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電影私花園:鈴木志郎康的三部作品《日沒的印象》、《15日間》與《極私花隅》

746
2023-10-26
  • 李明宇

2023 年 11 月上旬於臺北、東京兩地舉辦的「Ground Level/Rebel Cinema 台日實驗電影放映 Vol.4.0」,特別選映了鈴木志郎康先生(Suzuki Shiroyasu)的三部作品,分別是《日沒的印象》(Impressions of Sunset,1975)、《15日間》(15 Days,1980)以及《極私花隅》(2008)。雖然此次只選映鈴木志郎康的三部作品,但藉由這三部作品,觀眾仍可以相當清楚地理解鈴木志郎康日記電影創作生涯的三個不同階段,以及他對於日記電影創作的實踐與反思。

第一次認識鈴木志郎康的作品是筆者 2016 年在策畫「EX!T 7日記電影影展-日常在當下」時,首次看到了《日沒的印象》。在當時,除了喜愛這部片之外,更多伴隨而來的好奇與疑問,是關於鈴木先生這個人,他的電影求學背景、他的創作理念,以及他在日本所帶來的影響。日本導演帶谷有理(Yuri Obitani)先生曾經說過,鈴木志郎康在日本是先做為一個前衛現代詩人,然後才是電影人。他的詩作在 60 年代給予了日本激進左派年輕學生反抗的精神象徵。然而,在電影的領域,鈴木志郎康更帶來許多電影思想及技術的啟發,這包括了手持攝影機運動以及大量旁白敘述的運用,同時,更重要的是,日記電影(diary film)從他開始作為一種創作方式在日本誕生。帶谷有理先生就曾表示,這個日記電影的概念對於他的《毛髮歌劇》(The Hair Opera,1993)有非常直接的影響。

就筆者個人來說,鈴木先生是非常純粹的、喜愛電影的人。這點從《日沒的印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日沒的印象》以一台柯達 Cine Kodak 16mm 攝影機開始,從對於這台攝影機的愛,延伸擴散到對於家人的愛、對於電影的愛。單就這個角度切入,我想可以引起同樣對於攝影和電影熱愛的觀眾許多共鳴。同時,這也呼應了西方包括從瑪雅黛倫(Maya Deren)、斯坦布拉哈格(Stan Brakhage)等人對於業餘者電影(Amateur Cinema)的倡導──電影創作不為其他,而只是為了愛。


(圖/《極私花隅》電影劇照;Ground Level/Rebel Cinema 台日實驗電影放映 Vol.4.0 提供)

《15日間》與《極私花隅》這兩部作品中,日記電影的概念更加明確。無論是來自字卡的時間性指標(「1979-1980」、「1月21日,久違的大雪」),或是來自鈴木先生自己的宣告(「從今天晚上開始我會每天的拍攝,我計畫像日記一樣每天拍攝自己」),這些連續性和不連續性(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對於日記電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日記電影的意義,也正是在這樣的日常重複(每日持續性的拍攝)與重複中的差異(每日所拍攝的皆不同)裡才得以彰顯。關於鈴木先生的最後一部片《極私花隅》,筆者聯想到了 2007 年米開斯(Jonas Mekas)完成的 365 日計畫(365 Day Project)。兩人不約而同地從一年開始的第一天開啟了一個日記電影計畫,並且持續一整年。米開斯將 365 部日記電影作品以月曆的形式發表於他的個人網站,而鈴木先生則是將他的 365 天日記濃縮在那座屬於他的「極私花隅」之中。除了米開斯之外,《極私花隅》讓筆者想起的另外一位日記電影導演,是喬治.酷強(George Kuchar)的《天氣日記》(Weather Diary)系列。大量的手持攝影機、大量的畫外音、自拍、室內外物件的特寫等。但在《極私花隅》中,更多了花開花落,時間無常之感。

作為電影人的鈴木志郎康,在這三部選映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很完整地看到重要的日記電影概念,從《日沒的印象》開始,一直到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極私花隅》,他都是如此持續地貫徹他的電影理念。當然,也可以從作品中看到其他幾個關鍵字,包括私密、個人、「我/作者」等。鈴木志郎康先生於 2022 年 9 月逝世,他留下的電影作品和思想,灌溉在他日記電影的私密花園中。筆者希望這座花園能夠被更多人看到,並且繼續地流傳下去。

.封面照片:《日沒的印象》電影劇照;Ground Level/Rebel Cinema 台日實驗電影放映 Vol.4.0 提供

李明宇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