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雷奈的《夜與霧》——兼談「台映試片室」及其延伸(下)
編按:影迷皆知李大師(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深愛雷奈,不過在這篇名為「記憶中的雷奈的《夜與霧》」文章裡,李大師不是要對雷奈作品《夜與霧》表白,而是要以此片為引,帶領我們航入他的記憶之海⋯⋯回到那尚在「蔣氏王朝」威權統治下,金馬影展還未成立、許多藝術電影無緣一見的70年代,我們要側起身子,越過銳利的鐵絲網,攀抓文如其人的李大師文字,延伸再延伸、離題又切題地,探入「台映試片室」這個啟蒙了他們一代人的重要空間。
本文將拆成上下篇刊載,為即將出刊的《FA電影欣賞》187期中,由房慧真執筆的長篇專訪〈時間裡的癡人——試片室、七〇年代影癡、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以及其他〉暖場,敬請期待。
李大師備註:本篇文字粗糙,非投稿稿件,且係TIDF借用《放映週報》網站⋯⋯寫作初衷是想努力記住那個時代那些人與事,但時間久遠,必然掛一漏萬,錯誤百出,率先拋磚引玉,期待各家賜贈增補⋯⋯
幾年前,台灣的「女性影展」有個專題是德國女導演Margarethe von Trotta作品回顧展,如果我沒記錯,應是她那部《德國姐妹》(Schwestern, oder die Balance des Glücks),片中兩姐妹有一人在中學時代觀賞雷奈的《夜與霧》萬分震撼,沒想到德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時那麼殘暴,屠殺那麼多人。
幾年前,台灣另一個電影節或影展,法國電影大師克里斯馬克主動去幫助第三世界的人,教導對方拍攝電影、剪輯電影,把影像、把事件的報導權與發言權操控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假手外人、任外人扭曲、代言。末了,還贈送雷奈紀錄片《夜與霧》影片拷貝給對方觀賞、參考。我不確定是哪個國家,以為是非洲黑人國度。電影學者謝佳錦指正說是智利。智利,受軍事獨裁迫害多年,遭蔣氏王朝踐踏的台灣社會應該感同身受。那部片是Partricio Guzmán的《Chile, le mémoria obstinada》。
德國女導演von Trotta這個姓氏,依德語讀音應是「馮特侯塔」,以往被台灣一個剛愎自用、只懂英文的傢伙亂譯成「馮卓塔」。她1942年出生,是傑出的女演員、女導演。丈夫(多年後離婚)是1979年以《錫鼓》(又譯《拒絕長大的男生》)享譽的佛克許隆多夫(Volker Schlondorff,以往我錯誤成「沃克雪藍多夫」)。她演過丈夫導演的佳構《Der Fangschuss》(又名《Le coup de grâce》),也主演過她與丈夫的共同好友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瘟疫的使者》(Götter der pest)。
圖:Margarethe von Trotta飾演了丈夫導演的作品《Der Fangschuss》(編輯截圖)
|
談「台映試片室」,不能不牽扯「蘭陵劇坊」,不能不理會1970年代《影響》雜誌與較晚的《電影通訊》/《電影旬刊》。1980年代「新潮文庫」我那本《威尼斯影展、坎城影展》書中有一頁還刊印《電影旬刊》的樣貌,向那個時代、那些電影同好致意。
「蘭陵劇坊」並非每位成員都熱愛電影,譬如李國修對舞台劇情有獨鍾。常去「台映」、常聚「蘭陵」的電影同好,還有待人極為體貼的MS. 蘇瑞姝(後來跟一位法國男孩比翼雙飛);一位寮國來的華裔男孩高天賜打工維生(從沒享受過台灣的義務教育卻被迫先服兵役),家人因寮國政局被迫四散,妹妹幸運去了法國。創始團員黃承晃後來偕同老嘉華、王耿瑜、陳懷恩、楊麗音從「蘭陵」出走,共組另類的「筆記劇場」。「筆記劇場」的實驗色彩深受前輩張照堂激賞,與「蘭陵劇坊」的雅俗共賞大不同。
▍延伸閱讀
533期【放映頭條】
|
