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間旋轉出的創意能量:記 2023 安錫國際動畫影展短片
六月中旬舉辦的安錫國際動畫影展(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Festival, Annecy Festival),從 1960 年首屆以來,便是法國及世界重要的動畫影展之一,同時,它的市場展 Mifa,亦是動畫專業人士緊密交流的場合。2023 年的本屆,總計選進 468 件影片參展,舉辦 156 場專業活動,聚集了來自 102 國的 15,820 名人士與會,當中除已在業界工作或從事相關教學的人員外,也有不少是以學生身分參與(3,575人)。臺灣作品在本屆的 VR 單元競賽中表現亮眼,七部決選作品便有兩件來自臺灣,分別為王登鈺的《紅尾巴》(Red Tail,2022)與蘇文琪的《黑洞博物館+身體瀏覽器》(Black Hole Museum + Body Browser,2022),其中《紅尾巴》更拿下該競賽的首獎「水晶獎」(Cristal award)。
此次特別單元的主題國,則聚焦於墨西哥動畫的發展及表現,規劃了「Mexican Archeology」、「Guadalajara School」、「Indigenous Mexico」、「Urban and Suburban Tales」、「Surrealities: Poetic Imagery」等九個各具特色的節目。而邀請資深從業者來與年輕動畫師、學生分享經驗的「Mifa Campus」,也邀來了兩位與墨西哥相關的工作者,一位是曾執導《曼羅奇遇記》(The Book of Life,2014)的導演 Jorge R. Gutierrez,另一位是知名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以驚人特效跟大場面著稱的吉勒摩‧戴托羅,最初其實以動畫創作為主,與墨西哥動畫師 Rigo Mora 有密切的合作,在千禧年後由一群互助協力的創作者形成的瓜達拉哈拉學派(Guadalajara School)中,他們一同扮演著導師及提供資源的角色;同時他也在 2019 年於瓜達拉哈拉成立專門製作定格動畫(stop motion animation)的動畫中心 Centro de Animación Industrial(另一別名叫 Taller del Chucho),整合製作資源並培訓墨西哥的動畫人才。
動線與色彩的狂放
由於筆者此次線上參與的限制,能看的盡屬短片,無緣得見長片競賽,雖然如此,短片也有許多出色之作。例如 Vuk Jevremović 的《11》(2022),沒有對白,卻動感又富有想像力地描繪足球場上令人血脈賁張的時刻。影片開始後不久便以極具動感的配樂襯底,視覺上則以各色交雜的鉛筆畫為主,奔放的流線感,畫龍點睛地勾勒出球場上眾多細節。球賽進行當下,球員、裁判,觀眾姿態瞬息萬變,整個場域噴發著集體狂歡的氛圍,其間偶爾搭配的水彩、油畫等技法,更為情緒的高潮帶來重量。
五顏六色的斑斕色彩,適切表現出場中與觀眾席上浮動的紛雜情緒,畫面留白的部分結合鉛筆線條可任意強調、誇大動態姿勢的特徵,更替本片帶來場內空間感的極盡變化,將觀者感知一同捲進其中,更有甚者,甚至從現實躍進想像的境界。嚴防的守門員在某些時刻幻化成八隻腳的蜘蛛,在與逼近球門的對手近身對峙時更變為鯊魚,這些形體變化,連同片中偶然閃過、猶如瞬間回憶的景象,更彷彿球賽高潮下意識昇華的狀態。至於球賽進行熱酣當中,竟浮現衝浪的畫面,乃至片末最終一切化為太陽閃焰的噴發,也可說是極易讓人心領神會且富說服力的巧思。
《11》在全片短短的五分鐘內,進行空間與時間感知的壓縮,同時反向釋放了我們對足球比賽情境想像的邊界,對於球員和觀眾來說,這不只是身體參與,更蘊含著心的投入,於是《11》描繪的,也不僅可目測的比賽現實(肢體動作、規則、判定),更是人投入那樣的心流中所散發的心象,於宛如宗教般的狂喜裡,擺脫了世俗的煩惱。
