次看懂的影片意義,足見侯導作品內涵意境之豐富,絕對值得多看幾次。

《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這四部影片雖在台灣沒有受到太多獎項肯定(《風櫃來的人》入圍了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攝影、剪接等獎項,《冬冬的假期》則入圍改編劇本和童星獎,結果兩部片最後全部落空),不過在法國南特影展(聞老師笑稱,當時被戲稱為「歐洲鄉下小影展」﹞中卻大放異彩,先後參展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創下同一導演連續兩年奪下首獎的紀錄。諷刺的是,在當時票房和評價都不高的《戀戀風塵》卻成為那年唯一入圍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的台灣電影,也是侯孝賢打入日本市場的關鍵,早在《悲情城市》造成轟動之前,侯孝賢就以《戀戀風塵》獲選日本「電影旬報」1989年最佳導演與十大影片,為日後日本對其作品的投資奠定基礎,後來也在日方盛情邀約下拍攝了《咖啡時光》。

在《悲情城市》中,侯導成了第一個碰觸二二八議題的導演,雖然有人說侯導觸及的方式太過緩慢溫和,他自己也認為並沒有拍出自己原本設想的模樣,不過仍是掀開事件真相的重要開端。後來,侯導轉而關注年輕世代,他們的生活、說話的方式,拍攝了《戲夢人生》、《南國,再見南國》等片。去年在《10+10》中所執導的短片《黃金之弦》展現大器風範,又重回家庭、自然、歷史等元素之間的重要連結;侯導持續用他的「老靈魂」及獨特眼光注視當前社會,就像那個當年在樹上發現新視角的男孩,總是會看到一個與我們不一樣的世界。

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在六月以「光影傳奇」為題,選映七部關於影壇大師的電影,詳細資訊請查詢官網:www.fuzhong15.ntpc.gov.tw/films或粉絲頁www.facebook.com/fuzhong15

座談會照片由中映電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