「蘭陵劇坊」的成員,杜可風跟張照堂學過攝影,後來擔任過楊德昌電影《海灘的一天》與王家衛《阿飛正傳》的攝影指導。王耿瑜早先拍攝過「薛岳與蘭陵學員們合演的舞台劇《九歌》」的紀錄片《九歌》,後來是楊德昌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副導與劇照師。楊麗音主演過《兒子的大玩偶》侯孝賢那個短篇,客串過楊德昌的《青梅竹馬》。陳懷恩擔任過侯孝賢電影的劇照師、攝影指導,自己導演過《練習曲》。金士傑演過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恐怖份子》。
1970年代中後期,也是《影響》雜誌(我是指1970年代的而非1990年代的《影響》」的中後期,由李道明與張毅逐漸把編務轉移到外人手裡。卓明編過、林銳(林生財)接手過,最後由馬來西亞華裔、在台大法商學院工讀的翁文仁義務奉獻。翁文仁是文學才子、影評高手,旅遊過日本、香港,他把姓名拆開重組成筆名「公羽介」,在馬來西亞與台北享有盛名。「台映試片室」時代,因為《影響》雜誌編務,他跟台大農學院的男生(台灣人)曾敬超、跟我來往密切;曾敬超、台大夜間部的女學生張纖箴、沒念大學但英語很棒而又電影知識豐富的焦雄健與我不但是台映試片室常客,我們這些人跟「流產的法國文化中心成員們」走得很近,我從畢安生、施蘭芳那邊學到許多關於法國語文的、文學的、電影的這樣那樣。張纖箴還因而學到流利法語,奇得是往後她留學的去處是德國。她是女演員張盈真的妹妹。後來張盈真在楊德昌1982年《光陰的故事》中的短篇〈指望〉裡扮演少女石安妮的姊姊,少女暗戀美美的大學男孩孫亞東,姊姊卻捷足先登,偷吃的貓不吭聲。張盈真在楊德昌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扮演少女小明的媽媽,多愁多病身,寄人籬下。因為張纖箴,我們那些電影同好才知道張盈真本名「張瀛箴」,名字筆畫太多又難寫,當演員只好調整。
圖:張盈真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扮演少女小明的媽媽(編輯截圖)
|
「台映試片室」我們那些電影同好,常跑「美國新聞處」的,大有人在。任何一部電影,在台灣上映被蔣氏王朝獨裁暴行的恐怖電影檢查,被禁、被剪不可勝數,讓我們看得不完整,要談感想或影評,下筆不放心。「美國新聞處」有當下紙本與歷年microfilm的《New York Times》(英文《紐約時報》)每天起碼1~2部片的film review,遇上威尼斯影展或坎城影展,對於所有競賽片都有評介。《紐約時報》跟我在淡江法文系當學生時系辦公室的《Le Figaro》(法文《費加洛報》)每天的影評,對我那些年寫的那些書,何以幫助很大?根本就是大恩大德!
我們這些「台映試片室」跨校電影同好,有人發現台北的「德國文化中心」(當時地址在現今台北火車站旁的天成大飯店附近樓上,放映的大多是1970年代「德國新電影」,在沒有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的那些年,那些德語發音、英文字幕、十之八九的黑白片,讓我們見識到法斯賓達、施隆多夫、馮.卓塔......的電影。溫德斯(Wim Wenders)的《歧路》(Falsche bewegung)是難得一見的彩色片。荷索(Werner Herzog)的《侏儒叛變記》(Auch Zwerge haben kiein angefangen)用真實電影方式呈現一群侏儒把許多隻雞活生生又摔又撕又扯,殘虐動物的惡劣行徑彷彿在拼金氏紀錄,讓我一輩子都痛恨荷索!最值得記憶的是Erwin Keusch《麵包師的麵包》(Das brot des bäckers),藉著一位青春歲月的男孩的服裝、髮型、房裡牆上海報,甚至內褲、裸體,側寫時代變遷、物換星移。我在乎這部片是導演往後好像星光漸淡,相當可惜。我們這群跨校學生,這些青春小犢(費里尼電影《小牛》I vitelloni不就是青春群像嗎?)都會定期去台北德國文化中心朝聖,觀眾臥虎藏龍,兩位教授王文興與賴聲羽也在其間。
▍延伸閱讀
685期【影迷私房貨】
|
「台映試片室」的跨校同好們,電影論述人才濟濟,為1970年代《影響》雜誌供稿的,有位陌生的名字,見解非凡,我不免好奇是何方神聖手筆,探問方知那位已經不是學生,竟是作家袁瓊瓊!
