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記憶》與那些周圍的人
如果《被遺忘的時光》是將焦點放在失智老人的生活上,那今日即將上映的《昨日的記憶》則將目光轉向了那些周圍的人,描繪了他們的生活;失智長輩對周遭親友的負擔不僅來自於道德上的枷鎖,同時也關乎情感的困境。在〈不可能的終局〉當中,兩位男性導演侃侃而談自己的創作歷程,在這次特寫當中,我們特別訪問了影片其他三位重要的女性推手,包括製片李亞梅小姐、《迷路》導演姜秀瓊與《阿霞的掛鐘〉導演陳芯宜,讓讀者看到影片如何擴展到極為細緻親密的情感,像是《迷路》當中的重新出發,或是提昇至更高的視野,思考《阿霞的掛鐘》如何將人與城市的記憶縫合。
《昨日的記憶》是既《被遺忘的時光》後,監製李亞梅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的第二個計畫。計畫是從基金會的短片徵選開始,轉而成為四部短片所組成的電視電影,最後又發展成現在這樣的樣貌。監製表示如此短片計畫既是為了公益出發,又沒有普通商業電影的限制,更可以讓拍完首部作品的新銳導演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被看到,可說是有著許多優勢。另一方面,從紀錄片的範疇跨至劇情片時,影片同時也具備更多的行銷潛力,能夠讓失智的議題與問題被更多人所認識,瞭解到身旁的長輩可能正在經歷怎樣的過程與需要如何的照顧。
在影片的第一個段落《迷路》當中,姜秀瓊導演將自身對於失智的積極認識融入影片的肌理當中,並提出了如此的疑問:如果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記憶的形成就如一部電影以淡入(fade in)開場,沒有可追尋的開端,那麼,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記憶的淡出(fade out)是否能夠被我們更積極正面的看待呢?於是,姜導演說:《迷路》的英文片名Healing就有其趣味之處。當我們隨著失智的長輩迷失在他們記憶漩渦裡,此般迷惘的狀態也同時引領周圍的人進行療程。
《阿霞的掛鐘》則把城市的記憶與主體的記憶結合在一起,融入正在北市永春區域如火如荼進行的都市更新案,使得我們對於記憶的瞭解有著更深一層的認識。短片當中,陳芯宜導演把時間、空間與記憶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探索了老人家的記憶不僅僅得追回過去,同時也關乎空間的質感:陳芯宜導演說:阿霞的記憶不僅僅如掛鐘的時間般停滯,同時也被鎖在此處的空間當中,或許整齊但積滿一層塵埃。記憶的內核雖得從人的意識出發,但其重量卻附著在正在消逝的城市地景中。影片像總是在警告我們,如果城市比人更快遺忘,那麼有天台北,會不會就成為了座「無記憶之城」?
《昨日的記憶》在這些層面上,都不僅僅關乎失智症的嚴肅議題,同時更進一步將視野擴展到那些周遭的人、事與物,影片也許可用《阿霞的掛鐘》裡那突然崩壞的牆作為寓言,到此時,我們該如何踏出下一步?
《昨日的記憶》即將於今日三月二號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