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從《巴克斯奶奶的性福配方》與《暗夜迴路》看韓國電影的敏銳與自覺
雖然同為本屆台北電影節中的韓國電影,乍看之下,《巴克斯奶奶的性福配方》(The Bacchus Lady,下稱《巴克斯》)與《暗夜迴路》(Alone,下稱《暗夜》)似乎並不該被相提並論。從類型上看,《巴克斯》兼具喜劇與社會寫實,《暗夜》則偏向黑暗驚悚。在調性上,前者輕鬆愉快引人發笑之後漸趨沉重深沉,後者則維持一貫的黑暗緊張直至片末。在處理面向上,《巴克斯》明顯更具社會性,《暗夜》則更專注於個人內在矛盾與衝突,全片宛若導演的個人掙扎與喃喃。兩片即使是在導演資歷上也迥然不同,《巴克斯》導演李在容擁有豐富編導經驗,《暗夜》則是導演朴洪敏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初出茅廬甚至甫熬過創作低谷。由此看來兩片似乎天差地遠,事實上,不論是在影片的社會觀察、情感刻劃還是創作自省上,兩部作品同時展現了韓國電影獨到的敏銳與自覺。
談及影片的社會觀察,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巴克斯奶奶的性福配方》的中文片名的失當,雖然巧妙點出了「巴克斯」提神飲料的提煉歷史並以性吸睛,但也非常可惜地掩蓋了這部電影非常深沉的一面。導演的企圖絕不止於性事獵奇,影片中這位女性的一生所投射的,就是韓國的現代史。此外,韓國老男人齊聚鐘路找巴克斯女士們排解需求、房東太太的變性人身分、斷了一條腿的鄰居青年,都似有若無地在碰觸著性別議題。不僅如此,韓國男人到菲律賓、越南生下小孩又棄養,外籍人口在韓國的生活現狀,美軍當年在韓國留下的孩子也在情節與談話中被一一帶出。縱然導演談論東南亞時的視角或許值得質疑——此種大韓民國為中心式的關切,某種程度上或許仍有些霸道,但至少這仍是一個有意識的起點。最終影片要處理的終極問題是人們要如何有尊嚴地死去。這背後潛藏的,是韓國高自殺率以及人口老化的社會背景。這也使得電影後半段,隨著素英一次又一次幫助老人們結束生命,調性從輕鬆漸趨沉重。當然,導演李在容僅從新聞報導與學術文章中拼湊巴克斯女士們的生活,而未經實地採訪,做法或許可議。但整體而言,仍無礙於電影伸展豐富的社會觀察。
相較之下,《暗夜》似乎更擺盪於個人世界與回憶,但這絕非表示其中就沒有任何社會性的成分。創作起點同樣起於生活經驗,片中反覆出現的巷道縱橫的社區正與導演的日常住所對望。即使在這個刻劃個人心理為主的影片中沒有正面呈現,《暗夜》依舊偷渡了都市更新問題。片中的紀錄片導演拍攝住家對面的小區,而小區居民則反對都更與拆遷。望著那片漸次熄滅的燈火,主角期待拆除的是人的記憶,重新開始。然而對於城市而言,拆除老建築猶如拆除城市的記憶。即使無意多作議題探討,導演依舊非常敏銳地植入了城市變遷的影子。
《暗夜迴路》
兩部作品也同樣注意到了情感的複雜面,並非刻板概述,而是層層剝開。《巴克斯》對於情感的刻劃其實非常內斂與節制。先是透過素英對素不相識的菲律賓混血小孩的收養,帶出她對兒子的情感。此時我們還以為她是一個為籌措兒子留學經費,不得已下海的辛苦卻又驕傲的母親。隨著情節推進,才一點點讓人產生懷疑。影片的結局沒有賺人熱淚地多寫一筆,僅是一步步勾勒出素英壓抑卻又不為人知的情感世界。成為巴克斯女士是她生存的方式,然而她這一生卻也始終懷抱著對兒子的思戀與歉疚。《暗夜》同樣處理錯綜複雜又壓抑的情感。透過記憶、夢境與現實的交織敘事,影片一層層攤開主角對父親的恐懼與憎恨,以及他離家棄母的愧疚。尤其片中主角在天台上對著鏡頭那場非常有感染力的宣洩,即道盡了情感。《巴克斯》有演技精湛的資深女演員尹汝貞,《暗夜》同樣有爆發力十足的男演員李周元,後者更憑此片在去年的釜山影展獲獎。《暗夜》中主角害怕成為父親,但又在自己與女友的相處過程中,發現自己不自覺地在走近父親。這般與父親的矛盾關係,讓人不由想起是枝裕和導演的新作《比海還深》,片中阿部寬飾演的主角同樣自處於這樣的掙扎中,雖然兩者的表現方式截然不同,仍足見愛憎參半的兩代關係是極具共感的恆久主題。
最後,《巴克斯》與《暗夜》最引人注目的共通之處,或許是片中不約而同出現的紀錄片導演一角。在《巴克斯》中,這個角色的出場總是滑稽可笑,他以替廣大委屈求生的巴克斯女士發聲為志業,對素英的追問唐突又無理。然而導演李在容正是以這樣的角色在反省自身——影片取材於巴克斯女士,但是否也是在剝削她們?《暗夜》的紀錄片導演角色則穿梭全片,不僅有其直面鏡頭質疑本片拍攝者的漠不關心,甚至更透過女友之口對紀錄片導演提出根本質疑——倘若創作者拍著社區紀錄片,卻無法發自內心理解居民處境,那算不算是一種欺瞞,甚至是對紀錄片倫理的違反?什麼又才是紀錄片導演應有的位置?創作者若非時時對自身保持自覺,相信這樣的角色不會如此頻繁地被安置在電影中。韓國電影在這方面的自覺性著實令人敬佩。這樣的角色出現在電影中,不僅僅是創作者的反思,同樣也有益於觀眾自省。看著巴克斯女士故事的我們,在台下是否也懷抱著觀賞奇觀的心情?而當《暗夜》的主角在天台上聲嘶力竭、處於崩潰邊緣,我們是否也同流於冷漠的旁觀者,是攝影機背後真正的藏鏡人?
在台灣,韓國電影不論在院線還是影展都鮮少獲得關注,著實非常可惜。事實上,2014年台北電影節的國際新導演競賽(舊稱: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首獎得主正是韓國導演李容承執導的《實習男生存法則》。這部畢業製作雖以不到200萬台幣預算,15個工作天完成,卻沉穩老練地刻劃職場菜鳥的真實人生,並織入主角的家庭困境,同樣飽含社會觀察又極富力道。在社會觀察上尤其敏銳精準,對於創作者自身角色又高度自覺的韓國電影,值得台灣電影創作者與觀眾更多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