與翁文仁、曾敬超同一輩的台大學生,陳立千與陳立川兄弟非比等閒。以布烈松(Robert Bresson)電影《慕雪德》(Mouchette)為例,我們大家敬畏大師的形式、風格,陳立川卻洞見少女慕雪德在屋裡那場戲,上衣鈕扣有時全扣、有時最上面一個沒扣,是分幾次拍攝,而拍攝與剪輯上的疏失!
「台映試片室」的那個年代,獨裁政權樣樣管制,法文、英文、日文的電影書刊台灣大多無緣見到。書林出版社(當時由蘇正隆與李泳泉共同經營,多年後蘇正隆單獨掌舵)販售過一些英文電影叢書,翻印過幾本柏格曼電影劇本,最新的是侯黑.聖布倫(Jorge Semprún)為雷奈1974年電影《史塔維斯基》(Stavisky)寫的劇本。「書林」也出版過中文電影書,馮華濃(馮龍海)關於電影劇本的著作就是一例。1
▍延伸閱讀
455期【放映頭條】
|
跨校同好中的舒國治,央託《劇場》雜誌(已絕版多年)讓他翻印關於費里尼與安東尼奧尼那些章節的論述以及劇本,前輩莊靈慨然允諾、大力成全。我當時遺憾舒國治為什麼不一併索取關於雷奈的論述以及《去年在馬倫巴》與《廣島之戀》的劇本?也許,Ms. 崔德林翻譯的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為雷奈電影《廣島之戀》寫的劇本與幾百幀劇照(原刊於《劇場》雜誌)早已由白先勇與白先敬兄弟的「晨鐘出版社」延攬出書了!舒國治只好作罷。
突然想起,當時「書林出版社」(或「書林書店」?)販售的英文翻譯電影劇本,還有雷奈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戰爭終了》,費里尼的《騙子》⋯⋯
1970年代《影響》雜誌成本較高。比《影響》創刊晚幾年,跟《影響》最後幾期時間上重疊的是跨校的學生地方電影刊物,不是underground films,而是刊物沒錢向政府登記,淪為「地下刊物」,名為《電影通訊》的小報紙。主要是在「世新」任教的陳純真老師找錢、募款(台語片演員洪流也慷慨解囊),曾西霸老師也努力相挺。《電影通訊》關愛台灣電影發展,罵了許多人、許多事、許多影片。出刊幾期後,正式登記為合法的《電影旬刊》(每月兩期,上旬、下旬各一次)。林銳(林生財)主編,他的學弟俞志成、李宗賢任勞任怨,奮力經營。從邀稿、打字、校對、跑印刷廠到成品寄送,俞志成差點喪命,緊急開刀手術割掉2/3的胃,讓人感動,大家都虧欠他。後來他遠離電影,在台北市中山北路開婚紗攝影公司,成了那一行的大咖。李宗賢才華頂尖、活力過人,常為這個那個電影研討會效力,還主編過幾期「世新」出版的《電影》雜誌。陳純真留學過日本,擔任過黑澤明、小林正樹的副導。他的夫人是日本人。
圖:台視官方YouTube近期將《浮萍》上傳(編輯翻攝自YouTube)
|
直接打量,台灣的舞台劇(「蘭陵劇坊」、「筆記劇場」)跟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某種程度的互惠或互動;Zoom-out看過去,「台映試片室」的影響延伸到「台灣新電影」的光芒。大家都聽說,楊德昌在35mm大銀幕電影以前,導演過令人刮目相看的《11個女人》電視劇的《浮萍》(柯素雲與左鳴翔主演)。現在卻少有人知道電影學者李道明在讚賞楊德昌與侯孝賢電影之餘,邀請《海灘的一天》風華絕代的胡因夢與《青梅竹馬》比太多演員更有資格被稱為一流演員的侯孝賢,共同主演了李道明導演的電視劇《先生離家時》。
「台映試片室」的跨校電影研討,或許也激發了杜可風、金士傑、李昂或導或演了讓人眼睛一亮的短片。
黃承晃在「蘭陵劇坊」、「筆記劇坊」之後,還跟舞蹈家陳偉誠共組了「人子劇團」(好像符宏征也是成員)。他在「蘭陵劇坊」期間,在台灣還不大能見到錄放影機/錄影帶的年代,率先買了一台錄放影機。他神通廣大,弄到卓别林、巴斯特・基頓、艾森斯坦、普多夫金⋯⋯的經典名片,以及雷奈的《廣島之戀》、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布紐爾的《薇麗狄雅娜》、柏格曼的《哭泣與耳語》、楊秋(Miklós Jancsó)的《紅聖歌》的錄影帶。他分享的對象十之八九是「台映試片室」的電影同好們。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劉靜敏,另組「優」劇團,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劉若瑀」。「法國文化中心」後來升格為「法國協會」;「美國新聞處」消失後,「美國在台協會」接棒取代。