Jenny Jokela 的作品《Sweet Like Lemons》(2023),則著手於女性對一段有毒關係思考的片刻。影片從一開始,觀眾所見便是某個女人的主觀視角,她坐在筆電前,寫著要給男友的 e-mail,不知從何開頭的當下,對方忽然傳來訊息干擾;此時桌前窗框外的景象,忽然便化作女人內心小劇場上演的場所。在充滿童趣的油畫筆觸下,這段關係的回憶與奇想接連湧現:和伴侶甜蜜相吻而後變質成被吞噬的一方;男人被吞下的東西反撲而爆炸、腦袋變成漂浮的氣球:沒有臉的女人戴上扭曲的面具;兩人在宛如棋盤的地面上爭鬥。這些關係中的齟齬在片中以變形的樣貌呈現,隨後逐漸讓位給更深層原始的內心意象,例如馬、月亮、星辰、蛇、疑似夏娃的女性、女神,乃至非洲鼓點的旋律在某一時刻也幽微地加入。
特別的是,本片經常穿梭在各種「框」間轉換意象,不論是具體的,還是僅由線條手勢圈限的,都好似一個接一個甬道,引領我們走進新的變化。畫面上隨意流轉的形體、面貌、場域、情境,好似女人在沉思頃刻,認清了自己是自由的,相對於在有毒關係裡的束縛,此刻浮現的、無拘無束的本心,才真正是她自己,不被伴侶影響受制於情緒糾葛。此外,呼應影片設定的童趣筆觸,這個女人往內探詢真實自我的經驗,其實也是一段找回「內在小孩」的歷程,而這一切,都只發生在濃縮經驗與靈感的片刻回想間,所迸發的頓悟。
女性對身體的危機感
暴力受害者回憶當時的狀態,是 Naomi Classien van Niekerk 在《Box Cutters》(2023)中處理的核心。本片描寫南非約翰尼斯堡的一名黑人女孩被暴力相向、險被侵犯的經驗,故事開場時,是女孩在房內看見窗外咆哮的狗,於是憶起那天發生的可怕遭遇:當時,她正如往常買了吐司然後走路回家,途中遇到三個穿工作服、在路旁抽菸休息的男子,男人們或許是臨時起意,其中一人突然從後頭抓住她,另一人拿著美工刀抵住她脖子,第三人從底下將她踢倒,但在倒地瞬間,女孩瞥見一輛車剛好經過,於是大叫求救,三名男子也因而驚慌逃走。
但是,正如影片開始後不久女孩所說,她無法精確地記得那天事件的所有細節,在隨後所展開的回憶裡,我們看到的是一些事件背景貌似微不足道的瑣事(雜貨店內的電視正播放著拳擊比賽;男子攻擊時,一旁的狗恰似感知到惡意而開始咆哮),反而在女孩回憶攻擊當下的細節時,獨以搭配散落一地的吐司和耳機,而目光彷彿像是不忍卒睹地要迴避那殘暴景象,躲避當中帶來太過強烈的情緒。然而,接下來嫌犯逃走後所發生的,對女孩而言則是再次的傷害:當她起身衝向路過的車,駕駛卻因怕事、臉露驚恐加速開走,最後她回到家中向祖母講述被攻擊的事,她卻好似出神地看著虛空,彷彿沒事般地叫她再去買吐司,而女孩掩上門離開的瞬間,從門縫卻望見祖母摘下眼鏡偷偷拭淚。
後面這兩件事透露出的,關於周圍環境的驚恐,以及受害後無從傾訴的壓抑,與本片一貫的黑白色調,結合出一股荒涼之感。這既是指女孩身處這社區與家庭內的情況,如何封住了她的口,將受傷情緒壓在底層、任其腐敗,亦是指這封閉狀態,如何令其生活失去顏色(或說根本不曾長出過顏色),陌生男人隨意對女性攻擊,在此並非單一特殊事件,而是整體環境釀出的惡果。
哥倫比亞出身的女導演 Carla Melo Gampert,在她以水彩為作畫技法的短片《La perra》(2023)裡,則述說一個關於母女關係,以及女性認識自己身體、探索情慾的故事。幼年時父母離異的女孩,開始了與母親和撿來的流浪狗一起生活的日子,成長中的她,經常跟投入別的男人懷抱的母親爭吵,母女關係愈趨惡化,最後導致她離家,然而離開後的女孩,才發現她其實也和母親一樣不懂得看男人,也不懂在自己在關係中想要的是什麼。
特殊的是,沒有對白的本片,片中人物多數設定為鳥形人身,也常不避諱畫出裸體與性徵。這個女孩的成長,意味著從女孩變成女人、認識自己性別的過程,如何受原生家庭及母親形象的影響。她對親密感和陪伴的需求,只能寄託在家中的狗身上,對青春期身體變化的認知及性的理解,也是在懵懂間摸索,雖然長大,然而缺陷的那一塊卻始終未被撫平,直到狗最後因衰老死去,再次見到面的母女兩人才開始學習和解。
透過線條靈活運用的轉場,本片描述回憶時,經常在具體事件與角色主觀感知間轉換,並不時出現奇想,如母親不斷增生的乳房,又或是女孩抬頭往上望向城市間的電視廣告看板,當中忽然化作各道窺視女性的目光,且眼眶邊緣還長著牙齒。這些安排的巧思,顯示出女孩在認識自身身體及情慾上,複雜的轉變,以及在與異性相處之中,經常容易遭遇危險或陷阱的不安。傷害、理解與復原,也構成了女性跌跌撞撞的成長中,時常要面對的課題。
冷調和古怪的形貌
