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期SENSE OF CINEMA: 「聚焦侯孝賢」SPOTLIGHT ON HOU HSIAO-HSIEN

73
2006-09-07

具有相當知名度的澳洲電子期刊Sense of Cinema,在第39期的季刊裡(Issue 39, April–June 2006) 刊登出一系列四篇有關於台灣電影大師侯孝賢較的評論文章,內容針對侯孝賢近期的「城市電影」作了一翻精采分析:包括《最好的時光》(2005)、《咖啡時光》(2003)、以及稍早的《千禧曼波》(2001)、《南國再見南國》(1996)、《好男好女》(1995)、《尼羅河女兒》(1987)等六部片子,來自北歐、美洲等世界各地的影評人從不同角度切入,探討了侯孝賢的電影美學。



其中兩篇文章針對侯孝賢最近期的《最好的時光》發表了看法。三段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安排設計,《最好的時光》讓觀眾們直覺的聯想到侯孝賢歷年電影中不同階段、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集合,這不僅引起國內觀眾的注意,同時也提高了歐美電影圈、學術界影迷的興趣。



擅長東亞電影分析的挪威籍影評家Dag Sødtholt,發表了The Complexity of Minimalism: Hou Hsiao-hsien's Three Times一文,探討侯孝賢如何透過內容情節以及隱藏結構(hidden structure)來擴大豐富主題,Dag Sødtholth逐段分析了三個故事與其拍攝手法,點出《最好的時光》中的「被結構性複雜豐富的簡潔表面」(a surface simplicity enriched by a hidden structural complexity)。Dag Sødtholt逐一探討了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的敘事情節,認為前二段不斷出現的撞球桌場景以及換幕音樂營造了強烈重複性(repetition);而第三段的順時線性敘事(linear narrative)則減弱了這種不斷循環的重複性。整篇文章劇情說明詳盡,只可惜他認為侯孝賢所具有的「極簡主義」風格(minimalism)的概念缺少了有力的、更細緻的形式分析的扣合印證。



匹茲堡大學的Charles R. Warner的文章Smoke Gets in Your Eyes:Hou Hsiao-hsien's Optics of Ephemerality,細膩的描寫了侯孝賢所謂「吉光片羽」的鏡頭,並引用巴贊的電影寫實主義理論,來描述侯孝賢電影中的「embalmed time」,進而強調侯電影影像中凝止住的瞬間。Warner在此文中提到了九零年代以來,眾多電影研究者在新舊媒體交替之際、數位影像(digital images)似要取代傳統膠捲光影之際,不無焦慮地企圖為「電影是什麼?」這樣的本體論問題(ontology)重新加以定義和詮釋。Warner仔細地閱讀侯孝賢的電影實踐,將之置於當今的影像論述(discourse of images)中,強調了侯孝賢與西方電影之區隔在於鏡頭中的時間韻律感、以及影像無關於敘事的瞬間綻放,還有,侯孝賢在此一時刻去回溯最好的時光之舉,其實暗暗呼應了數位影像威脅之下,電影人對於電影光影的懷舊之感。在細談《最好的時光》的三場夢,Warner生動的描繪了侯孝賢對「消逝的瞬間」的精準捕捉。



除了上述兩篇討論《最好的時光》的文章,「聚焦侯孝賢」還有另外兩篇以侯孝賢城市電影為中心的評論。



在分析了侯孝賢《咖啡時光》的文章Situations over Stories:Café Lumière and Hou Hsiao-hsien 中,作家Tony McKibbin認為侯孝賢巧心構思出的畫面,並非是企圖描述出一個故事(story),而是貼切地表現出真實情境(situations);同時他也點出了侯孝賢「the style is the moral choice」的不刻意說教的立場。Mckibbin脈絡清晰的從形式美學談及風格哲學,試圖勾勒出「邊緣中心化」的靜止影像空間,並區別侯孝賢的實踐與巴贊理論之間不同的曖昧性(ambiguity):他主張侯孝賢所製造出畫面中人物缺席的懸疑(suspense),是視覺上、而非敘事上的緊張;觀眾形成的好奇感不是針對故事情節,而是一種「novelistic sense of curiosity」。Mckibbin從相當具有象徵意義的《咖啡時光》這部源起於對小津安二郎致敬、同時也是侯孝賢另一部高峰作品下手,從新角度切入,重談侯孝賢整體風格,深入淺出相當精采。



紐約大學的Daniel Kasman則在Hou Hsiou-hsien's Urban Female Youth Trilogy一文中彙整了侯孝賢電影中的「都會單身女性」形象,從《尼羅河女兒》中的林曉陽、《好男好女》的梁靜、《千禧曼波》的Vicky,並且延伸至《咖啡時光》的陽子。系統地、層次分明地結合了電影形式分析,逐一討論了侯孝賢以台灣年輕女性為主角,對比於以男性為中心、以歷史為主幹的作品,Kasman指出侯孝賢電影中的都會女性是「台灣希望的所在」(the sites of hope for Taiwan)。縱觀這些角色形象,Kasman認為侯孝賢在積極紀錄當下的同時,刻意淡化了「救贖式」(redemption)的歷史情愫,為的是能夠給予當代女性足夠的關注,進而發掘台灣女性尋找出口、貼近生命的路程。在有國內學者主張侯孝賢難以深刻描繪時下年輕一代的同時,Kasman提供了一個不同切面的新穎解讀。



目前國內對於侯孝賢近期作品從《千禧曼波》、《咖啡時光》、一直到最去年《最好的時光》的研究文章為數不多,議題內容也還未能有足夠的拓展,Sense of Cinema第39期的「聚焦侯孝賢」提供了一系列主題清晰、內容新穎的四篇文章,各有所關注、又相互關聯,為侯孝賢電影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研究空間。



http://www.sensesofcinema.com/contents/06/39/contents.html#hou