劉森堯是當年「台映試片室」跨校電影同好中,最先讓報紙副刊接受他電影論述的一位。在這之前,影評文章無論作者是誰,都在篇幅侷限的影劇版刊出。他也是最先敲開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大門,說服出版社張清吉大量採納撰寫刊印電影專書、豐富「新潮文庫」類別的推手。「新潮文庫」電影從書的作者群,也正是「台映試片室」的那些同好,不乏香港來的優秀僑生,譬如張偉男。許多年後,劉森堯的弟弟劉森雨在蘇正隆的書林高就。
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 2021年4月29日
圖:1976年劉森堯翻譯的《電影藝術面面觀》,敲開了志文出版社的電影專書大門(圖/編輯翻攝)
|
【後記】以往,每當告訴陳俊志她沒有經歷過的那個年代的一些人、一些事,她都會說:「我不要聽。你趕快寫下來,我會認真去讀你寫的。」意思是我口才很爛⋯⋯但那些故事他想知道。另外一回,我向別人講述一些事,說到1990s年代一些女性(李昂、張小虹、何春蕤)給我的啟發、對我深邃的影響。結果,對方把「張小虹」聽成張曉風,寫成文字,令我萬分驚駭,張曉風那樣倒退的意識形態,我避之唯恐不及!更有一次,我寫「李昂」,被人誤為「李易」,也很尷尬。台映試片室,嚇得我趕緊「寫」下來,免得人家「聽錯」。何況,謝佳錦&林容年想聽我說但沒空;林木材(林琮昱)不想聽⋯⋯
雷奈(Alain Resnais)1955年紀錄片《夜與霧》(Nuit et brouillard)有兩位攝影指導基司藍・克樓蓋(Ghislain Cloquet)與薩夏・維耶尼(Sacha Vierny)。薩夏・維耶尼1919年出生,基司藍・克樓蓋1924年出生,但⋯⋯克樓蓋排名在維耶尼之前。
不過雷奈的劇情長片十之八九由維耶尼擔任攝影指導。e.g.《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穆里愛》、《戰爭終了》、《史塔維斯基》、《我的美國舅舅》⋯⋯英國導演彼得・葛林納威(Peter Greenaway)深愛雷奈電影,把維耶尼請去為葛林納威的《1加2的故事》(A Zed and Two Noughts)等片擔任攝影指導。
克樓蓋為雷奈的好友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的《Description d'un combat》、美國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主演的《浪子米基》(Mickey One)以及布烈松(Robert Bresson)導演的好幾部片擔任攝影指導。
布烈松1970年的《溫柔女子》(Une femme douce),片中,女主角去看了一場電影,是1968年密歇・德維勒(Michel Deville)導演的《童男日記》(Benjamin ou les Mémoires d'un puceau),映現少年美男皮耶・克萊芒提(Pierre Clémenti)與兩位女性(一老一少)的容顏。2021年4月26日我突然發現,《溫柔女子》與《童男日記》的攝影指導同樣是基司藍・克樓蓋,莫非布烈松向他的夥伴克樓蓋致意?
【附記】雷奈《夜與霧》由Hanns Eisler配樂,也用了Georges Delerue的音樂(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