Morten Tšinakov 與 Lucija Mrzljak 合作的《Eeva》(2022),在暗黑之餘又透現著古怪趣味。故事描述黑幫大哥的葬禮上,遺孀與許多下屬小弟盡皆一身黑衣,肅穆送他最後一程,然而啄木鳥的干擾暗示著不尋常的隱情,而在葬禮後的餐會上,隨著遺孀酒愈喝愈多,她的表現也越來愈奇怪……
本片首先令人留意的,是片中只出現遺孀這個女人,且身著黑西裝的男人們皆屬單一面容。這高度的一致性和男女對比,讓人不免留意起女人的反應,及她在葬禮跟餐會上得如何行禮如儀地演好「遺孀」的角色;但是伴隨故事揭露出她另有情夫與丈夫死亡的真相(妙的是他們跟其他男人一樣有著相同面孔),在這場葬禮或說這場戲中,女人的心聲也開始被強調出來:她其實並非悲傷的未亡人,也不想當男人眼中溫馴的女人,於是餐會中的大鬧(她不演了!)及隨後一片火海中眾人逃散,在讓人訝異發笑之餘,也間接拆穿這個黑幫(影射父權秩序)的假面。另外,本片色彩明度偏暗,人物的細眉小眼多數時刻未表露出顯著的情緒,更使觀眾得以從冷眼旁觀的角度觀看這一切,並在這樣的冷調,感受到其中瀰漫的荒謬。
而 Stephen Irwin 的《World to Roam》(2023),主題上雖是常見的家庭情感,但奇特的畫風卻予人異樣感受。片中人物形貌揉合了童趣和詭異:圓圓的大頭、瘦小身體、眼眶內漆黑無光的雙眼。這一家三口住在無人荒野裡的樹屋上,小嬰兒總是每晚爬出家中漫遊,父母於是在他手上繫了繩索以便尋回,但是嬰兒愈跑越遠,更在某日開始全身著火起來,最終燒斷繩索,消失了蹤跡,留給父母無盡的哀傷跟思念。
但在這個傳統的故事架構下,《World to Roam》在呈現上設計許多異想,像是前段提到的著火,以及失去孩子的家最後竟漂浮了起來,且屋內的空間開始扭曲。而「線」的使用,除了表示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形成的束縛,也在片中最後,構成了長大後終於尋路回來的孩子,得以及時拉住眼看要漂離的老家的那條線;「線」因此多義地隱喻父母孩子間難以斬斷的因緣牽絆。此外,本片光線昏暗的影像總帶有不停閃爍的效果,營造出猶如記憶深處的觀感,至於聲軌上用來渲染情緒的管絃樂及人聲吟唱,則為這故事更增添渺遠的質地。
人機聯手創作的到來
至於 Vladimir Todorovic 的《Algodreams》(2023),則是少見地由人類與 AI 合作完成的動畫。從最初的文本,Vladimir Todorovic 便交給語言模型 GPT-3,要它負責做一個關於未來世界的「夢」,其後的圖像、旁白、聲效,更是分別交由不同 AI 輔助軟體如 Disco Diffusion、Murf.AI、Aalto 和 Kaivo 各自生成;而他自己所負責的,便是統整、微調這些生成的既有素材,換言之,他做為導演所協調的不是不同的專業人員,而是不同用途的人工智慧。
在不斷浮動、變換的景象裡,這個未來之夢,描述著一個人類過度依賴 AI 便利、最後反被控制的社會,而 AI 從最初的溝通、仿效、學習人類,到後來統治之時,也因更有永續觀念而懂得協助地球從破壞中復原(比如讓紅鶴清理海洋垃圾)。自駕腳踏車相遇而相戀的小插曲,顯示一種同樣擁有情感、但和人類相異的表現方式;而伴隨科技進步,穿越時間的機器終於被發明,改變了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並開啟新的探索。
有趣的是,片中描述的未來,對我們而言並不算太陌生,但又像是另外一種不同感知的生命型態去描述這個過程。AI 之夢所預見的,像是終於能完成人類因意見分歧、沒有效率而遲遲未能完成的理想,但同時人類也交出個體性和文明,被融進更大的存在裡,這樣是滅亡?還是進化(儘管不由我們自己所主宰)?它是一個冰冷灰暗的未來嗎?還是說,只是人類的情感模式導致我們因此而感傷?這部人類與 AI 協作的動畫,於是也隱隱挑戰著人類中心本位的思考。
聚焦在媒材表現所能釋放的潛能,是我在本屆安錫動畫影展短片中最主要的感受。前面提到的作品都不超過 15 分鐘,有的更在 10 分鐘內,然而這並不減損它們講述內容的深刻,相對的,動畫製作上人力、時間的限制本身,驅使這些影片更精確地去蕪存菁,刪掉不必要的,只留下最核心的情節、形貌、質地,因而也令人得以回味地一看再看。■
.封面照片:《La perra》劇照;2023 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